查古籍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主治】:治時行熱毒,傷寒,熱盛心煩,痞滿嘔逆,菌痢,熱瀉腹痛,肺結(jié)核,吐、衄、下血,消渴,疳積,蛔蟲病,百日咳,咽喉腫痛,火眼,口瘡,癰疽瘡毒,濕疹,湯火燙傷。
【中藥化學成分】:根莖主含小檗堿(berberine)5%-8%,還含黃連堿(coptisine)、甲基黃連堿(worenine)、掌葉防己堿(palmatisine)、藥根堿(jatrorrhizine)、表黃連堿(epiberberine)、groenlandicine和5-羥基小壁堿(berberastine)等;由于它們有相似結(jié)構(gòu),常統(tǒng)稱黃連生物堿。
【用法用量】:2~10g;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本品大苦大寒,過量或服用較久易傷脾胃,胃寒嘔吐或脾虛泄瀉者忌用。
《本草綱目》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腸經(jīng)。功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是一種很好的清熱解毒消炎藥,具有廣譜抗生素的作用。常用于治療濕熱內(nèi)蒸、痞滿脹悶、煩躁嘔逆、泄瀉痢疾、消渴、暴發(fā)火眼、癰疽腫毒、中耳炎、急性扁桃體炎、百日咳、大葉性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膽囊炎等[2],且具有抗癌、抗放射及促進細胞代謝的作用。現(xiàn)分述如下。1 藥理作用1.1 抗微生物及抗原蟲作用:對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原蟲及各型流感病毒,新城病毒,真菌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鉤端螺旋體,在試管中有相當強的殺滅作用。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主治】:治時行熱毒,傷寒,熱盛心煩,痞滿嘔逆,菌痢,熱瀉腹痛,肺結(jié)核,吐、衄、下血,消渴,疳積,蛔蟲病,百日咳,咽喉腫痛,火眼,口瘡,癰疽瘡毒,濕疹,湯火燙傷。
【中藥化學成分】:根莖主含小檗堿(berberine)5%-8%,還含黃連堿(coptisine)、甲基黃連堿(worenine)、掌葉防己堿(palmatisine)、藥根堿(jatrorrhizine)、表黃連堿(epiberberine)、groenlandicine和5-羥基小壁堿(berberastine)等;由于它們有相似結(jié)構(gòu),常統(tǒng)稱黃連生物堿。
【用法用量】:2~10g;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本品大苦大寒,過量或服用較久易傷脾胃,胃寒嘔吐或脾虛泄瀉者忌用。
《本草綱目》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腸經(jīng)。功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是一種很好的清熱解毒消炎藥,具有廣譜抗生素的作用。常用于治療濕熱內(nèi)蒸、痞滿脹悶、煩躁嘔逆、泄瀉痢疾、消渴、暴發(fā)火眼、癰疽腫毒、中耳炎、急性扁桃體炎、百日咳、大葉性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膽囊炎等[2],且具有抗癌、抗放射及促進細胞代謝的作用。現(xiàn)分述如下。1 藥理作用1.1 抗微生物及抗原蟲作用:對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原蟲及各型流感病毒,新城病毒,真菌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鉤端螺旋體,在試管中有相當強的殺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