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玉米須治病多

    秋天,農(nóng)民在收獲玉米時,大多把玉米須扔掉,其實(shí)挺可惜的,殊不知它是治病良藥。祖國醫(yī)學(xué)認(rèn)為,玉米須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腎、膀胱經(jīng),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的功能,主治急、慢性腎炎、水腫、急性膽囊炎、膽道結(jié)石和高血壓等?,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玉米須含大量硝酸鉀、維生素K、谷固醇、豆固醇和一種揮發(fā)性生物堿。有利尿、降壓、降血糖、止血、利膽等作用。故以本品為主藥所組成之驗(yàn)方甚多,治病也非常廣泛,茲舉例如下:

    高血壓、頭昏腦漲:玉米須50g,菊花10g,煎湯。此為1日劑量,分早、晚兩次口服。

    眩暈:玉米須50g,煎湯代茶,每日1劑,分早、中、晚三次飲用。

    齒齦出血:玉米須50g,置保溫瓶中,以沸水適量沖泡,蓋悶10多分鐘,1日內(nèi)作數(shù)次飲完,每日1劑,7天為1個療程。

    咳嗽:玉米須30g,陳皮9g,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口服。

    咯血:玉米須50g,冰糖50g,煎湯。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口服,5天為1個療程。

    鼻衄、吐血:玉米須、香蕉皮各30g,山梔子9g,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口服,5天為1個療程。

    特發(fā)性水腫:即找不到病因的水腫。玉米須50g,大棗5枚,以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日1劑,可連飲服1個月。

    黃疸(黃疸性肝炎):玉米須30g,茵陳蒿20g,煎湯。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口服,7天為1個療程。

    膽囊炎:玉米須30g,茵陳蒿20g、蒲公英10g,煎湯。此為1日劑量,分早、晚兩次口服,5天為1個療程。

    糖尿病口渴、多飲、多尿:玉米須50g,新鮮蕹菜150g,以清水適量煎湯去渣取汁。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內(nèi)服。

    腎炎水腫尿少:玉米須50g,黃精10g,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

    膀胱炎、小便黃赤:玉米須50g,車前子(各包)9g,甘草6g,煎湯。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口服,5天為1個療程。

    尿少、尿頻、尿急、尿道灼熱疼痛:玉米須、玉米芯各50g,水煎去渣代茶飲。每日1劑,分早、中、晚三次飲用。

    尿血:玉米須50g,白茅根18g,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5天為1個療程。

    產(chǎn)后腹痛:玉米須50g,水浸20分鐘,后水煎取汁。此為1日劑量,分早、晚兩次口服。服時可每次加入紅糖20g。治婦女產(chǎn)后小腹攣痛,服后痛止,且乳汁增多。

更多中藥材
  • 婆羅門皂莢是一種大家很熟悉的藥材,有著不同尋常的作用和功效,在很多疾病中是治愈的關(guān)鍵,下面讓大家一起深入的對婆羅門皂莢進(jìn)行更多的解讀吧!【別名】 忽野檐默、阿梨去伐、波斯皂莢(《酉陽雜俎》),阿勒勃(《本草拾遺》),清瀉山扁豆(《國藥的藥理......
  • 以前聽說,人們是用皂莢樹的果子來進(jìn)行清洗東西的,一直覺得非常的神奇,很想知道皂莢樹到底有什么作用?皂莢,又名皂角樹,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一,生長旺盛,雌雄異株,雌樹結(jié)莢能力強(qiáng),皂莢果是醫(yī)藥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及洗滌用品的天然原料,......
  • 說到稀有的植物物種,我們可能會首先想到紅豆衫、銀杉等等,而鮮少耳聞的絨毛皂莢卻是更為瀕危的稀有物種,絨毛皂莢被視為我國二級重點(diǎn)保護(hù)植物,在全世界存在的數(shù)量也極其稀少,比堪稱“植物界熊貓”的銀杉還稀少,野生的絨毛皂莢全世界僅有兩株,并且分布于......
  • 冬季氣候干燥,加上霧霾天氣頻繁,很多人容易上火,嗓音沙啞,并伴隨上呼吸道感染等癥狀,久治不愈。給大家的健康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不便,很多人就問上火吃什么藥好呢?是吃中藥好還是吃西藥好呢?有些中藥價格便宜,對于疏肝理氣,清溫降火有好的效果,下面就......
  •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的一枚瑰寶,它主要依賴于君、臣、佐、使藥這幾大部分。雖然見效慢,但是因?yàn)閷θ梭w幾乎沒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備受養(yǎng)生人群的青睞。安胎利水湯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對它了解嗎?【處方】人參4.5克,生白術(shù)4.5克,大腹皮9克,砂仁未(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