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治病良藥馬齒莧

    馬齒莧系馬齒莧科一年生肉質(zhì)草本植物馬齒莧的全草,又名馬齒菜、五行草、長命菜。馬齒莧營養(yǎng)豐富,每100g鮮莖葉中,含水分92g,蛋白質(zhì)2.3g,脂肪0.5g,碳水化合物3g,粗纖維0.7g,鈣85mg,磷56mg,鐵1.5mg,胡蘿卜素2.23mg,尼克酸0.7mg,維生素B10.03mg,維生素B20.11mg,維生素C23mg。還含有天冬酸、丙氨酸、二羥基丙胺、谷氨酸、蘋果酸、檸檬酸、二羥基苯二胺等。此外,含鉀鹽十分豐富,干草達17%。

    馬齒莧不僅營養(yǎng)豐富,而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馬齒莧煎劑對各種類型的痢疾桿菌、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對某些致病性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其注射液對子宮平滑肌有明顯的興奮作用。其所含之鉀鹽有一定的降血壓效果。食用馬齒莧可增強腸蠕動及利尿等。又據(jù)報導(dǎo),馬齒莧還有抗癌作用。馬齒莧可用于治療腸炎、痢疾、闌尾炎、乳腺炎、腮腺炎、百日咳、肺膿腫、尿道感染、瘡瘍腫毒等多種疾病。外用可治丹毒及毒蛇咬傷等。因而有許多驗方流傳于民間,有些已有文字記載?,F(xiàn)擇其要者輯錄之,供參考試用。

    治闌尾炎

    取鮮馬齒莧一把,洗凈搗汁,取30g,加溫開水100g,白糖適量,調(diào)服,每日服2~3次,每次100g,連服5~7日;或取干馬齒莧60g,蒲公英60g,先水煎2次,然后將2次煎液混合,再煎熬濃縮為200g,每日服2次,每次100g,連服3~5日。

    治尿路感染

    鮮馬齒莧60g,鮮車前草30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7日;或馬齒莧6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

    治糖尿病

    干馬齒莧100g,水煎2次,早晚分服,1日1劑,連續(xù)服用。

    治肺結(jié)核

    鮮馬齒莧250g,大蒜頭適量,水煎代茶飲,長期飲服。

    治細菌性痢疾和滴蟲性腸炎

    鮮馬齒莧750g,洗凈干蒸3~4分鐘,搗爛取汁,每次服汁50g,一日3次;或用洗凈的馬齒莧擠汁,加等量蜂蜜,用開水沖服;或取干馬齒莧20~25g,扁蓄、苦參各25~40g,水煎,分2日早晚空腹溫服。

    治肛門腫痛

    馬齒莧、三葉酸草等量,煎湯熏洗,1日2次。

    治毒瘡

    干馬齒莧50g,木香、丹砂、鹽各1g,將丹砂、鹽研細,馬齒莧、木香搗碎拌勻,用炭火燒后研細,加入細丹砂、始末,再研勻,隨即敷瘡上。

    治赤白痢疾

    鮮馬齒莧120g,粳米100g,同煮成粥,加食鹽少許,分2次食之,連食5~7日;或干馬齒莧60g,水煎后加適量紅糖服,每日1劑,連飲5~7日。

    治腮腺炎

    鮮馬齒莧適量,搗爛,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直至腫消。

    治帶狀皰疹

    鮮馬齒莧適量,搗爛,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直至治愈。

    治黃疸

    鮮馬齒莧60g,煎湯,每日服3次,連服5~7日;或鮮馬齒莧絞汁,每次約30g,用開水沖服,每日1劑。

    治蜈蚣咬傷

    鮮馬齒莧搗汁涂咬處,每日3次,連涂2~3日。

    治耳有惡瘡

    干馬齒莧50g,黃柏25g,搗成末,每次取少許,用棉裹之塞于耳中。

更多中藥材
  • 張紅光 張微微 河南省湯陰縣伏道鄉(xiāng)西水磨灣村張國興診所“腦血管疾病”在中醫(yī)上屬“中風(fēng)病”范疇,其本病發(fā)生的病因主要以內(nèi)因為主,內(nèi)虛為本,加以七情、飲食、勞倦等因素,以致肝風(fēng)、肝火內(nèi)動,或痰濕、瘀血內(nèi)阻而發(fā)病。對于癥見“半身不遂,言語不利,口......
  • 新生兒敗血癥是指病原體侵入嬰兒血液循環(huán),并在其中生長繁殖,產(chǎn)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感染性疾病,本病病死率高,合并癥多,是嚴重危害新生兒健康的疾病。早產(chǎn)兒、男孩、胎膜早破>24小時、母產(chǎn)時發(fā)熱、羊水有腐敗惡臭味的嬰兒發(fā)病率高。病因病機內(nèi)因多與新生嬰......
  • 呂波 黑龍江省中醫(yī)研究院張某,男,47歲。陰囊潮濕反復(fù)數(shù)年,春夏較重,秋冬較輕,內(nèi)褲每日一換,但陰囊潮濕依舊,食納不佳,體胖腹大,平素喜飲酒,舌體胖大,苔黃白,舌根膩,脈滑。中醫(yī)辨證:濕熱下注。處方:萆薢20克,黃柏15克,蒼術(shù)15克,石菖......
  • 毛進軍 河南省駐馬店市第四人民醫(yī)院中醫(yī)自古流傳一句話:“中醫(yī)的不傳之秘在于藥量”,就是說中醫(yī)治病,在辨證準確的前提下,必須藥量輕重適宜,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筆者認為,這里所說的“藥量”,不僅僅是指方劑中藥物的劑量,更重要的是指藥量間的配伍比......
  • 李軍 四川省巴中市中醫(yī)院痤瘡,俗稱青春痘、粉刺、暗瘡,是青春期常見的皮膚病,痤瘡是一種發(fā)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膚病。中醫(yī)學(xué)稱之為“粉刺”、“面粉渣”、“酒刺”、“風(fēng)刺”等,并認為素體陽熱偏盛是痤瘡發(fā)病的根本;飲食不節(jié),外邪侵襲是致病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