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中藥處方(一)
【辨證】血虛腸燥便秘。
【治法】養(yǎng)血潤腸,增液行舟。
【方名】養(yǎng)血潤腸煎。
【組成】生首烏15克,生當歸9克,生赤芍9克,火麻仁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王正公方。
中藥處方(二)
【辨證】氣血不足。
【治法】益氣養(yǎng)血,潤腸通便。
【方名】術殼麻桃密湯。
【組成】生白術30-60克,枳殼10-30克,火麻仁10-30克,蜂蜜10克,核桃肉2個。
【出處】黃文清方。
中藥處方(三)
【辨證】陰虛血燥,氣虛不運。
【治法】益氣養(yǎng)液,潤腸導滯。
【方名】老人便秘方。
【組成】黃芪30克,銀花20克,當歸20克,白芍30克,麻仁30克,肉蓯蓉20-克,厚樸10克,酒大黃10克,威靈仙15克。
【出處】趙恩儉方。
中藥處方(四)
【辨證】腸燥失潤,氣滯作脹。
【治法】調(diào)氣暢中,和胃潤腸。
【方名】加味滋陰潤燥方。
【組成】生首烏15克,玉竹9克,大腹皮12克,青陳皮各6克,生枳殼9克,烏藥9克,青橘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中藥處方(一)
【辨證】血虛腸燥便秘。
【治法】養(yǎng)血潤腸,增液行舟。
【方名】養(yǎng)血潤腸煎。
【組成】生首烏15克,生當歸9克,生赤芍9克,火麻仁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王正公方。
中藥處方(二)
【辨證】氣血不足。
【治法】益氣養(yǎng)血,潤腸通便。
【方名】術殼麻桃密湯。
【組成】生白術30-60克,枳殼10-30克,火麻仁10-30克,蜂蜜10克,核桃肉2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黃文清方。
中藥處方(三)
【辨證】陰虛血燥,氣虛不運。
【治法】益氣養(yǎng)液,潤腸導滯。
【方名】老人便秘方。
【組成】黃芪30克,銀花20克,當歸20克,白芍30克,麻仁30克,肉蓯蓉20-克,厚樸10克,酒大黃10克,威靈仙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趙恩儉方。
中藥處方(四)
【辨證】腸燥失潤,氣滯作脹。
【治法】調(diào)氣暢中,和胃潤腸。
【方名】加味滋陰潤燥方。
【組成】生首烏15克,玉竹9克,大腹皮12克,青陳皮各6克,生枳殼9克,烏藥9克,青橘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