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靜坐法精義 丁福保編纂
簡介
丁先生是近代著名學者、氣功養(yǎng)生家、醫(yī)學家和編輯出版家,江蘇無錫人,所撰《靜坐法精義》一書,是有關靜坐練功法的重要著作,對練功實踐有較大指導意義。丁先生認為“靜坐確有口訣,若獲真訣,即有事半功倍之益也”,他熔釋、道、儒諸兼愛練功文獻于一爐,遍考群籍,詳證博引,“擇靜坐訣中之最簡者,著之于篇”。指出“未學靜坐之前,宜講修身之學,此靜坐法之基礎也”,強調練功者做人修德的重要性。我們特請著名氣功學者方春陽先生對本書進行了點校。由于時代的局限,書中也有一些唯心神秘的說法,與靜坐練功關系不大的部分已被適當刪節(jié),期望讀者以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批判地閱讀。
自序
明·來瞿唐先生曰:“近日講致良知,意此學在于靜坐也,乃靜坐絕妄想。如此者數(shù)年,茫然渺冥,全無入手處。自覺其為禪宗,既無明師指明,又無友審問,終日山林中委系彌高彌堅,在前在后,無處下手,把捉不住。”據(jù)此即知未得法之靜坐,雖坐至數(shù)年,亦無絲毫之益也。明·高忠憲公家訓曰:“吾在此,全靠平日靜功。少年不學,老無受用,汝輩念之。靜功非三四十年靜不來,何者?精神一向外馳,不為汝收拾矣。事多苦,有疾病苦,到老死苦益不可言。靜而見道,此等苦皆無之。汝輩急做工夫,受些口訣,不然,此事無傳矣。天下惟此事,父不能傳之子,以身不經(jīng)歷者,言不相入,即終日言之,如不聞也。”據(jù)此則知靜坐確有口訣,若獲其訣,即有事半功倍之益也。余遍考群籍,擇靜坐訣最精簡者,著于篇。用問答體,取其易明也。昔人求書法,至拊心嘔血而不獲;求安心之法,至立雪斷臂,僅乃得之。今吾以微妙之法言,不待人之憤悱而輕以與人,豈不過哉?然余深愿閱此書者,咸能打掃心地,于靜中養(yǎng)出端倪,晤邵康節(jié)于百泉山中,遇陳白沙于陽春臺下,使一切龐雜膠滯之見,悉舉而空之,如目之去翳,鏡之去垢。打掃盡凈,則此心湛然,直見心源,他日出而應世,必能以方寸運量天下無窮之變矣。故大易曰:“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同天下之故?!贝藙t編者區(qū)區(qū)之愚枕,然非要涂人而強聒之也。
民國九年六月丁福保識
第一章總論
問曰:靜坐究竟有何益處?
答曰:靜坐之益頗多,試略舉今古之學說以證明之。
曾文公曰,病在心肝兩家血虧,非鍵戶靜坐,謝絕萬緣,不能調攝。東坡游羅浮詩云,小兒少年有奇志,中霄起坐存黃庭。下一“存”字,正合莊子“在宥”二字之意。蓋蘇氏兄弟父子皆講養(yǎng)生,竊取黃老微旨,故稱其子為有奇志(黃庭詳后)。
胡文忠公曰,智慮生于精神,精神生于安靜。
唐先生鑒曰,“靜”字最為要緊。大程子惟靜字工夫足,王文成亦是靜字有工夫,所以他能不動心。若不靜,省身也不密,見理也不明,都是浮的,總是要靜。
劉先生宗周曰,靜坐是養(yǎng)氣功夫,可以變話氣質。又曰,主靜功夫,最難下手。姑為學者設方便法,教之靜坐。日用間除應事接物外,茍有馀晷且靜坐。坐間本無一切事,即以無事付之。既無一切心,無心之心,正是本心,瞥起即放下,沾滯則掃除,只與之常惺惺可也。此時伎倆,不合眼,不掩耳,不趺珈,不數(shù)息,不參話頭,只在尋常日用中。有時倦則起,有時感則應,行住坐臥,都作靜觀,食息起居,都作靜會,昔人謂勿忘勿助間,未嘗致纖毫之力,此其真消息也。故程子每見人靜坐,便嘆其善學,善學云者,只此是求放心親切工夫。不會靜坐,且學坐而已。學者且從整齊嚴肅入手,漸進于自然。
明·陳白沙先生自序為學云,仆年二十七,始發(fā)憤從吳聘君學,其于古賢垂訓之書,蓋無所不講,然未知入處。比歸白沙,杜門不出,專求所以用力之方,既無師友指引,惟日靠書冊,尋之忘寐忘食。如是者亦累年,而卒未有得。所謂未得,謂吾此心與此理未有湊泊吻合處也。于是舍彼之繁,求吾之約,惟在靜坐。久之然后見吾此心之體隱然呈露,常若有物,日用間種種應酬,隨吾所欲,如馬之御銜勒也。體認物理,稽諸圣訓,各有頭緒來歷,如水之有源委也。于是渙然自信曰,作圣之功,其在茲乎?張東所敘先生為學云,自見聘君歸后,靜坐一室,雖家人罕見其面。數(shù)年未之有得,于是迅掃夙習,或浩歌長林,或孤嘯絕島,或弄艇投竿于溪涯海曲,捐耳目,去心智,久之然后有得焉,蓋主靜而見大矣。由斯致力,遲遲至二十馀年之九,乃大悟廣大高明,不離日用,一真萬事,本自圓成,不假人力,無動靜,無內外、大小精粗,一以貫之(《明儒學案》五)。
蘇東坡先生之養(yǎng)生言曰,已饑方食,未飽先止。散步逍遙,務令腹空。當腹空時,即便入室,不拘晝夜,坐臥自便,唯在攝身,使如木偶。常自念言,今我此身,若少動搖,如毛發(fā)許,便墮地獄,如商君法,如孫武令,事在必行,有犯無恕。又用佛語,及老聃語,視鼻端白,數(shù)息出入,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數(shù)至數(shù)百,此心寂然,此身兀然,與虛空等,不煩禁制,自然不動。數(shù)至數(shù)千,或不能數(shù),則有一法,其名為隨,與息俱出,與息俱入,或覺此息,從毛竅中,八萬四千,云蒸霧散,無始以來,諸病自除,諸障漸滅,自然明悟。譬如盲人,忽然有眼,此時何用,求人指路。是故老人言盡于此。
太史公自序曰,凡人所生者神,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死者不可復生,離者不可復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觀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哉?
問曰:儒家所講靜坐之法,以何家為最詳?
答曰:宋之程子、朱子,明之王陽明、陳白沙,皆講靜坐法,惟論靜坐最詳細者,莫如吾鄉(xiāng)高忠憲公??几咦又骄诱n程,午后趺坐盡線香一炷,臨臥就榻趺坐,俟睡思欲酣乃寢。又考高子之《困學記》,戊戍作水居,為靜坐讀書計。故《高子遺書》內,論靜坐之法最多,茲抄錄如下。
高忠憲公《語錄》曰(《高子遺書》卷一),人心放他自由不得。/心中無絲發(fā)事,此為立本。/無雜念慮,即真精神。去其本無,即吾固有。/靜中看工夫,動中看本體。工夫未是,靜中作主不得;本體未真,動中作主不得。/明道曰,人心必有所止,無則聽于物,此不動心之道也。/朱子謂學者半日靜坐,半日讀書,如此三年,無不進者。嘗驗之一兩月,便不同。學者不作此工夫,虛過一生殊可惜。/濂溪主靜,主于未發(fā)也。/言動一差,虛明無事中如水著鹽、如面著油,欲靜而不可得。人生無穿窬之事,則無穿窬之夢,非禮不動,皆如不為穿窬,心自靜矣。/龜山門下,相傳靜坐中觀喜怒哀樂未發(fā)前作何氣象,是靜中見性之法。要知觀者,即是未發(fā)者也。觀不是思,思則發(fā)矣。此為初學者引而至之之善誘。/靜如是,動不如是者,氣靜也;靜如是,動亦如是者,理靜也。/理靜者,理明欲凈,胸中廓然無事而靜也;氣靜者,定久氣澄,心氣交合而靜也。理明則氣自靜,氣靜則理亦明,兩者交資互益,以理氣本非而故。默坐澄心,體認天理,為延平門下至教也。若徒以氣而已,動即失之,何益哉!/默坐澄心,體認天理者,謂默坐之時,此心澄然無事,乃所謂天理也。要于此時默認此體云爾,非默坐澄心又別有天理當體認也。
高忠憲公《困學記》曰,冬至朝天宮習儀,僧房靜坐,自覓本體,忽思閑邪存誠句,覺得當下無邪,渾然是誠,更不須覓誠,一時快然,如脫纏縛。甲午秋,赴揭陽,自省胸中理欲交戰(zhàn),殊不寧帖。在武林與陸古樵(名粹明,廣東新會人,潛心白沙先生主靜之學)、吳子往(名志遠)談論數(shù)日。一日,古樵忽問曰,本體何如?余言下茫然,雖答曰無聲無臭,實出口耳,非由真見。將過江頭,是夜明月如洗,坐六和塔畔,江山如媚,知己勸酬,為最適意時,然余忽忽不樂,如有所束,勉自鼓興而神不不偕來。夜闌別去,余便登舟,猛省曰,今日風景如彼,而余之情景如此,何也?窮自根究,乃知于道全未有見,身心總受用,遂大發(fā)憤曰,此行不徹此事,此生真負此身矣。明日于舟中厚設蓐席,嚴立規(guī)程,以半日靜坐,半讀書。靜坐中不帖處,只將程、朱所示法門參求,于凡誠、敬、主靜。觀喜怒哀樂未發(fā)、默坐澄心體認天理等,一一行之。立坐食息,念念不舍,夜不解衣,倦極而睡,睡覺復坐,于前諸法,反復更互,心氣清澄時,便有塞乎天地氣象,第不能常。在路二月,幸無人事,而山水清美,主仆相依,寂寂靜靜。晚間命酒數(shù)行,停舟青山,徘徊碧澗,思坐磐石,溪聲鳥韻,茂樹修篁,種種悅心,而心不著境。過門州陸行,至一旅舍,舍有小樓,前對山,后臨澗,登漏甚樂,手持二程書,偶見明道先生曰,百官萬務,兵革百萬之眾,飲水曲肱,了在其中,萬變俱在人,其實無一事。猛省曰,原來如此,實無一事也。一念纏綿,斬然遂絕,忽如千斤擔子,頓爾落地,有÷又如電光一閃,透體通明,遂與大化融合無際,更無天人內外之隔。至此見六合皆心,腔子是其區(qū)宇,方寸亦其本位,神而明之,總無方所可言也。平日深鄙學者張皇說語,此時只看作平常,自知從此方好下工夫耳。
《三時記》曰(《高子遺書》卷十),六日,至武林,寓大佛寺。湖山在軒幾間,昏旦弄色媚人。舍館定,與日葵四弟往訪舊寓僧寄滄,遇吳子往見而奇之,朝夕與俱。其人清苦澹默,終日靜坐,或至閉戶經(jīng)月。與之錢,則辭;與之衣,寒則衣之,暖而返之,井然不茍也。問其所以從師,曰潮陽蕭自麓。問其學,曰主靜。謂予曰,只要立大本,一日有一日之力,一月有一月之力,務要靜有定力,令我制事,毋使事制我。余深喜其言。/十一月,二府致庵莊公以《王文成年譜》來,欲予敘而刊之。余觀文成之學,蓋有所從得。其初從鐵柱宮道士得養(yǎng)生之說,后歸陽明洞習靜導引,自謂有前知之異,其心已靜而明。及謫龍場,萬里孤游,深山夷境,靜專澄默,功倍尋常,故兄中亦灑灑,而一旦恍然有悟,是其舊學之益精,非于致知之有悟也。
《復七規(guī)》曰(《高子遺書》卷三),復七者,取大易七日來復之義也。凡應物稍疲,即當靜定七日以濟之,所以休養(yǎng)氣體精明志意,使原意不匱者也。先一日放意緩形,欲睡即睡,務令暢悅,昏倦刷濯,如何入室,炷香趺坐。凡靜坐之法,喚醒此心,卓然常明,志無所適而已。志無所適,精神自然凝復,不待安排,勿著方所,勿思效驗。初入靜者,不知攝持之法,惟體帖圣賢切要之言,自有入處。靜至三日,必臻妙境。四五日后,尤宜警策,勿令懶散。飯后臂徐行百步,不可多食酒肉,致滋昏濁。臥不得解衣,欲睡則臥,乍醒即起。至七日,則精神充溢,諸疾不作矣。食芹而美,敢告同志。
《靜坐法》曰(卷三),靜坐之法,不用一毫安排,只平平常常,默然靜去。此“平?!岸?,不可容易看過,即性體也。以其清靜,不容一物,故謂之”平常“。畫前之易如此,人生而靜以上如此,喜怒哀樂未發(fā)如此,乃天理之自然,須在人各各自自體帖出,方是自得。靜中妄念,強除不得,真體即顯,妄念自自;昏氣亦強除不得,妄念既凈,昏氣自清,只體認本性原本本色,還他湛然而已。大抵著一毫意不得,著一毫見不得,才添一念,便失本色。由靜而動,亦只平平常常,湛然動去,靜時與動時一色,動時與靜時一色,所以一色者,只是一個平常也,故曰無動無靜,學者不過借靜坐中認此無動無靜之體云爾。靜中得力,方是動中真得力;動中得力,方是靜中真得瀝瀝。所謂敬者此也,所謂仁者此也,所謂誠者此也,是復性之道也。/《書靜坐說后》,萬歷癸丑秋,靜坐武林韜光山中,作《靜坐說》。越二年觀之,說殆未備也。夫靜坐之法,入門者籍以涵養(yǎng),初學者籍一入門。彼夫初入之心,妄念膠結,何從而見平常之體乎?平常則散漫去矣。故必收斂身心,以主于一,一即平常之體也,主則有意存焉。此意亦非著意,蓋心中無事之謂一,著意則非一也。不著意而謂之意者,但從衣冠瞻視間整齊嚴肅,則心自一,漸久漸熟,漸平常矣。故主一者,學之成始成終者也(乙卯孟冬志)。
問曰:關于靜坐之歌詩,諷誦之頗能興起靜坐之趣味,請略舉一二,以備諷誦。
答曰:明·郭蒙泉先生嘗有詩云,近名終喪己,無欲自通神。識遠乾坤闊,心空意見新。閉門只靜坐,自是出風塵(《明儒學案》八)。又從高忠憲公詩集中選出若干首,列于下方,亦淑性陶情之一助也。
《靜坐吟》
我愛山中坐,恍若羲皇時。
青松影寂寂,白云出遲遲。
獸窟有浚谷,鳥棲無卑枝。
萬物得所止,人豈不如之。
巖居飲谷水,常得中心怡。
我愛水邊坐,一洗塵俗情。
見斯逝者意,得我幽貞。
漠漠蒼苔合,寂寂野草榮。
潛魚時一出,浴鷗亦不驚。
我如水中石,悠然兩含清。
我愛花間坐,于茲見天心。
旭日照生采,皎月移來陰。
栩栩有舞蝶,喈喈來鳴禽。
百感此時息,至樂不待尋。
有酒且須飲,把盞情何深!
我愛樹下坐,終日自翩躚。
居梧有深意,撫松豈徒然。
亮哉君子心,不為一物牽。
綠葉青天下,翠幄蒼崖前。
撫己足自悅,此味無言傳。
《夏日閑居》
長日此君子,終日無一言。
問君何所為,無事心自閑。
細雨漁舟歸,兒童喧樹間。
北風忽南來,落日在遠山。
顧此有好壞,酌酒遂陶然。
池中鷗非去,兩兩復來還。
《韜光君子》
偶來山中坐,兀兀二旬馀。
澹然心無事,宛若生民初。
流泉當幾席,眾山立庭除。
高樹依巖秀,修篁夾路疏。
所至的心賞,終日欣欣如。
流光易蹉跎,此日良不虛。
寄言繕性者,速駕深山居。
《水居》
少敦詩書好,長嗜山水娛。
一朝謝簪組,而來居菰蘆。
青山當我戶,流水繞我廬。
窗中達四野,喜無坦壁拘。
桃柳植長堤,菱菏被廣渠。
徒侶有漁父,比鄰惟田夫。
虛堂白日靜,恍若游黃虞。
兀兀日趺坐,忻忻時讀書。
會茲動靜理,常得情性舒。
恬然以卒歲,去此將焉如!
《花下晏坐》
春風林中靜,晝暖花氣濃。
況乃山水際,顧瞻情無窮。
孤游雖云僻,心賞獨已豐。
道逢貴游客,車馬一何雄。
村人向我言,行樂當如儂。
俯視穴邊蟻,仰聽花間蜂。
營營一如此,逝講焉所終。
《蔡觀察貽余禪衣成夜坐詩寄謝》
長林寒風厚,斗室霜氣侵。
珍重故人惠,有衣亦有衾。
中夜每起坐,春溫解重陰。
明月如我戶,流光照鳴琴。
念彼世中人,異調難同音。
頓使羔裘賢,難執(zhí)遵路襟。
思君三嘆息,付之一悲吟。
萬感既刊落,一息自深深。
乃知人心妙,晝夜當溫存。
感君衣被意,示我禪定心。
獲此領中珠,不啻腰纏金。
欲悉此中玄,何時來盍簪?
《獨坐》
獨坐無馀事,悠然見遠山。
池涵高樹靜,門掩夕陽閑。
暝色催烏集,寒云護雁還。
會心寧在遠,不必濮濠間。
《夜坐》
夜氣清無睡,披衾隱坐幽。
疏星催曉色,片月冷孤舟。
氣入虛無杳,身俱一榻浮。
溪聲枕邊去,活活未曾休。
《庚子秋日同友水居靜坐》
兀兀何為者?朝曦至夕陰。
六經(jīng)疑處破,一氣靜中深。
霄漢孤懸榻,乾坤狀盍簪。
五湖秋色滿,相守歲寒心。
《閉戶吟》
年來惟好靜,一榻日蕭蕭。
讀易烹清茗,吟詩把濁醮。
淵明念松菊,仲蔚在蓬蒿。
細算人間著,無如閉戶高
有竹已疏林,空齋貯碧陰。
徑縈蘿薜遠,池帶荻蘆深。
人靜惟開卷,情閑或撫琴。
幽居多樂事,剝啄莫相尋。
大道本無著,人間何用名。
黃金從客盡,白發(fā)信年生。
蚤韭三畦富,寒梅一樹清。
夜深孤榻冷,倚劍伴長庚。
委卷幽人室,荒蕪野氣通。
插花方展葉,種竹未成叢。
有客如僧靜,無心與世同。
北窗眠正穩(wěn),聊擬鹿皮翁。
入暑吾逾懶,耽幽客轉疏。
自知窮五枝,隨意得三馀。
竹氣侵書冷,蕉陰落簟虛。
未須開蔣徑,幸已返班廬。
不必論塵市,藏身即茂林。
一瓢葵藿老,萬卷薜蘿深。
堅白江湖骨,升沉天地心。
憑高誠極目,迢遞有層陰。
《韜光山中和游人韻》
禪坐秋逾寂,泉飛夕更涼。
映山池帶碧,對菊酒生香。
客去鳥啼歇,月來詩興忙。
飄然塵外,身世欲昏忘。
《望湖亭坐月》
樹迥籠煙合,湖平印月空。
片砧傳遠谷,一鳥度高風。
妙悟世情外,真機獨坐中。
物交吾不役,轉覺此身雄。
《靜坐》
靜坐杳無念,臨流望遠天。
浪花圓復破,云氣斷還連。
狎水輕鷗去,摩空野鶴還。
如何此時意,不得向人傳!
《韜光山中雜詩》
開窗北山下,日出竹光朗。
樓中人兀然,鳥雀時來往。
晏坐不覺暝,明月上東閣。
相對兩悠然,時聞木葉落。
寒風客衣薄,依巖曝朝旭。
坐久不知還,山童報黍熟。
時穿深竹坐,翠葉密于室。
落日照前山,松間一僧出。
《玄晏齋》
世事自今昨,晏時心無著。
日暮眾鳥歸,竹葉紛紛落。
《雞棲》
趺跏至日夕,鳥雀鬧四壁。
閑步出門去,寒溪凈如拭。
《即事》
但覺閑居好,不知久離索。
白日掩荊扉,庭花自開落。
《枕石》
心同流水凈,身與白云輕。
寂寂深山暮,微聞鐘磬聲。
《水居漫興》
山人作何功課?終日對山不語。
問我此意何如?白云自來自去。
何事驅車淄洛塵,歸來煙水味逾真。
寒塘古岸五衰柳,落日秋風一老人。
兀坐冥然天地古,觀書恍爾性清新。
未須蒿目憂時事,聞道明君信直臣。
靜坐非玄非是禪,須知吾道本天心。
直心來自降衷后,浩氣觀于未發(fā)前。
但有平常為究竟,更無玄妙可窮研。
一朝忽顯真頭面,方信誠明本自然。
一片靈明一敬融,別無馀法可施功。
乾坤浩蕩今還古,日月光華西復東。
不羨仙家烹大藥,何須釋氏說真空。
些兒欲問儒宗事,妙訣無過未發(fā)中。
一自男兒墮地來,戴高履厚號三才。
未曾一膜顏相隔,何事千山首不回。
一靜自能開百障,老翁依舊返嬰孩。
從今丟卻蒲團子,鰨海鵬天亦快哉!
《次劉伯先閉關韻》
在在名山寂寂峰,淵泉深處有潛龍。
非于太報先天覓,只在尋常日用逢。
當默識時微有象,到名言處絕無縱。
洗心藏密吾曹事,長掩衡門獨撫松。
《水居示友人》
乾坤何處不吾廬,偶對青山傍水居。
澹爾無心惟晏坐,悠然有得自觀書。
東齋明月蒹葭靜,西牖清風楊柳疏。
與子一談一笑外,只馀孤劍倚空虛。
《燕市中假靜室燕坐讀易》
長安車馬日喧闐,精舍深藏雙塔邊。
一榻白云寒劍色,半窗紅日靜爐煙。
坐空身世非禪寂,看破乾坤無圣詮。
朝市得間成大隱,風塵何處不林泉。
《丁未三月水居靜坐》
此事須從靜里求,不求徒靜只悠悠。
既竭吾才方卓立,莫教日月過時休。
嘗言寂寂與惺惺,大夢居然尚未醒。
要識真惺于真寂,須教默識此心靈。
為學須知要欲仁,欲仁仁至始能依。
工夫更莫虧終食,三月由茲可不違。
休言雜念苦難除,自是心君無地居。
一旦豁然仁體現(xiàn),方知吾自有吾廬。
一番攻破一番平,到得平時無處尋。
不說從前經(jīng)歷路,只拈平處誤人深。
饑來吃飯困來眠,此是勿忘勿助間。
莫向癡人前說夢,工夫只說在先難。
問曰:儒家所說靜坐之益處余已知其詳矣。請問佛家如何說法?
答曰:靜坐法佛家謂之坐禪,《大智度論》卷十七有言曰,問曰,菩薩法以度一切眾生為事,何以故閑坐林澤,靜默山中,獨善其身,棄舍眾生?答曰,菩薩身雖遠離眾生,心常不舍,靜處求定,獲得實智慧以度一切。譬如服藥,將身權息眾務,氣力平健,則修業(yè)如故。菩薩宴寂,亦復如是,以禪定力,服智慧藥,得神通力,還在眾生,或在父母妻子,或師徒宗長,或天或人,下至畜生,種種語言方便開導。復次菩薩行布施、持戒、忍辱三事,名為福德門,于無量世中作天王、釋提桓因、轉輪圣王、閻浮提王,常施眾生七寶衣服,五情所欲,今世后世,皆令具足。如經(jīng)中說,轉輪圣王以十善教民,后世皆生天上,世世利益眾生,令得快樂,此樂無常,還復受苦。菩薩因此發(fā)大悲心,欲以常樂涅利益眾生。此常樂涅從實智慧生,實智慧從一心禪定生。譬如燃燈,燈雖能燃,在大風中不能為用,若置之密室,其用乃全。散心中智慧亦如是,若無禪定靜室,雖有智慧,其用不全。得禪定則實智慧生,以是故,菩薩雖離眾生,遠在靜處,求得禪定。以禪定清凈故,智慧亦凈。譬如油炷凈故,其明亦凈。以是故,欲得凈智慧者,行此禪定。復次若求世間近事,不能專心,則事業(yè)不成。和況甚深佛道而不用禪定,禪定名攝諸亂心。亂心輕飄,甚于鴻毛,馳散不定,快過疾風,不可制止,劇于彌猴,暫現(xiàn)轉滅,甚于掣電。心相如是,不可禁止,若欲制之,非禪不定。如偈說,禪為守智藏,功德之福山;禪為清凈水,能洗諸欲塵;禪為金剛鎧,能遮煩惱箭。雖未得無馀,涅分已得,得金剛三昧,摧碎結使山,得六神通力,能度無量人。囂塵蔽天日,大雨能淹之,覺觀風散心,禪定能滅之。復次禪定難得,行者一心專求不廢,乃當?shù)弥VT天及神仙尚不能得,何況凡夫懈怠者。如佛在尼拘盧樹下坐禪。魔王三女說偈問言,獨坐林樹間,六根常寂默,有若失重寶,無授愁苦痛,容貌世無比,而常閉目坐,我等心有疑,何求而在此?爾時世尊以偈答曰,我得涅味,不樂處染愛,內外賊已除,汝父亦滅退,我得甘露味,安樂坐林間,恩愛之眾生,為之不起悲心。是時三女心生慚愧,而自說言,此人離欲,不可動也。即滅去不現(xiàn)。
問曰:釋氏之禪定,其最高之效果可得聞歟?
答曰:禪定中最高之效果,皆不可思議境界,不可為普通人言之,即言之亦不能信?!洞笾嵌日摗肪砣唬⒍U者,菩薩于眾生前,贊嘆禪定清凈樂、內樂、自在樂、離罪樂、今世后世樂、圣所受樂、梵天王樂、遍身受樂、深厚妙樂。汝諸眾生何以著樂五欲不凈樂,與畜生同受諸罪垢樂,而舍是妙樂?若汝能舍小樂,則得大樂。汝不見田夫棄少種子,后獲大果。如人獻王少物而得大報,如少鉤餌而得大魚。所舍甚少而所獲大多。智者亦如是,能棄世間之樂,得甚深禪定快樂。既得此樂,反觀欲樂甚為不凈。如從獄出,如病得差,更不去藥。復次禪定名實智初門,令智慧澄清,能照諸法。如燈在密室,其明得用。若依禪定得四無量、背舍、勝處、神通、辯才等,諸甚深功德,悉皆具得,能令瓦石變成如意珠,何況馀事!隨意所為,無不能作,入地如水,履水如地,手捉日月,身不焦冷,化為種種禽獸之身而不受其法,或時邊身充滿虛空,或時身若微塵,或輕如鴻毛,或重如泰山,或時以足指按地,天地大東如動草葉,如是等神通變化力,皆從禪得。眾生聞是已。立于禪波羅蜜。
問曰:釋氏書言坐禪之最詳備者,莫如隋·智者大師所著之《小止觀》及《摩訶止觀》,何以不引此二書而引《大智度論》?
答曰:《大智度論》為距今二千馀年前龍樹菩薩所造,姚秦·鳩摩羅什所譯?!缎≈褂^》等所言之坐禪法,其源皆出于此。學者先閱《大智度論》,續(xù)閱《小止觀》等書可也。
第二章靜坐法之基礎
問曰:余閱前章畢,已略知靜坐之益矣,請即以靜坐之方法授我可乎?
答曰:未學靜坐之前,宜先講修身之學,此即靜坐法之基礎也。高忠憲公曰,至靜中,凡平日行不慊心者一一顯現(xiàn),故主靜要在慎獨。又曰,主靜之學,要在慎勤。
問曰:如不能實行修身法,而但靜坐可乎?
答曰:不可。因靜坐時種種抱愧之事及一切孽緣皆顯現(xiàn)于心,雖坐而不能靜也。即或不然,雖有主靜之學,而無克己工夫,一旦偶涉繁華之境,恐六根為六塵所牽引,從前之靜功盡失,以致墜落于三惡道,甚可懼也。試以事實證之。黃惟因問白沙,在山中十年作何事?先生曰,用功不必山林,市朝也做得。終南僧用功三十年,盡禪定也。有僧曰,汝習靜久矣,同去長安柳街一行。及到,見了妖麗之物,粉白黛綠,心遂動了,一旦廢了前三十年工夫??梢娨嘁诜比A波蕩中學。故于動處用功,佛家謂之消磨,吾儒謂之克治(《明儒學案》八)。
問曰:今日始知修身者四子六經(jīng)則過高,閱之不易了解;通俗勸善之書則過卑,通人皆不喜閱;不高不卑,適得其中者,其惟晉人葛洪所撰之《抱樸子》乎。然《抱樸子》全書亦不易卒業(yè),其最精要者為《微旨篇》茲為甄錄如下。若能依此實行,非但靜坐之基礎已成,他日之為仙為佛,真未可量也?!侗阕印の⒅计吩?,覽諸道戒,無不云欲求長生者,必欲積善立功,慈心於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蟲,樂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手不傷生,口不勸禍,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貴,不自譽,不嫉妒勝己,不佞諂陰賊,如此乃為有德,受福於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若乃憎善好殺,口是心非,背向異辭,反戾直正,虐害其下,欺罔其上,叛其所事,受恩不感,弄法受賂,縱曲枉直,廢公為私,刑加無辜,破人之家,收人之寶,害人之身,取人之位,侵克賢者,誅戮降伏,謗訕仙圣,傷殘道士,彈射飛鳥,刳胎破卵,春夏燎獵,罵詈神靈,教人為惡,蔽人之善,危人自安,佻人自功,壞人佳事,奪人所愛,離人骨肉,辱人求勝,取人長錢,還人短陌,決放水火,以術害人,迫脅尫弱,以惡易好,強取強求,擄掠致富,不公不平,淫佚傾邪,凌孤暴寡,拾遺取施,欺紿誑詐,好說人私,持人短長,牽天援地,咒詛求直,假借不還,換貸不償,求欲無已,憎拒忠信,不順上命,不敬所師,笑人作善,敗人苗稼,損人器物,以窮人用,以不清潔飲飼他人,輕秤小斗,狹幅短度,以偽雜真,采取奸利,誘人取物,越井跨灶,晦歌朔哭。凡有一事,輒是一罪,隨事輕重,司命奪其算紀,算盡則死。但有惡心而無惡跡者奪算,若惡事而損於人者奪紀(藏本無“奪紀”二字,疑有脫文),若算紀未盡而自死者,皆殃及子孫也。諸橫奪人財物者,或計其妻子家口以當填之,以致死喪,但不即至耳。其惡行若不足以煞其家人者,久久終遭水火劫盜,及遺失器物(藏本作“及行求遺器物”),或遇縣官疾病,自營醫(yī)藥,烹牲祭祀所用之費,要當令足以盡其所取之直也。故道家言枉煞人者,是以兵刃而更相殺。其取非義之財,不避怨恨,譬若以漏脯(脯沾屋漏則有毒,謂之漏脯)救饑,鴆酒解渴,非不暫飽而死亦及之矣。其有曾行諸惡事,後自改悔者,若曾枉煞人,則當思救濟應死之人以解之。若妄取人財物,則當思施與貧困以解之。若以罪加人,則當思薦達賢人以解之。皆一倍於所為,則可便受吉利,轉禍為福之道也。能盡不犯之,則必延年益壽,學道速成也。夫天高而聽卑,物無不鑒,行善不怠,必得吉報。謹案:世俗所通行之《感應篇》,見《宋史·藝文志》。勸善之書,此為最古,而其源則出于《抱樸子·微旨篇》,故知《微知篇》即《感應篇》之祖本也。
問曰:修身法除上一則之外,更閱何書為宜?
答曰:宜閱《進德叢書》。如不能全閱,宜先閱《少年進德錄》?;A愈深厚,則所建之屋可愈高;進德愈勇猛,則靜坐之工夫愈堅固。此后之功效,亦不可思量。
問曰:釋氏之坐禪,以何為基礎?
答曰:以絕五欲、除五蓋、行五法為基礎。《大智度論》卷十七有言曰,行何方便得禪波羅蜜?答曰,卻五事(五塵),除五法(五蓋),行五行(初禪五支)。云何卻五事?當呵責五欲。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猶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炙疥;五欲無益,如狗咬骨;五欲增爭,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zhí)炬;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須臾。世人愚惑,貪著五欲,至死不舍為之,后世受無量苦。譬如愚人貪著好果,上樹食之,不肯時下,人伐其樹,樹傾乃墮,身首毀壞,痛惱而死。又此五欲,得時須臾樂,失時為大苦。好蜜涂刀,舐者貪甜,不知傷舌。五欲法者,與畜生共,有智者識之,能自遠離。如說有一優(yōu)婆塞與眾估客遠出治生,是時寒雪,夜行失伴,在一古窟中住,時山神變?yōu)橐慌瑏碛囍?,說此偈言,白雪覆山地,鳥獸皆隱藏,我獨無所恃,唯愿見愍傷。優(yōu)婆塞兩手掩耳而答偈言,無羞弊惡人,說此不凈言,水漂火燒去,不欲聞此聲,有婦心不欲,何況造邪淫!諸欲樂甚淺,大苦患甚深,諸欲得無厭,失之為大苦,未得愿欲得,得之為所惱,諸欲樂甚少,憂苦毒甚多,為之失身命,如蛾赴燈火。山神聞此偈已,即擎此人送至伴中。是為智者呵欲不可著。五欲者,名為妙色、聲、香、味、觸,欲求禪定,皆應棄之。云何棄色?觀色之患,若人著色,諸結使火,盡皆熾然,燒害人身。如火燒金銀,煮沸熱蜜,雖有色味,燒身爛口,急應舍之。若人染著妙色美味,亦復如是。復次好惡在人,色無定也。何以知之?如遙見所愛之人,即生喜愛心;若遙見怨家惡人,即生怨害心;若見中人,則無怒無喜。若欲棄此,喜怒當除,邪念及色,一時俱舍。譬如洋金燒身,若欲除之,不得但欲棄火而留金,要當金火俱棄。如頻婆娑羅王以色故,身入敵國,獨在淫女阿梵婆羅房中,憂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是等種種因緣,是名呵色欲。云何呵聲?聲相不停,暫聞即滅。愚癡之人,不解聲相無常變失故,于音聲中妄生好樂,于已過之聲念而生著。如五百仙人在山中住,甄陀羅女于雪山池中浴,聞其歌聲,即失禪定,心醉狂逸,不能自持,譬如大風吹諸林樹,聞此細妙歌聲,柔軟清凈,生邪念想,是故不覺心狂。今世失諸功德,后世當墮惡道。有智之人,觀聲念念生滅,前后不俱,無相及者,作如是知,則不生染著。若斯智者,諸天音樂尚不能亂,何況人聲!如是等種種因緣,是名呵聲欲。云何呵香?人謂著香少罪,染愛于香,開結使門,雖復百歲持戒,能一時壞之。如阿羅漢常入龍宮,食已,以缽授沙彌令洗,缽中有殘飯數(shù)粒,沙彌嗅之大香,食之甚美,便作方便,入師繩床下,兩手捉繩床腳,其師去時,與繩床俱入龍宮。龍言此未得道,何以將來?師言不覺。沙彌得飯食,又見龍女身體端正,香妙無比,心大染著,即作要愿,我當作福,奪此龍?zhí)?,居其宮殿。龍言后莫將此沙彌來。沙彌還已,一心布施持戒,專求所愿,愿早作龍。是時繞寺,足下水出,自知必得作龍,徑至師本入處大池邊,以袈裟覆頭而入,即死,變?yōu)榇簖垺85麓蠊?,即殺彼龍,舉池盡赤。未爾之前,諸師及僧呵之,沙彌言我心已定,心相已出,時師將諸眾僧就池觀之。如是因緣,由著香故。復次有一比丘,在林中蓮華池邊經(jīng)行,聞蓮華香,鼻受心著。池神語言,汝何以舍彼林中禪凈坐處,而偷我香?以著香故,諸結使臥者令皆覺起。時更有一人來入池中,多取其華,掘挽根莖,狼藉而去,池神默無所言。比丘言此人破汝池,取汝華,汝都無言,我但池岸邊行,便見呵罵,云我偷香。池神言世間惡人,常在罪垢糞中,不凈沒頭,我不共語也。汝是禪行好人,而著此香,破汝好事,是故呵汝。譬如白鮮凈,而有黑物點污,眾人皆見,彼惡人者,譬如黑衣點墨,人所不見,誰問之者。如是等種種因緣,是名呵香欲。云何呵味?當自覺悟,我但以貪著美味故,當受眾苦,洋銅灌口,啖燒鐵丸。若不觀食,嗜心堅著,墮不凈蟲中。如一沙彌心常愛酪,諸檀越餉僧酪時,沙彌每得殘分,心中愛著,樂喜不離,命終之后,生此殘酪瓶中。沙彌師得阿羅漢道,僧分酪時語言,徐徐,莫傷此愛酪沙彌。諸人言此是蟲,何以言愛酪沙彌?答言此蟲本是我沙彌,但坐貪愛殘酪故,生此瓶中。師得酪分,蟲在中來。師言愛酪人汝何以來,即以酪與之。復次如一國土,王名月分,王有太子,愛著美味,王守園者日送好果。園中有一大樹,樹上有鳥養(yǎng)子,鳥母常飛至香山中,取好香果以養(yǎng)其子,眾子爭之,一果墮地。守園人晨朝見之,奇甚非常,即送與王。王珍此果香色殊異,太子見之便索,王愛其子,即以與之。太子食果,得其氣味,染心深著,日日欲得。王即召園人,問其所由。守園人言此果無種,從地得之,不知所由來也。太子啼泣不食,王催責園人,仰汝得之。園人至得果處,見有鳥巢,知鳥銜來,翳身樹上,伺欲取之,母鳥來時,即奪得果送,日日如是。鳥母怒之,于香山中取毒果,其香味色全似前者,園人奪得輸王,王與太子食之,未久身肉爛壞而死。如是等種種因緣,是名呵著味欲。云何呵觸?此觸是生諸結使之大因,系縛心之根本。何以故?馀四情各當其分,此則遍滿身識,生處廣故,多生染著。此著難離,何以知之?如人著色,觀身不凈三十六種,則生厭心。若于觸中生著,雖知不凈,貪其細軟,觀無所益,是故難離。復次以其難舍故,為之常作重罪,若墮地獄。地獄有二部,一名寒冰,一名炎火,此二獄中,皆以身觸受罪,苦毒萬端,此觸名為大黑暗處危難之險道也。(中略)如是種種因緣,是名呵細滑欲。如是呵五欲,復次除五蓋。貪欲蓋者,去道甚遠,所以者何?欲為種種惱亂住處,若心著貪欲,無由近道,如除欲蓋偈所說,入道慚愧人,持缽福眾生,云何縱塵欲,沈沒于五情。著鎧持刀仗,見敵而退走,如是怯弱人,舉世所輕笑。比丘為乞士,除發(fā)著袈裟,五情馬所制,取笑亦如是。又如豪貴人,盛服以嚴身,而行乞衣食,取笑于眾人。比丘除飾好,毀形以攝心,而更求欲樂,取笑亦如是。已舍五欲樂,棄之而不顧,如何還欲得,如愚自食吐。如是貪欲人,不知觀本愿,亦不識好丑,狂醉于渴愛。慚愧尊重法,一切皆以棄,賢智所不親,愚所愛近。諸欲求時苦,得之多怖畏,失時懷熱惱,一切無樂時。諸欲患如是,以何當舍之?得諸禪定樂,則不為所欺。欲樂著無厭,以何能滅除?若得不凈觀,此心自然無。著欲不自覺,以何悟其心?當觀老病死,爾乃出四淵。諸欲難放舍,何以能遠之?若能樂善法,此欲自然息。諸欲難可解,何以能釋之?觀身得實相,則不為所縛。如是諸觀法,能滅諸欲火,譬如大澍雨,野火無不滅。如是等種種因緣,滅除欲蓋。恚蓋者,失諸善法之本,墮諸惡道之因,法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藏,如佛教弟子偈言,汝當知思惟,受身及處胎,穢惡之幽苦,既生之艱難。既思得此意,而復不滅,則當知此輩,則是無心人。若無罪果報,亦無諸呵責,猶尚應慈忍,何況苦果劇。當觀老病死,一切無免者,當起慈悲心,云何惡加物。眾生相怨賊,斫刺受苦毒,云何修善人,而復加惱害。常當行慈悲,定心修諸善,不當懷惡意,侵害于一切。若勤修道法,惱害則不行,善惡勢不并,如水火相背。恚來覆心,不知別好丑,亦不識利害,不知畏惡道。不計他苦惱,不覺身心疲,先自受苦因,然后及他人。若欲滅恚,當思惟慈心,獨處自清閑,息事滅因緣。當畏老病死,九種惱除,如是思惟慈,則得滅毒。如是等種種因緣,除恚蓋。睡眠蓋者,能破今世三事——欲樂利樂福德,能破今世后世究竟樂,與死無異,唯有氣息。如一菩薩以偈訶睡眠弟子言,汝起!勿抱臭身臥,種種不凈假名人,如得重病箭入體,諸苦痛集安可眠!一切世間死火燒,汝當求出安可眠!如人被縛將去殺,災害垂至安可眠!結賊不滅害未除,如共毒蛇同室宿,亦如臨陣白刃間,爾時安可而睡眠!眠為大暗無所見,日日欺誑奪人明,以眠覆心無所識,如是大失安可眠!如是等種種因緣,訶睡眠蓋。掉悔蓋者,掉之為法,破出家心,如人攝心,猶不能住,何況掉散!掉散之人,如無鉤醉象,穴鼻駱駝,不可禁制。如偈說,汝已剃頭著染衣,執(zhí)持瓦缽行乞食,云何樂著戲掉法,既無法利失世樂?;谡呷绶复笞锶?,常懷畏怖,悔箭入心,堅不可拔。如偈說,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悔惱火所燒,后世墮惡道。若人罪能悔,已悔則放舍,如是心安樂,不應常念著。若有二種悔,不作若已作,以是悔著心,是則愚人相。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諸惡事已作,不能令不作。如是等種種因緣,訶掉悔蓋。疑蓋者,以疑覆故,于諸法中不得定心。定心無故,于佛法中空無所得。譬如人入寶山,若無手者,無所能取。如舍念清凈心,入第四禪中。第三禪中樂,無常動故苦,欲界中斷憂,初二禪除喜。是故佛世尊,第四禪中說,先已斷憂喜,今得除苦樂。復次持戒清凈,閑居獨處,守攝諸根,初夜后夜,專精思惟,棄舍外樂,以禪自娛,離諸欲不善法,依未到地得初禪。初禪如阿毗曇說,禪有四種,一味相應,二凈,三無漏,四初禪所攝報得五眾。是中行者入凈無漏,二禪、三禪、四禪亦如是。如佛所說,若有比丘離諸欲及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諸欲者,所愛著色等五欲,思惟分別,呵欲如先說。惡不善法者,貪欲等五蓋,離此內外二事,故得初禪。初禪相有覺有觀,喜樂一心。有覺有觀者,得初禪中未曾所得善法功德故,心大驚悟。常為欲火所燒,得初禪時如入清涼池,又如貧人卒得寶藏。行者思惟,分別欲界過罪,知初禪利益功德甚多,心大歡喜,是名有覺有觀。問曰,有覺有觀為一法、為是二法耶?答曰,二法。粗心初念,是名為覺;細心分別,是名為觀。譬如撞鐘,初聲大時名為覺,后聲細微名為觀。問曰,如阿毗曇說,欲界乃至初禪,一心中覺觀相應,今云何言粗心初念名為覺,細心分別名為觀?答曰,二法雖在一心,二相不俱,覺時觀不明了,觀時覺不明了,譬如日出,眾星不現(xiàn),一切心心數(shù)法,隨時受名,亦復如是。如佛說若斷一法,我證汝得阿那含。一法者,所謂慳貪。實應說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云何言但斷一法,以是人慳貪偏多,諸馀結使皆從而生,是故慳盡,馀結亦斷。覺觀隨時受名,亦復如是。行者知是覺觀,雖是善法,而嬈亂定心,心欲離故,呵是覺觀,作是念,覺觀嬈動禪心。譬如清水,波蕩則無所見;又如疲極之人,得息欲睡,傍人喚呼,種種惱亂攝心內定。覺觀嬈動,亦復如是。如是等種種因緣呵覺觀,覺觀滅,內清凈,系心一處,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二禪。既得二禪,得二禪中未曾所得無比喜樂。覺觀滅者,知覺觀過罪故滅;內清凈者,入深禪定信,舍初禪覺觀,所得利重,所失甚少,所獲大多,系心一緣,故名內清凈。行者觀喜之過,亦如覺觀,隨所喜處,多喜多憂,所以者何?如貧人得寶,歡喜無量,一旦失之,其憂亦深。喜即轉而成憂,是故當舍離此喜行,行舍念智,受身樂,是樂圣人能得能舍,一心在樂,入第三禪。舍者,舍喜心不復悔,念智者既得三禪中樂,不令于樂生患。受身樂者,是三禪樂,遍身皆受。圣人能得能舍者,此樂世間第一,能生心著,凡夫少能舍者。以是故佛說行慈果報,遍凈地中第一。行者觀樂之失,亦如觀喜,知心不動處最為第一,若有動處,是則有苦。行者以第三禪樂動故,求不動處,以斷苦樂,先滅憂喜故,不苦不樂,舍念清凈,入第四禪。是四禪中無苦無樂,但有不動智慧,以是故說第四禪舍念清凈,第三禪樂動故說苦。是故第四禪中,說斷苦樂。
問曰:《大智度論》所論之禪定,已略知一般矣,除卷十七之外,尚有論及者否?
答曰:《大智度論》卷二十曰,菩薩知諸五欲及五蓋,從因緣生,無自性,空無所有,舍之甚易,眾生顛倒因緣故,著此少弊樂,而離禪中深妙樂,菩薩為是眾生故,起大悲心,修行禪定,系心緣中,離五欲,除五蓋,入大喜初禪。滅覺觀,攝心深入內清凈,得微妙喜,入第二禪。以深喜散定故,離一切喜,得遍滿樂,入第三禪。離一切苦樂,除一切憂喜,及出入息,以清凈微妙舍而自莊嚴,入第四禪。是菩薩雖知諸法空無相以眾生不知故,以禪相教化眾生,若實有諸法空,是不名為空,亦不應舍五欲而得禪,無舍無得故。今諸法空相亦不可得,不應作是難言,若諸法空,云何能得禪。復次是菩薩不以取相愛著得故行禪,如人服藥,欲以除病,不以美也。為戒清凈智慧成就故行禪,菩薩于一一禪中,行大慈觀空,于禪無所依止,以五欲粗誑顛倒故,以細微妙虛妄法治,譬如有毒能治諸毒。
問曰:注心兩眉間或兩目間之靜坐法,靜坐若干時方可見功?
答曰:每日朝夕各坐半小時或一時,不可間斷。連坐一二月或數(shù)年,必有功效。此隨各人之根性利鈍而異,未可膠柱鼓瑟,限定年月也。
問曰:靜坐已見功效之后宜若何?
答曰:宜忘其功效,并宜忘其靜坐。心性本來清凈,無一法可取,無一法可舍,不見一法生滅相,不見一法去來相。心空則一切俱空,物來不受,無愛憎,無喜怒,一切平等,此即所謂無念也,無心也,解脫也,行深般若波羅蜜時也,靜坐之最上乘功夫也。問,云何名見無所見?答,見一切色時,不起染著。不染著者,不起愛憎心,即名見無所見也。若得見無所見時,即名佛眼,更無別眼。若見一切色時,起愛憎者,即名有所見。有所見者,即是眾生眼,更無別眼作眾生眼。乃至諸根,亦復如是。問,既言以智為用者,云何為智?答,知二性空,即是解脫;知二性不空,不得解脫。是名為智,亦名了邪正,亦名識體用。二性空,即是體知;二性空,即是解脫。更不生疑,即名為用。言二性空者,不生有無善惡愛憎,名二性空。問,此門從何而入?答,從檀波羅蜜入。問,佛說六波羅蜜是菩薩行,何故獨說檀波羅蜜?云何具足而得入也?答,迷人不解五度皆因檀度生,但修檀度,即六度悉皆具足。問,何因緣故名為檀度?答,檀者,名為布施。問,布施何物?答,布施卻二性。問,云何是二性?答,布施卻善惡性,布施卻有無性、愛憎性、空不空性、定不定性、凈不凈性,一切悉皆施卻,即得二性空。若得二性空時,亦不得作二性空想,亦不得作念有施想,即是真行檀波羅蜜,名萬緣俱絕。萬緣俱絕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法性空者,即一切處無心是。若得一切處無心時,即無有一相可得,何以故?為自性空故,無一相可得。無一相可得者,即是實相。實相者,即是如神,只在一處(謂靜坐時當聚全副精神于兩眉間之一處也)。又曰,“主一”二字最盡。一者,本體;主者,工夫。
問曰:觀此心止于眉間已聞其詳,此外尚有要訣否?
答曰:《太一金華宗旨》曰,尚有訣中捷訣,乃于萬緣放下之時,惟用梵天∴字(即伊字也。梵天伊作∴,謂即日、月、天罡在人身,即是左目、右目與眉心。先天神人皆具三目,如斗母、雷祖是也。人知修煉眉心,即開所開之目,名曰天目是也),以字中點存諸眉心,以左點存左目,右點存右目,則人兩目神光,自得會眉心。眉心即天目,乃為三光會歸出入之總戶(丹書所謂日月合璧之處)。人能用三目如梵伊字然,微以意運,如磨鏡,三光立聚眉心,光耀如日現(xiàn)前。
問曰:《關尹子》謂譬如兩目能見天地萬物,暫時回光,一時不見。何以謂之回光?
答曰:兩目微開,僅見鼻端,使外光自然透入,會于眉心,此名回光。
問曰:回光之功用何如?
答曰:一回光則周身之精氣聚于一處,久久不舍,如百煉之精鋼,其生存時則有兼人之精力,其歿后時時可以現(xiàn)形,此即金剛不壞之身也。故《太一金華宗旨》曰,專一回光,便是無上妙諦。回之既久,此光凝結,即成自然法身。又曰,光已凝結為法身,漸漸靈通欲動矣。此千古不傳之秘也。又曰,回光則天地陰陽之氣無不凝,所謂精思者此也,純氣者此也,純想者此也。初行之訣,是有中似無;久之功成,身外有身,乃無中生有。百日專功光才真,方為神火,百日后光自然聚,一點真陽忽生黍珠,如夫婦交合有胎,便當靜以待之。光之回即火之候也。又曰,《陰符經(jīng)》云,機在目。《黃帝素問》云,人身精華,皆上注于空竅是也。得此一節(jié),長生者在茲,超生者亦在茲矣。此貫徹三教工夫也(以上皆《太一金華宗旨》)。夫光凝結為法身,即《黃庭經(jīng)》所云之赤子也,子丹也;即《老子》所云之谷神不死也;亦即《莊子》、《抱樸子》之所謂一也。
問曰:后世之注《老子》者頗多,然余未見有以谷神為黃庭中之真人者,亦未見有以谷神即為《莊子》、《抱樸子》之所謂一者,幸勿穿鑿附會,乞以出于某書之原文示我。
答曰:焦《老子翼》曰,谷,有形者也,以得一故,虛而能盈。神,無形者也,以得一故,寂而能靈。人也能守中而得一,則有形之身,可使虛而如谷,無形之心,可使寂而如神,則有形與無形合而不死矣?!短系赖聦氄乱怼吩?,白真人曰,谷者,天谷也。神者,一身之元氣。天之谷,含造化,容虛空;地之谷,容萬物,載山川。人與天地同所稟也,亦有谷焉。其谷藏真一,宅元神。是以頭有九宮,上應九天,中間一宮,謂之泥丸,又曰黃庭,曰昆侖,曰天谷,其名頗多,乃元神所住之宮。其空如谷而元神居之,故謂之谷神。見《道藏輯要》心集三。
問曰:“谷神”二字除《老子》外尚見于他書否?
答曰:《抱樸子》曰,咀吸日華,谷神太清。庾信詩曰,虛無養(yǎng)谷神。庾肩吾詩曰,談玄止谷神。后漢·高義方《清誡》曰,智慮赫赫盡,谷神綿綿存。梁簡文帝《何征君墓志銘》曰,氣高瓊岳,心虛谷神。
問曰:道家靜坐時,有循環(huán)運氣之法,乞以最雅馴、最簡要之說略示一二。
答曰:《參同契》曰,修之不輟休,庶氣云雨行,淫淫若春澤,液液象解冰,從頭流達足,究竟復上升,往來洞無極,怫怫被谷中。又《南華本義》卷三曰,緣督為經(jīng),所以為馭氣之方也。人身背有督脈,自尾閭而通氣于頂上之泥丸;前有任脈,自泥丸而通氣于心竅之絳宮。然氣必自臍下丹田轉于尾閭而升于頂上,故曰緣督以為經(jīng)。此養(yǎng)生練氣之要訣也。又曰,攝生在精氣神,而人之精神至于耗匱者,為嗜欲汩心也。故節(jié)欲保精,所以立基;凝神調息,所以永命。氣之一呼一吸為一息,人物恃息而生,息依心神為主。氣有陰陽,子時至則陽生,午時至則陰生。平日無調攝之功,周氣生而不覺也。調攝乖方,則氣生而多不應候也。子后午前,非有欲念而真陽起,以意攝之,歸于臍內一寸三分黃庭之中,神與氣兩相凝注,至一百二十四息,而想此氣至尾閭,循背脊,從鵲橋升于頂上泥丸宮,復下喉中、絳宮,遍歷四肢,又從尾閭背脊透頂上,下絳宮,復歸于黃庭,又凝息至一百二十四息,如前升降,或九度或七度而止。氣上行之時,卷舌抵上腭,自然津液滿口,呼定而咽,咽畢而吸,如此則吸氣與津順下丹田也。行氣既畢,遍身以手摩擦而起。總之,真氣為藥,以神馭氣為火練藥。察真陽生舉,是為火候。真陽初生,攝歸黃庭,是練精還氣;氣由心,是練氣還神;心無其心,是練神還虛。此不在交感、呼吸、思慮之粗跡,故稱為元精、元氣、元神。神氣凝聚不散,所謂圣胎。
問曰:靜坐時必學運氣循環(huán)之法乎?
答曰:靜坐時以此心注于兩眉間,此為古來口口相傳之秘訣,學者不可不習,釋道兩家皆如此說法。如欲作道家弟子者,必學運氣循環(huán)之法。如欲歸入佛家者,則不必學此循環(huán)法也。余學佛有年,故于此循環(huán)法,雖知之詳而未嘗實行也。
問曰:學佛者之靜坐,既不學運氣循環(huán)之法,更學何法?
答曰:學佛者之靜坐法,謂之禪定。其階級共分為四,即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也。
問曰:初禪入手處,豈即以此心注于兩眉之間乎?
答曰:以此心注于兩眉間,固可為入初禪之第一步,然據(jù)《大智度論》,以此心注于兩目間亦可?!洞笾嵌日摗肪矶?,系心緣中,離五欲,除五蓋,入大喜初禪。是其證也。
問曰:修初禪至四禪之情形可示之否?
答曰:佛書中之論四禪者,如《止觀》九之一、《法界次第》上、《俱舍論》二十八、《智度論》十七,皆論之極詳。茲錄《成實論》之大要如下。(一)初禪——初禪之前行,有粗住、細住、欲界定、未到定,其正禪具八觸十功德。其先,行者安坐端身攝心,故氣息調和,覺此心路泯泯澄凈,安穩(wěn),其心在緣(即緣中),居然不馳散,是名曰粗住。由此心后勝前,名為細住。其后一兩日或兩月,豁爾心地作一分開明,我身如云如影,爽爽空凈,雖空凈猶見身心之相,未有定內之功德,是名欲界定(《成實》立欲界定,《俱舍》不立之,攝于未到定中)。從是心后泯然一轉,不見欲界定中之身首、衣服、床鋪,猶如虛空,是名未到定(《成實》不立之,《俱舍》立之,名未至定)。此時性障猶在,未入初禪也。在此未到定,身心豁然空寂,內不見身,外不見物,如此或經(jīng)一日,乃至一月一歲,定心不壞,則于此定中,即覺自心之微微動搖,或感微癢,即發(fā)動、癢、輕、重、冷、暖、澀、滑,是名八觸。此為色界之四大極微與欲界之四大極微轉換,而發(fā)此觸相也。此乃正入初禪之相。此時有十功德,又謂之十眷屬,如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樂、解脫、境界相應是也(是就八觸中之動觸而論,馀七觸功德準之)。此八觸十功德,惟在初禪,二禪已上則無,是為初禪之特相。就四禪總體言之,則以十八支分別。十八支者,初禪五支,二禪四支,三禪五支,四禪四支也。以此等之功德法支持禪,故名為支。初禪五支者,覺支(新曰尋支)、觀支(新曰伺支)、喜支(新同名)、樂支(新同名。經(jīng)部為眼耳身三識之樂受,有部不許定中三識,僅有意識,故為輕安樂,非樂受也)、一心支(新定支也)。(二)二禪——呵棄初禪之覺觀而得此禪,于初禪已了色界四大轉換,故二禪已上無八觸十功德也。二禪之四支者,內凈支(《俱舍》以為五根中之信根,深信受勝實之功德也。凈為信相,故曰凈;屬心,故云內)、喜支、樂支(輕安樂也,非樂受)、一心支(新定支)也。(三)三禪——呵棄第二禪之喜受而得三禪也。此禪具五支,舍支(是行舍,非舍受)、念支(三禪之樂極,勝為不染著故,要正念)、慧支(同上)、樂支(意識之樂)、一心支(新曰定支,寂然在定是也)。(四)四禪——呵棄三禪之樂受。四支者,不苦不樂支(新曰中受支,五受中之舍受也)、舍支(舍第三禪之樂受也,非憂悔)、念支(念下地之過,自己之功德長養(yǎng)之)、一心支(猶如鐘,猶如清水)也。初禪之五支乃至四禪之四支為何?即行體是也。依《俱舍》之意,初禪之付五支者,以至彼至陰之原也。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女身,物將自壯。我守其一,而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嘗衰。黃帝再拜稽首曰,廣成子之謂天矣。又《達生篇》曰,工?旋而蓋規(guī)矩(工?,古之巧工名?也。旋,運動其手也。蓋,過也。規(guī),所以為圓之器也。矩,所以為方之器也。此言工?之技,精巧之至,旋運其手以度物,勝于規(guī)之為圓、矩之為方也),指與物化而不以心稽(指與物化者,指與物相契合而無間也。不以心稽者,不用心測度也。此句說明上句旋而蓋規(guī)矩之所以也,是斷定語),故其靈臺一而不桎(靈臺,猶言靈府、靈舍,指心言也。桎,械在足也。上文藉工?設譬,其主要則在此句。靈臺一而不桎者,一心不亂,無物能拘苦之也)。忘足,履之適也;忘腰,帶之適也(著于身有不適之感者,莫如履與帶,履與帶適意于腰足,一身無不適意矣);知忘是非,心之適也(雖了了知見,而是非都泯,心常安定,故曰心之適也);不內變,不外從,事會之適也(不熒惑于內,不隨逐于外,內外如如,表里為一,物來順應,措之于宜,無所私存,其事會如未嘗有事會也,故曰事會之適也);始乎適而未嘗不適者,忘適之適也(此言始忘是非,不變不移,身心泰然定靜,如有適于意者;久之工夫漸深,與適意相忘,然雖相忘,固未嘗有不適者在也;及至忘適之適矣,一無留難矣。心凝形釋,物莫能傷。如此,即佛書所謂如如常存也)。
《常清凈經(jīng)》曰,夫人神好清,而情撓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也,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于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真靜,漸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為,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圣道(見《道藏輯要》尾集一)。
第五章雜論
問曰:近時新出各種靜坐書皆言深呼吸,未知何謂深呼吸?
答曰:深呼吸者,宜在日光下潔凈之空氣中,挺身直立,緊閉其口,將肺內之濁氣,從鼻孔盡力呼出,呼至不能再呼,于是將外面之清空氣,從鼻孔用力吸入,吸至不能再吸,第一次行完后,休息片時,再行第二次。每日朝暮可作二回,每回可作十余次。預防肺病之法,莫妙于此。蓋吾人雖生活于新鮮之空氣中,茍不用力呼吸之,僅能得其益之半也。尋常吸入之空氣,不能入于肺之深部,其呼氣亦僅能將肺之上半部濁氣呼出,此種不用力之呼吸,謂之淺呼吸。用力吸入之空氣,能直達于肺之深部,其用力呼出之,亦能將肺深部之濁氣呼出,此種用力之呼吸,謂之深呼吸?!肚f子》曰,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熊經(jīng)鳥伸,為壽而已。《漢書·王吉傳》曰,吸新吐故以練臧(臧,五臟也)。此即近世之深呼吸法也。若患咳血之人,則宜用空氣療法,不可用深呼吸法,室中門窗亦宜常開也。
問曰:深呼吸有何益處?
答曰:各國死于肺病者,居全死亡數(shù)之八分之一,而吾國則倍之(即死者四百人中,有一百人死于肺病也。據(jù)上海英工部局最近之報告)。每歲因肺病所喪失之貲財及生命,其損失之巨,雖巧歷不能算也。吾國肺病之所以如此多者,厥有數(shù)故。居民緊閉窗牖,不放清空氣透入屋內;呼吸不用力,肺臟薄弱;病人隨處吐痰,使結核菌傳布于各處;醫(yī)師愚?,無肺病之普通知識。凡此種種,吾國之肺病所以倍于各國也。今欲補救肺病,舍深呼吸法其誰屬哉?余譯述《肺癆病救護法》及《肺病一夕談》,論空氣療法及深呼吸法頗詳備,學者宜參考之。用空氣療法與深呼吸之人,其本無咳嗽者,可永免咳嗽之患;素有咳嗽者,亦能速愈。有老舵工,朝夕棲止船尾,其空氣之新鮮,無與倫比,其搖船也,即為深呼吸,故肺臟健全,不患咳嗽者幾七十年。老舵工云,凡舟子患肺癆者甚鮮。吾人可以取法矣。
問曰:深呼吸既有如此大利益,靜坐時何以不做深呼吸?
答曰:靜坐時如做深呼吸,則靜坐而不靜。他書之論深呼吸者,宜名曰深呼吸法,不可謂之靜坐法。蓋以做深呼吸法,無論行住坐臥皆可做,與靜坐判然為兩事故也。
問曰:靜坐時不可行深呼吸法,有何證據(jù)?
答曰:天臺智者大師《小止觀》曰,初入禪調息法者,息有四種相:一風,二喘,三氣,四息。前三為不調相,后一為調相。云何為風相?坐時則鼻中息出入覺有聲,是風也。云何喘相?坐時息雖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是喘相也。云何氣相?坐時息雖無聲,亦不結滯,而出入不細,是氣相也。云何息相?不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資神安隱,情抱悅豫,此是息相也。守風則散,守喘則結,守氣則勞,守息即定。坐時有風、喘、氣三相,是名不調,而用心者復為心患,心亦難定。若欲調之,當依三法,一者下著安心,二者寬放身體,三者想氣遍毛孔出入,通同無障,若細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調則眾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時調息方法。據(jù)以上智者大師之言,可知靜坐時萬無兼行深呼吸之理矣。
問曰:據(jù)《小止觀》息相而論,頗似道家之胎息,未知論胎息之最詳者出于何書?
答曰:論胎息之最詳者,莫如《抱樸子》之《內篇》八曰,初以授人,皆從淺始,有志不怠,勤勞可知,方乃告其要耳。故行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入瘟疫,或可以禁蛇虎,或可以止瘡血,或可以居水中,或可以行水上,或可以辟饑渴,或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已。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在胞胎之中,則道成矣。初學行,鼻中引而閉之,陰以心數(shù)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聞其出入之聲。常令入多出少,以鴻毛著鼻口之上,吐而鴻毛不動為候也。漸習轉增其心數(shù),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則老者更少,日還一日矣。夫行當以生之時,勿以死之時也。故曰仙人服六,此之謂也。一日一夜有十二時,其從半夜至日中六時為生,從日中至夜半六時為死。死之時,行無益也。善用者,噓水,水為之逆流數(shù)步;噓火,火為之滅;噓虎狼,虎狼伏而不得動起;噓蛇虺,蛇虺蟠而不能去。若他人為兵刃所傷,噓之血即止;聞有為毒蟲所中,雖不見其人,遙為噓祝我之手,男噓我左,女噓我右,而彼人雖在百里之外,即時皆愈矣。又中惡急疾,但吞三九之,亦登時差也。但人性多躁,少能安靜以修其道耳。又行大要,不欲多食及食生菜肥鮮之物,令人強難閉,又禁恚怒,多恚怒則亂,既不得益,或令人發(fā)咳,故鮮有能為者也。
問曰:禪定有得而復失者,何故?
答曰:智者大師《釋禪波羅蜜》卷五曰,失定有二種,一從外緣失,謂得定時不善用心,內外方便,中途違犯,則退失禪定。復次,若行者當?shù)枚〞r,或向人說,或現(xiàn)定相,令他知覺,或卒有事緣相壞,如是等種種外事,于中不覺不識,障法既生,則便失定。若能將護,本得不失,障不得生,故名為得。二者約內論得失者,有六種法,能失禪定,一希望心,二疑心,三驚怖,四大喜,五重愛,六憂悔。未得禪有一,謂希望心;入禪有四,謂疑、怖、喜、愛;出禪多有憂悔,此則能破定心令退失。皆通論此六,皆得在未入住出中,俱有此六法,能退失定。若能離此六法,即易得定,以不失故名得也。
問曰:前數(shù)章所論靜坐功夫,由初層至末層,試以最簡要之語復述之。
答曰:學靜坐者第一層功夫,須要實行第二章之基礎法;第二層功夫,須要系心于兩眉間或兩目間,久之能獲奇效,此層功夫名曰系緣止及制心止;第三層功夫,名曰體真止,即將前層之系緣止及制心止掃蕩之,而歸于一切處無心,即無念也,即解脫也,即二性空也,即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也。
問曰:何謂系緣止、制心止、體真止?
答曰:《釋禪波羅蜜》卷三之上曰,今略出三意,一系緣止,二制心止,三體真止,所以通言止者,止名制止,亦名止息。心起制之,不令流動,故名制;專心定志,息諸亂想,故名止。今言系緣止者,系心鼻柱、臍間等處,不令馳蕩,故名系緣止;制心止者,心若覺觀,即制令不起,故名制心止;體真止者,體諸法空,息諸妄慮,故名體真止。又曰,以深破淺者,為破緣外之散心,故立系緣止。制心止者,即破系緣止,心非色法,豈可系在鼻、膈等處,若欲靜之,但當息諸攀緣,故令制心守一。體真止者,即破前制心止,心無形相,性不可得,云何可制?了心非心,不起妄念,無止之止,止無所止,乃名為止,有止之止,由依妄想,不名為止。此則以深破淺,反本還源,故立三止。又曰,若了知顛倒所計之法,一切悉皆虛誑,猶如夢幻,但有名字,名字之法,亦不可得,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畢竟空寂,猶如虛空。若行者體知一切諸法如虛空者,無取無舍,無依無倚,無住無著。若心無取舍依倚住著,則一切妄想顛倒,生死業(yè)行,悉皆止息,無為無欲,無念無行,無造無作,無示無說,無諍無競,泯然清凈,如大涅,是名真止。此則止無所止,無止之止,名體真止。
問曰:修禪定至體真止已為止境,又宜兼修別種學問乎?
答曰:宜兼修凈土宗以為歸宿。宋·永明智覺禪師作《四料?》云,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xiàn)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F(xiàn)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禪無凈土,鐵床并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此時二十二心數(shù)發(fā)于一時(大地十與大善地法十及覺與觀也),于中取強者為五支,五支皆定體也?!冻烧摗访魑逯昂笙啻味穑∷闹榉奖?,一心支為實體。天臺止觀,法界次第之所明。
問曰:《大智度論》卷十七之論四禪如何說法?
答曰:《大智度論》十七曰,汝先言呵五欲,除五蓋,行五法,得初禪。修何事,依何道,能得初禪?答曰,依不凈觀,安那般那等諸定門,如禪經(jīng)禪義偈中說,離欲及惡法,有覺并有觀,離生得喜樂,是人入初禪。已得離淫火,則獲清涼定,如人大熱悶,入冷地則樂。如貧得寶藏,大喜覺動心,分別則為觀,入初禪亦然。知二法亂心,雖善而應離,如大水澄靜,波蕩亦無見。譬如人大極,安隱睡臥時,若有喚呼聲,其心大惱亂。攝心入禪時,以覺觀為惱,是故除覺觀,得入一識處。內心清凈故,定生得喜樂,得入此二禪,喜勇心大悅。攝心第一定,寂然無所念,患喜欲棄之,亦如舍覺觀。由受故有喜,失喜則生憂,離喜樂身受,舍念及方便。圣人得能舍,馀人舍為難,若能知樂患,見不動大安。憂喜先已除,苦樂今亦斷。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靜坐法精義 丁福保編纂
簡介
丁先生是近代著名學者、氣功養(yǎng)生家、醫(yī)學家和編輯出版家,江蘇無錫人,所撰《靜坐法精義》一書,是有關靜坐練功法的重要著作,對練功實踐有較大指導意義。丁先生認為“靜坐確有口訣,若獲真訣,即有事半功倍之益也”,他熔釋、道、儒諸兼愛練功文獻于一爐,遍考群籍,詳證博引,“擇靜坐訣中之最簡者,著之于篇”。指出“未學靜坐之前,宜講修身之學,此靜坐法之基礎也”,強調練功者做人修德的重要性。我們特請著名氣功學者方春陽先生對本書進行了點校。由于時代的局限,書中也有一些唯心神秘的說法,與靜坐練功關系不大的部分已被適當刪節(jié),期望讀者以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批判地閱讀。
自序
明·來瞿唐先生曰:“近日講致良知,意此學在于靜坐也,乃靜坐絕妄想。如此者數(shù)年,茫然渺冥,全無入手處。自覺其為禪宗,既無明師指明,又無友審問,終日山林中委系彌高彌堅,在前在后,無處下手,把捉不住。”據(jù)此即知未得法之靜坐,雖坐至數(shù)年,亦無絲毫之益也。明·高忠憲公家訓曰:“吾在此,全靠平日靜功。少年不學,老無受用,汝輩念之。靜功非三四十年靜不來,何者?精神一向外馳,不為汝收拾矣。事多苦,有疾病苦,到老死苦益不可言。靜而見道,此等苦皆無之。汝輩急做工夫,受些口訣,不然,此事無傳矣。天下惟此事,父不能傳之子,以身不經(jīng)歷者,言不相入,即終日言之,如不聞也。”據(jù)此則知靜坐確有口訣,若獲其訣,即有事半功倍之益也。余遍考群籍,擇靜坐訣最精簡者,著于篇。用問答體,取其易明也。昔人求書法,至拊心嘔血而不獲;求安心之法,至立雪斷臂,僅乃得之。今吾以微妙之法言,不待人之憤悱而輕以與人,豈不過哉?然余深愿閱此書者,咸能打掃心地,于靜中養(yǎng)出端倪,晤邵康節(jié)于百泉山中,遇陳白沙于陽春臺下,使一切龐雜膠滯之見,悉舉而空之,如目之去翳,鏡之去垢。打掃盡凈,則此心湛然,直見心源,他日出而應世,必能以方寸運量天下無窮之變矣。故大易曰:“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同天下之故?!贝藙t編者區(qū)區(qū)之愚枕,然非要涂人而強聒之也。
民國九年六月丁福保識
第一章總論
問曰:靜坐究竟有何益處?
答曰:靜坐之益頗多,試略舉今古之學說以證明之。
曾文公曰,病在心肝兩家血虧,非鍵戶靜坐,謝絕萬緣,不能調攝。東坡游羅浮詩云,小兒少年有奇志,中霄起坐存黃庭。下一“存”字,正合莊子“在宥”二字之意。蓋蘇氏兄弟父子皆講養(yǎng)生,竊取黃老微旨,故稱其子為有奇志(黃庭詳后)。
胡文忠公曰,智慮生于精神,精神生于安靜。
唐先生鑒曰,“靜”字最為要緊。大程子惟靜字工夫足,王文成亦是靜字有工夫,所以他能不動心。若不靜,省身也不密,見理也不明,都是浮的,總是要靜。
劉先生宗周曰,靜坐是養(yǎng)氣功夫,可以變話氣質。又曰,主靜功夫,最難下手。姑為學者設方便法,教之靜坐。日用間除應事接物外,茍有馀晷且靜坐。坐間本無一切事,即以無事付之。既無一切心,無心之心,正是本心,瞥起即放下,沾滯則掃除,只與之常惺惺可也。此時伎倆,不合眼,不掩耳,不趺珈,不數(shù)息,不參話頭,只在尋常日用中。有時倦則起,有時感則應,行住坐臥,都作靜觀,食息起居,都作靜會,昔人謂勿忘勿助間,未嘗致纖毫之力,此其真消息也。故程子每見人靜坐,便嘆其善學,善學云者,只此是求放心親切工夫。不會靜坐,且學坐而已。學者且從整齊嚴肅入手,漸進于自然。
明·陳白沙先生自序為學云,仆年二十七,始發(fā)憤從吳聘君學,其于古賢垂訓之書,蓋無所不講,然未知入處。比歸白沙,杜門不出,專求所以用力之方,既無師友指引,惟日靠書冊,尋之忘寐忘食。如是者亦累年,而卒未有得。所謂未得,謂吾此心與此理未有湊泊吻合處也。于是舍彼之繁,求吾之約,惟在靜坐。久之然后見吾此心之體隱然呈露,常若有物,日用間種種應酬,隨吾所欲,如馬之御銜勒也。體認物理,稽諸圣訓,各有頭緒來歷,如水之有源委也。于是渙然自信曰,作圣之功,其在茲乎?張東所敘先生為學云,自見聘君歸后,靜坐一室,雖家人罕見其面。數(shù)年未之有得,于是迅掃夙習,或浩歌長林,或孤嘯絕島,或弄艇投竿于溪涯海曲,捐耳目,去心智,久之然后有得焉,蓋主靜而見大矣。由斯致力,遲遲至二十馀年之九,乃大悟廣大高明,不離日用,一真萬事,本自圓成,不假人力,無動靜,無內外、大小精粗,一以貫之(《明儒學案》五)。
蘇東坡先生之養(yǎng)生言曰,已饑方食,未飽先止。散步逍遙,務令腹空。當腹空時,即便入室,不拘晝夜,坐臥自便,唯在攝身,使如木偶。常自念言,今我此身,若少動搖,如毛發(fā)許,便墮地獄,如商君法,如孫武令,事在必行,有犯無恕。又用佛語,及老聃語,視鼻端白,數(shù)息出入,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數(shù)至數(shù)百,此心寂然,此身兀然,與虛空等,不煩禁制,自然不動。數(shù)至數(shù)千,或不能數(shù),則有一法,其名為隨,與息俱出,與息俱入,或覺此息,從毛竅中,八萬四千,云蒸霧散,無始以來,諸病自除,諸障漸滅,自然明悟。譬如盲人,忽然有眼,此時何用,求人指路。是故老人言盡于此。
太史公自序曰,凡人所生者神,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死者不可復生,離者不可復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觀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哉?
問曰:儒家所講靜坐之法,以何家為最詳?
答曰:宋之程子、朱子,明之王陽明、陳白沙,皆講靜坐法,惟論靜坐最詳細者,莫如吾鄉(xiāng)高忠憲公??几咦又骄诱n程,午后趺坐盡線香一炷,臨臥就榻趺坐,俟睡思欲酣乃寢。又考高子之《困學記》,戊戍作水居,為靜坐讀書計。故《高子遺書》內,論靜坐之法最多,茲抄錄如下。
高忠憲公《語錄》曰(《高子遺書》卷一),人心放他自由不得。/心中無絲發(fā)事,此為立本。/無雜念慮,即真精神。去其本無,即吾固有。/靜中看工夫,動中看本體。工夫未是,靜中作主不得;本體未真,動中作主不得。/明道曰,人心必有所止,無則聽于物,此不動心之道也。/朱子謂學者半日靜坐,半日讀書,如此三年,無不進者。嘗驗之一兩月,便不同。學者不作此工夫,虛過一生殊可惜。/濂溪主靜,主于未發(fā)也。/言動一差,虛明無事中如水著鹽、如面著油,欲靜而不可得。人生無穿窬之事,則無穿窬之夢,非禮不動,皆如不為穿窬,心自靜矣。/龜山門下,相傳靜坐中觀喜怒哀樂未發(fā)前作何氣象,是靜中見性之法。要知觀者,即是未發(fā)者也。觀不是思,思則發(fā)矣。此為初學者引而至之之善誘。/靜如是,動不如是者,氣靜也;靜如是,動亦如是者,理靜也。/理靜者,理明欲凈,胸中廓然無事而靜也;氣靜者,定久氣澄,心氣交合而靜也。理明則氣自靜,氣靜則理亦明,兩者交資互益,以理氣本非而故。默坐澄心,體認天理,為延平門下至教也。若徒以氣而已,動即失之,何益哉!/默坐澄心,體認天理者,謂默坐之時,此心澄然無事,乃所謂天理也。要于此時默認此體云爾,非默坐澄心又別有天理當體認也。
高忠憲公《困學記》曰,冬至朝天宮習儀,僧房靜坐,自覓本體,忽思閑邪存誠句,覺得當下無邪,渾然是誠,更不須覓誠,一時快然,如脫纏縛。甲午秋,赴揭陽,自省胸中理欲交戰(zhàn),殊不寧帖。在武林與陸古樵(名粹明,廣東新會人,潛心白沙先生主靜之學)、吳子往(名志遠)談論數(shù)日。一日,古樵忽問曰,本體何如?余言下茫然,雖答曰無聲無臭,實出口耳,非由真見。將過江頭,是夜明月如洗,坐六和塔畔,江山如媚,知己勸酬,為最適意時,然余忽忽不樂,如有所束,勉自鼓興而神不不偕來。夜闌別去,余便登舟,猛省曰,今日風景如彼,而余之情景如此,何也?窮自根究,乃知于道全未有見,身心總受用,遂大發(fā)憤曰,此行不徹此事,此生真負此身矣。明日于舟中厚設蓐席,嚴立規(guī)程,以半日靜坐,半讀書。靜坐中不帖處,只將程、朱所示法門參求,于凡誠、敬、主靜。觀喜怒哀樂未發(fā)、默坐澄心體認天理等,一一行之。立坐食息,念念不舍,夜不解衣,倦極而睡,睡覺復坐,于前諸法,反復更互,心氣清澄時,便有塞乎天地氣象,第不能常。在路二月,幸無人事,而山水清美,主仆相依,寂寂靜靜。晚間命酒數(shù)行,停舟青山,徘徊碧澗,思坐磐石,溪聲鳥韻,茂樹修篁,種種悅心,而心不著境。過門州陸行,至一旅舍,舍有小樓,前對山,后臨澗,登漏甚樂,手持二程書,偶見明道先生曰,百官萬務,兵革百萬之眾,飲水曲肱,了在其中,萬變俱在人,其實無一事。猛省曰,原來如此,實無一事也。一念纏綿,斬然遂絕,忽如千斤擔子,頓爾落地,有÷又如電光一閃,透體通明,遂與大化融合無際,更無天人內外之隔。至此見六合皆心,腔子是其區(qū)宇,方寸亦其本位,神而明之,總無方所可言也。平日深鄙學者張皇說語,此時只看作平常,自知從此方好下工夫耳。
《三時記》曰(《高子遺書》卷十),六日,至武林,寓大佛寺。湖山在軒幾間,昏旦弄色媚人。舍館定,與日葵四弟往訪舊寓僧寄滄,遇吳子往見而奇之,朝夕與俱。其人清苦澹默,終日靜坐,或至閉戶經(jīng)月。與之錢,則辭;與之衣,寒則衣之,暖而返之,井然不茍也。問其所以從師,曰潮陽蕭自麓。問其學,曰主靜。謂予曰,只要立大本,一日有一日之力,一月有一月之力,務要靜有定力,令我制事,毋使事制我。余深喜其言。/十一月,二府致庵莊公以《王文成年譜》來,欲予敘而刊之。余觀文成之學,蓋有所從得。其初從鐵柱宮道士得養(yǎng)生之說,后歸陽明洞習靜導引,自謂有前知之異,其心已靜而明。及謫龍場,萬里孤游,深山夷境,靜專澄默,功倍尋常,故兄中亦灑灑,而一旦恍然有悟,是其舊學之益精,非于致知之有悟也。
《復七規(guī)》曰(《高子遺書》卷三),復七者,取大易七日來復之義也。凡應物稍疲,即當靜定七日以濟之,所以休養(yǎng)氣體精明志意,使原意不匱者也。先一日放意緩形,欲睡即睡,務令暢悅,昏倦刷濯,如何入室,炷香趺坐。凡靜坐之法,喚醒此心,卓然常明,志無所適而已。志無所適,精神自然凝復,不待安排,勿著方所,勿思效驗。初入靜者,不知攝持之法,惟體帖圣賢切要之言,自有入處。靜至三日,必臻妙境。四五日后,尤宜警策,勿令懶散。飯后臂徐行百步,不可多食酒肉,致滋昏濁。臥不得解衣,欲睡則臥,乍醒即起。至七日,則精神充溢,諸疾不作矣。食芹而美,敢告同志。
《靜坐法》曰(卷三),靜坐之法,不用一毫安排,只平平常常,默然靜去。此“平?!岸?,不可容易看過,即性體也。以其清靜,不容一物,故謂之”平常“。畫前之易如此,人生而靜以上如此,喜怒哀樂未發(fā)如此,乃天理之自然,須在人各各自自體帖出,方是自得。靜中妄念,強除不得,真體即顯,妄念自自;昏氣亦強除不得,妄念既凈,昏氣自清,只體認本性原本本色,還他湛然而已。大抵著一毫意不得,著一毫見不得,才添一念,便失本色。由靜而動,亦只平平常常,湛然動去,靜時與動時一色,動時與靜時一色,所以一色者,只是一個平常也,故曰無動無靜,學者不過借靜坐中認此無動無靜之體云爾。靜中得力,方是動中真得力;動中得力,方是靜中真得瀝瀝。所謂敬者此也,所謂仁者此也,所謂誠者此也,是復性之道也。/《書靜坐說后》,萬歷癸丑秋,靜坐武林韜光山中,作《靜坐說》。越二年觀之,說殆未備也。夫靜坐之法,入門者籍以涵養(yǎng),初學者籍一入門。彼夫初入之心,妄念膠結,何從而見平常之體乎?平常則散漫去矣。故必收斂身心,以主于一,一即平常之體也,主則有意存焉。此意亦非著意,蓋心中無事之謂一,著意則非一也。不著意而謂之意者,但從衣冠瞻視間整齊嚴肅,則心自一,漸久漸熟,漸平常矣。故主一者,學之成始成終者也(乙卯孟冬志)。
問曰:關于靜坐之歌詩,諷誦之頗能興起靜坐之趣味,請略舉一二,以備諷誦。
答曰:明·郭蒙泉先生嘗有詩云,近名終喪己,無欲自通神。識遠乾坤闊,心空意見新。閉門只靜坐,自是出風塵(《明儒學案》八)。又從高忠憲公詩集中選出若干首,列于下方,亦淑性陶情之一助也。
《靜坐吟》
我愛山中坐,恍若羲皇時。
青松影寂寂,白云出遲遲。
獸窟有浚谷,鳥棲無卑枝。
萬物得所止,人豈不如之。
巖居飲谷水,常得中心怡。
我愛水邊坐,一洗塵俗情。
見斯逝者意,得我幽貞。
漠漠蒼苔合,寂寂野草榮。
潛魚時一出,浴鷗亦不驚。
我如水中石,悠然兩含清。
我愛花間坐,于茲見天心。
旭日照生采,皎月移來陰。
栩栩有舞蝶,喈喈來鳴禽。
百感此時息,至樂不待尋。
有酒且須飲,把盞情何深!
我愛樹下坐,終日自翩躚。
居梧有深意,撫松豈徒然。
亮哉君子心,不為一物牽。
綠葉青天下,翠幄蒼崖前。
撫己足自悅,此味無言傳。
《夏日閑居》
長日此君子,終日無一言。
問君何所為,無事心自閑。
細雨漁舟歸,兒童喧樹間。
北風忽南來,落日在遠山。
顧此有好壞,酌酒遂陶然。
池中鷗非去,兩兩復來還。
《韜光君子》
偶來山中坐,兀兀二旬馀。
澹然心無事,宛若生民初。
流泉當幾席,眾山立庭除。
高樹依巖秀,修篁夾路疏。
所至的心賞,終日欣欣如。
流光易蹉跎,此日良不虛。
寄言繕性者,速駕深山居。
《水居》
少敦詩書好,長嗜山水娛。
一朝謝簪組,而來居菰蘆。
青山當我戶,流水繞我廬。
窗中達四野,喜無坦壁拘。
桃柳植長堤,菱菏被廣渠。
徒侶有漁父,比鄰惟田夫。
虛堂白日靜,恍若游黃虞。
兀兀日趺坐,忻忻時讀書。
會茲動靜理,常得情性舒。
恬然以卒歲,去此將焉如!
《花下晏坐》
春風林中靜,晝暖花氣濃。
況乃山水際,顧瞻情無窮。
孤游雖云僻,心賞獨已豐。
道逢貴游客,車馬一何雄。
村人向我言,行樂當如儂。
俯視穴邊蟻,仰聽花間蜂。
營營一如此,逝講焉所終。
《蔡觀察貽余禪衣成夜坐詩寄謝》
長林寒風厚,斗室霜氣侵。
珍重故人惠,有衣亦有衾。
中夜每起坐,春溫解重陰。
明月如我戶,流光照鳴琴。
念彼世中人,異調難同音。
頓使羔裘賢,難執(zhí)遵路襟。
思君三嘆息,付之一悲吟。
萬感既刊落,一息自深深。
乃知人心妙,晝夜當溫存。
感君衣被意,示我禪定心。
獲此領中珠,不啻腰纏金。
欲悉此中玄,何時來盍簪?
《獨坐》
獨坐無馀事,悠然見遠山。
池涵高樹靜,門掩夕陽閑。
暝色催烏集,寒云護雁還。
會心寧在遠,不必濮濠間。
《夜坐》
夜氣清無睡,披衾隱坐幽。
疏星催曉色,片月冷孤舟。
氣入虛無杳,身俱一榻浮。
溪聲枕邊去,活活未曾休。
《庚子秋日同友水居靜坐》
兀兀何為者?朝曦至夕陰。
六經(jīng)疑處破,一氣靜中深。
霄漢孤懸榻,乾坤狀盍簪。
五湖秋色滿,相守歲寒心。
《閉戶吟》
年來惟好靜,一榻日蕭蕭。
讀易烹清茗,吟詩把濁醮。
淵明念松菊,仲蔚在蓬蒿。
細算人間著,無如閉戶高
有竹已疏林,空齋貯碧陰。
徑縈蘿薜遠,池帶荻蘆深。
人靜惟開卷,情閑或撫琴。
幽居多樂事,剝啄莫相尋。
大道本無著,人間何用名。
黃金從客盡,白發(fā)信年生。
蚤韭三畦富,寒梅一樹清。
夜深孤榻冷,倚劍伴長庚。
《夏日閑居》
委卷幽人室,荒蕪野氣通。
插花方展葉,種竹未成叢。
有客如僧靜,無心與世同。
北窗眠正穩(wěn),聊擬鹿皮翁。
入暑吾逾懶,耽幽客轉疏。
自知窮五枝,隨意得三馀。
竹氣侵書冷,蕉陰落簟虛。
未須開蔣徑,幸已返班廬。
不必論塵市,藏身即茂林。
一瓢葵藿老,萬卷薜蘿深。
堅白江湖骨,升沉天地心。
憑高誠極目,迢遞有層陰。
《韜光山中和游人韻》
禪坐秋逾寂,泉飛夕更涼。
映山池帶碧,對菊酒生香。
客去鳥啼歇,月來詩興忙。
飄然塵外,身世欲昏忘。
《望湖亭坐月》
樹迥籠煙合,湖平印月空。
片砧傳遠谷,一鳥度高風。
妙悟世情外,真機獨坐中。
物交吾不役,轉覺此身雄。
《靜坐》
靜坐杳無念,臨流望遠天。
浪花圓復破,云氣斷還連。
狎水輕鷗去,摩空野鶴還。
如何此時意,不得向人傳!
《韜光山中雜詩》
開窗北山下,日出竹光朗。
樓中人兀然,鳥雀時來往。
晏坐不覺暝,明月上東閣。
相對兩悠然,時聞木葉落。
寒風客衣薄,依巖曝朝旭。
坐久不知還,山童報黍熟。
時穿深竹坐,翠葉密于室。
落日照前山,松間一僧出。
《玄晏齋》
世事自今昨,晏時心無著。
日暮眾鳥歸,竹葉紛紛落。
《雞棲》
趺跏至日夕,鳥雀鬧四壁。
閑步出門去,寒溪凈如拭。
《即事》
但覺閑居好,不知久離索。
白日掩荊扉,庭花自開落。
《枕石》
心同流水凈,身與白云輕。
寂寂深山暮,微聞鐘磬聲。
《水居漫興》
山人作何功課?終日對山不語。
問我此意何如?白云自來自去。
《水居》
何事驅車淄洛塵,歸來煙水味逾真。
寒塘古岸五衰柳,落日秋風一老人。
兀坐冥然天地古,觀書恍爾性清新。
未須蒿目憂時事,聞道明君信直臣。
《靜坐吟》
靜坐非玄非是禪,須知吾道本天心。
直心來自降衷后,浩氣觀于未發(fā)前。
但有平常為究竟,更無玄妙可窮研。
一朝忽顯真頭面,方信誠明本自然。
一片靈明一敬融,別無馀法可施功。
乾坤浩蕩今還古,日月光華西復東。
不羨仙家烹大藥,何須釋氏說真空。
些兒欲問儒宗事,妙訣無過未發(fā)中。
一自男兒墮地來,戴高履厚號三才。
未曾一膜顏相隔,何事千山首不回。
一靜自能開百障,老翁依舊返嬰孩。
從今丟卻蒲團子,鰨海鵬天亦快哉!
《次劉伯先閉關韻》
在在名山寂寂峰,淵泉深處有潛龍。
非于太報先天覓,只在尋常日用逢。
當默識時微有象,到名言處絕無縱。
洗心藏密吾曹事,長掩衡門獨撫松。
《水居示友人》
乾坤何處不吾廬,偶對青山傍水居。
澹爾無心惟晏坐,悠然有得自觀書。
東齋明月蒹葭靜,西牖清風楊柳疏。
與子一談一笑外,只馀孤劍倚空虛。
《燕市中假靜室燕坐讀易》
長安車馬日喧闐,精舍深藏雙塔邊。
一榻白云寒劍色,半窗紅日靜爐煙。
坐空身世非禪寂,看破乾坤無圣詮。
朝市得間成大隱,風塵何處不林泉。
《丁未三月水居靜坐》
此事須從靜里求,不求徒靜只悠悠。
既竭吾才方卓立,莫教日月過時休。
嘗言寂寂與惺惺,大夢居然尚未醒。
要識真惺于真寂,須教默識此心靈。
為學須知要欲仁,欲仁仁至始能依。
工夫更莫虧終食,三月由茲可不違。
休言雜念苦難除,自是心君無地居。
一旦豁然仁體現(xiàn),方知吾自有吾廬。
一番攻破一番平,到得平時無處尋。
不說從前經(jīng)歷路,只拈平處誤人深。
饑來吃飯困來眠,此是勿忘勿助間。
莫向癡人前說夢,工夫只說在先難。
問曰:儒家所說靜坐之益處余已知其詳矣。請問佛家如何說法?
答曰:靜坐法佛家謂之坐禪,《大智度論》卷十七有言曰,問曰,菩薩法以度一切眾生為事,何以故閑坐林澤,靜默山中,獨善其身,棄舍眾生?答曰,菩薩身雖遠離眾生,心常不舍,靜處求定,獲得實智慧以度一切。譬如服藥,將身權息眾務,氣力平健,則修業(yè)如故。菩薩宴寂,亦復如是,以禪定力,服智慧藥,得神通力,還在眾生,或在父母妻子,或師徒宗長,或天或人,下至畜生,種種語言方便開導。復次菩薩行布施、持戒、忍辱三事,名為福德門,于無量世中作天王、釋提桓因、轉輪圣王、閻浮提王,常施眾生七寶衣服,五情所欲,今世后世,皆令具足。如經(jīng)中說,轉輪圣王以十善教民,后世皆生天上,世世利益眾生,令得快樂,此樂無常,還復受苦。菩薩因此發(fā)大悲心,欲以常樂涅利益眾生。此常樂涅從實智慧生,實智慧從一心禪定生。譬如燃燈,燈雖能燃,在大風中不能為用,若置之密室,其用乃全。散心中智慧亦如是,若無禪定靜室,雖有智慧,其用不全。得禪定則實智慧生,以是故,菩薩雖離眾生,遠在靜處,求得禪定。以禪定清凈故,智慧亦凈。譬如油炷凈故,其明亦凈。以是故,欲得凈智慧者,行此禪定。復次若求世間近事,不能專心,則事業(yè)不成。和況甚深佛道而不用禪定,禪定名攝諸亂心。亂心輕飄,甚于鴻毛,馳散不定,快過疾風,不可制止,劇于彌猴,暫現(xiàn)轉滅,甚于掣電。心相如是,不可禁止,若欲制之,非禪不定。如偈說,禪為守智藏,功德之福山;禪為清凈水,能洗諸欲塵;禪為金剛鎧,能遮煩惱箭。雖未得無馀,涅分已得,得金剛三昧,摧碎結使山,得六神通力,能度無量人。囂塵蔽天日,大雨能淹之,覺觀風散心,禪定能滅之。復次禪定難得,行者一心專求不廢,乃當?shù)弥VT天及神仙尚不能得,何況凡夫懈怠者。如佛在尼拘盧樹下坐禪。魔王三女說偈問言,獨坐林樹間,六根常寂默,有若失重寶,無授愁苦痛,容貌世無比,而常閉目坐,我等心有疑,何求而在此?爾時世尊以偈答曰,我得涅味,不樂處染愛,內外賊已除,汝父亦滅退,我得甘露味,安樂坐林間,恩愛之眾生,為之不起悲心。是時三女心生慚愧,而自說言,此人離欲,不可動也。即滅去不現(xiàn)。
問曰:釋氏之禪定,其最高之效果可得聞歟?
答曰:禪定中最高之效果,皆不可思議境界,不可為普通人言之,即言之亦不能信?!洞笾嵌日摗肪砣唬⒍U者,菩薩于眾生前,贊嘆禪定清凈樂、內樂、自在樂、離罪樂、今世后世樂、圣所受樂、梵天王樂、遍身受樂、深厚妙樂。汝諸眾生何以著樂五欲不凈樂,與畜生同受諸罪垢樂,而舍是妙樂?若汝能舍小樂,則得大樂。汝不見田夫棄少種子,后獲大果。如人獻王少物而得大報,如少鉤餌而得大魚。所舍甚少而所獲大多。智者亦如是,能棄世間之樂,得甚深禪定快樂。既得此樂,反觀欲樂甚為不凈。如從獄出,如病得差,更不去藥。復次禪定名實智初門,令智慧澄清,能照諸法。如燈在密室,其明得用。若依禪定得四無量、背舍、勝處、神通、辯才等,諸甚深功德,悉皆具得,能令瓦石變成如意珠,何況馀事!隨意所為,無不能作,入地如水,履水如地,手捉日月,身不焦冷,化為種種禽獸之身而不受其法,或時邊身充滿虛空,或時身若微塵,或輕如鴻毛,或重如泰山,或時以足指按地,天地大東如動草葉,如是等神通變化力,皆從禪得。眾生聞是已。立于禪波羅蜜。
問曰:釋氏書言坐禪之最詳備者,莫如隋·智者大師所著之《小止觀》及《摩訶止觀》,何以不引此二書而引《大智度論》?
答曰:《大智度論》為距今二千馀年前龍樹菩薩所造,姚秦·鳩摩羅什所譯?!缎≈褂^》等所言之坐禪法,其源皆出于此。學者先閱《大智度論》,續(xù)閱《小止觀》等書可也。
第二章靜坐法之基礎
問曰:余閱前章畢,已略知靜坐之益矣,請即以靜坐之方法授我可乎?
答曰:未學靜坐之前,宜先講修身之學,此即靜坐法之基礎也。高忠憲公曰,至靜中,凡平日行不慊心者一一顯現(xiàn),故主靜要在慎獨。又曰,主靜之學,要在慎勤。
問曰:如不能實行修身法,而但靜坐可乎?
答曰:不可。因靜坐時種種抱愧之事及一切孽緣皆顯現(xiàn)于心,雖坐而不能靜也。即或不然,雖有主靜之學,而無克己工夫,一旦偶涉繁華之境,恐六根為六塵所牽引,從前之靜功盡失,以致墜落于三惡道,甚可懼也。試以事實證之。黃惟因問白沙,在山中十年作何事?先生曰,用功不必山林,市朝也做得。終南僧用功三十年,盡禪定也。有僧曰,汝習靜久矣,同去長安柳街一行。及到,見了妖麗之物,粉白黛綠,心遂動了,一旦廢了前三十年工夫??梢娨嘁诜比A波蕩中學。故于動處用功,佛家謂之消磨,吾儒謂之克治(《明儒學案》八)。
問曰:今日始知修身者四子六經(jīng)則過高,閱之不易了解;通俗勸善之書則過卑,通人皆不喜閱;不高不卑,適得其中者,其惟晉人葛洪所撰之《抱樸子》乎。然《抱樸子》全書亦不易卒業(yè),其最精要者為《微旨篇》茲為甄錄如下。若能依此實行,非但靜坐之基礎已成,他日之為仙為佛,真未可量也?!侗阕印の⒅计吩?,覽諸道戒,無不云欲求長生者,必欲積善立功,慈心於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蟲,樂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手不傷生,口不勸禍,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貴,不自譽,不嫉妒勝己,不佞諂陰賊,如此乃為有德,受福於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若乃憎善好殺,口是心非,背向異辭,反戾直正,虐害其下,欺罔其上,叛其所事,受恩不感,弄法受賂,縱曲枉直,廢公為私,刑加無辜,破人之家,收人之寶,害人之身,取人之位,侵克賢者,誅戮降伏,謗訕仙圣,傷殘道士,彈射飛鳥,刳胎破卵,春夏燎獵,罵詈神靈,教人為惡,蔽人之善,危人自安,佻人自功,壞人佳事,奪人所愛,離人骨肉,辱人求勝,取人長錢,還人短陌,決放水火,以術害人,迫脅尫弱,以惡易好,強取強求,擄掠致富,不公不平,淫佚傾邪,凌孤暴寡,拾遺取施,欺紿誑詐,好說人私,持人短長,牽天援地,咒詛求直,假借不還,換貸不償,求欲無已,憎拒忠信,不順上命,不敬所師,笑人作善,敗人苗稼,損人器物,以窮人用,以不清潔飲飼他人,輕秤小斗,狹幅短度,以偽雜真,采取奸利,誘人取物,越井跨灶,晦歌朔哭。凡有一事,輒是一罪,隨事輕重,司命奪其算紀,算盡則死。但有惡心而無惡跡者奪算,若惡事而損於人者奪紀(藏本無“奪紀”二字,疑有脫文),若算紀未盡而自死者,皆殃及子孫也。諸橫奪人財物者,或計其妻子家口以當填之,以致死喪,但不即至耳。其惡行若不足以煞其家人者,久久終遭水火劫盜,及遺失器物(藏本作“及行求遺器物”),或遇縣官疾病,自營醫(yī)藥,烹牲祭祀所用之費,要當令足以盡其所取之直也。故道家言枉煞人者,是以兵刃而更相殺。其取非義之財,不避怨恨,譬若以漏脯(脯沾屋漏則有毒,謂之漏脯)救饑,鴆酒解渴,非不暫飽而死亦及之矣。其有曾行諸惡事,後自改悔者,若曾枉煞人,則當思救濟應死之人以解之。若妄取人財物,則當思施與貧困以解之。若以罪加人,則當思薦達賢人以解之。皆一倍於所為,則可便受吉利,轉禍為福之道也。能盡不犯之,則必延年益壽,學道速成也。夫天高而聽卑,物無不鑒,行善不怠,必得吉報。謹案:世俗所通行之《感應篇》,見《宋史·藝文志》。勸善之書,此為最古,而其源則出于《抱樸子·微旨篇》,故知《微知篇》即《感應篇》之祖本也。
問曰:修身法除上一則之外,更閱何書為宜?
答曰:宜閱《進德叢書》。如不能全閱,宜先閱《少年進德錄》?;A愈深厚,則所建之屋可愈高;進德愈勇猛,則靜坐之工夫愈堅固。此后之功效,亦不可思量。
問曰:釋氏之坐禪,以何為基礎?
答曰:以絕五欲、除五蓋、行五法為基礎。《大智度論》卷十七有言曰,行何方便得禪波羅蜜?答曰,卻五事(五塵),除五法(五蓋),行五行(初禪五支)。云何卻五事?當呵責五欲。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猶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炙疥;五欲無益,如狗咬骨;五欲增爭,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zhí)炬;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須臾。世人愚惑,貪著五欲,至死不舍為之,后世受無量苦。譬如愚人貪著好果,上樹食之,不肯時下,人伐其樹,樹傾乃墮,身首毀壞,痛惱而死。又此五欲,得時須臾樂,失時為大苦。好蜜涂刀,舐者貪甜,不知傷舌。五欲法者,與畜生共,有智者識之,能自遠離。如說有一優(yōu)婆塞與眾估客遠出治生,是時寒雪,夜行失伴,在一古窟中住,時山神變?yōu)橐慌瑏碛囍?,說此偈言,白雪覆山地,鳥獸皆隱藏,我獨無所恃,唯愿見愍傷。優(yōu)婆塞兩手掩耳而答偈言,無羞弊惡人,說此不凈言,水漂火燒去,不欲聞此聲,有婦心不欲,何況造邪淫!諸欲樂甚淺,大苦患甚深,諸欲得無厭,失之為大苦,未得愿欲得,得之為所惱,諸欲樂甚少,憂苦毒甚多,為之失身命,如蛾赴燈火。山神聞此偈已,即擎此人送至伴中。是為智者呵欲不可著。五欲者,名為妙色、聲、香、味、觸,欲求禪定,皆應棄之。云何棄色?觀色之患,若人著色,諸結使火,盡皆熾然,燒害人身。如火燒金銀,煮沸熱蜜,雖有色味,燒身爛口,急應舍之。若人染著妙色美味,亦復如是。復次好惡在人,色無定也。何以知之?如遙見所愛之人,即生喜愛心;若遙見怨家惡人,即生怨害心;若見中人,則無怒無喜。若欲棄此,喜怒當除,邪念及色,一時俱舍。譬如洋金燒身,若欲除之,不得但欲棄火而留金,要當金火俱棄。如頻婆娑羅王以色故,身入敵國,獨在淫女阿梵婆羅房中,憂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是等種種因緣,是名呵色欲。云何呵聲?聲相不停,暫聞即滅。愚癡之人,不解聲相無常變失故,于音聲中妄生好樂,于已過之聲念而生著。如五百仙人在山中住,甄陀羅女于雪山池中浴,聞其歌聲,即失禪定,心醉狂逸,不能自持,譬如大風吹諸林樹,聞此細妙歌聲,柔軟清凈,生邪念想,是故不覺心狂。今世失諸功德,后世當墮惡道。有智之人,觀聲念念生滅,前后不俱,無相及者,作如是知,則不生染著。若斯智者,諸天音樂尚不能亂,何況人聲!如是等種種因緣,是名呵聲欲。云何呵香?人謂著香少罪,染愛于香,開結使門,雖復百歲持戒,能一時壞之。如阿羅漢常入龍宮,食已,以缽授沙彌令洗,缽中有殘飯數(shù)粒,沙彌嗅之大香,食之甚美,便作方便,入師繩床下,兩手捉繩床腳,其師去時,與繩床俱入龍宮。龍言此未得道,何以將來?師言不覺。沙彌得飯食,又見龍女身體端正,香妙無比,心大染著,即作要愿,我當作福,奪此龍?zhí)?,居其宮殿。龍言后莫將此沙彌來。沙彌還已,一心布施持戒,專求所愿,愿早作龍。是時繞寺,足下水出,自知必得作龍,徑至師本入處大池邊,以袈裟覆頭而入,即死,變?yōu)榇簖垺85麓蠊?,即殺彼龍,舉池盡赤。未爾之前,諸師及僧呵之,沙彌言我心已定,心相已出,時師將諸眾僧就池觀之。如是因緣,由著香故。復次有一比丘,在林中蓮華池邊經(jīng)行,聞蓮華香,鼻受心著。池神語言,汝何以舍彼林中禪凈坐處,而偷我香?以著香故,諸結使臥者令皆覺起。時更有一人來入池中,多取其華,掘挽根莖,狼藉而去,池神默無所言。比丘言此人破汝池,取汝華,汝都無言,我但池岸邊行,便見呵罵,云我偷香。池神言世間惡人,常在罪垢糞中,不凈沒頭,我不共語也。汝是禪行好人,而著此香,破汝好事,是故呵汝。譬如白鮮凈,而有黑物點污,眾人皆見,彼惡人者,譬如黑衣點墨,人所不見,誰問之者。如是等種種因緣,是名呵香欲。云何呵味?當自覺悟,我但以貪著美味故,當受眾苦,洋銅灌口,啖燒鐵丸。若不觀食,嗜心堅著,墮不凈蟲中。如一沙彌心常愛酪,諸檀越餉僧酪時,沙彌每得殘分,心中愛著,樂喜不離,命終之后,生此殘酪瓶中。沙彌師得阿羅漢道,僧分酪時語言,徐徐,莫傷此愛酪沙彌。諸人言此是蟲,何以言愛酪沙彌?答言此蟲本是我沙彌,但坐貪愛殘酪故,生此瓶中。師得酪分,蟲在中來。師言愛酪人汝何以來,即以酪與之。復次如一國土,王名月分,王有太子,愛著美味,王守園者日送好果。園中有一大樹,樹上有鳥養(yǎng)子,鳥母常飛至香山中,取好香果以養(yǎng)其子,眾子爭之,一果墮地。守園人晨朝見之,奇甚非常,即送與王。王珍此果香色殊異,太子見之便索,王愛其子,即以與之。太子食果,得其氣味,染心深著,日日欲得。王即召園人,問其所由。守園人言此果無種,從地得之,不知所由來也。太子啼泣不食,王催責園人,仰汝得之。園人至得果處,見有鳥巢,知鳥銜來,翳身樹上,伺欲取之,母鳥來時,即奪得果送,日日如是。鳥母怒之,于香山中取毒果,其香味色全似前者,園人奪得輸王,王與太子食之,未久身肉爛壞而死。如是等種種因緣,是名呵著味欲。云何呵觸?此觸是生諸結使之大因,系縛心之根本。何以故?馀四情各當其分,此則遍滿身識,生處廣故,多生染著。此著難離,何以知之?如人著色,觀身不凈三十六種,則生厭心。若于觸中生著,雖知不凈,貪其細軟,觀無所益,是故難離。復次以其難舍故,為之常作重罪,若墮地獄。地獄有二部,一名寒冰,一名炎火,此二獄中,皆以身觸受罪,苦毒萬端,此觸名為大黑暗處危難之險道也。(中略)如是種種因緣,是名呵細滑欲。如是呵五欲,復次除五蓋。貪欲蓋者,去道甚遠,所以者何?欲為種種惱亂住處,若心著貪欲,無由近道,如除欲蓋偈所說,入道慚愧人,持缽福眾生,云何縱塵欲,沈沒于五情。著鎧持刀仗,見敵而退走,如是怯弱人,舉世所輕笑。比丘為乞士,除發(fā)著袈裟,五情馬所制,取笑亦如是。又如豪貴人,盛服以嚴身,而行乞衣食,取笑于眾人。比丘除飾好,毀形以攝心,而更求欲樂,取笑亦如是。已舍五欲樂,棄之而不顧,如何還欲得,如愚自食吐。如是貪欲人,不知觀本愿,亦不識好丑,狂醉于渴愛。慚愧尊重法,一切皆以棄,賢智所不親,愚所愛近。諸欲求時苦,得之多怖畏,失時懷熱惱,一切無樂時。諸欲患如是,以何當舍之?得諸禪定樂,則不為所欺。欲樂著無厭,以何能滅除?若得不凈觀,此心自然無。著欲不自覺,以何悟其心?當觀老病死,爾乃出四淵。諸欲難放舍,何以能遠之?若能樂善法,此欲自然息。諸欲難可解,何以能釋之?觀身得實相,則不為所縛。如是諸觀法,能滅諸欲火,譬如大澍雨,野火無不滅。如是等種種因緣,滅除欲蓋。恚蓋者,失諸善法之本,墮諸惡道之因,法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藏,如佛教弟子偈言,汝當知思惟,受身及處胎,穢惡之幽苦,既生之艱難。既思得此意,而復不滅,則當知此輩,則是無心人。若無罪果報,亦無諸呵責,猶尚應慈忍,何況苦果劇。當觀老病死,一切無免者,當起慈悲心,云何惡加物。眾生相怨賊,斫刺受苦毒,云何修善人,而復加惱害。常當行慈悲,定心修諸善,不當懷惡意,侵害于一切。若勤修道法,惱害則不行,善惡勢不并,如水火相背。恚來覆心,不知別好丑,亦不識利害,不知畏惡道。不計他苦惱,不覺身心疲,先自受苦因,然后及他人。若欲滅恚,當思惟慈心,獨處自清閑,息事滅因緣。當畏老病死,九種惱除,如是思惟慈,則得滅毒。如是等種種因緣,除恚蓋。睡眠蓋者,能破今世三事——欲樂利樂福德,能破今世后世究竟樂,與死無異,唯有氣息。如一菩薩以偈訶睡眠弟子言,汝起!勿抱臭身臥,種種不凈假名人,如得重病箭入體,諸苦痛集安可眠!一切世間死火燒,汝當求出安可眠!如人被縛將去殺,災害垂至安可眠!結賊不滅害未除,如共毒蛇同室宿,亦如臨陣白刃間,爾時安可而睡眠!眠為大暗無所見,日日欺誑奪人明,以眠覆心無所識,如是大失安可眠!如是等種種因緣,訶睡眠蓋。掉悔蓋者,掉之為法,破出家心,如人攝心,猶不能住,何況掉散!掉散之人,如無鉤醉象,穴鼻駱駝,不可禁制。如偈說,汝已剃頭著染衣,執(zhí)持瓦缽行乞食,云何樂著戲掉法,既無法利失世樂?;谡呷绶复笞锶?,常懷畏怖,悔箭入心,堅不可拔。如偈說,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悔惱火所燒,后世墮惡道。若人罪能悔,已悔則放舍,如是心安樂,不應常念著。若有二種悔,不作若已作,以是悔著心,是則愚人相。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諸惡事已作,不能令不作。如是等種種因緣,訶掉悔蓋。疑蓋者,以疑覆故,于諸法中不得定心。定心無故,于佛法中空無所得。譬如人入寶山,若無手者,無所能取。如舍念清凈心,入第四禪中。第三禪中樂,無常動故苦,欲界中斷憂,初二禪除喜。是故佛世尊,第四禪中說,先已斷憂喜,今得除苦樂。復次持戒清凈,閑居獨處,守攝諸根,初夜后夜,專精思惟,棄舍外樂,以禪自娛,離諸欲不善法,依未到地得初禪。初禪如阿毗曇說,禪有四種,一味相應,二凈,三無漏,四初禪所攝報得五眾。是中行者入凈無漏,二禪、三禪、四禪亦如是。如佛所說,若有比丘離諸欲及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諸欲者,所愛著色等五欲,思惟分別,呵欲如先說。惡不善法者,貪欲等五蓋,離此內外二事,故得初禪。初禪相有覺有觀,喜樂一心。有覺有觀者,得初禪中未曾所得善法功德故,心大驚悟。常為欲火所燒,得初禪時如入清涼池,又如貧人卒得寶藏。行者思惟,分別欲界過罪,知初禪利益功德甚多,心大歡喜,是名有覺有觀。問曰,有覺有觀為一法、為是二法耶?答曰,二法。粗心初念,是名為覺;細心分別,是名為觀。譬如撞鐘,初聲大時名為覺,后聲細微名為觀。問曰,如阿毗曇說,欲界乃至初禪,一心中覺觀相應,今云何言粗心初念名為覺,細心分別名為觀?答曰,二法雖在一心,二相不俱,覺時觀不明了,觀時覺不明了,譬如日出,眾星不現(xiàn),一切心心數(shù)法,隨時受名,亦復如是。如佛說若斷一法,我證汝得阿那含。一法者,所謂慳貪。實應說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云何言但斷一法,以是人慳貪偏多,諸馀結使皆從而生,是故慳盡,馀結亦斷。覺觀隨時受名,亦復如是。行者知是覺觀,雖是善法,而嬈亂定心,心欲離故,呵是覺觀,作是念,覺觀嬈動禪心。譬如清水,波蕩則無所見;又如疲極之人,得息欲睡,傍人喚呼,種種惱亂攝心內定。覺觀嬈動,亦復如是。如是等種種因緣呵覺觀,覺觀滅,內清凈,系心一處,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二禪。既得二禪,得二禪中未曾所得無比喜樂。覺觀滅者,知覺觀過罪故滅;內清凈者,入深禪定信,舍初禪覺觀,所得利重,所失甚少,所獲大多,系心一緣,故名內清凈。行者觀喜之過,亦如覺觀,隨所喜處,多喜多憂,所以者何?如貧人得寶,歡喜無量,一旦失之,其憂亦深。喜即轉而成憂,是故當舍離此喜行,行舍念智,受身樂,是樂圣人能得能舍,一心在樂,入第三禪。舍者,舍喜心不復悔,念智者既得三禪中樂,不令于樂生患。受身樂者,是三禪樂,遍身皆受。圣人能得能舍者,此樂世間第一,能生心著,凡夫少能舍者。以是故佛說行慈果報,遍凈地中第一。行者觀樂之失,亦如觀喜,知心不動處最為第一,若有動處,是則有苦。行者以第三禪樂動故,求不動處,以斷苦樂,先滅憂喜故,不苦不樂,舍念清凈,入第四禪。是四禪中無苦無樂,但有不動智慧,以是故說第四禪舍念清凈,第三禪樂動故說苦。是故第四禪中,說斷苦樂。
問曰:《大智度論》所論之禪定,已略知一般矣,除卷十七之外,尚有論及者否?
答曰:《大智度論》卷二十曰,菩薩知諸五欲及五蓋,從因緣生,無自性,空無所有,舍之甚易,眾生顛倒因緣故,著此少弊樂,而離禪中深妙樂,菩薩為是眾生故,起大悲心,修行禪定,系心緣中,離五欲,除五蓋,入大喜初禪。滅覺觀,攝心深入內清凈,得微妙喜,入第二禪。以深喜散定故,離一切喜,得遍滿樂,入第三禪。離一切苦樂,除一切憂喜,及出入息,以清凈微妙舍而自莊嚴,入第四禪。是菩薩雖知諸法空無相以眾生不知故,以禪相教化眾生,若實有諸法空,是不名為空,亦不應舍五欲而得禪,無舍無得故。今諸法空相亦不可得,不應作是難言,若諸法空,云何能得禪。復次是菩薩不以取相愛著得故行禪,如人服藥,欲以除病,不以美也。為戒清凈智慧成就故行禪,菩薩于一一禪中,行大慈觀空,于禪無所依止,以五欲粗誑顛倒故,以細微妙虛妄法治,譬如有毒能治諸毒。
問曰:注心兩眉間或兩目間之靜坐法,靜坐若干時方可見功?
答曰:每日朝夕各坐半小時或一時,不可間斷。連坐一二月或數(shù)年,必有功效。此隨各人之根性利鈍而異,未可膠柱鼓瑟,限定年月也。
問曰:靜坐已見功效之后宜若何?
答曰:宜忘其功效,并宜忘其靜坐。心性本來清凈,無一法可取,無一法可舍,不見一法生滅相,不見一法去來相。心空則一切俱空,物來不受,無愛憎,無喜怒,一切平等,此即所謂無念也,無心也,解脫也,行深般若波羅蜜時也,靜坐之最上乘功夫也。問,云何名見無所見?答,見一切色時,不起染著。不染著者,不起愛憎心,即名見無所見也。若得見無所見時,即名佛眼,更無別眼。若見一切色時,起愛憎者,即名有所見。有所見者,即是眾生眼,更無別眼作眾生眼。乃至諸根,亦復如是。問,既言以智為用者,云何為智?答,知二性空,即是解脫;知二性不空,不得解脫。是名為智,亦名了邪正,亦名識體用。二性空,即是體知;二性空,即是解脫。更不生疑,即名為用。言二性空者,不生有無善惡愛憎,名二性空。問,此門從何而入?答,從檀波羅蜜入。問,佛說六波羅蜜是菩薩行,何故獨說檀波羅蜜?云何具足而得入也?答,迷人不解五度皆因檀度生,但修檀度,即六度悉皆具足。問,何因緣故名為檀度?答,檀者,名為布施。問,布施何物?答,布施卻二性。問,云何是二性?答,布施卻善惡性,布施卻有無性、愛憎性、空不空性、定不定性、凈不凈性,一切悉皆施卻,即得二性空。若得二性空時,亦不得作二性空想,亦不得作念有施想,即是真行檀波羅蜜,名萬緣俱絕。萬緣俱絕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法性空者,即一切處無心是。若得一切處無心時,即無有一相可得,何以故?為自性空故,無一相可得。無一相可得者,即是實相。實相者,即是如神,只在一處(謂靜坐時當聚全副精神于兩眉間之一處也)。又曰,“主一”二字最盡。一者,本體;主者,工夫。
問曰:觀此心止于眉間已聞其詳,此外尚有要訣否?
答曰:《太一金華宗旨》曰,尚有訣中捷訣,乃于萬緣放下之時,惟用梵天∴字(即伊字也。梵天伊作∴,謂即日、月、天罡在人身,即是左目、右目與眉心。先天神人皆具三目,如斗母、雷祖是也。人知修煉眉心,即開所開之目,名曰天目是也),以字中點存諸眉心,以左點存左目,右點存右目,則人兩目神光,自得會眉心。眉心即天目,乃為三光會歸出入之總戶(丹書所謂日月合璧之處)。人能用三目如梵伊字然,微以意運,如磨鏡,三光立聚眉心,光耀如日現(xiàn)前。
問曰:《關尹子》謂譬如兩目能見天地萬物,暫時回光,一時不見。何以謂之回光?
答曰:兩目微開,僅見鼻端,使外光自然透入,會于眉心,此名回光。
問曰:回光之功用何如?
答曰:一回光則周身之精氣聚于一處,久久不舍,如百煉之精鋼,其生存時則有兼人之精力,其歿后時時可以現(xiàn)形,此即金剛不壞之身也。故《太一金華宗旨》曰,專一回光,便是無上妙諦。回之既久,此光凝結,即成自然法身。又曰,光已凝結為法身,漸漸靈通欲動矣。此千古不傳之秘也。又曰,回光則天地陰陽之氣無不凝,所謂精思者此也,純氣者此也,純想者此也。初行之訣,是有中似無;久之功成,身外有身,乃無中生有。百日專功光才真,方為神火,百日后光自然聚,一點真陽忽生黍珠,如夫婦交合有胎,便當靜以待之。光之回即火之候也。又曰,《陰符經(jīng)》云,機在目。《黃帝素問》云,人身精華,皆上注于空竅是也。得此一節(jié),長生者在茲,超生者亦在茲矣。此貫徹三教工夫也(以上皆《太一金華宗旨》)。夫光凝結為法身,即《黃庭經(jīng)》所云之赤子也,子丹也;即《老子》所云之谷神不死也;亦即《莊子》、《抱樸子》之所謂一也。
問曰:后世之注《老子》者頗多,然余未見有以谷神為黃庭中之真人者,亦未見有以谷神即為《莊子》、《抱樸子》之所謂一者,幸勿穿鑿附會,乞以出于某書之原文示我。
答曰:焦《老子翼》曰,谷,有形者也,以得一故,虛而能盈。神,無形者也,以得一故,寂而能靈。人也能守中而得一,則有形之身,可使虛而如谷,無形之心,可使寂而如神,則有形與無形合而不死矣?!短系赖聦氄乱怼吩?,白真人曰,谷者,天谷也。神者,一身之元氣。天之谷,含造化,容虛空;地之谷,容萬物,載山川。人與天地同所稟也,亦有谷焉。其谷藏真一,宅元神。是以頭有九宮,上應九天,中間一宮,謂之泥丸,又曰黃庭,曰昆侖,曰天谷,其名頗多,乃元神所住之宮。其空如谷而元神居之,故謂之谷神。見《道藏輯要》心集三。
問曰:“谷神”二字除《老子》外尚見于他書否?
答曰:《抱樸子》曰,咀吸日華,谷神太清。庾信詩曰,虛無養(yǎng)谷神。庾肩吾詩曰,談玄止谷神。后漢·高義方《清誡》曰,智慮赫赫盡,谷神綿綿存。梁簡文帝《何征君墓志銘》曰,氣高瓊岳,心虛谷神。
問曰:道家靜坐時,有循環(huán)運氣之法,乞以最雅馴、最簡要之說略示一二。
答曰:《參同契》曰,修之不輟休,庶氣云雨行,淫淫若春澤,液液象解冰,從頭流達足,究竟復上升,往來洞無極,怫怫被谷中。又《南華本義》卷三曰,緣督為經(jīng),所以為馭氣之方也。人身背有督脈,自尾閭而通氣于頂上之泥丸;前有任脈,自泥丸而通氣于心竅之絳宮。然氣必自臍下丹田轉于尾閭而升于頂上,故曰緣督以為經(jīng)。此養(yǎng)生練氣之要訣也。又曰,攝生在精氣神,而人之精神至于耗匱者,為嗜欲汩心也。故節(jié)欲保精,所以立基;凝神調息,所以永命。氣之一呼一吸為一息,人物恃息而生,息依心神為主。氣有陰陽,子時至則陽生,午時至則陰生。平日無調攝之功,周氣生而不覺也。調攝乖方,則氣生而多不應候也。子后午前,非有欲念而真陽起,以意攝之,歸于臍內一寸三分黃庭之中,神與氣兩相凝注,至一百二十四息,而想此氣至尾閭,循背脊,從鵲橋升于頂上泥丸宮,復下喉中、絳宮,遍歷四肢,又從尾閭背脊透頂上,下絳宮,復歸于黃庭,又凝息至一百二十四息,如前升降,或九度或七度而止。氣上行之時,卷舌抵上腭,自然津液滿口,呼定而咽,咽畢而吸,如此則吸氣與津順下丹田也。行氣既畢,遍身以手摩擦而起。總之,真氣為藥,以神馭氣為火練藥。察真陽生舉,是為火候。真陽初生,攝歸黃庭,是練精還氣;氣由心,是練氣還神;心無其心,是練神還虛。此不在交感、呼吸、思慮之粗跡,故稱為元精、元氣、元神。神氣凝聚不散,所謂圣胎。
問曰:靜坐時必學運氣循環(huán)之法乎?
答曰:靜坐時以此心注于兩眉間,此為古來口口相傳之秘訣,學者不可不習,釋道兩家皆如此說法。如欲作道家弟子者,必學運氣循環(huán)之法。如欲歸入佛家者,則不必學此循環(huán)法也。余學佛有年,故于此循環(huán)法,雖知之詳而未嘗實行也。
問曰:學佛者之靜坐,既不學運氣循環(huán)之法,更學何法?
答曰:學佛者之靜坐法,謂之禪定。其階級共分為四,即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也。
問曰:初禪入手處,豈即以此心注于兩眉之間乎?
答曰:以此心注于兩眉間,固可為入初禪之第一步,然據(jù)《大智度論》,以此心注于兩目間亦可?!洞笾嵌日摗肪矶?,系心緣中,離五欲,除五蓋,入大喜初禪。是其證也。
問曰:修初禪至四禪之情形可示之否?
答曰:佛書中之論四禪者,如《止觀》九之一、《法界次第》上、《俱舍論》二十八、《智度論》十七,皆論之極詳。茲錄《成實論》之大要如下。(一)初禪——初禪之前行,有粗住、細住、欲界定、未到定,其正禪具八觸十功德。其先,行者安坐端身攝心,故氣息調和,覺此心路泯泯澄凈,安穩(wěn),其心在緣(即緣中),居然不馳散,是名曰粗住。由此心后勝前,名為細住。其后一兩日或兩月,豁爾心地作一分開明,我身如云如影,爽爽空凈,雖空凈猶見身心之相,未有定內之功德,是名欲界定(《成實》立欲界定,《俱舍》不立之,攝于未到定中)。從是心后泯然一轉,不見欲界定中之身首、衣服、床鋪,猶如虛空,是名未到定(《成實》不立之,《俱舍》立之,名未至定)。此時性障猶在,未入初禪也。在此未到定,身心豁然空寂,內不見身,外不見物,如此或經(jīng)一日,乃至一月一歲,定心不壞,則于此定中,即覺自心之微微動搖,或感微癢,即發(fā)動、癢、輕、重、冷、暖、澀、滑,是名八觸。此為色界之四大極微與欲界之四大極微轉換,而發(fā)此觸相也。此乃正入初禪之相。此時有十功德,又謂之十眷屬,如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樂、解脫、境界相應是也(是就八觸中之動觸而論,馀七觸功德準之)。此八觸十功德,惟在初禪,二禪已上則無,是為初禪之特相。就四禪總體言之,則以十八支分別。十八支者,初禪五支,二禪四支,三禪五支,四禪四支也。以此等之功德法支持禪,故名為支。初禪五支者,覺支(新曰尋支)、觀支(新曰伺支)、喜支(新同名)、樂支(新同名。經(jīng)部為眼耳身三識之樂受,有部不許定中三識,僅有意識,故為輕安樂,非樂受也)、一心支(新定支也)。(二)二禪——呵棄初禪之覺觀而得此禪,于初禪已了色界四大轉換,故二禪已上無八觸十功德也。二禪之四支者,內凈支(《俱舍》以為五根中之信根,深信受勝實之功德也。凈為信相,故曰凈;屬心,故云內)、喜支、樂支(輕安樂也,非樂受)、一心支(新定支)也。(三)三禪——呵棄第二禪之喜受而得三禪也。此禪具五支,舍支(是行舍,非舍受)、念支(三禪之樂極,勝為不染著故,要正念)、慧支(同上)、樂支(意識之樂)、一心支(新曰定支,寂然在定是也)。(四)四禪——呵棄三禪之樂受。四支者,不苦不樂支(新曰中受支,五受中之舍受也)、舍支(舍第三禪之樂受也,非憂悔)、念支(念下地之過,自己之功德長養(yǎng)之)、一心支(猶如鐘,猶如清水)也。初禪之五支乃至四禪之四支為何?即行體是也。依《俱舍》之意,初禪之付五支者,以至彼至陰之原也。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女身,物將自壯。我守其一,而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嘗衰。黃帝再拜稽首曰,廣成子之謂天矣。又《達生篇》曰,工?旋而蓋規(guī)矩(工?,古之巧工名?也。旋,運動其手也。蓋,過也。規(guī),所以為圓之器也。矩,所以為方之器也。此言工?之技,精巧之至,旋運其手以度物,勝于規(guī)之為圓、矩之為方也),指與物化而不以心稽(指與物化者,指與物相契合而無間也。不以心稽者,不用心測度也。此句說明上句旋而蓋規(guī)矩之所以也,是斷定語),故其靈臺一而不桎(靈臺,猶言靈府、靈舍,指心言也。桎,械在足也。上文藉工?設譬,其主要則在此句。靈臺一而不桎者,一心不亂,無物能拘苦之也)。忘足,履之適也;忘腰,帶之適也(著于身有不適之感者,莫如履與帶,履與帶適意于腰足,一身無不適意矣);知忘是非,心之適也(雖了了知見,而是非都泯,心常安定,故曰心之適也);不內變,不外從,事會之適也(不熒惑于內,不隨逐于外,內外如如,表里為一,物來順應,措之于宜,無所私存,其事會如未嘗有事會也,故曰事會之適也);始乎適而未嘗不適者,忘適之適也(此言始忘是非,不變不移,身心泰然定靜,如有適于意者;久之工夫漸深,與適意相忘,然雖相忘,固未嘗有不適者在也;及至忘適之適矣,一無留難矣。心凝形釋,物莫能傷。如此,即佛書所謂如如常存也)。
《常清凈經(jīng)》曰,夫人神好清,而情撓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也,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于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真靜,漸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為,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圣道(見《道藏輯要》尾集一)。
第五章雜論
問曰:近時新出各種靜坐書皆言深呼吸,未知何謂深呼吸?
答曰:深呼吸者,宜在日光下潔凈之空氣中,挺身直立,緊閉其口,將肺內之濁氣,從鼻孔盡力呼出,呼至不能再呼,于是將外面之清空氣,從鼻孔用力吸入,吸至不能再吸,第一次行完后,休息片時,再行第二次。每日朝暮可作二回,每回可作十余次。預防肺病之法,莫妙于此。蓋吾人雖生活于新鮮之空氣中,茍不用力呼吸之,僅能得其益之半也。尋常吸入之空氣,不能入于肺之深部,其呼氣亦僅能將肺之上半部濁氣呼出,此種不用力之呼吸,謂之淺呼吸。用力吸入之空氣,能直達于肺之深部,其用力呼出之,亦能將肺深部之濁氣呼出,此種用力之呼吸,謂之深呼吸?!肚f子》曰,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熊經(jīng)鳥伸,為壽而已。《漢書·王吉傳》曰,吸新吐故以練臧(臧,五臟也)。此即近世之深呼吸法也。若患咳血之人,則宜用空氣療法,不可用深呼吸法,室中門窗亦宜常開也。
問曰:深呼吸有何益處?
答曰:各國死于肺病者,居全死亡數(shù)之八分之一,而吾國則倍之(即死者四百人中,有一百人死于肺病也。據(jù)上海英工部局最近之報告)。每歲因肺病所喪失之貲財及生命,其損失之巨,雖巧歷不能算也。吾國肺病之所以如此多者,厥有數(shù)故。居民緊閉窗牖,不放清空氣透入屋內;呼吸不用力,肺臟薄弱;病人隨處吐痰,使結核菌傳布于各處;醫(yī)師愚?,無肺病之普通知識。凡此種種,吾國之肺病所以倍于各國也。今欲補救肺病,舍深呼吸法其誰屬哉?余譯述《肺癆病救護法》及《肺病一夕談》,論空氣療法及深呼吸法頗詳備,學者宜參考之。用空氣療法與深呼吸之人,其本無咳嗽者,可永免咳嗽之患;素有咳嗽者,亦能速愈。有老舵工,朝夕棲止船尾,其空氣之新鮮,無與倫比,其搖船也,即為深呼吸,故肺臟健全,不患咳嗽者幾七十年。老舵工云,凡舟子患肺癆者甚鮮。吾人可以取法矣。
問曰:深呼吸既有如此大利益,靜坐時何以不做深呼吸?
答曰:靜坐時如做深呼吸,則靜坐而不靜。他書之論深呼吸者,宜名曰深呼吸法,不可謂之靜坐法。蓋以做深呼吸法,無論行住坐臥皆可做,與靜坐判然為兩事故也。
問曰:靜坐時不可行深呼吸法,有何證據(jù)?
答曰:天臺智者大師《小止觀》曰,初入禪調息法者,息有四種相:一風,二喘,三氣,四息。前三為不調相,后一為調相。云何為風相?坐時則鼻中息出入覺有聲,是風也。云何喘相?坐時息雖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是喘相也。云何氣相?坐時息雖無聲,亦不結滯,而出入不細,是氣相也。云何息相?不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資神安隱,情抱悅豫,此是息相也。守風則散,守喘則結,守氣則勞,守息即定。坐時有風、喘、氣三相,是名不調,而用心者復為心患,心亦難定。若欲調之,當依三法,一者下著安心,二者寬放身體,三者想氣遍毛孔出入,通同無障,若細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調則眾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時調息方法。據(jù)以上智者大師之言,可知靜坐時萬無兼行深呼吸之理矣。
問曰:據(jù)《小止觀》息相而論,頗似道家之胎息,未知論胎息之最詳者出于何書?
答曰:論胎息之最詳者,莫如《抱樸子》之《內篇》八曰,初以授人,皆從淺始,有志不怠,勤勞可知,方乃告其要耳。故行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入瘟疫,或可以禁蛇虎,或可以止瘡血,或可以居水中,或可以行水上,或可以辟饑渴,或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已。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在胞胎之中,則道成矣。初學行,鼻中引而閉之,陰以心數(shù)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聞其出入之聲。常令入多出少,以鴻毛著鼻口之上,吐而鴻毛不動為候也。漸習轉增其心數(shù),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則老者更少,日還一日矣。夫行當以生之時,勿以死之時也。故曰仙人服六,此之謂也。一日一夜有十二時,其從半夜至日中六時為生,從日中至夜半六時為死。死之時,行無益也。善用者,噓水,水為之逆流數(shù)步;噓火,火為之滅;噓虎狼,虎狼伏而不得動起;噓蛇虺,蛇虺蟠而不能去。若他人為兵刃所傷,噓之血即止;聞有為毒蟲所中,雖不見其人,遙為噓祝我之手,男噓我左,女噓我右,而彼人雖在百里之外,即時皆愈矣。又中惡急疾,但吞三九之,亦登時差也。但人性多躁,少能安靜以修其道耳。又行大要,不欲多食及食生菜肥鮮之物,令人強難閉,又禁恚怒,多恚怒則亂,既不得益,或令人發(fā)咳,故鮮有能為者也。
問曰:禪定有得而復失者,何故?
答曰:智者大師《釋禪波羅蜜》卷五曰,失定有二種,一從外緣失,謂得定時不善用心,內外方便,中途違犯,則退失禪定。復次,若行者當?shù)枚〞r,或向人說,或現(xiàn)定相,令他知覺,或卒有事緣相壞,如是等種種外事,于中不覺不識,障法既生,則便失定。若能將護,本得不失,障不得生,故名為得。二者約內論得失者,有六種法,能失禪定,一希望心,二疑心,三驚怖,四大喜,五重愛,六憂悔。未得禪有一,謂希望心;入禪有四,謂疑、怖、喜、愛;出禪多有憂悔,此則能破定心令退失。皆通論此六,皆得在未入住出中,俱有此六法,能退失定。若能離此六法,即易得定,以不失故名得也。
問曰:前數(shù)章所論靜坐功夫,由初層至末層,試以最簡要之語復述之。
答曰:學靜坐者第一層功夫,須要實行第二章之基礎法;第二層功夫,須要系心于兩眉間或兩目間,久之能獲奇效,此層功夫名曰系緣止及制心止;第三層功夫,名曰體真止,即將前層之系緣止及制心止掃蕩之,而歸于一切處無心,即無念也,即解脫也,即二性空也,即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也。
問曰:何謂系緣止、制心止、體真止?
答曰:《釋禪波羅蜜》卷三之上曰,今略出三意,一系緣止,二制心止,三體真止,所以通言止者,止名制止,亦名止息。心起制之,不令流動,故名制;專心定志,息諸亂想,故名止。今言系緣止者,系心鼻柱、臍間等處,不令馳蕩,故名系緣止;制心止者,心若覺觀,即制令不起,故名制心止;體真止者,體諸法空,息諸妄慮,故名體真止。又曰,以深破淺者,為破緣外之散心,故立系緣止。制心止者,即破系緣止,心非色法,豈可系在鼻、膈等處,若欲靜之,但當息諸攀緣,故令制心守一。體真止者,即破前制心止,心無形相,性不可得,云何可制?了心非心,不起妄念,無止之止,止無所止,乃名為止,有止之止,由依妄想,不名為止。此則以深破淺,反本還源,故立三止。又曰,若了知顛倒所計之法,一切悉皆虛誑,猶如夢幻,但有名字,名字之法,亦不可得,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畢竟空寂,猶如虛空。若行者體知一切諸法如虛空者,無取無舍,無依無倚,無住無著。若心無取舍依倚住著,則一切妄想顛倒,生死業(yè)行,悉皆止息,無為無欲,無念無行,無造無作,無示無說,無諍無競,泯然清凈,如大涅,是名真止。此則止無所止,無止之止,名體真止。
問曰:修禪定至體真止已為止境,又宜兼修別種學問乎?
答曰:宜兼修凈土宗以為歸宿。宋·永明智覺禪師作《四料?》云,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xiàn)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F(xiàn)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禪無凈土,鐵床并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此時二十二心數(shù)發(fā)于一時(大地十與大善地法十及覺與觀也),于中取強者為五支,五支皆定體也?!冻烧摗访魑逯昂笙啻味穑∷闹榉奖?,一心支為實體。天臺止觀,法界次第之所明。
問曰:《大智度論》卷十七之論四禪如何說法?
答曰:《大智度論》十七曰,汝先言呵五欲,除五蓋,行五法,得初禪。修何事,依何道,能得初禪?答曰,依不凈觀,安那般那等諸定門,如禪經(jīng)禪義偈中說,離欲及惡法,有覺并有觀,離生得喜樂,是人入初禪。已得離淫火,則獲清涼定,如人大熱悶,入冷地則樂。如貧得寶藏,大喜覺動心,分別則為觀,入初禪亦然。知二法亂心,雖善而應離,如大水澄靜,波蕩亦無見。譬如人大極,安隱睡臥時,若有喚呼聲,其心大惱亂。攝心入禪時,以覺觀為惱,是故除覺觀,得入一識處。內心清凈故,定生得喜樂,得入此二禪,喜勇心大悅。攝心第一定,寂然無所念,患喜欲棄之,亦如舍覺觀。由受故有喜,失喜則生憂,離喜樂身受,舍念及方便。圣人得能舍,馀人舍為難,若能知樂患,見不動大安。憂喜先已除,苦樂今亦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