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刮痧療法是用邊緣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湯匙、銅錢、硬幣、玻璃,或頭發(fā)、苧麻等工具,蘸食油或清水在體表部位進行由上而下、由內(nèi)向外反復刮動,用以治療有關(guān)的疾病。
本療法是臨床常用的一種簡易治療方法,流傳甚久。多用于治療夏秋季時病,如中暑、外感、腸胃道疾病。有學者認為刮痧是推拿手法變化而來。《保赤推拿法》載:“刮者,醫(yī)指挨兒皮膚,略加力而下也。”元、明時期,有較多的刮痧療法記載,并稱為“夏法”。及至清代,有關(guān)刮痧的描述更為詳細。郭志邃《痧脹玉衡》曰:“刮痧法,背脊頸骨上下,又胸前脅肋兩背肩臂痧,用銅錢蘸香油刮之。”吳尚先《理瀹駢文》載有如“陽痧腹痛,莫妙以瓷調(diào)羹蘸香油刮背,蓋五臟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則邪氣隨降,病自松解?!薄洞磐饩帯?、《七十二種痧證救治法》等醫(yī)籍中也有記載。由于本療法無需藥物,見效也快,故現(xiàn)仍在民間廣泛應用,我國南方地區(qū)更為流行。
「基本內(nèi)容」
一、工具選擇
1.苧麻:這是較早使用的工具,選取已經(jīng)成熟的苧麻,去皮和枝葉曬干,用根部較粗的纖維,捏成一團,在冷水里蘸濕即可使用。
2.頭發(fā):取長頭發(fā),揉成一團,蘸香油,作工具使用。
3.小蚌殼:取邊緣光滑的蚌殼,多為漁民習用。
4.銅錢:取邊緣較厚而又沒有缺損的銅錢。
5.牛角藥匙:即通常用于挑取藥粉的牛角及其他材料制成的藥匙。
6.瓷碗、瓷酒盅、瓷湯匙、嫩竹片、玻璃棍等,選取邊緣光滑而沒有破損的即可。為現(xiàn)代所習用的工具。
7.準備小碗或酒盅一只,盛少許植物油或清水。
二、刮治部位
1.背部:病人取側(cè)臥或俯臥位,或伏坐于椅背上。先從第七頸椎起,沿著督脈由上而下刮至第五腰椎,然后從第一胸椎旁開沿肋問向外側(cè)斜刮。此為最主要和常用的刮痧部位。
2.頭部:取眉心、太陽穴。
3.頸部:項部兩側(cè),雙肩板筋部(胸鎖乳突?。?,或喉頭兩側(cè)。
4.胸部:取第二、三、四肋間,從胸骨向外側(cè)刮。乳房禁刮。
5.四肢:臂彎(在肘的屈側(cè)面)、膝彎(腘窩)等處。
三、治療機理
本療法有宣通氣血,發(fā)汗解表,疏筋活絡,調(diào)理脾胃等功能,而五臟之俞穴皆分布于背部,刮治后可使臟腑穢濁之氣通達于外,促使周身氣血流暢,逐邪外出。根據(jù)現(xiàn)代醫(yī)學分析,本療法首先是作用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借助神經(jīng)末梢的傳導以加強人體的防御機能。其次可作用于循環(huán)系統(tǒng),使血液回流加快,循環(huán)增強;淋巴液的循環(huán)加快;新陳代謝旺盛。據(jù)研究證明,本療法還有明顯的退熱鎮(zhèn)痛作用。
「操作方法」
1.先暴露患者的刮治部位,用干凈毛巾蘸肥皂,將刮治部位洗擦干凈。
2.刮治手法:施術(shù)者用右手拿取操作工具,蘸植物油或清水后,在確定的體表部位,輕輕向下順刮或從內(nèi)向外反復刮動,逐漸加重,刮時要沿同一方向刮,力量要均勻,采用腕力,一般刮10~20次,以出現(xiàn)紫紅色斑點或斑塊為度。
3.一般要求先刮頸項部,再刮脊椎兩側(cè)部,然后再刮胸部及四肢部位。
4.刮痧一船約20分鐘左右,或以病人能耐受為度。
「適應證」
本療法臨床應用范圍較廣。以往主要用于痧癥,現(xiàn)擴展用于呼吸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等疾病。
一、痧癥(多發(fā)于夏秋兩季,微熱形寒,頭昏、惡心、嘔吐,胸腹或脹或痛,甚則上吐下瀉,多起病突然):取背部脊柱兩側(cè)自上而下刮治,如見神昏可加用眉心、太陽穴。
二、中暑:取脊柱兩旁自上而下輕輕順刮,逐漸加重。
三、傷暑表證:取患者頸部痧筋(頸項雙側(cè))刮治。
四、傷暑里證:取背部刮治,并配用胸部、頸部等處刮治。
五、濕溫初起(見感冒、厭食、倦怠、低熱等證):取背部自上而下順刮,并配用苧麻蘸油在腘窩、后頸、肘窩部擦刮。
六、感冒:取生姜、蔥白各10克,切碎和勻布包,蘸熱酒先刮擦前額、太陽穴,然后刮背部脊拄兩側(cè),也可配刮肘窩、腘窩。如有嘔惡者加刮胸部。
七、發(fā)熱咳嗽:取頸部向下至第四腰椎處順刮,同時刮治肘部、曲池穴。如咳嗽明顯,再刮治胸部。
八、風熱喉痛:取第七頸椎至第七胸椎兩旁(蘸鹽水)刮治,并配用擰提頸部前兩側(cè)肌肉(胸鎖乳突?。┘s50次。
九、嘔吐:取脊柱兩旁自上而下至腰部順刮。
十、腹痛:取背部脊柱旁兩側(cè)刮治。也可同時刮治胸腹部。
十一、疳積:取長強穴至大椎穴處刮治。
十二、傷食所致嘔吐腹瀉:取脊椎兩側(cè)順刮。如胸悶、腹脹劇痛,可在胸腹部刮治。
十三、頭昏腦脹:取頸背部順刮。配合刮治或按揉太陽穴等。
十四、小腿痙攣疼痛:取脊椎兩旁(第五胸椎至第七腰椎)刮治,同時配用刮治腘窩。
十五、汗出不暢:取背部、胸部順刮。如手腳出汗不暢者,可在肘部、腘窩處刮治。
十六、風濕痹痛:取露蜂房100克,用酒浸3日后,蘸酒順刮頸、脊柱兩旁,同時取腘窩、肘部或痛處刮治,每日2次。
「禁忌癥」
1、凡危重病癥,如急性傳染病、重癥心臟病、高血壓、中風等,應即送醫(yī)院治療,禁用本療法。
2、凡刮治部位的皮膚有潰爛、損傷、炎癥均不能用本療法,如初愈也不宜采用。
3、飽食后或饑餓時,以及對刮痧有恐懼者忌用本療法。
「注意事項」
1.治療時,室內(nèi)要保持空氣流通,如天氣轉(zhuǎn)涼或天冷時應用本療法要注意避免感受風寒。
2.不能干刮,工具必須邊緣光滑,沒有破損。
3.初刮時試3~5下即見皮膚青紫而患者并不覺痛者,為本療法適應證。如見皮膚發(fā)紅患者呼痛,則非本方法適應證,應送醫(yī)院診治。
4.要掌握手法輕重,由上而下順刮,并時時蘸植物油或水保持潤滑,以免刮傷皮膚。
5.刮痧療法的體位可根據(jù)需要而定,一般有仰臥、俯臥、仰靠、俯靠等,以患者舒適為度。
6.刮痧的條數(shù)多少,應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每處刮2~4條,每條長約2~3寸即可。
7.刮完后應擦干油或水漬,并在青紫處抹少量驅(qū)風油,讓患者休息片刻。如患者自覺胸中郁悶,心里發(fā)熱等,再在患者胸前兩側(cè)第三、四肋間隙處各刮一道即可平靜。
8.刮痧后患者不宜發(fā)怒、煩躁或憂思焦慮,應保持情緒平靜。同時,忌食生冷瓜果和油膩食品。
9.如刮痧后,病情反而更加不適者,應即送醫(yī)院診治。
「按語」
本療法長期為人們所喜用,方便易行,副作用小,療效亦較明顯,具有獨到的優(yōu)勢。尤其在不能及時服藥或不能進行其他治療方法時,更能發(fā)揮它的治療效用。故值得進一步總結(jié)推廣,擴大應用范圍。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刮痧療法是用邊緣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湯匙、銅錢、硬幣、玻璃,或頭發(fā)、苧麻等工具,蘸食油或清水在體表部位進行由上而下、由內(nèi)向外反復刮動,用以治療有關(guān)的疾病。
本療法是臨床常用的一種簡易治療方法,流傳甚久。多用于治療夏秋季時病,如中暑、外感、腸胃道疾病。有學者認為刮痧是推拿手法變化而來。《保赤推拿法》載:“刮者,醫(yī)指挨兒皮膚,略加力而下也。”元、明時期,有較多的刮痧療法記載,并稱為“夏法”。及至清代,有關(guān)刮痧的描述更為詳細。郭志邃《痧脹玉衡》曰:“刮痧法,背脊頸骨上下,又胸前脅肋兩背肩臂痧,用銅錢蘸香油刮之。”吳尚先《理瀹駢文》載有如“陽痧腹痛,莫妙以瓷調(diào)羹蘸香油刮背,蓋五臟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則邪氣隨降,病自松解?!薄洞磐饩帯?、《七十二種痧證救治法》等醫(yī)籍中也有記載。由于本療法無需藥物,見效也快,故現(xiàn)仍在民間廣泛應用,我國南方地區(qū)更為流行。
「基本內(nèi)容」
一、工具選擇
1.苧麻:這是較早使用的工具,選取已經(jīng)成熟的苧麻,去皮和枝葉曬干,用根部較粗的纖維,捏成一團,在冷水里蘸濕即可使用。
2.頭發(fā):取長頭發(fā),揉成一團,蘸香油,作工具使用。
3.小蚌殼:取邊緣光滑的蚌殼,多為漁民習用。
4.銅錢:取邊緣較厚而又沒有缺損的銅錢。
5.牛角藥匙:即通常用于挑取藥粉的牛角及其他材料制成的藥匙。
6.瓷碗、瓷酒盅、瓷湯匙、嫩竹片、玻璃棍等,選取邊緣光滑而沒有破損的即可。為現(xiàn)代所習用的工具。
7.準備小碗或酒盅一只,盛少許植物油或清水。
二、刮治部位
1.背部:病人取側(cè)臥或俯臥位,或伏坐于椅背上。先從第七頸椎起,沿著督脈由上而下刮至第五腰椎,然后從第一胸椎旁開沿肋問向外側(cè)斜刮。此為最主要和常用的刮痧部位。
2.頭部:取眉心、太陽穴。
3.頸部:項部兩側(cè),雙肩板筋部(胸鎖乳突?。?,或喉頭兩側(cè)。
4.胸部:取第二、三、四肋間,從胸骨向外側(cè)刮。乳房禁刮。
5.四肢:臂彎(在肘的屈側(cè)面)、膝彎(腘窩)等處。
三、治療機理
本療法有宣通氣血,發(fā)汗解表,疏筋活絡,調(diào)理脾胃等功能,而五臟之俞穴皆分布于背部,刮治后可使臟腑穢濁之氣通達于外,促使周身氣血流暢,逐邪外出。根據(jù)現(xiàn)代醫(yī)學分析,本療法首先是作用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借助神經(jīng)末梢的傳導以加強人體的防御機能。其次可作用于循環(huán)系統(tǒng),使血液回流加快,循環(huán)增強;淋巴液的循環(huán)加快;新陳代謝旺盛。據(jù)研究證明,本療法還有明顯的退熱鎮(zhèn)痛作用。
「操作方法」
1.先暴露患者的刮治部位,用干凈毛巾蘸肥皂,將刮治部位洗擦干凈。
2.刮治手法:施術(shù)者用右手拿取操作工具,蘸植物油或清水后,在確定的體表部位,輕輕向下順刮或從內(nèi)向外反復刮動,逐漸加重,刮時要沿同一方向刮,力量要均勻,采用腕力,一般刮10~20次,以出現(xiàn)紫紅色斑點或斑塊為度。
3.一般要求先刮頸項部,再刮脊椎兩側(cè)部,然后再刮胸部及四肢部位。
4.刮痧一船約20分鐘左右,或以病人能耐受為度。
「適應證」
本療法臨床應用范圍較廣。以往主要用于痧癥,現(xiàn)擴展用于呼吸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等疾病。
一、痧癥(多發(fā)于夏秋兩季,微熱形寒,頭昏、惡心、嘔吐,胸腹或脹或痛,甚則上吐下瀉,多起病突然):取背部脊柱兩側(cè)自上而下刮治,如見神昏可加用眉心、太陽穴。
二、中暑:取脊柱兩旁自上而下輕輕順刮,逐漸加重。
三、傷暑表證:取患者頸部痧筋(頸項雙側(cè))刮治。
四、傷暑里證:取背部刮治,并配用胸部、頸部等處刮治。
五、濕溫初起(見感冒、厭食、倦怠、低熱等證):取背部自上而下順刮,并配用苧麻蘸油在腘窩、后頸、肘窩部擦刮。
六、感冒:取生姜、蔥白各10克,切碎和勻布包,蘸熱酒先刮擦前額、太陽穴,然后刮背部脊拄兩側(cè),也可配刮肘窩、腘窩。如有嘔惡者加刮胸部。
七、發(fā)熱咳嗽:取頸部向下至第四腰椎處順刮,同時刮治肘部、曲池穴。如咳嗽明顯,再刮治胸部。
八、風熱喉痛:取第七頸椎至第七胸椎兩旁(蘸鹽水)刮治,并配用擰提頸部前兩側(cè)肌肉(胸鎖乳突?。┘s50次。
九、嘔吐:取脊柱兩旁自上而下至腰部順刮。
十、腹痛:取背部脊柱旁兩側(cè)刮治。也可同時刮治胸腹部。
十一、疳積:取長強穴至大椎穴處刮治。
十二、傷食所致嘔吐腹瀉:取脊椎兩側(cè)順刮。如胸悶、腹脹劇痛,可在胸腹部刮治。
十三、頭昏腦脹:取頸背部順刮。配合刮治或按揉太陽穴等。
十四、小腿痙攣疼痛:取脊椎兩旁(第五胸椎至第七腰椎)刮治,同時配用刮治腘窩。
十五、汗出不暢:取背部、胸部順刮。如手腳出汗不暢者,可在肘部、腘窩處刮治。
十六、風濕痹痛:取露蜂房100克,用酒浸3日后,蘸酒順刮頸、脊柱兩旁,同時取腘窩、肘部或痛處刮治,每日2次。
「禁忌癥」
1、凡危重病癥,如急性傳染病、重癥心臟病、高血壓、中風等,應即送醫(yī)院治療,禁用本療法。
2、凡刮治部位的皮膚有潰爛、損傷、炎癥均不能用本療法,如初愈也不宜采用。
3、飽食后或饑餓時,以及對刮痧有恐懼者忌用本療法。
「注意事項」
1.治療時,室內(nèi)要保持空氣流通,如天氣轉(zhuǎn)涼或天冷時應用本療法要注意避免感受風寒。
2.不能干刮,工具必須邊緣光滑,沒有破損。
3.初刮時試3~5下即見皮膚青紫而患者并不覺痛者,為本療法適應證。如見皮膚發(fā)紅患者呼痛,則非本方法適應證,應送醫(yī)院診治。
4.要掌握手法輕重,由上而下順刮,并時時蘸植物油或水保持潤滑,以免刮傷皮膚。
5.刮痧療法的體位可根據(jù)需要而定,一般有仰臥、俯臥、仰靠、俯靠等,以患者舒適為度。
6.刮痧的條數(shù)多少,應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每處刮2~4條,每條長約2~3寸即可。
7.刮完后應擦干油或水漬,并在青紫處抹少量驅(qū)風油,讓患者休息片刻。如患者自覺胸中郁悶,心里發(fā)熱等,再在患者胸前兩側(cè)第三、四肋間隙處各刮一道即可平靜。
8.刮痧后患者不宜發(fā)怒、煩躁或憂思焦慮,應保持情緒平靜。同時,忌食生冷瓜果和油膩食品。
9.如刮痧后,病情反而更加不適者,應即送醫(yī)院診治。
「按語」
本療法長期為人們所喜用,方便易行,副作用小,療效亦較明顯,具有獨到的優(yōu)勢。尤其在不能及時服藥或不能進行其他治療方法時,更能發(fā)揮它的治療效用。故值得進一步總結(jié)推廣,擴大應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