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牛膝栽培技術

    “中藥材栽培技術”專家系列講座之五

    生長習性牛膝生于屋旁,林緣、山坡草叢中。喜歡溫暖干燥的氣候,不耐寒,在氣溫—17℃時植株死亡。在黏土或堿性土中不宜種植,耐連作。生長發(fā)育分為四個時期:幼苗期(從出苗至株高15~20厘米,7月)、盤棵期(地上部迅速生長,8月)、根條迅速生長期(地上部生長緩慢,根條迅速膨大,9~10月)、成熟收獲期(地上部枯萎,11月上中句)。

    栽培技術一、選地整地。牛膝為深根作物,宜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且地下水位較低的沙壤土。深翻土壤60厘米以上,每畝施入充分腐熟的廄肥3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菜子餅50公斤,將這些肥料混拌均勻,堆漚數日,均勻地撒施于表土層,然后再耕翻一次。做寬1.3米的高畦或平畦,高畦畦寬40厘米,四周開較深的排水溝。二、繁殖方法。采用種子繁殖,7月上中旬為播種適期。過早播種根多發(fā)杈,藥材質量差;過遲則產量低。播種前將種子放入20℃的溫水中浸泡12小時,撈起晾干后與草木灰、人畜糞尿拌和均勻,撒播于畦面,用耙輕輕摟動土面,使種子下沉入土,然后撒一層細土(細沙),厚1~1.5厘米,最后,畦面再撒一薄層谷殼,以利出苗。每畝播種量500~750克。5月上旬以前播種,當年開花結果,根不能入藥。種子分秋子、秋蔓薹子和蔓薹子,以秋子最好,蔓薹子最差。

    田間管理播種后5天開始出苗。幼苗初期生長柔弱,若遇干旱天氣,應及時澆水保苗。當苗高5~6厘米時,開始第一次間苗,去弱留強,保持苗距6~7厘米;當苗高10厘米左右時,按行株距15厘米×15厘米定苗。缺苗時,選陰天進行補苗。一般中耕除草3~4次。齊苗后,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并撒施稀薄人畜糞尿與草木灰;第二次于定苗后,結合中耕除草,追施有機肥1000公斤、尿素5公斤、硝酸鉀10~15公斤?,F蕾時要及時分批摘除頂部抽生的花序,使養(yǎng)分集中供應根部。幼苗期至8月上旬,應控制灌水量,促使主根下扎。8月以后,主根不再伸長,灌水量可大些,以促使主根粗壯。雨季及大雨后,要及時清溝排水。

更多中藥材
  • 首先對于補益類中藥,最好是飯前服用,有利于吸收。通腸潤便的藥可以空腹服用,有利于清除腸胃的積滯。而對于消化藥和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最好是飯后服用,因為這個時候胃中存在較多的食物,藥物和食物混合可以減輕藥物對胃的刺激。其實不同的病癥有不同的......
  • 我們中醫(yī)講發(fā)為血之瘀,就是頭發(fā)與血有關系,為什么好多這個血虛的病人會引起脫發(fā),血虛的話,對我們這個這個頭發(fā)的營養(yǎng)達不到就會脫落,最常見的熬夜的病人,看看平時這個門診上的白領,這女同志會多一點,這個熬夜心情不好,時間長了,頭發(fā)脫落,不是完全脫......
  • 打呼嚕是一種疾病,打呼嚕比較多的是胖人,因為好多胖人扁桃體肥大,腺樣體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嚕。打呼嚕就是我們睡覺時,坐著時氣道是通暢的,躺著時腺樣體蓋住氣道了,輕的話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話,我們醫(yī)學上叫睡眠障礙綜合征,嚴重的人睡覺的時候都能憋醒......
  • 中藥太苦加點糖?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兒童還是忍不住那個苦味,喝幾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媽媽在給孩子煎煮中藥時,怕味太苦會在湯里放很多白糖。其實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圍,對于正在服用化濕理氣的中藥時,加糖反而會對......
  • 因為我們中醫(yī)治病講究六經辯證,對某些經絡有問題的疾病,我們可以使一些引經藥物,使得這個藥物達到我們針對的經絡效果更好一點。一般的老中醫(yī)開化藥藥引,大棗啊,生姜,還有蔥白。這個生姜呢,主要是一個可以佐治我們的方子中的寒涼的藥物啊。大棗呢,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