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桂花肉桂不能混為一談

    桂花 為木犀科植物木犀屬桂花Osmanthnsfragrans Lour.的花,并不是樟科植物肉桂的花。桂花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有栽培,并有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等品種之分。桂花樹樹形美觀、四季常青,特別到了初秋桂花開放時,桂花的香氣芬芳撲鼻,香飄十里,深受人們喜愛,是我國著名觀賞樹種之一。桂花的食用主要用糖漬或曬干后作為蜜餞、糕點、茶葉的配料,都是比較常見的。藥用方面,在《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中雖有記載,但畢竟不是常用中藥,多為民間單、驗方所用?!吨袊幍洹贰ⅰ吨兴帉W》教材等現(xiàn)代中藥書中沒有收載。

    肉桂 為樟科植物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樹皮,主產(chǎn)于廣東、廣西及云南等地。在藥材商品流通中,根據(jù)來源和等級可桂通(官桂)、企邊桂、板桂、桂碎等品種,以企邊桂為常用。藥材質(zhì)量以不破碎、體重、外皮細、斷面色紫、油性大、香氣濃厚、味甜辣、嚼之渣少者為佳。中醫(yī)認為其性味辛、甘,大熱,歸腎、脾、心、肝經(jīng),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活血通經(jīng)之功,為溫里藥,常見方有桂附理中丸、桂附丸、參附湯等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市場上作調(diào)味品的桂皮,為樟科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等植物的樹皮。其皮薄、質(zhì)硬,干燥不油潤,香氣淡,味微甜辛澀,多作香料或調(diào)味品使用,不供藥用。

    桂枝,為樟科肉桂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剪下嫩枝后,除去葉,曬干,或趁鮮切片或段曬干或陰干。中醫(yī)認為其性溫味辛、甘,歸心、肺、膀胱經(jīng),有發(fā)汗解肌、溫通經(jīng)脈、助陽化氣、平降沖逆之功效,為辛溫解表藥,常見方有桂枝湯、桂枝附子湯、苓桂術(shù)甘湯等等。

    綜上所述,桂花和肉桂雖同是常綠喬木,卻是完全不同科屬的植物。桂花以觀賞和食用為主,肉桂和桂枝是中醫(yī)臨床常用的中藥,不能混為一談。

更多中藥材
  • 大家好,很多病人呢,得了感冒,或者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急性的炎癥,通過吃抗生素啊和積極治療得到控制了,但是咳嗽呢可能還會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甚至變成了慢性的支氣管炎,過敏性哮喘等等。特別到了立秋以后呢,那么秋季的這個時令呢,它主要是以涼燥為主,......
  • 大家好,我們常講啊,春捂秋凍,就是春天要多穿點衣服,秋天要涼一點。其實呢,也不完全。過去咱們說呢,秋凍,指的是可以少穿一點,然后為了讓身體逐漸適應(yīng)秋冬的這個寒冷的季節(jié),但是有些部位大家還是要保護好,因為秋天的節(jié)氣,主要是以涼燥為主,那涼呢,......
  • 第一啊,我們就是說常見的是氣虛,氣虛是什么呢?氣呢,是推動人體活動的一種物質(zhì),就像我們看到這個火車一樣,蒸汽火車它的氣少了,它活動就差了,跑不起來了。那人也一樣,人的氣少了,氣虛了,那首先表現(xiàn)的就是乏力,不愛動彈,倦怠,干什么都沒精神,想使......
  • 我們一般來講呢,稍微活動之后吃點飯渾身大汗,什么問題呢?往往氣虛造成的。這個衛(wèi)氣有固澀汗孔的作用。所以當氣虛的時候,固澀不了,稍微活動一下汗就出來了。像更年期那個出汗是潮熱發(fā)熱,上來的快,下去的快。那么還有的呢是晚上睡睡覺,枕頭濕了就是盜汗......
  • 那我們看一下第一個,陳皮。陳皮首先呢它有行氣健脾和胃的功效,同時呢稍微有點利濕的作用,它和半夏合起來還能夠去痰。然后茯苓,茯苓這個藥呢健脾,利濕兼固。但是呢在這里面呢利濕的作用更強一點,健脾的作用也有。同時呢還有一定安神的作用。白術(shù),補氣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