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自學中醫(yī)要三勤

    在中國古代,中醫(yī)屬“國學”的范疇。中醫(yī)史上的大師級人物,大多是秀才、舉人、進士,如北宋之沈括(1031~1095年,著有《蘇沈良方》等)、朱肱(生卒年不詳,著有《傷寒百問》,又名《南陽活人書》)、南宋之許叔微(1079~1154年,著有《類證普濟本事方》等)、明代的李時珍(1518~1593年,著有《本草綱目》等)。北宋名丞相范仲淹(989~1052年)曾說:“得志愿為賢丞相,不得志愿為良醫(yī)”;后來他考中進士,官至右丞相,日理萬機,也就無暇再去研究中醫(yī)了。如此,中國歷史上多了一位救國濟世的名丞相,卻少了一位懸壺濟世的名中醫(yī)。

    道教也屬“國學”的范疇,古有“醫(yī)道同源”之謂,所以中醫(yī)與道教的關系也十分密切。歷史上不少著名道士如晉代的葛洪(284~364年,著有《肘后備急方》)、南北朝時期的陶弘景(452~536年,著有《本草經(jīng)集注》)、唐代的孫思邈(581~683年,著有《備急千金要方》)等均是中醫(yī)史上的巨擘。道教追求長生不老而成仙,中醫(yī)致力保健去病而延壽,二者的目的和方法是一致的。

    自學中醫(yī)之路究竟應該怎么走?中醫(yī)學,浩瀚如海,只有舍得吃苦耐勞的人,才能抵達理想的彼岸?!皶接新非跒閺?,學海無涯苦作舟”,只有如此,才能探得岐黃之術的奧秘。

    已故湖南省中醫(yī)藥研究所所長李甫聰,13歲即到中藥店作學徒,老板給他的規(guī)矩是——身穩(wěn),手穩(wěn),嘴穩(wěn),耳靈,腿勤。干了一段時間后,他再三懇求老板準許他夜讀醫(yī)書,老板答應了,但條件是必須守夜店。有一年除夕,老板早早關了店門,他抱著一本《藥性賦》,一口氣讀了個通宵。無師指點,就借助字典,讀一遍加圈點,讀二遍加批語,讀三遍作筆記,然后再默誦,并用自問自找答案的方式做作業(yè)。如此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他日后成為一代名醫(yī)鋪平了道路。

    原上海中醫(yī)學院副院長金壽山教授(1912~1983年),早年隨父學醫(yī),從小就按照父親要求,背熟了《黃帝內經(jīng)》。由于背不準十二經(jīng)脈的循行路線,他不知受了多少責難。17歲父親去世后,家境貧寒,迫于生計,他只得到私塾去當“小先生”。白天時間不夠用,就在晚上讀醫(yī)籍至深夜。無師傳授,就設法“偷學”,經(jīng)常在中藥鋪柜臺上反復揣摩別人的處方。為了學得名醫(yī)的絕招,甚至每天花好幾個小時混在病人中去偷學,被人識破趕了出來。無師指點,就邊讀書邊琢磨邊歸納,年深日久,竟把手頭的兩部醫(yī)籍翻得破爛不堪。這勤恒的毅力,把他引向了成功之路。

    求學之路固然崎嶇,但苦中有樂。成都中醫(yī)學院婦科名醫(yī)王渭川教授(1898~1988年)自幼跟隨祖父(清末舉人)讀經(jīng),打下了扎實的國學基礎后從師學醫(yī),經(jīng)常到“善化堂”去看書、借書、抄書,并以此為無上樂趣。

    怎樣治學才能更有成效呢?治學之道,雖無捷徑可走,卻有方法可循。要有毅力,還要勤奮,勤而得法,勤中有巧。概而言之,就是三勤——勤讀、勤思、勤問。

    勤讀,就是反復閱讀,把書讀熟。每讀一遍必有一遍的收獲,重復的次數(shù)越多,理解也越深刻。即使深奧難懂的書,通過反復閱讀,也會逐漸明白其中的道理。正如《朱子讀書法》所說:“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

    勤思,即讀書后還要勤于思考。讀書是為了明理,而要真正懂得書中的道理,就必須開動腦筋,勤于思考,這就是古代圣賢說的:“學以思為貴”。在讀書時,如果不勤思,只知死記硬背,那是難以把道理弄明白的;孔子說得好,“學而不思則罔”。懶于動腦,必然智力貧乏。

    在勤思之中,又貴在勤問。要把一部書讀懂,首先要自己問自己,自己提出疑問,自己來答疑,如果一時尚難釋疑,可以先做個記號,等到全書讀完之后,回過頭來再讀、再思、再問、再答,直到疑問解開,真正讀懂弄通為止?!吨熳幼x書法》說得很明白:“讀書,始讀,未知有疑,中則節(jié)節(jié)是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可疑,方始是學”。并強調說:經(jīng)常深入質疑的人,學識才能進步得更快,所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是也。閱讀中醫(yī)經(jīng)典書籍,如能自問自答,解除疑問,對于明理也是大有裨益的。已故福建中醫(yī)學院胃病名醫(yī)趙芬教授就頗有體會,他見《脈經(jīng)》上講到浮脈“如水漂木”,似乎易懂,但追問浮脈的實際標準,又難把握。王叔和為什么說浮脈“如水漂木”?如果只從字面上去理解,即認為浮脈在皮膚上,如木頭漂于水面上一樣,是很不全面的。中醫(yī)言脈,在于脈氣,即脈之動態(tài),浮脈即應指上浮之力。臨床驗浮脈,即重按之后,隨即輕輕提起,手指不離皮膚,脈氣亦隨指上浮,這才能定為浮脈。

    當然,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有些是自己難以解答的,這就需要有人指點和點撥,才能少走彎路,所以自學也要注意尋求明師。古語云:“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可以與我們共勉。(李豫川)

更多中藥材
  • 現(xiàn)在很多人生病了都采用喝中藥的方法來根治疾病,隨著中藥的流行,市面上也出現(xiàn)了一些煮中藥的罐子。但是奇怪的是有些罐子沒有蓋子而有些罐子有蓋子,對于這樣的現(xiàn)象商家給出的說法也有所不同。很多人對煎中藥應不應該蓋蓋子有所爭議,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聽聽老中......
  • 說到金不換不知道大家會想到些什么,但是作為筆者的我第一次聽這個名字還是在電視劇里面聽到的,也許和大家一樣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熟悉是名字,陌生則是它竟然是一味中藥;那么問題來了,金不換的功效與作用是否了解呢,如果不了解,那么下面我們就一道來......
  • 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以及飲食的不規(guī)律,使得腸胃病成了職場上的常見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俗話說的好,胃病三分治療七分靠養(yǎng),只有長期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夠徹底改善胃部健康,實現(xiàn)腸胃消化功能的自行修復。那么在日常生......
  • 大家都知道,杏的營養(yǎng)價值是很高的,而杏仁的營養(yǎng)價值更為豐富了,所以有很多人會買上一點杏仁,空閑的時候就會吃一吃,既可以當做小零嘴,又對身體有好處,杏仁最大的好處就在于能夠預防疾病了,而且還可以延緩衰老,這主要得益于杏仁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
  • 紅花,艾葉,我們都知道,而且生活中也能經(jīng)常用到的,艾葉活血理氣,祛寒濕,紅花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兩者在一起的作用可謂相輔相成,療效更好;很多人都會每天準備一盆水加入適量的紅花艾葉泡泡腳,緩解一天來的壓力,那么紅花艾葉泡腳禁忌你知道嗎,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