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骨傷難癥創(chuàng)新方——試論吳佩衡、朱良春兩家法

    筆者每嘗細研吳佩衡學術思想結合老師朱良春的學術思想,揣摩兩家學術思想之精華所在,走創(chuàng)新之路,凡遇難癥,用大劑量附子之湯劑5劑至30劑,推動之后,即轉“煎散”或“散劑”善后,剛中求效,緩中求巧,用之于臨床,多效如桴鼓;尤其仿吳佩衡使用大劑量附子,必須有“中毒”速效解藥準備,故在前輩的解藥基礎上,再創(chuàng)新方,以期對臨床一線的同道有所啟發(fā)。

    邱志濟 浙江杭州廣益中醫(yī)門診部

    筆者多年研究運用吳佩衡學術思想,用藥經驗,結合業(yè)師朱良春學術思想和用藥經驗,治療各種疑難雜病療效顯著。今將治療骨傷科難癥屢收佳效之體會,論述如下:

    外傷后遺扶真元

    白通四逆隨癥繞

    筆者活用吳佩衡使用白通四逆加桂之法配合朱良春桃紅四物加劉寄奴、澤蘭、蟲方,治療腦外傷后遺癥、骨折、骨傷、斷指后遺癥時,深究吳氏大劑量使用附姜草桂的法度,屢收速效。蓋附子“稟雄壯之質,有斬關奪將之勢,能引補氣藥通行十二經以追復散失之元陽,能引補血藥入血份,以滋不足之真陰,引發(fā)散藥開腠理,以驅逐在表之風寒,引溫暖藥達下焦,以驅逐在里之寒濕”。吳佩衡謂“附子乃中藥十大主帥之首……自后漢以降,配有附子之方劑,實不可勝數,茲不過介紹其重要者而已,但是只要切實掌握此十方(包括四逆湯、通脈四逆湯、通脈四逆豬膽湯、茯苓四逆湯、吳萸四逆湯、干姜附子湯、白通湯、白通加人尿豬膽湯、潛陽封髓丹、四逆人參湯),且能圓通運用,即可治療百數十種比較疑難之病,其功用亦不少矣”。

    張某,女,45歲,2008年10月初,不慎右中指并無名指被機器截斷,斷指經成都某醫(yī)院縫接夾板固定后,住院治療近半月,斷指縫接部位腫痛仍未消失,且腫痛部位擴大,X線透視斷指處骨肉筋未理想接合?;颊咭蛐胖嗅t(yī)電話求診后,筆者囑其停用西藥和輸液,即開處方:白制附片60克,5劑一起,加開水兩瓶半,約5斤,文火先煎3小時(分5天兌入每日藥汁中)。桂枝30克,干姜20克,炙甘草10克,桃仁、川芎、赤芍各15克,蟲、紅花各12克,當歸、生地、劉寄奴、川斷、澤蘭、生姜各30克(每煎20~30分鐘)。5劑藥服后,腫痛明顯好轉,原方再進10劑,腫痛全消,減制附片為30克同煎,再服10劑,X線透視,斷指已接牢。與張某同住一病區(qū)的病友和醫(yī)生、護士,見之奇跡般地速愈,均爭著咨詢吃了什么中藥?;颊叱鲈汉?,囑守二診方一劑服兩天,間斷服至春節(jié),斷指縫接處已能恢復部分屈伸功能。

    患者素體虛寒,加上住大醫(yī)院治療,每天輸液消炎,雪上加霜,脾為濕困,陰云四合,土壅木郁,樞機不轉,氣血無權再生;加上斷指時出血和手術中失血,氣陰大損,真元大衰,須但扶真元治其本,活血去瘀治其標。如非標本同治使用大劑量附子加姜桂,則無麗照當空,陰云四合不能散;如非抓住“陽生陰長,天一生水”之法,溫扶真陽,使用大劑量附子加姜桂,則無法速復外傷斷指手術損失之氣血;如非溫陽藥加去瘀藥取附姜桂溫通十二經脈,合桃紅四物加味去瘀生新,則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無以接骨續(xù)斷。蓋接骨續(xù)斷如非氣血運行無阻,經隧絡道暢通,骨肉皮毛得以濡養(yǎng),則無接骨續(xù)斷之可能,此乃流水不腐之理。

    吳佩衡學術思想的重點,十分注重溫護陽氣,善用大劑量附子,但有一定法度。吳佩衡謂附子無姜不熱,無桂不燥,配干姜可蕩全身之寒邪,伍肉桂、桂枝則化氣除濕、散寒達表、宣通表里,故吳佩衡決非單用附子,其實是善用姜、桂、附。

    綜觀吳佩衡用附子之法度,筆者臨床仿吳佩衡法,附子用量如下:助陽解表附子劑量用15~30克,麻黃附子細辛湯為代表方;回陽救逆附子劑量120克起用,隨證變化倍增,白通四逆加桂為代表方;溫補脾陽附子劑量100克起用,桂附理中為代表方;溫陽托毒附子劑量為60克,陽和湯為代表方;驅風止痛附子劑量100克起用,烏頭煎是代表方;振奮心陽附子劑量120克起用,偶有遞增至200克,附子湯是代表方;溫陽止瀉附子劑量60克起用,四神丸合仙桔湯為代表方;溫化痰飲附子劑量為60克起用,苓桂術甘湯為代表方;暖宮止痛附子劑量用60克起用,桂枝茯苓丸為代表方;溫通寒結附子劑量用60克,附子麻仁丸為代表方;引火歸元附子劑量用50克,代表方為潛陽封髓丹加油桂;溫陽去瘀宣通引經、接骨續(xù)斷附子劑量用30~60克,代表方是四逆加桂合桃紅四物湯加劉寄奴、川斷、蟲、澤蘭。筆者命名為“溫陽去瘀接骨療傷湯”。

    白通四逆輩十方

    圓通運用在三法

    近年來,筆者用吳佩衡學術思想結合吾師朱良春學術思想,治療各科諸多難病,均應手取效,這得益于吳佩衡先生醫(yī)案中的“方證對應法”、“病機推求法”、“體質辨證法”。吳佩衡提示“但只要切實掌握此十方,且能圓通運用,即可治療百數十種比較疑難之病”。

    “方證對應法”乃張仲景著作的一大特色,吳佩衡活用且有創(chuàng)新,只要臨床特征性證候與仲景書中的闡述基本符合,白通四逆輩就可信手拈來加減化裁,或合麻黃附子細辛湯,或合真武湯、桂附理中湯,或合五苓散等,這其實是重復仲景當年的實踐,亦是重復和發(fā)展護陽學派開山祖師鄭欽安當年的實踐。再論“病機推求法”,經云:“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眳桥搴忉t(yī)案中諸多重用附子治驗,各有特色,細品之,吳佩衡均通過詳審,歸納分析,準確地推求病機,而選用高效方藥。三是“體質辨證法”,吳佩衡謂“凡身體不好,素稟不足,一旦感冒,易從少陰寒化(體強者外邪在太陽),脈沉細弱,欲寐無神,怕冷手足發(fā)涼,或有頭痛如劈,宜麻黃附子細辛湯”。吳佩衡倡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治虛人感冒,取其扶正去邪,溫經解表,其實這和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到的“酒客”“淋家”“瘡家”“衄家”“亡血家”等,均屬于體質辨證的范疇。

    大劑附子推動法

    效后取法用煎散

    筆者仿吳佩衡用白通四逆輩十方和辨治三法合吾師朱良春之法,多用湯劑開路,暫用大劑量附子和大劑量姜桂草,推動即止,“煎散”或“散劑”守后。在多年治療難癥的臨床實踐中,使用大劑量附子,或湯劑或煎散或散劑,筆者多先自己試用。在多次附子劑量遞增過快中毒時,用了諸多已知的解附子毒之藥,如烏豆、靈磁石、甘草、肉桂、防風、蜂蜜、綠豆粉等,時有效不理想之感。故再探附子解藥,筆者設想半夏反烏頭,推之反藥乃有解附子毒之效,且半夏茯苓同用能速降肺胃,附子中毒者首要解決的是肺胃不降,毒無出路,故解藥當用大劑茯苓,和大劑量半夏。據此筆者悟出屢用屢效之速效解毒湯藥,命名為“溫降解毒湯”,由姜旱半夏、茯苓、肉桂、生甘草各30克,紫蘇葉10克,黃連1克組成,可邊煎邊服,取其芳香醒脾、辛開苦降、強心利水、溫胃止嘔、扶陽排毒、扶正復元之功。

    病有萬端,治之但扶真元,深入探究吳佩衡使用白通四逆輩十方和辨治三法,是步入護陽學派殿堂的秘訣。筆者結合業(yè)師朱良春學術思想,兩家之法合用,乃各取所長,愿能創(chuàng)出適宜廣大難癥雜病患者的新法新方,為傳統(tǒng)中醫(yī)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增磚添瓦。

更多中藥材
  • 中醫(yī)認為這個濕邪是最難以祛除的,濕邪粘滯,這它的特點不容易祛除。我們在祛濕之前呢,一般都分辨是濕熱還是寒濕,目前在臨床上看是濕熱居多,寒濕特別少,因為你寒濕的治療雖然有濕,但是因為用溫陽化濕的治療還是比較單純一點,濕熱的治療呢,既要清熱又要......
  • 前段時間在門診接診的一個患者,是一個60多歲的一個女性,體態(tài)稍微偏胖一點,她自己說,平時啊就有清嗓子的習慣啊,總是感覺咽部有痰啊,咳嗽幾聲能咳出少量的痰,嗓子阻塞這個異物感呢,這個癥狀是非常明顯的。有時候吃完飯以后會更明顯,更嚴重一些。做的......
  • 今年再來跟大家聊一聊失眠啊,有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情況,夜間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啊,有時候睡著了呢,還會容易醒,接著就會有心煩氣躁,甚至影響到食欲啊。在我們消化科呢,也會經常遇到這樣的病人啊,還有許多呢,都歸于了這個焦慮和抑郁,也有的人在吃這個抗焦......
  • 當時年輕也沒當回事兒,嗯,現在他已經是中年了,癥狀變得越來越嚴重了,他平時呢,就是經常吃一些拉唑類藥,我們叫做質子泵抑制劑,大家所說的叫什么什么拉唑,但是呢都沒有什么效果,就是說他總是有燒心,反酸水兒倒是不多。但是每天都要吃藥,有時候呢,消......
  • 跟大家分享一個病例,是從外地來一個患者,今年不到40歲,也是一個兩個孩子的爸爸,他自己認為啊,家里負擔非常重,說他有焦慮癥四年了,現在一直吃的是抗焦慮的藥物。他說這個從小呢,受這個父親影響也挺大,他父親是一個謹小慎微的人,導致他呢就是思慮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