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銀花解毒湯

    《瘍科心得集》卷上:銀花解毒湯處方

    金銀花 地丁 犀角 赤苓 連翹 丹皮 川連 夏枯草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瀉火涼血。治風火濕熱所致的癰疽疔毒。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瘍科心得集》卷上清·《瘍科心得集》:銀花解毒湯組成

    金銀花、地丁草、犀角、赤苓、連翹、牡丹皮、川連、夏枯草。

    用法

    原方無劑量。水煎服。

    功效

    清熱涼血,解毒消腫。

    主治

    主治熱毒蘊絡,癰疽、疔瘡等癥。

    臨床應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流行性腮腺炎等病癥。

    流行性腮腺炎:以本方湯加味口服配合青黛外敷治療80例,與利巴韋林、復合維生素B治療40例對照。療程5~7日,以腮腫及體溫的恢復為療效評價標準。結果:治療組痊愈66例,顯效10例,好轉4例,總有效率100%;對照組痊愈24例,顯效8例,好轉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2.5%。(《湖南中醫(yī)藥雜志》1998年第5期)

    方解

    銀花解毒湯原用于治療瘡瘍,癰癤而有紅、腫、熱、痛等。本方具有清熱、涼血、解毒之功效。方中金銀花清熱解毒;夏枯草清瀉火熱,疏通郁滯,消腫散結;地丁草解毒、涼血、消腫,與金銀花、連翹配伍,用于溫邪疫毒所致的高熱煩躁之癥;川連清瀉心胃之熱,涼肝膽,解熱毒;赤茯苓清熱利濕,引熱下行,使熱邪從小便而出;甘草生用,甘而微涼,瀉火解毒力佳,且能補虛護胃;牡丹皮、赤芍涼血化瘀,共奏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

    如見掀紅較甚、舌質紅絳,方中犀角可換用水牛角,并加赤芍、大青葉;腫痛較甚,加乳香、沒藥、土貝母、七葉一枝花;兼有煩躁神昏,犀角換用水牛角,并加玳瑁;高熱便秘加大黃;乳痛腫痛,加蒲公英;療毒腫痛,加野菊花;目赤腫痛加黃菊花、谷精草;咽喉腫痛,加山豆根、射干;丹毒,加黃柏、生薏苡仁。本方亦用于牙周炎、丹毒等疾病的治療。

    方歌

    銀花解毒地丁草,犀角赤苓和連翹,川連枯草牡丹皮,清熱涼血解毒腫。

    摘錄清·《瘍科心得集》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升麻、干葛、紫蘇、川芎、羌活、地骨皮、甘草、防風、荊芥、前胡、薄荷、牛蒡子、桔梗、枳殼、蟬退、山楂。功能主治痘瘡初熱壯甚,或風寒壅盛,致紅紫斑影不起,或痘瘡暴出之時,熱毒之氣發(fā)越,疹點隱于皮膚之中。用法用量水煎服。夏,加香薷;冬,加麻黃......
  • 處方黨參3兩,牡蠣2兩,炙黃耆3兩,巴戟天4兩,當歸3兩,龍骨2兩,甘草1兩,杜仲2兩,補骨脂2兩,續(xù)斷3兩,菟絲子4兩,川芎2兩,益智仁2兩,枸杞子4兩,酸棗仁3兩,淮牛膝2兩,杭白芍2兩,遠志4兩,白術3兩,廣陳皮1兩,云茯苓3兩。制法......
  • 處方白檳榔、車前子、大麻子(略炒)1兩(磚微磨去殼,另研),郁李仁(湯泡去皮)2兩,菟絲子(酒浸2宿,蒸,搗,曬,去皮,再酒蒸)2兩,牛膝(酒浸2宿)2兩,山茱萸(酒洗取肉)2兩,山藥2兩,大黃(酒拌,蒸黑色)5兩,枳殼1兩,獨活1兩。制法......
  • 處方輕粉1錢,黃柏5錢,乳香1錢,水粉3分,孩兒茶3錢,百草霜1錢,冰片3分。制法上藥各為末。功能主治楊梅疳瘡。用法用量豬膽汁調搽。摘錄《洞天奧旨》卷十引巫彭真君傳方......
  • 處方荊芥5錢,黃蠟5錢,魚鰾(炒黃色)5錢,陳紹酒1碗(一方加艾葉3片)。功能主治刑曹案牘,被毆后受破傷風。用法用量隔湯煮1炷香,乘熱飲之,汗出立愈。在保辜限內,連飲此方。注意百日內局食雞肉。摘錄《衛(wèi)生鴻寶》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