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葶藶湯

    《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二:葶藶湯處方

    葶藶子(隔紙炒)22克 檳榔(銼)15克 桑根白皮(炙,銼)22克 杏仁(湯浸,去尖、皮、雙仁,炒)大黃(銼,醋炒)各15克 樸消22克

    制法

    上六味,粗搗篩。

    功能主治

    治傷寒結(jié)胸,心下痛,如石堅(jiān)硬,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時(shí)溫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二《圣濟(jì)總錄》卷九十:葶藶湯處方

    葶藶(隔紙炒)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貝母(去心)百合 麥門(mén)冬(去心)生干地黃(焙)各等分

    制法

    上六味,粗搗篩。

    功能主治

    治虛勞咳嗽咯血,日漸瘦劣,聲音不出。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皂莢子14枚,同煎至75毫升,去滓,空腹時(shí)稍熱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九十《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九:葶藶湯處方

    葶藶子(炒)1兩,桑根白皮(炙,銼)1兩,百合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十種水氣。

    用法用量

    每服3錢(qián)匕,水1盞,煎至6分,去滓,送服防己檳榔丸,1日3次。以小便利為度。

    若鼓氣微結(jié),加甘遂1兩。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九《普濟(jì)方》卷二八六:葶藶湯處方

    葶藶(隔紙后炒紫色,別研如膏)1彈子大,桑根白皮(微火細(xì)銼)1兩,大棗(揀洗,去核)12枚。

    功能主治

    肺癰咳嗽,上喘氣急,不得臥,涕唾稠粘,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

    上用水3盞,先煎桑白皮、棗,取1盞半,去滓,入葶藶膏,攪化,煎取8分,溫服。良久當(dāng)吐惡物,或微利2-3行。其疾減后,宜服補(bǔ)肺藥,7日外病未退,量人加減,更1服。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八六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阿魏24克 廣木香6克 檳榔12克制法研細(xì)末,糊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行氣消積。氣滯腹痛久不愈者。用法用量每服3丸,日二次。因阿魏氣臭難吃,可改用膠囊裝,每服0.9克。摘錄《蒲輔周醫(yī)療經(jīng)驗(yàn)》......
  • 處方阿魏15克(酒煮)麝香3克 雄黃9克 野水紅花子120克 神曲(炒)人參 白術(shù)(生)各30克 肉桂15克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腸覃,諸積,痞塊。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荸薺3個(gè)去皮,搗爛和藥,早晚各一服,用砂仁湯過(guò)口。摘錄《張氏醫(yī)通》卷十三......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不二丸處方巴豆(去皮、心、膜,去油)杏仁(去皮、尖,研)各70個(gè) 黃蠟40克 砒霜(研,入瓷罐內(nèi),以赤石脂固縫,鹽泥固濟(jì),燒通赤,候冷取出)48克 白膠香(研細(xì))12克 黃丹(炒)75克 乳香20克 朱砂(研飛)1......
  • 處方巴豆(去皮.心.膜.去油)、杏仁(浸.去皮.尖.研),各七十個(gè);黃蠟一兩三錢(qián),砒霜(研.入磁罐子.以赤石脂固封縫.鹽泥固濟(jì).燒通赤.候泠取出)一兩六錢(qián),白膠香(研細(xì))四錢(qián),黃丹(炒)二兩半,乳香(研)六錢(qián)半,朱砂(研飛)半兩,木鱉子(燒......
  • 《袖珍》卷一:不二散處方人言1兩(為末),飛面4兩(與人言用水和軟餅,鍋內(nèi)焙干為末),白扁豆末2兩,細(xì)茶末2兩。制法上同和勻。功能主治瘧疾。用法用量每服小半錢(qián),已前半日,用溫茶調(diào)下,再用水蕩下。注意忌酒、面、魚(yú)等。摘錄《袖珍》卷一《外科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