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露圓

    來源

    依林巢先生方,天寶七年內(nèi)王元覽進。

    處方

    生干地黃(焙)、貝母(去心)、紫菀(洗.去苗.焙)、柴胡(去蘆.焙)、干姜(炮)、桂心(不見火)、人參(洗.去蘆.切.焙)、防風(fēng)(去蘆.焙)、枳殼(湯浸.去瓤.麩炒)、蜀椒(去目.炒出汗)、桔梗(洗.去蘆.焙)、吳茱萸(湯浸七遍)、甘草(炙)、川芎(洗.去蘆.焙)、菖蒲(米泔浸一宿)、白茯苓(去黑皮.焙)、厚樸(去粗皮.姜汁制)、鱉甲(米醋炙黃)、甘松(凈洗),各一兩。草烏頭(炮)、黃連(洗.焙),各二兩。

    巴豆(去心、膜,用醋煮三十沸,焙干,取一兩,不去油,煮時須親自數(shù)三十沸,便傾出焙干,若沸過則藥無力。一方用甘遂)

    炮制

    上為細末,以面糊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腹內(nèi)積聚癥塊,久患大如杯及黃瘦宿水,朝暮咳嗽,積年冷氣,時復(fù)腹下盤痛絞結(jié),沖心及兩脅,徹背連心,痛氣不息,氣繞臍下,狀如蟲咬不可忍。

    又治十種水氣,反胃吐食嘔逆,飲食多噎,五般痔俈,氣走注風(fēng),有似蟲行,手足煩熱,夜臥不安,睡語無度。

    又治小兒驚疳,婦人五邪,夢與鬼交,沉重不思飲食,昏昏如夢,不曉人事,欲死俱多,或歌或哭不定,月候不調(diào),心中如狂,身體羸瘦,莫辨其狀。

    但服此藥,萬無失一,是病皆療,更不細述。

    用法用量

    每服五圓,小兒兩圓。

    心中痰患,姜湯下。

    心痛酸,石榴皮湯下。

    口瘡,蜜湯下。

    頭痛,石膏湯蔥茶下。

    一切脾氣,橘皮湯下,水瀉、氣瀉,煮陳皮飲下。

    赤痢,甘草湯下。

    白痢,干姜湯下。

    赤白痢,甘草干姜湯下。

    胸膈噎悶,通草湯下。

    婦人血氣,當歸酒下,如不飲酒,當歸煎湯下亦得。

    疝氣、嵐氣、小腸氣及下墜,附子湯下。

    常服及應(yīng)急諸般疾患,只米飲、茶、酒、熟水任下。

    傷冷腹痛,酒食所傷,酒疸、黃疸,結(jié)氣痞塞,鶴膝,并用鹽湯、鹽酒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更多中藥材
  • 《外科精義》卷十九:博金散處方白礬(與密陀僧同為末,相和,于砂鍋內(nèi),火上炮汁盡)密陀僧各15克 白堊6克 黃丹 輕粉各3克 乳香1.5克 麝香少許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燥濕消腫,化腐生肌。主下疳,臭爛腫痛。用法用量先須另用槐枝、蔥白、鹽、甘......
  • 處方蘿卜子1合(炒,研)。功能主治胸不快。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錄《仙拈集》卷二......
  • 處方白術(shù)2兩,茯苓2兩,澤瀉2兩,郁李仁2錢。功能主治腫脹。用法用量水煎,入姜汁服。摘錄《脈因證治》卷下......
  • 處方牙消1錢,硼砂半錢,南星半錢,粉霜半錢,半夏10個,朱砂1分(醋面裹),巴豆不拘多少(同半夏、朱砂入水煮,去豆,為膏用)。制法上為末,皂角膏為丸,如綠豆大。功能主治補氣。主驚虛。用法用量每服7粒,取下驚涎。摘錄《幼幼新書》卷八引《四十八......
  • 《普濟方》卷一一二:變白散處方礬末。功能主治紫癜風(fēng)。用法用量揉薄荷揾礬末擦患處,每澡浴了時用之。摘錄《普濟方》卷一一二《普濟方》卷四十九引《衛(wèi)生家寶》:變白散處方大漿石榴1個(用鐵釘49個札勻,3日取出釘,入丁香并鹽少許,以黃土固濟,令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