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二神丸

    《普濟(jì)本事方》卷二:二神丸處方

    破故紙120克(炒香)肉豆蔻60克(生)

    制法

    上藥研為細(xì)末。另用大肥棗49個(gè),生姜120克,切片同煮,棗爛去姜,取棗剝?nèi)テず?,用肉研為膏,入上藥末杵勻,丸如梧桐子大?/p>功能主治

    主脾腎虛弱,全不進(jìn)食。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鹽湯送下。

    摘錄《普濟(jì)本事方》卷二《仙拈集》卷一:二神丸處方

    何首烏1斤,牛膝1斤。

    制法

    好酒1斤,浸7宿,曬干,石臼內(nèi)杵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腰膝疼痛,遍身搔癢。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心酒送下。

    摘錄《仙拈集》卷一《本事》卷二:二神丸別名

    鉆胃丸

    處方

    破故紙4兩(炒香),肉豆蔻2兩(生)。

    制法

    上為細(xì)末,加大肥棗49個(gè),生姜4兩,切片同煮,棗爛去姜,取棗剝?nèi)テず?,用肉研為膏,入藥和杵為丸,如梧桐子大?/p>功能主治

    溫脾暖胃,進(jìn)食固腸。主脾腎虛寒,五更泄瀉,不思飲食,或食而不化,或作嘔,或作瀉,或久瀉不止。腰痛,水腫。瘡瘍,因脾腎陰虛泄瀉。老人胃冷脾瀉。腎瀉,脾瀉。腰痛腎虛,全不進(jìn)食?;鹚ゲ荒苌?,脾胃虛寒,食少瀉痢,腰痛脾瀉,屢投補(bǔ)劑不應(yīng)者。

    臨床應(yīng)用

    1.不食:有人全不進(jìn)食,服補(bǔ)脾藥皆不驗(yàn),予授此方,服之欣然能食。此病不可全作脾虛,蓋因腎氣怯弱,真元衰劣,自是不能消化飲食。譬如鼎釜之中,置諸米谷,下無火力,雖終日米不熟,其何能化。

    2.李某,年逾四十,遍身發(fā)腫,腹脹如鼓,甚危,諸藥不應(yīng),用此丸數(shù)服,飲食漸進(jìn),其腫漸消,兼以除濕健脾之劑而愈。

    3.五更瀉:一婦人年五十,不食夜飯,五更作瀉,二十年矣。后患痢,午前用香連丸,午后用二神丸,各二服而痢止。又用二神丸數(shù)服,而食夜飯,不月而形體如故。

    4.產(chǎn)后瀉?。阂划a(chǎn)婦瀉痢,發(fā)熱作渴,吐痰,肌體消瘦,飲食少思,或胸膈痞滿,或小腹脹墜年余矣。乃脾胃之瀉,朝用二神丸,暮用六君子,三月余而痊。

    用法用量

    鉆胃丸(《東醫(yī)寶鑒·雜病篇》卷四)。

    各家論述

    1.《增補(bǔ)內(nèi)經(jīng)拾遺》:方用肉豆蔻以補(bǔ)脾,破故紙以安腎,故稱二神。

    2.《醫(yī)方考》:脾主水谷,腎主二便,脾弱則不能消磨水谷,腎虛則不能禁固二便,故令泄瀉不止。肉豆蔻辛溫而澀,溫能益脾,澀能止瀉;破故紙味辛而溫,辛能散邪,溫則暖腎,脾腎不虛不寒,則泄瀉止矣。

    3.《古今名醫(yī)方論》:柯韻伯曰,夫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陰也。因陽氣當(dāng)至而不至,虛邪得以留而不去,故作瀉于黎明。其由有四:一為脾虛不能制火,一為腎虛不能行水,故二神丸君補(bǔ)骨脂之辛燥者,入腎以制水,佐肉豆蔻之辛溫者,入脾以暖土,丸以棗肉,又辛甘發(fā)散為陽也。一為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一為少陽氣虛無以發(fā)陳,故五味子散君五味子之酸溫,以收坎宮耗散之火,少火生氣以培土也;佐吳茱萸之辛溫,又順肝木欲散之勢,為水氣開滋生之路,以奉春生也。此四者,病因雖異,而見癥則同,皆水亢為害。二神丸是承制之劑,五味散是化生之劑也。二方理不同而用則同,故可互用以助效,亦可合用以建功。

    4.《醫(yī)方集解》:火乃土之母,破故紙補(bǔ)腎為癸水,肉豆蔻厚腸胃為戊土。戊癸化火,同為補(bǔ)土母之藥。

    摘錄《本事》卷二
更多中藥材
  • 別名不換金撥云丹處方大石蟹1個(gè)(照后制法),黃連、黃柏、黃芩、大黃、細(xì)辛、桔梗、防風(fēng)、荊芥、梔子、薄荷、羌活、烏藥、陳皮、枳殼、前胡、當(dāng)歸、姜黃、木賊、菊花、干姜、桑白皮各等分。制法上將21味銼細(xì),銅器用水3碗浸3日,用布濾去滓,卻將石蟹微......
  • 處方烏頭、附子、南星(各去皮臍)。制法上為末,用米飲漬絲瓜瓤,里外俱透,就于藥末中滾展,令人更揉搦勻遍,曬干收用。功能主治遍身風(fēng)毒燥癢,爬不暇,隨手熱瘰癮疹,或藏頭小瘡,服一切藥不能卒效者。用法用量凡有燥癢,但以此瓤隨意輕重揩擦1過。他日再......
  • 《易簡方》:不換金散別名不換金正氣散、真方不換金正氣散處方藿香、厚樸、蒼術(shù)、陳皮、半夏、甘草等分。功能主治辟嵐氣,調(diào)和脾胃,美飲食。解散寒邪。主四時(shí)傷寒,瘴疫時(shí)氣,霍亂吐瀉,腸風(fēng)便血;外傷濕邪,關(guān)節(jié)疼痛。久在卑濕,或?yàn)橛曷端u,身重腳弱,關(guān)......
  •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不換金正氣散處方蒼術(shù)、橘皮、半夏曲、厚樸(姜制)、藿香,各二錢。炙甘草,一錢。功能主治解散寒邪。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生姜五片,紅棗二個(gè),煎至一鐘,食前服。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不換......
  •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不瀉內(nèi)消丸處方橘皮96兩,砂仁16兩,厚樸(炙)32兩,麥芽(炒)32兩,山楂64兩,三棱(炒)16兩,神曲(炒)30兩,莪術(shù)(炙)16兩,枳殼(炒)64兩,香附(炙)32兩,木香8兩,青皮(炒)16兩,萊菔子(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