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丁附湯

    《秘傳證治要訣類方》卷一:丁附湯處方

    人參 白術(shù) 甘草 干姜(炮)青皮 陳皮 丁香 附子

    功能主治

    主中脘停寒,食物人口即吐,飲食暮熱者。

    用法用量

    上藥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時(shí)稍熱服。

    摘錄《秘傳證治要訣類方》卷一《得效》卷十一:丁附湯處方

    大附子(生或炮,去皮臍)。

    制法

    上銼散。

    功能主治

    小兒吐瀉虛脫,成慢驚風(fēng)。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水1大盞,加生姜5片,丁香5粒,煎5分,量大小予之。

    摘錄《得效》卷十一《證治要訣類方》卷一:丁附湯處方

    治中湯加丁香、附子。

    功能主治

    寒嘔,中脘停寒,飲食喜辛熱,物入口即吐出。

    注意

    須冷服。蓋遇冷則相入,庶不吐出。

    摘錄《證治要訣類方》卷一
更多中藥材
  • 《瑞竹堂經(jīng)驗(yàn)方》卷四:八珍散別名八珍湯(《正體類要》卷下)。處方當(dāng)歸(去蘆)川芎 熟地黃 白芍藥 人參 甘草(炙)茯苓(去皮)白術(shù)各30克制法上藥嚼咀。功能主治養(yǎng)氣血,調(diào)營(yíng)衛(wèi),補(bǔ)虛損。氣血兩虛,面色萎黃,頭暈眼花,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
  • 《丹溪心法》卷四:八珍湯處方當(dāng)歸 赤芍 川芎 熟地黃 人參 白茯苓 甘草 砂仁等分功能主治和氣血,理脾胃。虛損屬于氣血兩虛,脾胃不和者。用法用量上藥加生姜3片,大棗2枚,水煎服。摘錄《丹溪心法》卷四《青囊全集》卷上:八珍湯處方西洋參1錢5分......
  • 《丹溪心法》卷四:八珍湯處方當(dāng)歸 赤芍 川芎 熟地黃 人參 白茯苓 甘草 砂仁等分功能主治和氣血,理脾胃。虛損屬于氣血兩虛,脾胃不和者。用法用量上藥加生姜3片,大棗2枚,水煎服。摘錄《丹溪心法》卷四《青囊全集》卷上:八珍湯處方西洋參1錢5分......
  • 來(lái)源方論吳昆《醫(yī)方考》卷3:“血?dú)饩闾撜?,此方主之。人之身,氣血而已。氣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養(yǎng)者也。是方也,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甘溫之品也,所以補(bǔ)氣;當(dāng)歸、川芎、芍藥、地黃,質(zhì)潤(rùn)之品也,所以補(bǔ)血。氣旺則百骸資之以生,血旺則......
  • 《中國(guó)藥典》:八珍益母丸處方益母草200g 黨參50g 白術(shù)(炒)50g 茯苓50g 甘草25g 當(dāng)歸100g 白芍(酒炒)50g 川芎50g 熟地黃100g性狀為棕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微有香氣,味甜而微苦。炮制以上九味,粉碎成細(x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