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補(bǔ)腎地黃丸

    《活幼心書(shū)》卷下:補(bǔ)腎地黃丸處方

    干山藥(去黑皮)山茱萸(酒浸潤(rùn),蒸透,去核,取皮用)熟干地黃(酒洗,焙干)各15克 鹿茸(蜜或酒涂,炒)川牛膝(酒洗,焙)各12克 牡丹根皮(凈洗)白茯苓(去皮)各9克 澤瀉(去粗皮)6克

    制法

    上藥銼焙為末,煉蜜為丸,如麻仁大。

    功能主治

    主稟賦不足,腎氣虛弱,骨髓枯竭,囟大,頭縫不合,語(yǔ)遲、行遲、齒遲者。

    用法用量

    每服15~25丸,空腹時(shí)用溫鹽湯或溫酒送下。

    摘錄《活幼心書(shū)》卷下《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三:補(bǔ)腎地黃丸處方

    生地黃半斤,(酒浸2日,蒸爛研膏與柏拌,曬干),鼠苓1兩(酒炒),白茯苓4兩,黃柏1斤(銼,同地黃曬干),當(dāng)歸(酒洗)、枳殼(去瓤)、麥門冬(去心)1兩,熟地黃(酒浸)2兩,天門冬(去心)2兩,揀參2兩,甘菊花2兩,生芩1兩。

    制法

    上為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降心火,益腎水,除骨蒸,壯筋骨,明眼目。主消渴。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心鹽酒送下。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三《保命歌括》卷三十四:補(bǔ)腎地黃丸處方

    熟地黃(酒洗)8兩(再蒸,焙干,取末,忌鐵),山藥(刮去赤皮)4兩,茱萸(去核,取肉,焙干)4兩,白茯苓(去筋膜)4兩,巴戟(去心取肉)4兩,肉蓯蓉(酒洗,去外鱗,破去內(nèi)白膜,曬干)2兩,杜仲(去粗皮,切,鹽水炒絲盡,取末)3兩,川牛膝(去蘆,酒洗,焙干)3兩,芡實(shí)(取肉)3兩,甘枸杞(焙)2兩,遠(yuǎn)志(去蘆取肉)2兩。

    制法

    上為極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男子服之壯陽(yáng)益精補(bǔ)腎。女子服之則月事以時(shí)下,能令有子,小兒服之能治胎稟怯弱之病。主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鹽湯亦可。

    摘錄《保命歌括》卷三十四《幼幼集成》卷三:補(bǔ)腎地黃丸處方

    熟地黃1兩,懷山藥1兩,山萸肉1兩,嫩鹿茸2兩,淮牛膝2兩,粉丹皮1兩,白云苓1兩,宣澤瀉1兩,北五味1兩,補(bǔ)骨脂1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小兒先天不足,肝腎虛喘。

    用法用量

    每服3錢,空心淡鹽湯送下。

    摘錄《幼幼集成》卷三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黃連(去須)1兩半,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14粒,膽礬(研)半豆許,鉛丹(研)半兩,膩粉1分。制法上藥再同研勻,入粟米粥和,以艾煙熏之,為丸如雞頭子大。功能主治赤目。用法用量每用1丸,以綿裹井花水浸,點(diǎn)眼。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九:艾煎丸處方人參 川芎 菖蒲各30克(節(jié)密,炒)熟艾120克(糯米飲調(diào)作餅,焙干)食茱萸(湯洗)當(dāng)歸各22克 白芍藥 熟干地黃各45克制法上為末,煮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補(bǔ)營(yíng)衛(wèi),固經(jīng)脈。婦人崩漏,小腹?jié)M痛。用......
  • 處方人參、川芎、菖蒲(節(jié).蜜炒),各一兩;熟艾(糯米飲調(diào)作餅.焙干)四兩,食茱萸(湯洗)、當(dāng)歸,各七錢半;白芍藥、熟干地黃,各一兩半。炮制上為末,煮酒糊為圓,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崩傷淋瀝,小腸滿痛。常服補(bǔ)榮衛(wèi),固經(jīng)脈。用法用量每服五十圓,......
  • 處方艾5分,茯神2錢,青桑葉1錢。功能主治心汗,別處無(wú)汗,獨(dú)心孔有汗,思慮多汗亦多。摘錄《嵩崖尊生》卷八......
  • 處方熟艾2兩,好醋2升,熟銅末1分,楸根白皮1兩半(無(wú)根,葉亦得),蕤仁1兩,黃連(去須)1兩,石鹽1兩。制法上藥研6味為末,放于醋中,煎取3合,去滓收汁于熟銅器中,入鯉魚(yú)膽、烏雞膽各1分,和勻,即以槐木去皮,闊3指,長(zhǎng)1尺,向日中研藥,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