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半夏(湯洗七次.二錢),人參(去蘆)、甘草(炙)、干姜(炮)、黃芩,各一錢半。黃連(一錢)。
治心下痞滿而不痛干嘔者。
上作一服,水二鐘,生姜五片,紅棗二枚,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半夏12克(洗)黃芩 干姜 人參 甘草(炙)各9克 黃連3克 大棗12枚(擘)
和胃降逆,散結消痞。主寒熱中阻,胃氣不和,心下痞滿不痛,或干嘔,或嘔吐,腸鳴下利,舌苔薄黃而膩,脈弦數(shù)者。
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溫服。
方中半夏和胃降逆,消痞散結為君;干姜溫中散寒,黃芩、黃連清泄里熱為臣;人參、炙甘草、大棗益氣健脾,和中補虛為佐。凡因寒熱互結于心下,胃氣不和,見證如上所述者,均可用之。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半夏(湯洗七次.二錢),人參(去蘆)、甘草(炙)、干姜(炮)、黃芩,各一錢半。黃連(一錢)。
功能主治治心下痞滿而不痛干嘔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生姜五片,紅棗二枚,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傷寒論》:半夏瀉心湯處方半夏12克(洗)黃芩 干姜 人參 甘草(炙)各9克 黃連3克 大棗12枚(擘)
功能主治和胃降逆,散結消痞。主寒熱中阻,胃氣不和,心下痞滿不痛,或干嘔,或嘔吐,腸鳴下利,舌苔薄黃而膩,脈弦數(shù)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溫服。
備注方中半夏和胃降逆,消痞散結為君;干姜溫中散寒,黃芩、黃連清泄里熱為臣;人參、炙甘草、大棗益氣健脾,和中補虛為佐。凡因寒熱互結于心下,胃氣不和,見證如上所述者,均可用之。
摘錄《傷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