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郁李根

    《中藥大辭典》:郁李根拼音注音Yù Lǐ Gēn出處

    《本經(jīng)》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郁李。

    原形態(tài)

    植物形態(tài)詳"郁李仁"條。

    性味

    苦酸,涼。

    ①《日華子本草》:"涼,無毒。"

    ②《綱目》:"酸,涼,無毒。"

    ③《現(xiàn)代實用中藥》:"味苦酸,性涼。"

    功能主治

    治齲齒痛,氣滯積聚。

    ①《本經(jīng)》:"主齒斷腫,齲齒,堅齒。"

    ②《別錄》:"去白蟲。"

    ③《藥性論》:"治齒痛,宣結(jié)氣,破積聚。"

    ④《日華子本草》:"治小兒熱發(fā)作湯浴。風(fēng)蚛牙,濃煎含之。"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2~3錢。外用:煎水含漱。

    復(fù)方

    治齲齒:郁李仁根白皮(切),水煮濃汁含之,冷易之。(張文仲)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郁李根拼音注音Yù Lǐ Gēn英文名Root of Dwarf Flowering Cherry, Root of Chinese Bushcherry出處

    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郁李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erasus japonica(Thunb.)Lois[Prunus japonica Thunb.]

    采收和儲藏:秋冬季采挖。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郁李生長在向陽山坡、路旁或小灌木叢中。

    資源分布:1.郁李分布于東北及河北、山東、浙江等地。

    原形態(tài)

    1.郁李,落葉灌木,高1-1.5m。樹皮灰褐色,有不規(guī)則的縱條紋;幼枝黃棕色,光滑。葉互生;葉柄長2-3mm,被短柔毛;托葉2枚,線形,早落;葉片通常為長卵形或卵圓形,稀為卵狀披針形,長3-7cm,寬1.5-2.5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邊緣缺刻狀尖銳重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脈上無毛或有稀疏柔毛?;ㄏ热~開放或花葉同開,1-3朵簇生,花梗長5-10mm,有棱;萼筒陀螺形,長寬近相等,無毛,萼片橢圓形;雄蕊約1cm;核表面光滑。花期5月,果期7-8月。

    歸經(jīng)

    脾;胃經(jīng)

    性味

    苦;酸;涼

    功能主治

    清熱,殺蟲,行氣破積。主齲齒疼痛,小兒發(fā)熱,氣滯積聚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煎水含漱;或洗浴。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ó Lè Shù別名山桃樹出處江西《草藥手冊》來源為鐘萼木科植物鐘萼木的樹皮。夏、秋采收。生境分布生于海拔500~4500米山地林中。分布云南東部、廣西、廣東、江西、浙江、湖南、貴州、湖北、四川等地。原形態(tài)落葉喬木,高達20米。樹......
  • 《中藥大辭典》:伴蛇蓮拼音注音Bàn Shé Lián別名拳參、雞爪大王、馬蜂七(《廣西藥植名錄》)出處《廣西藥植名錄》來源為蓼科植物革葉蓼的根莖。秋季采挖,洗凈,硒干。生境分布生于高山陰濕山溝處。分布云南、廣西等地。原形態(tài)多年生宿根草本,......
  • 別名草烏來源毛茛科保山附片Aconitum nagarum Stapf,以塊根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注意有大毒。功能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fēng)寒濕邪。用于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萎,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用法......
  • 拼音注音Bā Xiān Huā別名粉團花、紫陽花(《現(xiàn)代實用中藥》)。出處《植物名實田考》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繡球的根、葉、花。春、夏季采收。生境分布我國各地園林與民間常有栽培,變種很多。原形態(tài)落葉灌木。小枝粗壯,有明顯的皮孔與葉跡。葉大而稍......
  • 《中藥大辭典》:八仙草拼音注音Bā Xiān Cǎo別名豬殃殃(《野菜譜》),小鋸藤、鋸子草(《貴州民間方藥集》),小茜草、小飛揚藤、紅絲線、血見愁(《廣西中藥志》),細茜草(《云南中草藥》)。出處《滇南本草》來源為茜草科植物拉拉藤或粗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