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羊乳

    《中藥大辭典》:羊乳拼音注音Yánɡ Rǔ出處

    《本草經(jīng)集注》

    來源

    為牛科動物山羊綿羊乳汁

    原形態(tài)

    動物形態(tài)詳"羊肉"條。

    化學(xué)成分

    每100克約含水分87克,蛋白質(zhì)3.8克,脂肪4.1克,碳水化物5克,灰分0.9克,鈣140毫克,磷106毫克,鐵0.1毫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黃素0.13毫克,尼克酸0.3毫克,抗壞血酸1毫克,維生素A80國際單位。

    與牛乳比較,山羊乳較富于脂肪及蛋白質(zhì),而綿羊乳更高。山羊、綿羊乳脂肪的脂肪酸,飽和者皆以棕梢酸為最多,但山羊比綿羊含肉豆蔻酸、癸酸較多;不飽和脂肪酸皆以油酸為主,也稍含十二碳烯酸、十四碳烯酸、十六碳烯酸等。

    性味

    甘,溫。

    ①《別錄》:"溫。"

    ②《藥性論》:"味甘,無毒。"

    功能主治

    溫潤補(bǔ)虛。治虛勞羸弱,消渴,反胃,噦逆,口瘡,漆瘡。

    ①《別錄》:"補(bǔ)寒冷虛乏。"

    ②《藥性論》:"潤心肺,治消渴。"

    ③《孟詵》:"治卒心痛,可溫服之。"

    ④《食療本草》:"補(bǔ)肺、腎氣,和小腸,亦主消渴,治虛勞,益精氣。"

    ⑤《日華子本草》:"利大腸,(治)小兒驚癇疾。"

    ⑥《綱目》:"治大人干嘔及反胃,小兒噦啘及舌腫,并時(shí)時(shí)溫服之。"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煮沸。外用:涂敷。

    復(fù)方

    ①補(bǔ)腎虛,亦主中風(fēng):羊乳合脂作羹食。(《食療本草》)

    ②治病人干嘔:羊乳汁飲一杯。(《千金方》)

    ③治小兒噦:羊乳一升,煎,減半,分五服。(《備急方》)

    ④治小兒口瘡:羊乳細(xì)細(xì)瀝口中。(《小品方》)

    ⑤治漆瘡:羊乳汁涂之。(《千金方》)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羊乳拼音注音Yánɡ Rǔ英文名Goat or Sheep Mild出處

    出自《本草經(jīng)集注》。《綱目》:羊乳,白牝者佳。丹溪言反胃人宜時(shí)時(shí)飲之,取其開胃脘、大腸之燥也。

    來源

    藥材基源:為??苿游锷窖蚧蚓d羊的乳汁。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Capra hircus Linnaeus2.Ovis aries Linnaeus

    采收和儲藏:取乳羊的乳汁,消毒后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為飼養(yǎng)家畜之一,口種頗多。

    2.為飼養(yǎng)家畜之一,品種多達(dá)300余種。群居動物,以草類粉良。怕熱不怕冷。

    資源分布:1.分布于全國各地。

    2.分布幾遍全國,以北部和西北地區(qū)為多。

    原形態(tài)

    1.山羊,體長1-1.2cm,體重10-35kg。頭長,頸短,耳大,吻狹長。雌雄額部均有角1對,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彎,角質(zhì)中空,表面有環(huán)紋或前面呈瘤狀。雄者頜下有總狀長須。四肢細(xì),尾短,不甚不垂。全體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雜等多種。

    2.綿羊,綿羊?yàn)槿藗冚^早馴養(yǎng)的家畜。基體重隨品種而不同,最小不過20kg,最大可達(dá)150-200kg。外形特征亦有多樣。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無角;有的僅雄性有角。角形與羊尾也因種而有差異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種者,具有兩層:外層為粗毛可蔽雨水,內(nèi)層為纖細(xì)的絨毛,藉以保溫。但改良品種僅存內(nèi)層的絨毛。前后肢兩趾間具有一腺體,開口于前部。具有淚腺。

    化學(xué)成分

    山羊或綿羊的乳汁,每100g約含水分87g,蛋白質(zhì)3.8g,脂肪4.1g,碳水化物5g,灰分0.9g,鈣140mg,磷106mg,鐵0.1mg,硫胺素(thiamin)0.05mg,核黃素(riboflavine)0.13mg,煙酸(nicotinic acid)0.3mg,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1mg,維生素(vitamine)A80u。與牛乳比較,山羊乳較富于脂肪及蛋白質(zhì),而綿羊乳更高。山羊、綿羊乳脂肪的脂肪酸,飽和者皆以棕櫚酸(palmitic acid)為最多,但山羊比綿羊含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癸酸(capric acid)較多,不飽和脂肪酸皆以油酸(myristic acid)為主,也含少量十二碳烯酸(dodecenoic acid),十四碳烯酸(tetradecenic acid),十六碳烯酸(hexadecenoic acid)等。

    藥理作用

    山羊乳具有促進(jìn)細(xì)胞生長的作用。在小鼠乳腺上皮細(xì)胞的培養(yǎng)基中加入5%的山羊乳,3H-TdR的攝入量增加9.6倍,為加入2%胎牛血清活性的42%,而牛乳無此作用。山羊乳經(jīng)加熱處理后,促細(xì)胞生長作用季低??剐∈驟GF抗體可使山羊乳的促細(xì)胞生長作用降低4%,抗人IGF-I抗體沒有影響。有證據(jù)表明山羊乳的細(xì)胞生長促進(jìn)因子為EGF,但其結(jié)構(gòu)與人或小鼠的EGF可能不同。

    性味

    味甘;性微溫

    注意

    1.《千金·食治》:“令人熱中?!?.《日珠本草》:“綿羊奶,不利氣喘和蟲病?!?/p>功能主治

    補(bǔ)虛;潤燥;和胃;解毒。主虛勞贏瘦;消渴;心痛;反胃嘔逆;口瘡;漆瘡;蜘蛛咬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煮沸或生飲,250-500ml。外用:適量,涂敷。

    各家論述

    1.《別錄》:補(bǔ)虛冷虛乏。

    2.《藥性論》:潤心肺,治消渴。

    3.《孟詵》:治卒心痛,可溫服之。

    4.《食療本草》:補(bǔ)肺、腎氣,和小腸,亦主消渴,治虛勞,益精氣。

    5.《日華子本草》:利大腸,(治)小兒驚癎疾。

    6.《綱目》:治大人干嘔及反胃,小兒噦啘及舌腫,并時(shí)時(shí)溫服之。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ào Zhànɡ Zhú別名吉祥草、馬鬃花、觀音柳、花丁子、馬骔花英文名Coralplant出處始載于《華北經(jīng)濟(jì)植物志要》。來源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爆仗竹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usselia equisetiform......
  • 《中藥大辭典》:瓣蕊唐松草拼音注音Bàn Ruǐ Tánɡ Sōnɡ Cǎo別名花唐松草、馬尾黃連、腎葉唐松草(《河北中藥手冊》)出處《河北中藥手冊》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瓣蕊唐松草的根。秋季采挖,去凈泥土,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叢和林緣......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丁香拼音注音Bái Dīnɡ Xiānɡ別名麻雀糞、家雀糞、樹麻雀來源雀形目文鳥科樹麻雀Passer montanus (L.),以糞便入藥。山麻雀Passer rutilans Temm.的糞便也作白丁香用。生境分布......
  • 拼音注音Bái Sān Qī別名打不死、還陽參、三面七、接骨丹、三步接骨丹、三匹七。出處《陜西中草藥》來源為景天科植物豌豆七的全草。夏季采收全草,曬干用或鮮用。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下巖石上的腐殖土或石隙,常生在石灰?guī)r地區(qū).分布陜西、河南、湖北......
  • 拼音注音Bái Sān Qī Gēn出處《陜西中草藥》來源為景天科植物碗豆七的根。性味味苦澀,性涼。功能主治理氣,收澀,消腫。治痢疾,腹瀉,喉炎,勞傷,跌打損傷,紅腫疼痛。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4錢。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