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藥材基源:為鱈科動物鱈魚的骨。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adus macrocephalus(Tilesius)
采收和儲藏:捕獲鱈魚后,除去肉及骨臟,取骨,洗凈,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冷水性底棲魚類,以無脊椎動物及小型魚類為食。夏、秋季棲息于黃海冷水區(qū),冬季回游于水深50-80m的沿海泥底區(qū)越冬。于黃海生殖期1-2月,懷卵量34萬-83萬粒,沉性卵,徑0.98-1.05mm。
資源分布:我國分布渤海、黃海及東海北部。
鍤魚,體稍側扁,尾部向后逐渭狹小。體長一般為20-30cm,大者可達50-70cm。頭大,吻長,鈍尖。眼中大,上側位。口大,前位,上頜突出,上頜骨后延達瞳孔前緣下方;下頜略短,下頜前端下方有一觸須。兩鬲與犁骨均具牙群,牙圓錐形,外行牙較大。鰓孔寬大,鰓蓋膜與頰部相連。鰓蓋條6,鰓耙3+18。體被小圓鱗,側線前部高位,漸向下彎,成側中位。側線鱗150(21-40)。背鰭3個,鰭條分別為13-15、16-20、15-21,第2背鰭基較其他兩背鰭基為長。臀鰭2個鰭條分別為17-22、16-20。分別與第2、3背鰭相對。胸鰭短。腹鰭喉倍。尾鰭后緣略凹。體背灰褐色,具很多不規(guī)則棕色和黃色斑紋。各鰭灰色,腹面灰白色。
。主腳氣
外用:適量,研粉,調敷。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藥材基源:為鱈科動物鱈魚的骨。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adus macrocephalus(Tilesius)
采收和儲藏:捕獲鱈魚后,除去肉及骨臟,取骨,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冷水性底棲魚類,以無脊椎動物及小型魚類為食。夏、秋季棲息于黃海冷水區(qū),冬季回游于水深50-80m的沿海泥底區(qū)越冬。于黃海生殖期1-2月,懷卵量34萬-83萬粒,沉性卵,徑0.98-1.05mm。
資源分布:我國分布渤海、黃海及東海北部。
原形態(tài)鍤魚,體稍側扁,尾部向后逐渭狹小。體長一般為20-30cm,大者可達50-70cm。頭大,吻長,鈍尖。眼中大,上側位。口大,前位,上頜突出,上頜骨后延達瞳孔前緣下方;下頜略短,下頜前端下方有一觸須。兩鬲與犁骨均具牙群,牙圓錐形,外行牙較大。鰓孔寬大,鰓蓋膜與頰部相連。鰓蓋條6,鰓耙3+18。體被小圓鱗,側線前部高位,漸向下彎,成側中位。側線鱗150(21-40)。背鰭3個,鰭條分別為13-15、16-20、15-21,第2背鰭基較其他兩背鰭基為長。臀鰭2個鰭條分別為17-22、16-20。分別與第2、3背鰭相對。胸鰭短。腹鰭喉倍。尾鰭后緣略凹。體背灰褐色,具很多不規(guī)則棕色和黃色斑紋。各鰭灰色,腹面灰白色。
功能主治。主腳氣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粉,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