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石蘿藤

    拼音注音Shí Luó Ténɡ別名

    大鴨公藤(《四川常用中草藥》)。

    出處

    《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

    為鼠李科植物牛兒藤根、莖。全年可采。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路旁、溝邊灌木叢中向陽處。分布四川、云南、陜西、湖北等地。

    原形態(tài)

    牛兒藤,又名:金背勾兒茶。

    落葉灌木,高達(dá)7.5米。小枝綠褐色,上部傾垂成藤狀。葉互生;卵形、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5~11厘米,先端鈍或稍尖,莖部圓形或亞心形,全緣,光滑,下面干時(shí)金黃色,側(cè)脈平伸;葉柄無毛,長1.3~2厘米。,圓錐花序,生于小枝頂端;花小,長約1.5毫米,淡綠黃色;花梗長1.5~2.5厘米;花萼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闊倒卵形;雄蕊5,附著花盤邊緣;予房與花盤分離,2室,花柱2叉。核果長圓形,熟時(shí)黑色,花柱宿存,基部具宿存萼。花期6~7月。果期8~9月。

    性味

    《四川常用中草藥》:"苦辛,涼。"

    功能主治

    《四川常用中草藥》:"解表,清熱。根:治胸腹脹痛,紅白痢疾,跌打損傷,筋骨痛。莖:治紅崩白帶,月經(jīng)不調(diào)。"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大劑量0.5~1兩)。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ì Mò Línɡ Cǎo別名刺參(《西藏常用中草藥》),降扯(《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出處《新醫(yī)學(xué)雜志》9:31,1973來源為川續(xù)斷科植物刺藦苓草的幼嫩全草。6~7月采收。同屬植物水蘇葉藦苓草的幼嫩全草,亦同等入藥。生境分布......
  • 《中藥大辭典》:刺蜜拼音注音Cì Mì別名羊刺蜜(《北史》),草蜜、給敦羅(《本草拾遺》),刺糖、駱駝刺糖(《新疆藥材》),陽塔克西克爾(維名)。出處《本草拾遺》來源為豆科植物駱駝刺葉中分泌液凝結(jié)而成的糖粒。夏季采收,以布鋪地,敲打枝葉,糖......
  • 《全國中草藥匯編》:刺血紅拼音注音Cì Xuè Hónɡ別名花葉假杜鵑來源爵床科刺血紅Barleria lupulina Lindl.,以全株入藥。生境分布廣東、廣西。性味辛、苦,溫。注意孕婦忌服。功能主治通經(jīng)活絡(luò),解毒消腫。主治毒蛇咬傷,......
  • 拼音注音Cì Tōnɡ Cǎo別名黨楠、裂葉木通、棁木、擋凹、天羅傘英文名pith of Himalayan Trevesia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刺通草的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Trevesia pal......
  • 拼音注音Cì Lánɡ Guǒ別名老虎刺、銹花針、刺檀香、三顆針來源藥材基源:為夾竹桃科植物假虎刺的根。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arissa spinarum L.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洗凈,切片,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沙地灌叢中。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