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栲栗

    拼音注音Kǎo Lì別名

    錐栗、米錐栗、勒翠

    來源

    藥材基源:為殼斗科植物桂林栲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集,剝?nèi)ス麣?,曬干?/p>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喜溫暖濕潤,常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地或谷地,與常綠闊葉林混交,有時與馬尾松混交形成混交林。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廣西、貴州西南部及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喬木,高達20m,胸徑60cm。樹皮暗灰色,老時縱裂。小枝有橢圓形皮孔,無毛。葉互生;葉柄長1-2.5cm;葉片披針形或卵圓披針形,長7-18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部常圓形或?qū)捫ㄐ危胁恳陨嫌袖忼X,網(wǎng)絡較明顯,葉兩面近同色,中脈在上面有突起,無毛,羽狀側(cè)脈10-12對。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圓錐狀或穗狀,花序軸幾無毛,雄花綠白色,細小,排成直立,分枝的圓錐狀或穗狀花序,簇生于小枝頂端;雌花每朵藏于一總苞內(nèi),排成一短的穗狀花序??偘鷱郊s2.5cm,外被密生鹿角狀銳刺,成熟時開裂,3-4裂瓣,殼斗壁厚1-1.5mm,刺長0.7-1.4cm,基部或中部以下匯合生成刺束,較密生,殼斗內(nèi)壁密被棕色長絨毛,外壁及刺幼時被灰色細毛,殼斗成熟時近無毛,每殼斗具1堅果;堅果近卵形,直徑1-1.3cm,高1.2-1.6cm,無毛,臍部與果底部幾同大?;ㄆ?-7月,果期翌年9-11月。

    性味

    甘;性平

    功能主治

    補腎;健胃。主腎虛;痿弱;消瘦乏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適量,炒食;或與瘦豬肉同煮。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āo Tóu Xiàn別名野莧菜、光莧菜來源莧科莧屬植物凹頭莧Amaranthus ascendens Loisel.,以全草和種子入藥。性味甘、淡,涼。功能主治清熱利濕。用于腸炎,痢疾,咽炎,乳腺炎,痔瘡腫痛出血,毒蛇咬傷。用法用......
  • 《中藥大辭典》:凹樸皮拼音注音āo Pǔ Pí出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來源為木蘭科植物鵝掌楸的樹皮。生境分布野生于山谷林內(nèi)或陰坡水溝邊;或栽培作觀賞。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等地。原形態(tài)鵝掌楸,又名:馬褂樹、雙飄樹。落葉喬木,高達1......
  • 拼音注音āo Wǎ Wéi別名藏瓦韋來源藥材基源:為水龍骨科植物棕鱗瓦韋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pisorus scolopendrius(Ham.ex D.Don)Mehra et Bir[L.excavatus Bory var......
  • 拼音注音āo Liè Máo Shè Xiānɡ別名毛麝香、山薄荷來源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凹裂毛麝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denosma re-tusilobum Tsoong et Chin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曬干或鮮......
  • 《中藥大辭典》:埃蕾拼音注音āi Lěi出處《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來源為龍膽科植物百金花的帶花全草。開花時采集,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沙漠地區(qū)的湖盆,濕潤和鹽漬化的沙地。分布內(nèi)蒙古、新疆、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等地。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