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盞草根

    《中藥大辭典》:金盞草根拼音注音Jīn Zhǎn Cǎo Gēn出處

    《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

    為菊科植物小金盞花。

    功能主治

    治疝氣。

    復方

    治疝氣:金盞草鮮根二至四兩(干的一至二兩),公雞一只(洗凈,去腸雜),紅酒四兩。酌加開水,燉三小時,分兩三次服。雞肉亦可服。(《福建民間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金盞草根拼音注音Jīn Zhǎn Cǎo Gēn英文名root of Marigold出處

    出自《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小金盞花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lendula arvensis 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鮮用或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

    小金盞花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約40cm。全株散生柔毛。莖直立,上部有分枝。單葉互生;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粗鋸齒。頭狀花序,直徑約2cm,頂生,有梗;總苞片綠色,線形,邊緣膜南;邊緣舌狀花,雌性,硫黃色,舌片先端有3齒;中內(nèi)管關(guān)花,兩性,先端5裂;花托片。瘦果,背部具軟刺,最外列數(shù)個有嘴狀直生,內(nèi)列數(shù)個內(nèi)黃如環(huán)狀,無冠毛。花期夏季。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解毒消腫。主睪丸炎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0-60g,鮮品60-120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Ní Shēn來源藥材基源:為海參科動物蛇目白尼參及圖紋白尼參的全體。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Bohadschia argus Jaeger2.Bohadschia marmorata Jaeger[B.bivittata(......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屈菜拼音注音Bái Qū Cài別名山黃連、土黃連、牛金花、八步緊、斷腸草[北京]來源為罌粟科白屈菜屬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以全草入藥。花盛期采收,割取地上部,曬干或鮮用。性味苦,涼。有毒......
  • 《中藥大辭典》:白屈菜根拼音注音Bái Qū Cài Gēn別名小人血七(《陜西中草藥》)。出處《陜西中草藥》來源罌粟科植物白屈菜的根。夏季采挖,陰干用。性味味苦澀,性溫。功能主治破瘀消腫,止血止痛。治勞傷瘀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消化性潰瘍病......
  • 《中藥大辭典》:白山苔拼音注音Bái Shān Tái出處《吉林中草藥》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細葉杜香的葉。全年可采,陰干,或采鮮葉熬膏。生境分布生長于苔蘚類水甸子內(nèi)或濕潤的山坡上。分布我國東北與內(nèi)蒙古等地。原形態(tài)常綠小喬木,高達50厘米。多分......
  • 拼音注音Bái Shān Liǎo來源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白山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gonum laxmanni Lepech.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晾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高山凍原下界草地上。資源分布:分布于我國東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