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蝴蝶草根

    拼音注音Hú Dié Cǎo Gēn別名

    夜關(guān)門

    出處

    《貴陽民間藥草》

    來源

    為豆科植物擬粉葉羊蹄甲。夏、秋季采取。

    生境分布

    分布廣東、浙江、貴州、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擬粉葉羊蹄甲,又名:蝴蝶草。

    攀援性木質(zhì)藤本,長1.5~2.5米。全株被有稀少的紅棕色柔毛。莖近圓柱形而略扁,有棱。上部葉腋多抽枝條,每枝下部有對生卷須2個,向內(nèi)卷曲,單葉互生,有柄,長2~3厘米,葉片圓形或近于腎形,基部淺心形或近于截形,先端2裂至葉片中部,裂片頂端圓形,全緣,分裂處有一條線形小須;上面鮮綠色,無毛,下面粉白色,疏生紅棕色柔毛,上具粗脈7~9條,葉長5~7厘米,寬5.2~7厘米,少數(shù)長約3厘米,寬約4厘米。傘房花序,花10~19朵,長約5厘米,苞片與小苞片絲狀,均被紅棕色柔毛;萼筒長1.3厘米,圓柱狀,上端5裂;花冠5瓣,假蝶形,能育雄蕊3:雌蕊1,子房無毛,柱頭頭狀。莢果帶形,干時黑色,有明顯網(wǎng)脈,長12~23厘米,寬4厘米。花期5~6月。果期7~8月。

    性狀

    根多切成斜片,厚約2毫米,外表粗糙,黑褐色略帶棕色。皮層淺棕色,心部木質(zhì),黃白色,有多數(shù)小孔。氣無,味略苦澀。

    性味

    澀,平,無毒。

    功能主治

    收斂止血;治咳嗽,遺尿,咯血。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或燉肉。外用:研末撒。

    復(fù)方

    ①治咳嗽咯血、吐血,夜關(guān)門一至二兩。燉豬肺或煎水吃。

    ②治大腸下血:夜關(guān)門一兩,芭蕉根一兩,薴麻根五錢,皂角刺二錢,黃捎五錢。將藥放入豬大腸內(nèi),或燉甜酒糟服。

    ③治遺尿或夜間尿多:夜關(guān)門一兩。先以燒酒浸透,曬干,再用醋炒,然后燉豬肉半斤,或燉豬尿脬吃,三日一劑,連服三劑。

    ④治紅崩:夜關(guān)門五錢,朱紅紙一張(燒灰),陳棕三錢(燒灰)。煎甜酒糟服。痊愈后,用白芍五錢,牡丹根二錢,燉雞一只吃。

    ⑤治白帶:夜關(guān)門三錢,白芷三餞,白皮紙一張(燒灰)。煎甜酒糟服。痊愈后用白芍五錢,牡丹根二錢,蒸雞一只內(nèi)服。

    ⑥治婦女子宮脫出:夜關(guān)門、螺絲肉。烘干,研末,洗、服并用(內(nèi)服量,夜關(guān)門五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鷴拼音注音Bái Xián別名鵯雉(《爾雅》),白鵯、白雉(《爾雅》郭璞注),越禽(《動物學(xué)大辭典》),銀雞(《脊椎動物分類學(xué)》),銀雉(《中國動物圖譜·鳥類》)。出處《本草圖經(jīng)》來源為雉科動物白鷴的肉。生境分布多見于山地......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鶴靈芝拼音注音Bái Hè Línɡ Zhī別名癬草來源爵床科白鶴靈芝屬植物白鶴靈芝Rhinacanthus nasutus (L.) Lindau (R. communis Nees),以枝或葉入藥。全年可采,鮮用或......
  • 拼音注音Bái Hè Jūn來源藥材基源:為多孔菌科真菌東方栓菌的子實(shí)體。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ametes orentalis (Yasuda)Imaz.[Polystictus orientalis Yasuda]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
  • 拼音注音Bái Hè Ténɡ別名白面水雞(《陸川本草》),白背絲綢(《生草藥手冊》),白底絲綢(《嶺南草藥志》),綢緞藤、銀背藤(《廣西藥植名錄》),一匹綢(《廣西中草藥》)。出處《本草求原》來源為旋花科植物白鶴藤的莖葉。秋季采收。生境分......
  • 《中藥大辭典》:白鶴藤根拼音注音Bái Hè Ténɡ Gēn別名白膏藥根。出處《本草求原》性味澀甘,平。功能主治寬筋壯骨,浸酒用。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白鶴藤根拼音注音Bái Hè Ténɡ Gēn別名白膏藥根英文名Root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