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海柏

    拼音注音Hǎi Bǎi來源

    藥材基源:為隱絲藻科植物海柏的藻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opes polyideoides Okam.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潮內(nèi)帶或低潮帶的巖石上和石沼中。

    資源分布:我國分布于東南沿海。

    原形態(tài)

    藻體暗紅紫色,軟骨質(zhì),叢生,高5-15cm,寬約2mm,直立,基部圓柱形,色深較硬,上部略扁,色淺稍軟,二叉分枝如帚狀,枝端鈍頭。枝體上常有輕微縊縮處,偶有小育枝、髓部絲狀細(xì)胞連成網(wǎng)狀,疏松,皮層細(xì)胞小,緊集成鏈狀。四分孢子囊群生于分枝上部,囊果色深,微凸呈小顆粒狀。固著器圓盤狀。藻體衰老時變黃,干燥后變?yōu)榻琴|(zhì)。

    性狀

    性狀鑒別 藻體深紫紅色或淡黃色,叢生,長5-15cm,鮮時軟骨質(zhì),干后呈角質(zhì)?;繄A柱形,有圓盤狀固著器,上部略壓扁。二叉分枝,頂端鈍。藻體常有輕微的窄縮處,并偶見小育枝。氣微腥,味微咸。

    性味

    甘;咸;寒

    功能主治

    清熱瀉火;緩下通便。主胃腸炎;胃痛;高血壓??;慢性便秘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或研末。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巴豆油拼音注音Bā Dòu Yóu出處《綱目》來源為大戟科植物巴豆種仁中的脂肪油。植物形態(tài)詳“巴豆“條。性狀為黃色或黃褐色液體,有粘稠性,透明,微具螢光。有辛灼的香氣。性味辛,熱,有毒。功能主治①《綱目》:“治中風(fēng)痰厥,氣厥......
  • 拼音注音Bā Dòu Shuānɡ英文名SEMEN CROTONIS PULVERATUM來源本品為巴豆的炮制加工品。性狀本品為粒度均勻、疏松的淡黃色粉末,顯油性。貯藏置陰涼干燥處。炮制取凈巴豆仁,照制霜法(附錄Ⅱ D)制霜,或取仁碾細(xì)后,......
  • 《中藥大辭典》:布朗耳蕨拼音注音Bù Lǎnɡ ěr Jué別名睬甲哈烏(藏名)出處《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來源為鱗毛蕨種植物布朗耳蕨的全草。8~9月采挖,切段,曬干。生境分布生于高寒林下陰濕地及巖石縫中。分布陜西、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態(tài)多年......
  • 拼音注音Bù Zhā Yè別名蓑衣子、破布葉、麻布葉、爛布渣、布包木、破布樹、薢寶葉來源為椴樹科破布葉屬植物破布樹Microcos paniculata.的葉。夏秋采葉,曬干。性味淡、微酸,平。功能主治清暑,消食,化痰。用于感冒,中暑,食滯......
  • 《全國中草藥匯編》:布狗尾拼音注音Bù Gǒu Wěi別名兔狗尾、狐貍尾、虎尾輪、防蟲草、貓上樹來源豆科貍尾草屬植物長穗貓尾射Uraria crinita Desv. var. macrostachya Wall.,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洗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