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粉萆薢

    拼音注音Fěn Bì Xiè英文名RHIZOMA DIOSCOREAE HYPOGLAUCAE來源

    本品為薯蕷科植物粉背薯蕷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bin 的干燥根莖。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切片,曬干。

    性狀

    本品為不規(guī)則的薄片,邊緣不整齊,大小不一,厚約0。5mm。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切面黃白色或淺灰棕色,維管束呈小點狀散在。質松,略有彈性。氣微,味辛、微苦。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

    鑒別

    (1) 本品橫切面:外層為多列木栓化細胞。皮層較窄,細胞多切向延長,壁略增厚,壁孔明顯;黏液細胞散在,內含草酸鈣針晶束。中柱散有有限外韌型及類周木型維管束;薄壁細胞壁略增厚,具壁孔,細胞中含淀粉粒。本品粉末黃白色。淀粉粒單粒圓形、卵圓形或長橢圓形,直徑5~32μm,長至40μm,臍點點狀或裂縫狀;復粒少數,多由2 分粒組成。厚壁細胞眾多,壁木化,孔溝明顯,有的類似石細胞,多角形、梭形或類長方形,直徑40~80μm ,長至224μm。草酸鈣針晶束長64~84μm 。

    (2) 取本品粉末10g ,加水100ml ,浸泡過夜,置60℃水浴中加熱10分鐘,趁熱濾過,取濾液各2ml ,分置二支試管中,一管加氫氧化鈉試液2ml ,另一管加鹽酸溶液(1→20)2ml,密塞,用力振搖1 分鐘,含堿液管的泡沫比含酸液管高達數倍。

    歸經

    歸腎、胃經。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利濕去濁,祛風除痹。用于膏淋,白濁,白帶過多,風濕痹痛,關節(jié)不利,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

    9~15g。

    摘錄《中國藥典》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蘭花拼音注音Bái Lán Huā別名白玉蘭、白緬花來源木蘭科含笑花屬植物白蘭花Michelia alba DC.,以根、葉、花入藥。夏秋采,鮮用或曬干。性味苦、辛,微溫。功能主治芳香化濕,利尿,止咳化痰。根:泌尿系感......
  • 拼音注音Bái Lán Huā Yè來源藥材基源:為木蘭科植物白蘭花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ichelia alba DC.采收和儲藏:夏、秋采摘,洗凈,鮮用或曬干備用。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適生了溫暖濕潤氣候和肥沃疏松的土壤。資源分布:找......
  • 拼音注音Bái Lěnɡ Cǎo別名癆傷藥、冷水七、冷水丹、紅冷草。來源藥材基源:為鳳仙花科植物細柄鳳仙花的根及根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mpatiens leptocaulon Hook.f.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根及根莖,洗凈,鮮用......
  • 別名酸胖、哈爾馬格、唐古特白刺來源蒺藜科白刺屬植物甘青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r.以果實入藥。秋季果實成熟采收,曬干。性味甘、酸,溫。功能主治健脾胃,助消化,安神,解表,下乳。用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神經衰弱,感冒,......
  • 《中藥大辭典》:白刺花拼音注音Bái Cì Huā別名白花刺(《貴州草藥》),苦刺花(《文山中草藥》)。出處《貴州草藥》來源為豆科植物白刺花的根。夏季采收。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灌木叢中或草坡。分布云南、四川、貴州,陜西、甘肅、河南、山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