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爬樹龍、三爪龍、三角楓,馬龍頭葉、飛蜈蚣
《紅河中草藥》
為葡萄科植物滇崖爬藤的全草。全年可采。一般鮮用。
生于陰濕的巖壁及闊葉林中。分布云南。
常綠灌木。莖攀援,節(jié)上具氣根,卷須與葉對生,分枝多,具吸盤。葉互生,葉柄長3~7厘米,小葉3枚,膜質,卵形,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兩側小葉基部偏斜,邊緣疏具粗鋸齒,小葉幾無柄。腋生聚傘花序,小花黃綠色,雜性。漿果球形。
辛,溫。
散瘀消腫,續(xù)筋骨。
①治骨折:鮮滇崖爬藤、大麻藥、五爪金龍、綠葡萄根各適量。搗敷,三日換一次。
②治跌打腫痛,風濕關節(jié)痛:滇崖爬藤干莖、根三至五錢。煎服或配方泡酒服。外用鮮滇崖爬蘑,搗敷。
③治瘡癤紅腫:鮮滇崖爬藤,搗敷。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爬樹龍、三爪龍、三角楓,馬龍頭葉、飛蜈蚣
出處《紅河中草藥》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滇崖爬藤的全草。全年可采。一般鮮用。
生境分布生于陰濕的巖壁及闊葉林中。分布云南。
原形態(tài)常綠灌木。莖攀援,節(jié)上具氣根,卷須與葉對生,分枝多,具吸盤。葉互生,葉柄長3~7厘米,小葉3枚,膜質,卵形,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兩側小葉基部偏斜,邊緣疏具粗鋸齒,小葉幾無柄。腋生聚傘花序,小花黃綠色,雜性。漿果球形。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散瘀消腫,續(xù)筋骨。
復方①治骨折:鮮滇崖爬藤、大麻藥、五爪金龍、綠葡萄根各適量。搗敷,三日換一次。
②治跌打腫痛,風濕關節(jié)痛:滇崖爬藤干莖、根三至五錢。煎服或配方泡酒服。外用鮮滇崖爬蘑,搗敷。
③治瘡癤紅腫:鮮滇崖爬藤,搗敷。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