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大尾搖

    《全國中草藥匯編》:大尾搖拼音注音Dà Wěi Yáo別名

    象鼻草、全蟲草、狗尾蟲、天芥菜

    來源

    紫草科天芥菜屬植物大尾搖Heliotropium indicum L.,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收,曬干或鮮用。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用于肺炎,肺膿腫,膿胸,腹瀉,痢疾,睪丸炎,白喉,口腔糜爛,癰癤。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或取汁漱口。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大尾搖拼音注音Dà Wěi Yáo別名

    魷魚草、斑草(《福建民間草藥》),貓尾草(《南寧市藥物志》),象鼻癀(《閩南民間草藥》),象鼻草、墨魚須草(《福建中草藥》)。

    出處

    《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

    為紫草科植物大尾搖全草。秋季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曠地、河邊及溪旁。分布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原形態(tài)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5~50厘米,被粗毛。葉對生或互生,卵形至卵狀矩圓形,長3~8厘米,稍有毛,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下延至葉柄上。穗狀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長3~10厘米,彎曲,花全部生于總軸的一面,最下部的先開放;萼綠色,5裂;花冠淺藍色或近白色,管狀,喉部禿裸,裂片5,擴展,花冠長約5毫米,直徑3~3.5毫米;雄蕊5,內(nèi)藏;花柱頂生,頂端有一扁圓錐狀的盤。果長4~5毫米,由2個卵形小堅果組成?;ㄆ谙脑?。

    歸經(jīng)

    《泉州本草》:"入肺經(jīng)。"

    性味

    苦,平。

    ①《福建民間草藥》:"甘,平,無毒。"

    ②《南寧市藥物志》:"辛,涼。"

    ③《閩南民間草藥》:"苦,平寒。"

    注意

    《南寧市藥物志》:"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清熱,利尿,消腫,解毒。治肺炎,膿胸,咽痛,咳嗽,膀胱結石,小兒急驚,口糜,癰腫。

    ①《福建民間草藥》:"利尿清熱,消癰解毒。治發(fā)熱結斑,肺炎,膿胸。"

    ②《南寧市藥物志》:"消腫解毒散積,內(nèi)服治膀胱結石;枝葉配石灰煎水熏洗治蛇頭瘡。"

    ③《閩南民間草藥》:"治咽喉痛,咳嗽,瘡腫初起,口腔糜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鮮者1~2兩;或絞汁蜜調(diào)服。外用:煎水洗或搗汁含漱。

    復方

    ①治癍痧腹痛:大尾搖鮮全草一至二兩。煎湯服。

    ②治肺炎,肺膿瘍,膿胸:大尾搖鮮全草二兩。煎湯調(diào)蜜服;或鮮全草二至四兩搗爛絞汁,調(diào)蜜服。

    ③治睪丸腫痛:大尾搖鮮根二兩。水煎服。

    ④治小兒急驚風:大尾搖干根四錢,干黃膽草三錢,加食鹽少許,水燉服。

    ⑤治口腔糜爛:大尾搖鮮葉搗爛絞汁含漱,日四至六次。

    ⑥治癰癤:大尾搖鮮根二兩,食鹽少許,水煎服;另取鮮葉以冷飯搗爛敷。(選方出《福建中草藥》)

    臨床應用

    治療癰癤:取干品60克切碎,加水lOOO毫升,緩火煎至500毫升。每次20毫升,每日3次飯后服。小兒酌減。治療213例,服藥1~3天痊愈者37例,4~5天者96例,6~10天者52例,10天以上者28例。初步觀察,對癰癤初期、化膿期、組織壞死期均有效,早期使用效果較好。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大尾搖拼音注音Dà Wěi Yáo別名

    魷魚草、斑草、貓尾草、象鼻癀、象鼻草,墨魚須草、大狗尾、象鼻花、天芥菜、狗尾蟲、四角蘇、勾頭蛇、臭檸檬

    英文名Herb of Indian Heliotrope出處

    出自《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紫草科植物大尾搖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liotropiu mindicum L.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丘陵山坡曠野、田邊、路旁荒草地或溪溝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一年生草本,高15-60cm。根圓柱形,于時黃褐色。莖直立,粗壯,多分枝,被糙伏毛。葉互生,稀近對生;葉柄長2-5cm;葉片卵形橢圓形,長4-10cm,寬2-4cm,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截形,下延至葉柄,邊緣稍有鋸齒或略呈波狀,兩面疏生短糙毛。蝎尾狀聚傘花序,長5-20cm,細長彎曲,單一,不分枝,頂生或與葉對生,無苞片;花小密集,呈2列排列于花序軸的一側;花萼5深裂,裂片披針形,被糙伏毛;花冠淺藍色或藍紫色,稀白色,高腳碟狀,長3-5mm,先端5淺裂,裂片近圓形,擴展,喉部光滑,無附屬物;雄蕊5,內(nèi)藏,著生于花冠簡基部;子房小,花柱與柱頭極短,柱頭闊圓錐體形,先端平截。核果卵形,長4-5mm,有縱肋,2深裂,每裂瓣分成2枚各具單顆種子的分核?;ㄆ?-7月,果期8-10月。

    毒性

    水提取液對小鼠有輕微毒性,醇提取液則無明顯毒性(每鼠腹腔注射1:1濃度0.8ml不引起死亡)。

    化學成分

    大尾搖含生物堿:大尾搖堿(indicine),乙酰大尾搖堿(acetyl indicine),大尾搖寧堿(indicinine),N-氧化大尾搖堿(indicine N-ocide),剌凌德草堿(echinatine),仰臥天芥菜堿(supinine),歐天芥菜堿(heleurine),天芥菜堿(heliotrine),毛果天芥菜堿(lasiocarpine),N-氧化毛果天芥菜堿(lasiocarpine N-ox-ide)。種子油三酰甘油及氰類脂(cyanolipid)中均含C16、C18脂肪酸,氰類脂中C16、C18脂肪酸與會,3-二羥甲基丙烯腈形成酯。

    藥理作用

    根的水提取液給麻醉貓靜脈注射可降低血壓并興奮呼吸,對離體蟾蜍心臟有抑制作用;醇提取液則均無作用。水提取液對離體豚鼠回腸無明顯作用,對離體兔十二指腸可升高其張力;醇提取液則均為抑制。對蟾蜍腹直肌二者均無影響,對離體大鼠子宮則二者均有顯著興奮作用。水提取液及醇提取液均有催產(chǎn)素樣作用。葉的提取物對小鼠的Schwartz白血病(腹水型),具有抗腫瘤作用(延長壽命)。

    歸經(jīng)

    肺;膀胱經(jīng)

    性味

    苦;平

    注意

    《南寧市藥物志》: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利尿;消腫;解毒。主肺炎;膿胸;咽痛;口腔糜爛;膀胱結石;癰腫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鮮者50-100g;或絞汁密調(diào)眼。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汁含嗽。

    各家論述

    1.《福建民間草藥》:利尿清熱,消癰解毒。治發(fā)熱結斑,肺炎,膿胸。2.《南寧市藥物志》:消腫解毒散積,內(nèi)服治膀胱結石;枝葉配石灰煎水熏洗治蛇頭瘡。3.《閩南民間草藥>:治咽喉痛,咳嗽,瘡腫初起,口腔糜爛。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扁豆根拼音注音Biǎn Dòu Gēn出處《生草藥性備要》來源為豆科植物扁豆的根。化學成分根含天門冬素酶。根瘤中含多種游離的氨基酸。功能主治治便血,痔漏,淋濁。①《滇南本草》:“治大腸下血,痔漏,冷淋。“②《生草藥性備要》:......
  • 《全國中草藥匯編》:扁豆花拼音注音Biǎn Dòu Huā來源豆科扁豆屬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 的花。7~8月間采摘未完全開發(fā)的花,迅速曬干或烘干,曬時要經(jīng)常翻動,至干足為止。鮮用時隨用隨采。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解暑化......
  • 《中藥大辭典》:扁豆藤拼音注音Biǎn Dòu Ténɡ出處《綱目》來源為豆科植物扁豆的藤莖。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治風痰迷竅,癲狂亂語,同朱砂為末姜湯下?!阿凇毒V目》:“治霍亂,同蘆萚、人參、倉米等分煎服?!坝梅ㄓ昧績?nèi)服:煎湯,3~5......
  • 《中藥大辭典》:扁豆衣拼音注音Biǎn Dòu Yī別名扁豆皮(《本草便讀》)出處《安徽藥材》來源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種皮。性狀干燥種皮呈不規(guī)則卷縮片狀,大小不一,厚不到1毫米,光滑,乳白色或淡黃白色,種阜半月形,類白色。質(zhì)堅,易碎。氣味皆......
  • 拼音注音Biǎn Zhóu Mù英文名root of Jerusalemthorn出處始載于《海南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扁軸木的枝樹皮或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rkinsonia aculenta L.采收和儲藏:四季均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