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傷寒論綱目》 厥陰經(jīng)脈

    作者: 沈金鰲

    【綱】仲景曰。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目】喻昌曰?;瑸殛柮}。其里熱熾盛可知。故宜行白虎湯以解其熱。與三陽之治不殊也。

    魏荔彤曰。此言厥陰傳經(jīng)熱邪盛于里。勿誤認為寒邪也。傷寒厥陰病。必有厥。厥之為寒為熱迥別。如厥陰病而癥俱厥。似寒邪矣。然脈見滑。滑者。大而數(shù)也。與沉細遲微相反矣。是熱邪在里也。此內(nèi)為真熱。外厥以現(xiàn)假寒乎。非也。其厥者。即他條所云。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之凡厥也。乃陰陽氣不順接所致也。不必陰盛陽衰。氣不順接??梢猿韶?。即陽盛陰衰。氣不順接。亦可成厥也。故必診脈之滑而知熱在里。當急救其絕陰以制亢陽。不當目為孤陽上浮之假熱。明矣。主以白虎湯。寒涼以治熱。兼辛散以發(fā)升。俾熱隨肝木發(fā)達于表。亦出邪之道路。乘勢宜然也。

    【綱】仲景曰。傷寒腹?jié)M。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

    【目】朱肱曰。足厥陰。肝之經(jīng)。厥者。盡也。靈樞曰。亥為左足之厥陰。戊為右足之厥陰。

    兩陰俱虛。故曰厥陰。夫陰盡為晦。陰出為朔。厥陰者。以陰盡為義也。其脈循陰器而絡于舌本也。

    脈弗營。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而卵縮。其尺寸俱微緩者。知厥陰經(jīng)受病也。大抵傷寒病。臟腑傳變。陽經(jīng)先受病。故次第傳入陰經(jīng)。以陽主生。故太陽水傳陽明土。土傳少陽木。

    為微邪。陰主殺。故木傳太陰土。土傳少陰水。水傳厥陰木。至六七日。當傳厥陰肝木。必移氣克脾土。脾再受邪。則五臟六腑皆困而危殆。榮衛(wèi)不通。耳聾囊縮。不知人而死矣。速用承氣下之。

    可保五死一生。古人云。脾熱病。則五臟危。又云。土敗木賊。則死。若第六七日傳厥陰。脈得微緩微浮。為脾胃脈也。故知脾氣全。不再受克。邪無所容。榮衛(wèi)將復。水升火降。則寒熱作而大汗解矣。

    厥陰肝之經(jīng)。主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也。若陰氣獨盛。陽氣暴絕。則為陰毒。其癥四肢逆冷。臍腹筑痛。身如被杖。脈沉疾?;蛲禄蚶?。當急灸之。服以辛熱之藥。令陽復而大汗解。古云。

    辛甘發(fā)散為陽。謂桂枝、甘草、干姜、附子之類。能復其陽氣也。微用辛甘。甚則用辛苦。陰極發(fā)躁。陰盛似陽。以脈別之。

    楊士瀛曰。脈法曰。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為肝脈。

    【綱】仲景曰。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目】朱肱曰。傷寒六七日。煩滿囊縮。其脈尺寸俱微緩。此足厥陰經(jīng)受病也。厥陰病。其脈微浮而欲愈。不浮為未愈。宜小建中湯。脈微緩者。必囊不縮。外癥必發(fā)熱惡寒似瘧。為欲愈。宜桂枝麻黃合半湯。若尺寸脈俱沉短者。必是囊縮。毒瓦斯入臟。宜承氣湯下之。

    蘇頌曰。厥陰之脈。微緩不浮。中風病傳厥陰。脈轉(zhuǎn)微浮。則邪還于表。而為欲愈。

    魏荔彤曰。此言厥陰病得愈之脈。以明厥陰病邪之去路。標六經(jīng)盡處以立治。即傷寒六經(jīng)之大法也。凡以邪之盛者久必衰。邪之入者久必出。亦由其人陽氣原旺。病邪不能久處于中。則必行其經(jīng)盡而自愈。但厥陰為三陰之盡。其邪行經(jīng)盡而欲出。舍少陽無路也。又舍太陽無門也。故厥陰一經(jīng)。為寒邪得自直中者。由少陰而起。溫之散之。亦由少陽之半表而透太陽之表。為熱邪得自傳經(jīng)者。亦由少陽而傳。升之舉之。亦必由少陽之半表而透太陽之表。故在厥陰。言邪之去路。則不論為寒為熱。舉由此也。試驗于脈。本厥陰病。脈應沉中或見緊?;蛞姅?shù)。俱非微脈也。亦有陽脈而脈微者。則浮沉取之俱微也。今沉取不緊不數(shù)如平人。知陰分之邪已離矣。浮取見微。知陽分之邪欲透矣。此微即太陽中風之陽浮而陰弱也。夫厥陰病。何以言中風。以脈見微而于浮取得之。既非無根之陽外脫。亦非厥陰之陽內(nèi)陷。是厥陰之邪隨陽氣。由少陽達太陽。欲愈之機也。故可以厥陰中風名其病。見厥陰而病具太陽中風之脈。則陽升邪脫??勺R經(jīng)盡得解之候也。是全于浮之一診決之。浮則愈。不浮則未愈??芍巴副?。則病已。未全透表。則病未已。主治者。桂枝湯。升陽驅(qū)邪之用。仲師他條所言攻表宜桂枝湯者。正此處吃緊也。蓋邪已由陽有達太陽透表之勢。故不用復從少陽為治而用柴胡。

    但治太陽。即以治少陽。且正所以治厥陰也。

    【綱】仲景曰。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非臟寒?;咨先肫潆酢9薀?。須臾復止。得食而嘔。

    又煩者?;茁勈吵舫?。其人故吐蛔。吐蛔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目】喻昌曰。此條微旨。千百年來無識之者。昌于篇首總括大意。挈出腎陽胃陽。竊原有所自。臟厥者。正指腎而言之?;棕收?。正指胃而言之。曰脈微而厥。則陽氣衰微可知。然未定其為臟厥蛔厥也。惟膚冷而躁無暫安。乃為臟厥。宜用四逆及灸法。其厥不回者主死。蛔厥則時煩時止。

    未為死候。但因此而馴至胃中無陽。則死也。烏梅丸中酸苦辛溫互用。以安蛔溫胃益虛。久利而便膿血。亦主此者。能解陰陽錯雜之邪故也。

    【綱】仲景曰。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shù)者。為欲自止。雖發(fā)熱。

    不死。

    【目】寇宗曰。下利而下重。即痢癥也。無論病在傷寒中不在傷寒中。其癥皆為厥陰肝經(jīng)所主。若惟用寒涼。有傷肝木暢達之性。將日益陷下。便難救療。惟辨陽氣之升降。使陽升則愈。陽陷則危也。

    喻昌曰。下利而脈沉弦。主里急后重。成滯下之癥。大者即沉弦中之大。微弱數(shù)者。即沉弦中之微弱數(shù)也。脈微弱數(shù)。雖發(fā)熱不死。則脈大身熱者。其死可知矣。

    【綱】仲景曰。下利。有微熱。而陽脈弱者。令自愈。下利。脈數(shù)而渴者。令自愈。設不瘥。

    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下利。脈數(shù)。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復緊。為未解。下利。寸脈反浮數(shù)。尺中自澀者。必圊膿血。

    【目】魏荔彤曰。此二條申解厥陰下利。診脈以為審辨。定邪之升降為愈否也。厥陰病。陽升為吉。陽降為兇。要在下利一癥。固已。然下利中亦有正陽升降之機。不可不詳辨之。以定其愈不愈。

    未可因一下利。而即謂厥陰病中之不可救藥者也。如下利微熱而渴為陽癥。而利為因熱也。診之脈弱。陽氣上升。脈必浮。自無沉緊。是陽升本脈。非陽虛病脈也。且渴亦陽盛熱越上焦之理。合觀脈癥??晌鹬味钭杂?。蓋下利脈應沉緊。陰盛則脈必沉遲。今雖厥陰下利。脈自弱中帶數(shù)。是陽原易升。表原易透。病原欲罷。故令自愈。而勿妄治也。設不愈。其人必圊膿血。豈脈不應癥乎。

    非也。熱邪入陰分已深。因陰分有熱。遽不能已。故不愈。倘下利脈數(shù)熱微。則陽必上升透表。

    邪隨汗出。由厥陰竟達少陽。而邪出矣。又入陰分深。留滯于中。不能得脫。則熱久內(nèi)蓄。必致便膿血。亦猶少陰之便血。為熏灼腸胃。污穢隨下。均一義也。設不弱而緊。非寒邪復中表里。則為陽已深陷。豈能遽解。此診脈必審陽氣升降之故。以明厥陰病之愈否。此要訣也。再就膿血癥言之。亦于診脈識之。寸反浮數(shù)。陽升汗出。病愈無疑。而尺中自澀。則陽雖上浮。而陰中有熱以溷之。是熱入之深。壅閉陰分。故必圊膿血。將陽隨利下陷。失其浮而復為緊。致不可解也。此二條。皆就熱邪傳入厥陰。致成下利。而辨其正陽之升降。以定病機進退也。學人勿混正陽為熱邪。又不可謂正陽升外。別有熱邪應除。斯可與言治厥陰熱邪矣。又二條。正是首條中段不愈之注。示人診得寸脈浮數(shù)應愈。因尺澀故便膿血不愈也。原文不出方。知急辨癥也。癥明而用方。在乎其人矣。

    【綱】仲景曰。傷寒始發(fā)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譃槌小J骋运黠?。不發(fā)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后三日脈之。其熱續(xù)在者。

    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fā)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fā)熱三日。并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

    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脈之。而脈數(shù)。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余。必發(fā)癰膿也。

    【目】喻昌曰。少陰經(jīng)中。內(nèi)藏真陽。最患四逆。故云。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fā)熱者不厥。厥陰經(jīng)中。內(nèi)無真陽。不患其厥。但患不能發(fā)熱。與夫熱少厥多耳。論中恐暴熱來出而不去。后三日脈之。

    其熱尚在。形容厥癥重熱之意。讀者不可草草。然得熱與厥相應。尤無后患。若熱氣有余。病勢雖退。必發(fā)癰膿。以厥陰主血。熱與血久持不散。必致壅敗也。

    魏荔彤曰。厥陰病。以厥為重。而厥與發(fā)熱二者。又必詳辨其時之久暫。與氣之盈絀。此乃病之進退大關(guān)。不容不明者。

    發(fā)熱六日。反厥九日。再熱三日。陰陽之數(shù)各均矣。夫陽入陰九日。陽出陰又九日。一出一入。

    即一屈一伸。一屈一伸。即一曲一直。木之本性也。在三陽之少陽。為往來寒熱。屬腑。故陽陷者淺。而往來之時暫。在三陰之厥陰。為出入厥熱。屬臟。故陽陷者深。而出入之時久。旦日夜半愈者。陰陽數(shù)九極。數(shù)極必變。夜半陽生。故愈也。

    肝為血臟。熱溷其中。而發(fā)癰膿。此見厥陰以陽陷為病。以陽升為愈。而陽升必透表而散。方為全愈。若仍在厥陰。灼炙為患也。是升猶之乎未升也。凡仲景言日。皆約略之詞。如此九日。亦未可拘總以熱與厥較其均平耳。如熱七八日。厥七八日亦可。即熱五六日。厥五六日亦可。不過較量其陰陽盛衰。非定謂必熱九日。厥九日。方可驗準也。

    原文言厥陰病。始發(fā)熱六日。即知其邪自少陰傳來。為熱邪也。何也。少陰病無發(fā)熱。發(fā)熱即為愈機。至傳厥陰。必反發(fā)熱。以少陰在三陰為陰經(jīng)之里。故熱不能發(fā)。厥陰在三陰雖為陰盡處。而與少陽相連表里。故熱可得發(fā)也。

    【綱】仲景曰。傷寒脈結(jié)代。心動悸者。炙甘草湯主之。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jié)。

    脈來數(shù)。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陽盛則促。陰盛則結(jié)。此皆病脈。

    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shù)。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jié)。陰也。脈來動而中止。因而復動者。

    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難治。

    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衰也。脈縈縈如蛛絲者。陰氣衰也。浮而虛大者。陽已無根。沉而虛細者。陰已無根。

    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wèi)氣衰也。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也。傷寒咳逆。上氣。其脈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靜乍亂。

    此為命絕也。

    【目】柯琴曰。首條。寒傷心主。心不主脈。失其常度。故結(jié)代也。結(jié)代皆陰脈。傷寒有此。

    所謂陽癥見陰脈者死矣。二條。脈以五至為平。太過不及。是陰陽偏勝。失其常度也。偏勝之脈。

    更為邪阻。陽邪盛而數(shù)中見止。名曰促。有急趨急蹶之象。陰邪盛而緩中見止。名曰結(jié)。有綿綿瀉漆之狀。陽盛??芍獮殛幪撝∶}。陰盛。可知為陽虛之病狀矣。三條。陰陽相搏而脈動。傷寒見此。

    是形冷惡寒。三焦皆傷矣。況有動中見止。更來小數(shù)。中有還者。反動。宛如雀啄之狀。不以名促反從結(jié)名者。以其為心家真臟之陰脈也。更有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宛如蝦游之狀。

    不可名結(jié)。因得代名者。以乍疏乍數(shù)。為脾家將絕之陰脈也。

    五條。脈浮為陽盛。法當無汗。而反汗出如流珠。是陽虛不能衛(wèi)外而為固。絕汗出矣。陰虛不能藏精而主血。綿綿其去如漆矣。

    六條。外寒傷形。內(nèi)寒傷氣??炔恢?。氣上升。脈散而不朝。心肺之氣已絕矣。

    七條。脈浮而洪。不是死脈。而汗出如油。是心液盡脫。陽反獨留之脈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吳鞠通
  • (公元 752 年)唐.王燾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許多醫(yī)藥著作,編為 1104 門,載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醫(yī)著作之一。

    作者:
  • 作者:
    鄒存檢
  • 作者:
    馬培之
  • 《外科證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維德整理祖?zhèn)髅匦g(shù)及生平經(jīng)驗而成《外科全生集》。此書后經(jīng)清末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評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維德(l669—l749年)字洪緒,別號林屋散人,又號定定子,江蘇吳縣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學家。撰《外科證治全生集》。

    作者:
  • 作者:
    高思敬
  • 作者:
  • 作者:
    朱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