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傷寒論綱目》 愈解

    作者: 沈金鰲

    【綱】仲景曰。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

    【目】柯琴曰。巳午為陽中之陽。故太陽主之。至未上者。陽過其度也。申酉為陽明之時。即日晡也。凡稱欲解者。俱指表而言。如太陽頭痛自止。惡寒自罷。陽明則身不熱。不惡寒也。寅卯主木。少陽始生。即少陽主時也。主氣旺則邪自解矣。辰上者。卯之盡。辰之初也。經(jīng)曰。合夜至雞鳴。

    天之陰。陰中之陰也。脾為陰中之至陰。故主亥子丑時。天以一生而開于子。故少陰主于子。木克丑旺于寅時。故厥陰主丑寅卯三時。

    【綱】仲景曰。凡病。欲知何時得。何時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陽得陰則解。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陰得陽則解也。

    【目】柯琴曰。發(fā)于陽者七日愈。發(fā)于陰者六日愈。以陽數(shù)七陰數(shù)六故。是論日期合陰陽之數(shù)而愈。此論愈時于陰陽反盛時解。何也。陰盛極而陽生。陽盛極而陰生。陰陽之相生。正陰陽之相得。即陰陽之自和也。然此指病在一二日愈者言耳。如六七日愈者。則六經(jīng)各以主時解。是又陽主晝而陰主夜矣。

    【綱】仲景曰。脈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別之。答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shù)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脈為陰陽和平。雖劇。當愈。

    【目】王肯堂曰。針經(jīng)云。寸口人迎。兩者相應若引繩。大小齊等者。名曰平人。言手之寸口脈。

    與喉旁之人迎脈等齊。為平人。他條云。六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者是也。

    鰲按。脈三處同等。只是純陰純陽偏勝之脈。是仍為病脈。是寒熱不解。病猶未愈之脈。故陰陽和平四字。并非陰陽調(diào)和之義。曰和者。言或純陰?;蚣冴?。無乖戾之象。曰平者。言純于陰。純于陽。無駁雜之形也。然曰純陰。究竟偏于陰矣。曰純陽。究竟偏于陽矣。故非調(diào)和之義也。雖劇當愈者。偏陰則陰劇。治其陰之劇。則陰之病當愈。偏陽則陽劇。治其陽之劇。則陽之病當愈。正欲醫(yī)者知此為陰陽偏之脈。而急早治之也。

    【綱】仲景曰。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

    【目】魏荔彤曰。此與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一條。教人于愈期愈時之際。當明辨其是傳經(jīng)盡。不復再傳否也。于何辨其傳不傳。解則不傳。于何辨其解不解。汗則解。于何辨其汗不汗。先煩則汗。于何辨其欲汗之先煩。脈浮則先煩。為欲汗之煩。而非入里之煩。傷寒原無汗。猶可以知其汗而解。傷寒原有汗。何以知其汗為必解之汗乎。故當于脈浮二字求之。而忽浮之脈。必非入里。

    傷風原脈浮有汗之癥。忽添一煩。又不見入里之脈。則為欲解。然則入里之脈。數(shù)急是也。此煩與煩躁之煩不同。脈靜者為不傳也。脈數(shù)急者為傳也。

    【綱】仲景曰。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目】魏荔彤曰。此明太陽中風病愈后。風邪留滯之癥。當聽其自愈。不必妄治也。十二日愈者。六七日推之也。七日愈者。太陽中風也。連病愈之日計之。更得六日。其實五日。除此病愈之后。陰氣復于六。而神清氣爽矣。

    【綱】仲景曰。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然而汗出解也。

    【目】魏荔彤曰。脅下硬滿。較胸脅滿少甚。且不大便而嘔而舌苔。是陽明病胃已成實。而邪復轉傳少陽也。諸癥中。惟不大便為正陽陽明。余皆少陽陽明病。是病在正陽陽明。較前已甚。即病入少陽陽明。較前更深。但俱屬未全成少陽也。仍與小柴胡和解。使正陽之邪。由少陽出。胃不成實。陽明得罷??偀o異也。上焦得通四語。又言邪之結于有形者。隨津液下而由腸以泄。邪之溷于無形者。隨汗而由表以透。此所以正陽陽明之邪。由少陽陽明半表半里以和解為其出路。一同于盡傳少陽治之之法也。又何必俟傳少陽而后施治哉。

    鰲按。喻嘉言謂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八字。關系病機最切。誠哉言也。其意以風寒聚膈中。必挾津液而成喘逆嘔痞諸癥。故上焦風寒不解。則津液必不得下。惟和之于中。而上焦通矣。上焦通而津液亦和而下矣。喻又推言雜病。如痰火哮喘咳嗽瘰等癥。皆火勢熏蒸日久。頑痰膠結經(jīng)隧。所以火不內(nèi)熄。

    則津液必不能下灌靈根。而清華盡化為腐濁。此旨更精。蓋人之生。全賴得水谷之氣以化。津液流貫肢體。若結則病。竭則死矣。凡治病者??刹灰跃热酥蛞簽榧奔痹?。

    【綱】仲景曰。凡柴胡湯病癥而下之。若柴胡癥不罷者。復與柴胡。必蒸蒸而振。卻發(fā)熱汗出而解。凡病。若發(fā)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

    【目】魏荔彤曰。首條。言少陽誤下而癥不罷。是下之誤未及于病也。復與柴胡何疑焉。特以誤下傷正。故見蒸蒸而振之虛象。然陽升表透。陰降里和。少陽之病亦解矣。二條。少陽為病。必自太陽陽明遞傳而來。積日必久。治不合宜。順逆之故已明之。然有治雖逆而病不為逆。則必秉質(zhì)濃。血氣充。故藥邪不能使病邪浸加。正氣且能驅(qū)病邪漸去。故雖誤于汗吐下亡津液。其人陰陽之脈和平。必當自愈。

    而毋庸好事妄治也。曰凡病者。雖言少陽。實統(tǒng)三陽。并六經(jīng)。且及百病言之。故不專曰少陽。

    曰傷寒也。三條。脈不弦大而小。邪微欲解之先兆也。

    【綱】仲景曰。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目】魏荔彤曰。四肢煩疼。陽微發(fā)熱。陰澀汗出。純乎太陽中風矣。然腹?jié)M時痛。下利。吐不能食。如故。是非太陽中風宜表散者。乃太陰病而類于太陽之中風。有陰癥欲還復于陽癥之機也。

    若脈并見長。則邪自太陰欲還少陽必矣。經(jīng)邪內(nèi)陷。因有腹?jié)M等癥。若經(jīng)邪欲出。則癥見四末。

    而不久于內(nèi)陷可知矣。于是陽微陰澀。邪已有漸透營衛(wèi)之勢。兼以弦長脈見少陽之門戶辟而生發(fā)之氣已動矣。更得四末之間。蠢然煩疼。汗出發(fā)熱。邪純回太陽矣。曰。為欲愈。亦見太陰之邪。必由少陽越太陽而出也。至脈見長。在陽明篇屢言之。曰。脈弦者生。長即弦也。在陽明以少陽為出路者。見弦長為生機。豈太陰亦以少陽為出路者。見弦長有異哉。此余言長脈之據(jù)也。

    【綱】仲景曰。少陰中風。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目】魏荔彤曰。少陰病。不外直中傳經(jīng)寒熱二邪。然于其入也。分寒熱必清。于其外也。則不必分寒熱。竟言出而得愈而已。然其癥脈。亦必明辨之。本少陰病也。何忽類太陽之中風。少陰有直中之寒。無直中之風。如有直中之風。則自為風中腎臟之癥。與傷寒中之傳經(jīng)熱邪。固不相涉。

    即與直中寒邪。亦不相干。今曰少陰中風。乃少陰癥忽變?yōu)樗坪跆栔酗L也。何以見之。以其熱自發(fā)而汗自出也。少陰病。反發(fā)熱。反汗出。乃內(nèi)真寒。外假熱。直中寒邪內(nèi)所有之癥。此條未言發(fā)熱汗出。而余言之。非杜撰也。乃原文中所有也。何言之。以脈見陽微陰浮。而知必發(fā)熱汗出也。在少陰直中寒邪之脈見沉緊。是陽緊而陰沉也。在少陰傳經(jīng)熱邪之脈見沉數(shù)。是陽沉而陰數(shù)也。

    今陽見微。是不緊也。原為直中之寒邪將散。故變緊為微。且不沉也。原為傳經(jīng)之熱邪將散。故變沉為微也。且陰見浮。是不沉也。原為直中之寒邪將散。故變沉為浮。且不數(shù)也。原為傳經(jīng)之熱邪將散。故變緊為浮也。此足見少陰病不論寒邪熱邪。見此陽微陰浮。俱為欲愈之機矣。又何以知其發(fā)熱汗出也。太陽論曰。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少陰見陽微。即太陽之浮脈也。再陰脈浮而不沉。非弱之義乎。發(fā)熱則陰寒已微。況脈不見沉緊。則非內(nèi)陰逼陽于外之反發(fā)熱也。汗出則里病已除。脈又不見沉細。則非陰盛逼陽出亡之汗自出也。于此知其陰病轉陽。里邪透表。必發(fā)熱汗出。見欲愈之神理也。

    【綱】仲景曰。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目】魏荔彤曰。此言厥陰病得愈之脈。本厥陰病。脈應沉中見緊?;蛞姅?shù)。俱非微脈。亦有陽微而脈微者。則浮沉取之皆微。今沉取不見緊數(shù)。知陰分之邪已雜。浮取見微。知陽分之表欲透。

    此微即太陽中風之陽浮而陰弱也。本厥陰病。若真中風。自有口眼歪斜等癥。今脈微浮。既非無根之陽外脫。亦非厥陰之陽內(nèi)陷。是厥陰之邪隨陽。氣由少陽達太陽。欲愈之機也。故可以厥陰中風名其病。見陽升邪脫??勺R經(jīng)盡得解之候也。

    是全于浮之一診決之。浮則愈。不浮則未全愈。邪透表則愈。邪未全透表則病未全已。桂枝湯。

    正吃緊法矣。

    【綱】仲景曰。問曰。病有戰(zhàn)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脈浮而緊。按之反芤。此為本虛。故當戰(zhàn)而汗出也。其人本虛。是以發(fā)戰(zhàn)。以脈浮。故當汗出而解。若脈浮而數(shù)。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虛。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發(fā)戰(zhàn)也。

    【目】柯琴曰。治病必求其本。本者。其人平日稟氣之虛實。緊者。急也。與數(shù)同而有別。蓋有虛實之分焉。又必按之芤不芤。而虛實之真?zhèn)萎呉姟?/p>

    【綱】仲景曰。病有不戰(zhàn)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脈大而浮數(shù)。故知不戰(zhàn)汗出而解也。

    問曰。病有不戰(zhàn)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脈自微。此以曾經(jīng)發(fā)汗。若吐。若下。若亡血。

    以內(nèi)無津液。待陰陽自和。必自愈。故不戰(zhàn)不汗出而解也。

    【目】王好古曰。戰(zhàn)而后解者。太陽也。不戰(zhàn)有汗而解者。陽明也。不戰(zhàn)無汗而解者。少陽也。

    【綱】仲景曰。問曰。傷寒三日。脈浮數(shù)而微。病患身涼和者。何也。答曰。此為欲解也。解以夜半。脈浮而解者。然汗出也。脈數(shù)而解者。必能食也。脈微而解者。必不汗出也。

    【目】鰲按。太陽脈本浮數(shù)。三日轉微。即傷寒三日。少陽脈小為欲愈之義也。蓋此條微字。

    與上其脈自微不同。以上是妄治后亡陽之微。此則未經(jīng)妄治。故必不汗而三日自解也。

    【綱】仲景曰。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

    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diào)胃承氣湯。凡病。反能飲水者。為欲愈。

    【目】王好古曰。太陽傳陽明。其中或有下癥。陽明癥反退。而無熱與不渴。卻顯少陽癥。是知可解也。太陽癥知可解者。為頭不疼。項不強。肢節(jié)不痛。則知表易解也。陽明癥知可解者。為無發(fā)熱惡熱。則知里易解也。少陽癥知可解者。寒熱日不移時而作。邪未退也。若用柴胡而早晚得移其時。是邪無可容之地。知可解也。

    可解之脈。浮而虛。不可解之脈。浮而實。浮而虛者只在表。浮而實者知已在里也。汗多不解者。轉屬陽明也。

    閔芝慶曰。七日病愈論曰。夫六經(jīng)以漸受病。其愈皆以七日為期。陽數(shù)七故也。傷寒例曰。其不兩感于寒。更不傳經(jīng)。不加異氣者。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可愈也。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可歇也。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也。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思飲食也。十一日。少陰病衰。

    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患精神爽慧也。此論六經(jīng)七日病愈。本之素問熱病篇。奈彼此注釋者。皆不能無誤。旨未明也。敢重釋之。曰。其者。指傷寒也。不兩感于寒者。非日傳二經(jīng)之癥也。更不傳經(jīng)者。邪在此經(jīng)。更不傳彼經(jīng)也。不加異氣者。傷寒病熱。不重感寒、感風、感溫、感熱、感濕。而變?yōu)樗∫病7蛉缡?。則可期六經(jīng)愈日矣。太陽篇曰。發(fā)于陽者七日愈。以是數(shù)計之。乃知六經(jīng)之病。自一日受者。七日當衰。二日受者。至八日亦是七日而當衰。故七日邪在太陽。幸而更不傳陽明。更無變癥。則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如或二日。邪傳陽明。更不傳變。至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歇。又或三日。邪傳少陽。更不傳變。至九日。少陽病衰。

    耳聾微聞。又如四日。邪傳太陰。更不傳變。至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思飲食。又或五日。

    邪傳少陰。更不傳變。至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又或六日。邪傳厥陰。經(jīng)盡。

    更不傳變。大氣皆去。精神爽慧。此二句總承六經(jīng)而言。如在太陽。更不傳變。當七日病衰。頭痛少愈。漸而大氣皆去。頭痛悉除。精神爽慧也。余經(jīng)不傳之例同。成氏注曰。六經(jīng)傳遍。則與更不傳經(jīng)之句背矣。素問注證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止以初時所感之邪太甚。既于二日傳之陽明矣。

    而其未盡傳者。尚在太陽。則至此而比之一日之際。少愈焉。果如傳之陽明云云。則由此而六日傳至厥陰。為傳經(jīng)盡。將曰七日傳何經(jīng)。其未盡傳者。尚在厥陰。至十二日比之六日之際。

    少愈焉。又思果如傳之陽明云云。則由此而傳之厥陰。當六日之時。前之邪氣未盡傳者。俱如太陽之尚在。自頭痛以至囊縮。諸癥紛紛。甚于兩感。七日之際。豈得不死。反曰病衰乎。況太陽受病。若必傳遍六經(jīng)。

    則二日陽明。三日少陽。本經(jīng)固有頭痛者。至四日傳太陰。太陰經(jīng)不至頭。當腹?jié)M嗌干之時。不得有頭痛矣。何必至七日而頭痛少愈也。或曰。太陽傳陽明。其未盡傳者。尚在太陽。豈無是癥歟。

    曰。有之。是太陽陽明并病之癥也。若釋七日太陽病衰。而曰傳之陽明。如此則非矣。由岐伯無更不傳經(jīng)不加異氣二句。而馬氏注素問。失合仲景注耳?;蛟?。所謂更不傳經(jīng)者。謂六經(jīng)傳遍。七日當再傳太陽而不傳也。噫。此因成氏注釋之謬。后世有是說耳。已辨之詳矣?;蛟弧W又^更不傳經(jīng)。

    如曰。太陽更不傳經(jīng)者。有據(jù)乎。曰。太陽篇云。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也。

    傷寒二三日。陽陰少陽癥不見者。調(diào)不傳也。少陽篇云。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是皆當傳不傳者也。要知仲景之論。本諸素問。舉其大體而已。

    即六經(jīng)病衰之期。寧無先之者乎。后之者乎。傷寒原不可以日數(shù)拘也。況傳經(jīng)六日。至于囊縮。危且急矣。得至十二日病衰囊縱者。不可為常也。學人當以圓通得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