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傷寒直格》 傷寒表證

    作者: 未知

    夫傷寒之候,頭項痛,腰脊強,身體拘急,表熱惡寒,不煩躁,無自汗;或頭、面、目痛,肌熱,鼻干;或胸滿而喘,手足指末微厥,脈浮數(shù)而緊者,邪熱在表,皆麻黃湯發(fā)汗之證也,或天水散之類甚佳。無使藥不中效而益加害也。

    益元散(一名天水散,一名太白散)治身熱、嘔吐、泄瀉、腸 、下痢赤白;治淋閉、癃閉疼痛、利小腑,偏主石淋,蕩胸中積聚寒熱,大益精氣,通九竅、六腑津液,去留結(jié),消蓄水,止渴利中,除煩熱、心燥,治腹脹痛悶,補益五臟,大養(yǎng)脾腎之氣(此腎水之臟,非胃土之腑也),理內(nèi)傷、陰痿,安魂定魄,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主癇螈、驚悸、健忘,止煩滿、短氣、臟傷咳嗽,療飲食不下,肌肉疼痛。治口瘡、牙齒疳蝕,明耳目,壯筋骨,通經(jīng)脈,和氣血,消水谷,保真元,解百藥、酒、食邪熱毒,耐勞役、饑渴、寒熱,辟中外諸邪所傷,久服強志、輕身、駐顏、益壽,及解中暑、傷寒、疫癘、饑飽勞損、憂愁思慮、恚怒驚恐、傳染、并汗后遺熱、勞復諸疾,兼解兩感傷寒,能遍身結(jié)滯宣通,和氣而愈;及婦人下乳、催生,并產(chǎn)后損液血虛,陰虛熱甚,一切諸證,并宜服之。兼愈吹乳、乳發(fā)或已覺吹乳,乳癰頻服即愈。乃神驗之仙藥也。

    石淋∶服金石熱藥,結(jié)為砂石,自小便中出,痛不可忍。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公元 1578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時間編成, 收載藥物 1892 種,附藥圖 1000 余幅,闡發(fā)藥物的性味、主治、用藥法則、產(chǎn)地、形態(tài)、采集、炮制 、方劑配伍等,并載附方 10000 余。 本書有韓、日、英、法、德等多種文 字的全譯本或節(jié)譯本。

    學術(shù)價值:

    集我國16世紀之前藥學成就之大成。被國外學者譽為中國之百科全書。

    作者:
  • 作者:
    李時珍
  • 作者:
    趙學敏
  • 作者:
    葉桂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隱居)注。七卷。原書己佚,內(nèi)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基礎(chǔ)上進行整理, 又增藥 365 種, 分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類。

    學術(shù)價值:

    首創(chuàng)用自然屬性分類方法。確立綜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陳嘉謨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載藥物 460 種,闡發(fā)藥性較詳盡,并指出用藥要結(jié)合年齡老少、體質(zhì)強弱、疾病新久等,對辨認藥物的真?zhèn)蝺?yōu)劣亦有詳細闡述。

    作者:
    寇宗奭
  • 作者:
    楊時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