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少陰中風(fēng)。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脈之陰陽。辨脈載之詳矣。然其所以分陰陽者有三。一曰大浮數(shù)動滑為陽。沉澀弱弦微為陰。
故曰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其二曰寸口脈陰陽俱緊。以一寸口而曰陰陽脈。是浮候為陽。
沉候為陰也。其三曰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尺脈弱者名曰陰不足。此以尺寸分陰陽。即關(guān)前為陽。
關(guān)后為陰之法也。前后注家。俱置之不講。模糊抹過??肿⒓乙辔疵鲿浴K宰饕罉雍J耳。殊非先覺之所宜也。前太陽中風(fēng)。陽浮而陰弱。蓋以浮候沉候分陰陽也。此所謂陽微陰浮者。是以寸口尺中分陰陽也。若以浮沉二候分陰陽。則沉候豈有浮脈耶。此不辨自明者也。夫少陰中風(fēng)者。風(fēng)邪中少陰之經(jīng)也。脈法浮則為風(fēng)。風(fēng)為陽邪。中則傷衛(wèi)。衛(wèi)受風(fēng)邪。則寸口陽脈當(dāng)浮。今陽脈已微。則知風(fēng)邪欲解。邪入少陰。唯恐尺部脈沉。沉則邪氣入里。今陰脈反浮。則邪不入里。故為欲愈也。
少陰病。脈細沉數(shù)。病為在里。不可發(fā)汗。
少陰病。承上文中風(fēng)而言也。微細為少陰首條之本脈。然風(fēng)為陽邪。沉則邪入已深。數(shù)則熱郁陰分。
故為病已在里而不可發(fā)汗。非前寒邪在表之反發(fā)熱。可與麻黃附子細辛湯。及二三日無里證之可與麻黃附子湯。微發(fā)汗也。脈微細之傷寒。與脈沉數(shù)之中風(fēng)迥異。而在表在里。尤所當(dāng)辨。故有是禁。
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zé)少陰汗也。
邪入少陰。致咳而下利譫語者。以強逼其汗故也。邪在陰經(jīng)。茍非真陽欲亡。衛(wèi)氣不固。仲景于少陽篇中。
已明言陰不得有汗矣。醫(yī)以其無汗而妄用燒針取汗之法。致火氣入里。少陰之脈貫?zāi)I絡(luò)于肺。循喉嚨。
火氣循經(jīng)上逆。故為咳。從里下攻則下利。陰經(jīng)本無譫語。而火氣留中。亂人神志。一如陽明胃熱之狀。揆其所由。
皆被火氣逼劫故也。肺金受爍?;匆呀?。水谷不分而津液已亡。尚有譫語之火氣在里。則氣化必乖。小便必難也。此無他。皆以火氣強責(zé)少陰汗故也。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fā)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驈目诒?。或從目出。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此又以申上文強責(zé)汗之誤也。言如前篇陰邪入少陰。陽氣衰微。不能充實于四肢則厥。脈陰陽俱緊而反汗出者為亡陽。厥則陽氣將敗。汗出則真陽外走。故皆用附子湯。真武湯。及四逆白通等回陽之法。此以陽邪入少陰。
腎家之真陽不得流貫。故但見外寒而厥。陽氣未至敗亡。故無汗。況三陽在表。三陰在里。邪在陰經(jīng)。本不得有汗。
醫(yī)不知而強發(fā)之。豈知既入少陰。邪已在里。欲其復(fù)從表散。烏可得哉。乃不達其義?;蛞孕翜厣l(fā)?;蛴脽樆鸾?。
強逼取汗。邪氣在里。既不能蒸陰液而為汗。若熏熨燒針。徒足以鼓動其陽邪。煎迫其陰血。故云必動其血。陰受陽迫?;饞堆仙?。必走上竅。但未知其從何道而出?;驈目诒??;驈哪砍?。未可知也。名曰下厥上竭者。謂寒熱之厥。
皆起于下也。素問厥論云。陽氣衰于下。則為寒厥。陰氣衰于下。則為熱厥。其必起于足下者。陽氣起于足五趾之表。
陰氣起于足五趾之里也。乃以強發(fā)之故。鼓激其少陰郁伏之邪。自下而厥逆上奔。致陰血涌出而上竭其陰液。
故名下厥上竭。然既在少陰。已屬陰厥。寒涼在所難用。而陰血已動。溫補又屬難施。所以謂之難治也。以一強發(fā)之誤。其變?nèi)绱?。遂至跋前后。進退維谷。臨證者其可草率從事邪。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膳c甘草湯。不瘥者。與桔梗湯。
風(fēng)邪入少陰之經(jīng)。其脈貫?zāi)I絡(luò)肺。循喉嚨。系舌本。邪氣循脈上行。故二三日咽痛。然此所謂咽痛者。非比前篇陰盛迫陽之證??梢酝}四逆湯。引火歸源為治也。中風(fēng)本屬陽邪。乃客熱內(nèi)犯少陰之經(jīng)耳。邪氣輕微。
故二三日才見咽痛一證。但終屬病發(fā)于陰。不必驟用寒涼。故僅用甘草湯以和緩其邪。即鳳髓丹用甘草以緩腎急之意也。如不瘥者。又與苦辛之桔梗。以清肺氣。利咽喉。同甘草和之而已。
甘草湯方
甘草(二兩)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一服。
桔梗湯方
桔梗(一兩乃苦桔梗非甜桔梗也)甘草(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前條云二三日咽痛。初邪尚輕。故但以甘草桔梗湯和緩陽邪。清肺下氣而已。此條云咽中痛。則陽邪較重。
故以半夏之辛滑。以利咽喉而開其粘飲。仍用桂枝以解衛(wèi)分之風(fēng)邪。又以甘草和之。后人以半夏辛燥。
桂枝溫?zé)岫芍2恢訇幯释?。陰?jīng)之陽邪。非半夏之辛滑。不足以開咽喉之鎖結(jié)。風(fēng)邪在經(jīng)。非桂枝之溫散。
不能解衛(wèi)分之陽邪。況所服不過一方寸匕。即使作湯。亦一二方寸匕。煎三沸。待小冷而少少咽之耳。且半夏本滑而不燥。桂枝亦溫而不熱。少少用之。亦復(fù)何害。
半夏散及湯方
半夏(洗)桂枝(取皮)甘草(炙以上各等分)以上三味。各別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煮七沸。內(nèi)散一兩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論附注中)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嗑茰髦?。
前人以一咽痛。而有治法三等之不同。遂至議論紛出。不知第一條咽痛。少陰之邪氣輕微。故但以甘桔和之而已。
其二條。因經(jīng)邪未解。痛在咽中。痰熱鎖閉。故以半夏開豁。桂枝解散。此條則咽已生瘡。語言不能。聲音不出。邪已深入。陰火已熾。咽已損傷。不必治表。和之無益。故用苦酒湯。以半夏豁其咽之利。雞子白以潤咽滑竅。
且能清氣除伏熱。皆用開豁潤利。收斂下降而已。因終是陰經(jīng)伏熱。雖陰火上逆。決不敢以寒涼用事也。
苦酒湯方
半夏(如棗核大十四枚洗凈破)雞子(一枚去黃內(nèi)上苦酒著雞子殼中)上二味。內(nèi)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huán)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劑服之。
少陰之陰熱上攻。終非三陽之熱邪可比。故始終禁用寒藥。然非辛溫滑利。不足以開上焦痰熱之結(jié)邪。
故用半夏為君。郁熱上蒸。則上焦天氣不清。所以咽中傷爛。肺受火刑。金實無聲。故語言不能。聲音不出。
肺為人身之天氣。象形以為用。故以雞子白之清涼滑竅為臣。李時珍云。卵白象天。其氣清。其性微寒。卵黃象地。其氣渾。其性溫。兼黃白而用之。其性平。精不足者補之以氣。故曰卵白能清氣治伏熱。目赤咽痛諸疾。
形不足者補之以味。故卵黃能補血。治下利胎產(chǎn)諸疾。卵則兼理氣血。故治上列諸疾也。陰火上逆。非寒涼可治。
當(dāng)用酸斂以收之。故用味酸性斂之苦酒為佐。使陰中熱淫之氣斂降。如霧斂云收。則天清氣朗而清明如故矣。
謂非窮理盡性。格物致知。而能用意如是耶。今之優(yōu)人。每遇聲啞。即以生雞子白啖之。聲音即出。亦此方之遺意也。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
少陰下利。本屬臟寒。然中風(fēng)陽邪所感。因少陰之脈。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luò)心。注胸中。陽邪入絡(luò)。故咽痛胸滿而心煩。皆陰經(jīng)之伏熱也。寒涼既不利于陰經(jīng)之治。而溫藥又非伏熱所宜。故仲景不得已。旁出奇治。而以豬膚湯主之。蓋以滋養(yǎng)腎臟之真陰?;屎碇鏆?。潤下其心胸之客熱。
使邪氣貼服。而不犯寒熱之禁忌。其斯以為圣乎。
豬膚湯方
豬膚(一斤甘寒)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相得。溫分六服。
豬膚一味。方中向未注明。以何者為膚。致使前后注家。議論紛然各異。如吳綬謂豬時刮下黑膚也。方有執(zhí)謂本草不載。義不可考。說者不一。用者不同。然既曰膚。當(dāng)以豬時所起之皮外毛根之薄膚為是。王好古以為豬皮。尚論云。若以為豬皮外毛根薄膚。則劣無力。且與熬香之說不符。但用外皮。去其內(nèi)層之肥白為是。
其說頗通。若果以豬時毛根薄膚。則薄過于紙。且與垢膩同下。熬之有何香味。以意度之。必是毛根深入之皮。
尚可稱膚。試觀刮去毛根薄膚。毛斷處。毛根尚存皮內(nèi)。所謂皮之去內(nèi)層。極為允當(dāng)。蓋以豬為北方之水畜。膚近毛根。取其色黑而走腎滋陰。加白蜜之滑潤。以利咽潤燥。風(fēng)從衛(wèi)入。以北方之性。引少陰之邪。仍向皮毛而消散。則客熱可除。至于白粉五合。亦未明言是何谷之粉。致歷代注釋。俱無分辨。愚考之本草。李時珍云。惟粟之味咸淡。氣寒下滲。乃腎之谷也。腎病宜食之。虛熱消濁泄痢。皆腎病也。滲利小便。所以泄腎邪也。降胃火。
故脾胃病宜之。以此擬之。既曰熬香。味亦可啖。仲景所用。或此意也。成氏以為益氣斷利。意亦相同?;蛴兴浴?/p>
未可知也。但毫不置辨為異耳。后人但能譏其隨文順釋。而亦無片言分剖。何哉。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蛐”悴焕;蚋怪型??;蛐估轮卣?。四逆散主之。
成氏云。四逆。四肢不溫也。其說似與厥冷有異。方氏謂人之四肢溫和為順。不溫和為逆。則不溫即冷也。仲景于厥陰篇中。即自為注腳云。凡厥者。陰陽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由此觀之。厥即逆冷。逆冷即厥。初無少異。況厥陰篇中。以厥少熱多。厥多逆少。為病之進退。以熱對厥。
則知不止于不溫。而實四肢逆冷矣。但厥逆有輕重之不同。寒熱之各殊。所以素問厥論中。有熱厥寒厥之分也。故論中或云厥?;蛟曝誓妗;蛟扑哪妗;蛟曝世?。或曰手足寒?;蛟皇肿阖屎?。皆指手足厥冷而言也。
然厥逆雖皆手足寒冷。而其所以致厥之故。則有寒熱之不同。若寒邪在里。陰寒肆逆。則陽氣不充于四肢。
故有厥逆之患。若熱邪內(nèi)郁。邪氣阻絕。則陽氣不達于四肢。故亦有厥逆之變。人身陽氣。起于足少陰之涌泉。
故靈樞云。衛(wèi)氣晝行于陽二十五度。夜行于陰二十五度。常從足少陰出入者也。所以少陰腎中命門真陽之氣。
游于一身而布化。則為三焦。達于皮膚而固密。則為衛(wèi)氣。邪在少陰之里。無論寒熱之邪。皆足以阻絕二氣之流行。
蓋陰血無陽氣。則無以流行。陽氣無陰血。則無以附麗。二者相根據(jù)。并行不悖。頃刻不離。故生氣通天論云。
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絕者。阻絕之謂也。若此者。其即陰陽不相順接之謂歟。此所謂少陰病者。即前所云脈微細。
但欲寐之少陰病也。已見四逆之變。而又有或咳或悸?;蛐”悴焕??;蚋雇础;蛐估轮刂T陰邪之見證。若果屬寒厥。則當(dāng)以四逆湯及附子湯主之矣。而仲景以四逆散主之者。何也。蓋因本系中風(fēng)之陽邪?;蛐白躁柦?jīng)傳來者。本屬陰中之陽邪。雖未可以寒涼施治。亦不可率以四逆湯之辛熱。妄投致誤。故以甘緩升解。
開結(jié)斂陰之四逆散和之而已。然四逆散性味和平。非療厥治逆。一定不移之定法也。前輩輒以為寒涼之劑。
未可以之治療寒厥。誤矣。夫甘草枳實。本非寒藥。且柴胡但能升解郁熱。并無寒性。芍藥走陰酸斂。亦非寒物。又何寒涼之有。竊推仲景之意。蓋以甘草之甘和。以緩陰邪之急。枳實之苦。以開中氣之結(jié)。柴胡以升發(fā)其陽氣之郁。芍藥以收斂其陰氣之逆。所服不過一方寸匕。一日三服而已。所以藥力輕微。制劑褊小者。
無過和解其邪耳。若和之而證減厥除。則其邪解矣。若陰邪盛。厥逆不解。則溫經(jīng)復(fù)陽之四逆等湯具在。
若厥后發(fā)熱。不惡寒而反惡熱??谠锷喔伞┰瓴幻?。譫語便秘。則為自陰還陽。已非陰經(jīng)之舊證。前治陽明法可用也。此正所謂持其兩端。觀舋而動之法。與兵家無異。若仍泥諸四逆厥冷為不可下之例。則又非變通之活法矣。
四逆散方
甘草枳實柴胡芍藥上四味。各十分。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義具注中)
后加減法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痢。
悸者。加桂枝五分。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
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拆。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著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內(nèi)湯中。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詳推后加減法。凡原文中。每具諸或有之證者皆有之。如小柴胡湯。小青龍湯。真武湯。通脈四逆湯。四逆散皆是也。
愚竊揆之以理。恐未必皆出于仲景。如小柴胡證之或咳。去人參而用小青龍法。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兩。雖或可用。然肺寒氣逆者宜之。肺熱而痰氣壅盛者。非所宜也。前小青龍癥。本以水寒侵肺。表證未解。又與麻黃桂枝同用。
故不畏其收斂。在小柴胡湯。已當(dāng)量其寒熱虛實而施。不可鹵莽從事矣。況其他乎。真武湯之或咳。亦加五味子半升。細辛干姜各一兩。此乃少陰寒證?;蛞嗫捎谩H簧訇柹訇?。自當(dāng)略有區(qū)別。至此條四逆散之或咳。亦加五味子干姜。且分兩不過五分。如曰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則古之五分。僅存今之五厘而已。寧可以方寸匕分三服哉。若果仲景所加。雖或以為陰中之陽邪而減其分兩。亦未可知。然不能無疑焉。如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以少陰腹痛而用附子一枚。非仲景不能。宛然仲景之筆。但以一枚之多。若加入十分之中尚可。若止加入三方寸匕內(nèi)。則覺太多矣。而加法中并無成法。亦缺失也。其泄利下重者。以陰寒在里。則泄利。清陽不升而下陷。則下重。泄利下重。則氣滯下焦。故用辛溫滑利之薤白。以鼓動其陽而疏泄其滯也。此亦頗似仲景本文。何以知之。嘗觀金匱方中治胸痹心痛。有栝蔞薤白白酒湯。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有栝蔞薤白半夏湯。胸痹心痞。有枳實薤白桂枝湯。皆以其脈之陽浮陰弦。及寸口脈沉而遲。關(guān)上小緊數(shù)。悉為陽氣虛衰之故。所以用薤白通行陽氣。即白通湯用蔥白之意也。
至于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夫悸病之在陽經(jīng)者。皆屬汗下之虛。其說已見于小柴胡湯方論中矣。而三陰悸病。乃陰中之陽。亦虛邪所致。蓋桂枝為衛(wèi)分解散風(fēng)邪之藥。雖太陽篇中。如炙甘草湯。
治心中悸而煩者。中有桂枝。又桂枝甘草湯。治發(fā)汗過多。叉手冒心。心下悸者。亦用桂枝。又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治發(fā)汗后。臍下悸。欲作奔豚者用桂枝。皆各自有專意。非獨以桂枝能治悸也。且以上諸湯。
桂枝輒皆三四兩。此方止用五分。何以治悸。茯苓雖淡滲。而小便不利者亦止用五分。東垣云。古云三兩。
即今之一兩也。李時珍云。古今異制。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據(jù)東垣之說。則古之所謂五分。乃今之一分七厘也。豈能滲利小便哉。況氣化之功。非獨淡滲可致。是以知其非仲景原文也。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少陰下利。陰寒在下也。少陰之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循喉嚨。其支者從肺出絡(luò)心。注胸中。以下利六七日之久。邪氣循經(jīng)上逆。犯肺則咳。入胸則嘔。下焦無火。氣液不得蒸騰則渴。虛陽在上。其脈出肺絡(luò)心。
故心煩不得眠也。豬苓湯主之者。非獨滲利小便。分別水谷而已。以諸利小便之藥。皆氣味輕薄而上行于肺。
使肺氣下行。然后小便滲利。此蓋欲引其犯肺咳嘔心煩之陽邪下走。故用諸滲泄之藥。及甘膠以清肺益陰也。
詳具五苓散。及豬苓湯方論中。然于此可見仲景治少陰經(jīng)之陽邪。雖不以寒涼為治。而亦不輕用溫?zé)?。唯用升降滋養(yǎng)。以導(dǎo)引消弭之耳。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二三日以上。言才過二三日也。二三日即心中煩。不得臥。較之前條咽痛心煩。為陽邪已甚。然陰經(jīng)邪熱。
亦能燔灼心神。使之煩悶攪亂而不得臥者。不似前篇皆少陰之寒邪入里。陰邪太甚。故能使命門真陽磨滅。
所以更無熱證。此篇皆陽邪入里。故無虛寒之證。且腎家雖有真陰。亦自有真陽作配。又增外入之陽邪。
是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使熱邪內(nèi)郁而心煩不得臥。致手足兩少陰俱受病也。以黃連阿膠湯主之者。所以瀉心家之煩熱。益腎臟之真陰也。前輩每以傳足不傳手立論。諄諄置辨。皆未之思。并未之悟耳。如少陽證而每病及三焦。陽明脾約而使大腸燥結(jié)。少陰下利膿血。病及大腸。六經(jīng)之喘咳。邪皆犯肺。心中煩。
心下痞。及驚悸神昏之病。皆犯心之包絡(luò)。非手經(jīng)病耶。豈手經(jīng)非十二經(jīng)。又在軀殼之外而不病耶。
黃連阿膠湯方
黃連(二兩)黃芩(一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三兩)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內(nèi)膠烊盡。小冷。內(nèi)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黃連苦寒。瀉心家之煩熱。而又以黃芩佐之。芍藥收陰斂氣。雞子黃氣味俱濃。陰中之陰。故能補陰除熱。阿膠為濟水之伏流。乃天下十二經(jīng)水中之陰水也。烏驢皮黑而屬水。能制熱而走陰血。合而成膠。
為滋養(yǎng)陰氣之上品。協(xié)四味而成劑。半以殺風(fēng)邪之熱。半以滋陰水之源。而為補救少陰之法也。
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
大凡寒邪入少陰。必惡寒逆冷。故以反發(fā)熱者為陽回陰解而不死。此因風(fēng)邪入少陰。至八九日之久。一身手足盡熱者。蓋以足少陰腎邪。傳歸足太陽膀胱也。腎與膀胱。一表一里。乃臟邪傳腑。為自陰還陽。以太陽主表。故一身手足盡熱也。然一身盡熱。陽邪已甚。正所謂邪在陰經(jīng)。則為陰邪而見陰證。邪在陽經(jīng)。即為陽邪而見陽證。以熱邪在膀胱。所謂瘀熱在里。迫血妄行。故必便血也。此條雖系自陰轉(zhuǎn)陽。其中風(fēng)之熱邪。既歸太陽之里。與太陽熱結(jié)膀胱之證治無異。不可仍以少陰為治也。必便血三字。前注家俱謂必出二陰之竅??譄嵝半m在膀胱。而血未必從小便出也。詳見熱結(jié)膀胱注中。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纱?。
邪入少陰而下利。則下焦壅滯而不流行。氣血腐化而為膿血。故可刺之以泄其邪。通行其脈絡(luò)。則其病可已。不曰刺何經(jīng)穴者。蓋刺少陰之井滎輸經(jīng)合也。其所以不言者。以良工必知之熟矣。故不必贅也。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谠镅矢烧?。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陰本經(jīng)感受之寒邪。本無口燥咽干之見證。即中風(fēng)陽邪所感。亦無過心煩咽痛不得臥而已。雖有咳而渴嘔之證。是亦虛陽挾邪。循經(jīng)上逆。故不以寒涼為治。而以豬苓湯引天氣下降。使氣液升降流行。乃其治也。
惟素問熱病論云。少陰脈貫?zāi)I絡(luò)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然非少陰本經(jīng)之自感。因一日巨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至五日而始少陰受之。乃陽經(jīng)傳邪。故有是證。此條得病才二三日。
即口燥咽干而成急下之證者。乃少陰之變。非少陰之常也。況汗下皆屬陰經(jīng)之禁忌乎。惟兩感于寒者。一日巨陽與少陰俱病。
則頭痛口干而煩滿。古人又不立治法矣。然但口燥咽干。未必即是急下之證。亦必有胃實之證。實熱之脈。
其見證雖屬少陰。而有邪氣復(fù)歸陽明。即所謂陽明中土。萬物所歸。無所復(fù)傳。為胃家實熱之證據(jù)。方可急下而用大承氣湯也。且大承氣為仲景之所慎用。在陽明篇中。如脾約一證。里無大熱者。即以小承氣湯和之。而不令大泄下矣。其次或以調(diào)胃承氣湯和胃。麻仁丸潤燥而已。豈肯以大承氣而急用之于少陰證乎。
其故可思也。其所以急下之者。恐入陰之證。陽氣漸亡。胃腑敗損。必至厥躁呃逆。變證蜂起。則無及矣。
故不得不急也。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诟稍镎?。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亦少陰之變例也。自利。寒邪在里也。自利清水。即前篇所謂清水完谷。此則并無完谷而止利清水。
其色且純青矣。清水固屬寒邪。而青則又寒色也。故屬少陰。成氏及方注皆以為肝色。誤矣。若證止如此。
其為四逆湯證無疑。不謂胃中清水。雖自利而去。其谷食渣滓熱邪。尚留于胃。所以心下按之必痛。且口中干燥。則知邪氣雖入少陰。而陽明實熱尚在。非但少陰證也。其熱邪熾盛。迫脅胃中之津液下奔。下焦寒甚。故皆清水而色純青也。即素問至真要大論中。病機十九條之所謂暴注下迫。皆屬于熱之義也。陽邪暴迫。上則胃中之津液。下則腎家之真陰。皆可立盡。故當(dāng)急下之也。
辨誤成注以自利色青為肝邪乘腎。而以腎蘊實邪為解。其理已屬背謬。劉河間原病式云。仲景法曰。
少陰病。下利清水。色純青者。熱在里也。大承氣湯下之。引此以證小兒熱甚急驚。利多色青。及下利色黑。
由火熱過極。反兼水化之義。不知小兒急驚之利。色多青者。乃肝木之邪。下利色黑者。亦有宿穢蓄血寒邪之不同。非盡熱極反從水化也。況仲景原云。自利清水。色純青。又以心下必痛??诟稍锒錈嵝霸诶?。故雖云少陰病。
而急用大承氣湯下之。守真不知此義。但以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為熱邪在里。削去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八字。漫云以大承氣湯下之。試思茍非有心下痛??诟稍镏娮C。熱在何處。而以承氣湯下之耶。
歷觀完素運氣病機。無非攪亂經(jīng)文。立方主治。盡是苦寒攻下。如病機一十九條。內(nèi)經(jīng)本云諸熱瞀螈。
皆屬于火。諸痛癢瘡。皆屬于心。完素則增為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不知經(jīng)所謂心者。指后天實火而言。
火者。指先天真陽而論。所以實火則有諸痛癢瘡之有形見證。虛火則有諸熱瞀螈無形上升之見證也。
又增燥病一條。曰諸澀枯涸。干勁皴揭。皆屬于燥。不知出于何典。且每引高陽生左為腎。右為命門之說。
詢是金遼亂世。鹵莽粗工。知熱而不知寒。知瀉而不知補。后人尊之為四大家之一。不知何所取乎。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而至六七日。邪入已深。然少陰每多自利。而反腹脹不大便者。此少陰之邪。復(fù)還陽明也。所謂陽明中土。萬物所歸。無所復(fù)傳之地。故當(dāng)急下。與陽明篇腹?jié)M痛者急下之無異也。以陰經(jīng)之邪。而能復(fù)歸陽明之腑者。即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所謂邪入于陰經(jīng)。其臟氣實。邪氣入而不能客。故還之于腑。中陽則溜于經(jīng)中陰則溜于腑之義也。然必驗其舌。察其脈。有不得不下之勢。方以大承氣湯下之耳。
《重樓玉鑰》(公元 1838 年)清.鄭梅澗(樞扶)撰。四卷。一、二卷論喉病的證冶方藥,三、四卷論喉病的針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少陰中風(fēng)。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脈之陰陽。辨脈載之詳矣。然其所以分陰陽者有三。一曰大浮數(shù)動滑為陽。沉澀弱弦微為陰。
故曰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其二曰寸口脈陰陽俱緊。以一寸口而曰陰陽脈。是浮候為陽。
沉候為陰也。其三曰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尺脈弱者名曰陰不足。此以尺寸分陰陽。即關(guān)前為陽。
關(guān)后為陰之法也。前后注家。俱置之不講。模糊抹過??肿⒓乙辔疵鲿浴K宰饕罉雍J耳。殊非先覺之所宜也。前太陽中風(fēng)。陽浮而陰弱。蓋以浮候沉候分陰陽也。此所謂陽微陰浮者。是以寸口尺中分陰陽也。若以浮沉二候分陰陽。則沉候豈有浮脈耶。此不辨自明者也。夫少陰中風(fēng)者。風(fēng)邪中少陰之經(jīng)也。脈法浮則為風(fēng)。風(fēng)為陽邪。中則傷衛(wèi)。衛(wèi)受風(fēng)邪。則寸口陽脈當(dāng)浮。今陽脈已微。則知風(fēng)邪欲解。邪入少陰。唯恐尺部脈沉。沉則邪氣入里。今陰脈反浮。則邪不入里。故為欲愈也。
少陰病。脈細沉數(shù)。病為在里。不可發(fā)汗。
少陰病。承上文中風(fēng)而言也。微細為少陰首條之本脈。然風(fēng)為陽邪。沉則邪入已深。數(shù)則熱郁陰分。
故為病已在里而不可發(fā)汗。非前寒邪在表之反發(fā)熱。可與麻黃附子細辛湯。及二三日無里證之可與麻黃附子湯。微發(fā)汗也。脈微細之傷寒。與脈沉數(shù)之中風(fēng)迥異。而在表在里。尤所當(dāng)辨。故有是禁。
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zé)少陰汗也。
邪入少陰。致咳而下利譫語者。以強逼其汗故也。邪在陰經(jīng)。茍非真陽欲亡。衛(wèi)氣不固。仲景于少陽篇中。
已明言陰不得有汗矣。醫(yī)以其無汗而妄用燒針取汗之法。致火氣入里。少陰之脈貫?zāi)I絡(luò)于肺。循喉嚨。
火氣循經(jīng)上逆。故為咳。從里下攻則下利。陰經(jīng)本無譫語。而火氣留中。亂人神志。一如陽明胃熱之狀。揆其所由。
皆被火氣逼劫故也。肺金受爍?;匆呀?。水谷不分而津液已亡。尚有譫語之火氣在里。則氣化必乖。小便必難也。此無他。皆以火氣強責(zé)少陰汗故也。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fā)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驈目诒?。或從目出。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此又以申上文強責(zé)汗之誤也。言如前篇陰邪入少陰。陽氣衰微。不能充實于四肢則厥。脈陰陽俱緊而反汗出者為亡陽。厥則陽氣將敗。汗出則真陽外走。故皆用附子湯。真武湯。及四逆白通等回陽之法。此以陽邪入少陰。
腎家之真陽不得流貫。故但見外寒而厥。陽氣未至敗亡。故無汗。況三陽在表。三陰在里。邪在陰經(jīng)。本不得有汗。
醫(yī)不知而強發(fā)之。豈知既入少陰。邪已在里。欲其復(fù)從表散。烏可得哉。乃不達其義?;蛞孕翜厣l(fā)?;蛴脽樆鸾?。
強逼取汗。邪氣在里。既不能蒸陰液而為汗。若熏熨燒針。徒足以鼓動其陽邪。煎迫其陰血。故云必動其血。陰受陽迫?;饞堆仙?。必走上竅。但未知其從何道而出?;驈目诒??;驈哪砍?。未可知也。名曰下厥上竭者。謂寒熱之厥。
皆起于下也。素問厥論云。陽氣衰于下。則為寒厥。陰氣衰于下。則為熱厥。其必起于足下者。陽氣起于足五趾之表。
陰氣起于足五趾之里也。乃以強發(fā)之故。鼓激其少陰郁伏之邪。自下而厥逆上奔。致陰血涌出而上竭其陰液。
故名下厥上竭。然既在少陰。已屬陰厥。寒涼在所難用。而陰血已動。溫補又屬難施。所以謂之難治也。以一強發(fā)之誤。其變?nèi)绱?。遂至跋前后。進退維谷。臨證者其可草率從事邪。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膳c甘草湯。不瘥者。與桔梗湯。
風(fēng)邪入少陰之經(jīng)。其脈貫?zāi)I絡(luò)肺。循喉嚨。系舌本。邪氣循脈上行。故二三日咽痛。然此所謂咽痛者。非比前篇陰盛迫陽之證??梢酝}四逆湯。引火歸源為治也。中風(fēng)本屬陽邪。乃客熱內(nèi)犯少陰之經(jīng)耳。邪氣輕微。
故二三日才見咽痛一證。但終屬病發(fā)于陰。不必驟用寒涼。故僅用甘草湯以和緩其邪。即鳳髓丹用甘草以緩腎急之意也。如不瘥者。又與苦辛之桔梗。以清肺氣。利咽喉。同甘草和之而已。
甘草湯方
甘草(二兩)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一服。
桔梗湯方
桔梗(一兩乃苦桔梗非甜桔梗也)甘草(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前條云二三日咽痛。初邪尚輕。故但以甘草桔梗湯和緩陽邪。清肺下氣而已。此條云咽中痛。則陽邪較重。
故以半夏之辛滑。以利咽喉而開其粘飲。仍用桂枝以解衛(wèi)分之風(fēng)邪。又以甘草和之。后人以半夏辛燥。
桂枝溫?zé)岫芍2恢訇幯释?。陰?jīng)之陽邪。非半夏之辛滑。不足以開咽喉之鎖結(jié)。風(fēng)邪在經(jīng)。非桂枝之溫散。
不能解衛(wèi)分之陽邪。況所服不過一方寸匕。即使作湯。亦一二方寸匕。煎三沸。待小冷而少少咽之耳。且半夏本滑而不燥。桂枝亦溫而不熱。少少用之。亦復(fù)何害。
半夏散及湯方
半夏(洗)桂枝(取皮)甘草(炙以上各等分)以上三味。各別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煮七沸。內(nèi)散一兩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論附注中)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嗑茰髦?。
前人以一咽痛。而有治法三等之不同。遂至議論紛出。不知第一條咽痛。少陰之邪氣輕微。故但以甘桔和之而已。
其二條。因經(jīng)邪未解。痛在咽中。痰熱鎖閉。故以半夏開豁。桂枝解散。此條則咽已生瘡。語言不能。聲音不出。邪已深入。陰火已熾。咽已損傷。不必治表。和之無益。故用苦酒湯。以半夏豁其咽之利。雞子白以潤咽滑竅。
且能清氣除伏熱。皆用開豁潤利。收斂下降而已。因終是陰經(jīng)伏熱。雖陰火上逆。決不敢以寒涼用事也。
苦酒湯方
半夏(如棗核大十四枚洗凈破)雞子(一枚去黃內(nèi)上苦酒著雞子殼中)上二味。內(nèi)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huán)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劑服之。
少陰之陰熱上攻。終非三陽之熱邪可比。故始終禁用寒藥。然非辛溫滑利。不足以開上焦痰熱之結(jié)邪。
故用半夏為君。郁熱上蒸。則上焦天氣不清。所以咽中傷爛。肺受火刑。金實無聲。故語言不能。聲音不出。
肺為人身之天氣。象形以為用。故以雞子白之清涼滑竅為臣。李時珍云。卵白象天。其氣清。其性微寒。卵黃象地。其氣渾。其性溫。兼黃白而用之。其性平。精不足者補之以氣。故曰卵白能清氣治伏熱。目赤咽痛諸疾。
形不足者補之以味。故卵黃能補血。治下利胎產(chǎn)諸疾。卵則兼理氣血。故治上列諸疾也。陰火上逆。非寒涼可治。
當(dāng)用酸斂以收之。故用味酸性斂之苦酒為佐。使陰中熱淫之氣斂降。如霧斂云收。則天清氣朗而清明如故矣。
謂非窮理盡性。格物致知。而能用意如是耶。今之優(yōu)人。每遇聲啞。即以生雞子白啖之。聲音即出。亦此方之遺意也。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
少陰下利。本屬臟寒。然中風(fēng)陽邪所感。因少陰之脈。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luò)心。注胸中。陽邪入絡(luò)。故咽痛胸滿而心煩。皆陰經(jīng)之伏熱也。寒涼既不利于陰經(jīng)之治。而溫藥又非伏熱所宜。故仲景不得已。旁出奇治。而以豬膚湯主之。蓋以滋養(yǎng)腎臟之真陰?;屎碇鏆?。潤下其心胸之客熱。
使邪氣貼服。而不犯寒熱之禁忌。其斯以為圣乎。
豬膚湯方
豬膚(一斤甘寒)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相得。溫分六服。
豬膚一味。方中向未注明。以何者為膚。致使前后注家。議論紛然各異。如吳綬謂豬時刮下黑膚也。方有執(zhí)謂本草不載。義不可考。說者不一。用者不同。然既曰膚。當(dāng)以豬時所起之皮外毛根之薄膚為是。王好古以為豬皮。尚論云。若以為豬皮外毛根薄膚。則劣無力。且與熬香之說不符。但用外皮。去其內(nèi)層之肥白為是。
其說頗通。若果以豬時毛根薄膚。則薄過于紙。且與垢膩同下。熬之有何香味。以意度之。必是毛根深入之皮。
尚可稱膚。試觀刮去毛根薄膚。毛斷處。毛根尚存皮內(nèi)。所謂皮之去內(nèi)層。極為允當(dāng)。蓋以豬為北方之水畜。膚近毛根。取其色黑而走腎滋陰。加白蜜之滑潤。以利咽潤燥。風(fēng)從衛(wèi)入。以北方之性。引少陰之邪。仍向皮毛而消散。則客熱可除。至于白粉五合。亦未明言是何谷之粉。致歷代注釋。俱無分辨。愚考之本草。李時珍云。惟粟之味咸淡。氣寒下滲。乃腎之谷也。腎病宜食之。虛熱消濁泄痢。皆腎病也。滲利小便。所以泄腎邪也。降胃火。
故脾胃病宜之。以此擬之。既曰熬香。味亦可啖。仲景所用。或此意也。成氏以為益氣斷利。意亦相同?;蛴兴浴?/p>
未可知也。但毫不置辨為異耳。后人但能譏其隨文順釋。而亦無片言分剖。何哉。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蛐”悴焕;蚋怪型??;蛐估轮卣?。四逆散主之。
成氏云。四逆。四肢不溫也。其說似與厥冷有異。方氏謂人之四肢溫和為順。不溫和為逆。則不溫即冷也。仲景于厥陰篇中。即自為注腳云。凡厥者。陰陽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由此觀之。厥即逆冷。逆冷即厥。初無少異。況厥陰篇中。以厥少熱多。厥多逆少。為病之進退。以熱對厥。
則知不止于不溫。而實四肢逆冷矣。但厥逆有輕重之不同。寒熱之各殊。所以素問厥論中。有熱厥寒厥之分也。故論中或云厥?;蛟曝誓妗;蛟扑哪妗;蛟曝世?。或曰手足寒?;蛟皇肿阖屎?。皆指手足厥冷而言也。
然厥逆雖皆手足寒冷。而其所以致厥之故。則有寒熱之不同。若寒邪在里。陰寒肆逆。則陽氣不充于四肢。
故有厥逆之患。若熱邪內(nèi)郁。邪氣阻絕。則陽氣不達于四肢。故亦有厥逆之變。人身陽氣。起于足少陰之涌泉。
故靈樞云。衛(wèi)氣晝行于陽二十五度。夜行于陰二十五度。常從足少陰出入者也。所以少陰腎中命門真陽之氣。
游于一身而布化。則為三焦。達于皮膚而固密。則為衛(wèi)氣。邪在少陰之里。無論寒熱之邪。皆足以阻絕二氣之流行。
蓋陰血無陽氣。則無以流行。陽氣無陰血。則無以附麗。二者相根據(jù)。并行不悖。頃刻不離。故生氣通天論云。
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絕者。阻絕之謂也。若此者。其即陰陽不相順接之謂歟。此所謂少陰病者。即前所云脈微細。
但欲寐之少陰病也。已見四逆之變。而又有或咳或悸?;蛐”悴焕??;蚋雇础;蛐估轮刂T陰邪之見證。若果屬寒厥。則當(dāng)以四逆湯及附子湯主之矣。而仲景以四逆散主之者。何也。蓋因本系中風(fēng)之陽邪?;蛐白躁柦?jīng)傳來者。本屬陰中之陽邪。雖未可以寒涼施治。亦不可率以四逆湯之辛熱。妄投致誤。故以甘緩升解。
開結(jié)斂陰之四逆散和之而已。然四逆散性味和平。非療厥治逆。一定不移之定法也。前輩輒以為寒涼之劑。
未可以之治療寒厥。誤矣。夫甘草枳實。本非寒藥。且柴胡但能升解郁熱。并無寒性。芍藥走陰酸斂。亦非寒物。又何寒涼之有。竊推仲景之意。蓋以甘草之甘和。以緩陰邪之急。枳實之苦。以開中氣之結(jié)。柴胡以升發(fā)其陽氣之郁。芍藥以收斂其陰氣之逆。所服不過一方寸匕。一日三服而已。所以藥力輕微。制劑褊小者。
無過和解其邪耳。若和之而證減厥除。則其邪解矣。若陰邪盛。厥逆不解。則溫經(jīng)復(fù)陽之四逆等湯具在。
若厥后發(fā)熱。不惡寒而反惡熱??谠锷喔伞┰瓴幻?。譫語便秘。則為自陰還陽。已非陰經(jīng)之舊證。前治陽明法可用也。此正所謂持其兩端。觀舋而動之法。與兵家無異。若仍泥諸四逆厥冷為不可下之例。則又非變通之活法矣。
四逆散方
甘草枳實柴胡芍藥上四味。各十分。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義具注中)
后加減法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痢。
悸者。加桂枝五分。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
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拆。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著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內(nèi)湯中。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詳推后加減法。凡原文中。每具諸或有之證者皆有之。如小柴胡湯。小青龍湯。真武湯。通脈四逆湯。四逆散皆是也。
愚竊揆之以理。恐未必皆出于仲景。如小柴胡證之或咳。去人參而用小青龍法。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兩。雖或可用。然肺寒氣逆者宜之。肺熱而痰氣壅盛者。非所宜也。前小青龍癥。本以水寒侵肺。表證未解。又與麻黃桂枝同用。
故不畏其收斂。在小柴胡湯。已當(dāng)量其寒熱虛實而施。不可鹵莽從事矣。況其他乎。真武湯之或咳。亦加五味子半升。細辛干姜各一兩。此乃少陰寒證?;蛞嗫捎谩H簧訇柹訇?。自當(dāng)略有區(qū)別。至此條四逆散之或咳。亦加五味子干姜。且分兩不過五分。如曰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則古之五分。僅存今之五厘而已。寧可以方寸匕分三服哉。若果仲景所加。雖或以為陰中之陽邪而減其分兩。亦未可知。然不能無疑焉。如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以少陰腹痛而用附子一枚。非仲景不能。宛然仲景之筆。但以一枚之多。若加入十分之中尚可。若止加入三方寸匕內(nèi)。則覺太多矣。而加法中并無成法。亦缺失也。其泄利下重者。以陰寒在里。則泄利。清陽不升而下陷。則下重。泄利下重。則氣滯下焦。故用辛溫滑利之薤白。以鼓動其陽而疏泄其滯也。此亦頗似仲景本文。何以知之。嘗觀金匱方中治胸痹心痛。有栝蔞薤白白酒湯。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有栝蔞薤白半夏湯。胸痹心痞。有枳實薤白桂枝湯。皆以其脈之陽浮陰弦。及寸口脈沉而遲。關(guān)上小緊數(shù)。悉為陽氣虛衰之故。所以用薤白通行陽氣。即白通湯用蔥白之意也。
至于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夫悸病之在陽經(jīng)者。皆屬汗下之虛。其說已見于小柴胡湯方論中矣。而三陰悸病。乃陰中之陽。亦虛邪所致。蓋桂枝為衛(wèi)分解散風(fēng)邪之藥。雖太陽篇中。如炙甘草湯。
治心中悸而煩者。中有桂枝。又桂枝甘草湯。治發(fā)汗過多。叉手冒心。心下悸者。亦用桂枝。又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治發(fā)汗后。臍下悸。欲作奔豚者用桂枝。皆各自有專意。非獨以桂枝能治悸也。且以上諸湯。
桂枝輒皆三四兩。此方止用五分。何以治悸。茯苓雖淡滲。而小便不利者亦止用五分。東垣云。古云三兩。
即今之一兩也。李時珍云。古今異制。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據(jù)東垣之說。則古之所謂五分。乃今之一分七厘也。豈能滲利小便哉。況氣化之功。非獨淡滲可致。是以知其非仲景原文也。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少陰下利。陰寒在下也。少陰之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循喉嚨。其支者從肺出絡(luò)心。注胸中。以下利六七日之久。邪氣循經(jīng)上逆。犯肺則咳。入胸則嘔。下焦無火。氣液不得蒸騰則渴。虛陽在上。其脈出肺絡(luò)心。
故心煩不得眠也。豬苓湯主之者。非獨滲利小便。分別水谷而已。以諸利小便之藥。皆氣味輕薄而上行于肺。
使肺氣下行。然后小便滲利。此蓋欲引其犯肺咳嘔心煩之陽邪下走。故用諸滲泄之藥。及甘膠以清肺益陰也。
詳具五苓散。及豬苓湯方論中。然于此可見仲景治少陰經(jīng)之陽邪。雖不以寒涼為治。而亦不輕用溫?zé)?。唯用升降滋養(yǎng)。以導(dǎo)引消弭之耳。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二三日以上。言才過二三日也。二三日即心中煩。不得臥。較之前條咽痛心煩。為陽邪已甚。然陰經(jīng)邪熱。
亦能燔灼心神。使之煩悶攪亂而不得臥者。不似前篇皆少陰之寒邪入里。陰邪太甚。故能使命門真陽磨滅。
所以更無熱證。此篇皆陽邪入里。故無虛寒之證。且腎家雖有真陰。亦自有真陽作配。又增外入之陽邪。
是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使熱邪內(nèi)郁而心煩不得臥。致手足兩少陰俱受病也。以黃連阿膠湯主之者。所以瀉心家之煩熱。益腎臟之真陰也。前輩每以傳足不傳手立論。諄諄置辨。皆未之思。并未之悟耳。如少陽證而每病及三焦。陽明脾約而使大腸燥結(jié)。少陰下利膿血。病及大腸。六經(jīng)之喘咳。邪皆犯肺。心中煩。
心下痞。及驚悸神昏之病。皆犯心之包絡(luò)。非手經(jīng)病耶。豈手經(jīng)非十二經(jīng)。又在軀殼之外而不病耶。
黃連阿膠湯方
黃連(二兩)黃芩(一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三兩)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內(nèi)膠烊盡。小冷。內(nèi)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黃連苦寒。瀉心家之煩熱。而又以黃芩佐之。芍藥收陰斂氣。雞子黃氣味俱濃。陰中之陰。故能補陰除熱。阿膠為濟水之伏流。乃天下十二經(jīng)水中之陰水也。烏驢皮黑而屬水。能制熱而走陰血。合而成膠。
為滋養(yǎng)陰氣之上品。協(xié)四味而成劑。半以殺風(fēng)邪之熱。半以滋陰水之源。而為補救少陰之法也。
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
大凡寒邪入少陰。必惡寒逆冷。故以反發(fā)熱者為陽回陰解而不死。此因風(fēng)邪入少陰。至八九日之久。一身手足盡熱者。蓋以足少陰腎邪。傳歸足太陽膀胱也。腎與膀胱。一表一里。乃臟邪傳腑。為自陰還陽。以太陽主表。故一身手足盡熱也。然一身盡熱。陽邪已甚。正所謂邪在陰經(jīng)。則為陰邪而見陰證。邪在陽經(jīng)。即為陽邪而見陽證。以熱邪在膀胱。所謂瘀熱在里。迫血妄行。故必便血也。此條雖系自陰轉(zhuǎn)陽。其中風(fēng)之熱邪。既歸太陽之里。與太陽熱結(jié)膀胱之證治無異。不可仍以少陰為治也。必便血三字。前注家俱謂必出二陰之竅??譄嵝半m在膀胱。而血未必從小便出也。詳見熱結(jié)膀胱注中。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纱?。
邪入少陰而下利。則下焦壅滯而不流行。氣血腐化而為膿血。故可刺之以泄其邪。通行其脈絡(luò)。則其病可已。不曰刺何經(jīng)穴者。蓋刺少陰之井滎輸經(jīng)合也。其所以不言者。以良工必知之熟矣。故不必贅也。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谠镅矢烧?。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陰本經(jīng)感受之寒邪。本無口燥咽干之見證。即中風(fēng)陽邪所感。亦無過心煩咽痛不得臥而已。雖有咳而渴嘔之證。是亦虛陽挾邪。循經(jīng)上逆。故不以寒涼為治。而以豬苓湯引天氣下降。使氣液升降流行。乃其治也。
惟素問熱病論云。少陰脈貫?zāi)I絡(luò)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然非少陰本經(jīng)之自感。因一日巨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至五日而始少陰受之。乃陽經(jīng)傳邪。故有是證。此條得病才二三日。
即口燥咽干而成急下之證者。乃少陰之變。非少陰之常也。況汗下皆屬陰經(jīng)之禁忌乎。惟兩感于寒者。一日巨陽與少陰俱病。
則頭痛口干而煩滿。古人又不立治法矣。然但口燥咽干。未必即是急下之證。亦必有胃實之證。實熱之脈。
其見證雖屬少陰。而有邪氣復(fù)歸陽明。即所謂陽明中土。萬物所歸。無所復(fù)傳。為胃家實熱之證據(jù)。方可急下而用大承氣湯也。且大承氣為仲景之所慎用。在陽明篇中。如脾約一證。里無大熱者。即以小承氣湯和之。而不令大泄下矣。其次或以調(diào)胃承氣湯和胃。麻仁丸潤燥而已。豈肯以大承氣而急用之于少陰證乎。
其故可思也。其所以急下之者。恐入陰之證。陽氣漸亡。胃腑敗損。必至厥躁呃逆。變證蜂起。則無及矣。
故不得不急也。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诟稍镎?。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亦少陰之變例也。自利。寒邪在里也。自利清水。即前篇所謂清水完谷。此則并無完谷而止利清水。
其色且純青矣。清水固屬寒邪。而青則又寒色也。故屬少陰。成氏及方注皆以為肝色。誤矣。若證止如此。
其為四逆湯證無疑。不謂胃中清水。雖自利而去。其谷食渣滓熱邪。尚留于胃。所以心下按之必痛。且口中干燥。則知邪氣雖入少陰。而陽明實熱尚在。非但少陰證也。其熱邪熾盛。迫脅胃中之津液下奔。下焦寒甚。故皆清水而色純青也。即素問至真要大論中。病機十九條之所謂暴注下迫。皆屬于熱之義也。陽邪暴迫。上則胃中之津液。下則腎家之真陰。皆可立盡。故當(dāng)急下之也。
辨誤成注以自利色青為肝邪乘腎。而以腎蘊實邪為解。其理已屬背謬。劉河間原病式云。仲景法曰。
少陰病。下利清水。色純青者。熱在里也。大承氣湯下之。引此以證小兒熱甚急驚。利多色青。及下利色黑。
由火熱過極。反兼水化之義。不知小兒急驚之利。色多青者。乃肝木之邪。下利色黑者。亦有宿穢蓄血寒邪之不同。非盡熱極反從水化也。況仲景原云。自利清水。色純青。又以心下必痛??诟稍锒錈嵝霸诶?。故雖云少陰病。
而急用大承氣湯下之。守真不知此義。但以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為熱邪在里。削去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八字。漫云以大承氣湯下之。試思茍非有心下痛??诟稍镏娮C。熱在何處。而以承氣湯下之耶。
歷觀完素運氣病機。無非攪亂經(jīng)文。立方主治。盡是苦寒攻下。如病機一十九條。內(nèi)經(jīng)本云諸熱瞀螈。
皆屬于火。諸痛癢瘡。皆屬于心。完素則增為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不知經(jīng)所謂心者。指后天實火而言。
火者。指先天真陽而論。所以實火則有諸痛癢瘡之有形見證。虛火則有諸熱瞀螈無形上升之見證也。
又增燥病一條。曰諸澀枯涸。干勁皴揭。皆屬于燥。不知出于何典。且每引高陽生左為腎。右為命門之說。
詢是金遼亂世。鹵莽粗工。知熱而不知寒。知瀉而不知補。后人尊之為四大家之一。不知何所取乎。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而至六七日。邪入已深。然少陰每多自利。而反腹脹不大便者。此少陰之邪。復(fù)還陽明也。所謂陽明中土。萬物所歸。無所復(fù)傳之地。故當(dāng)急下。與陽明篇腹?jié)M痛者急下之無異也。以陰經(jīng)之邪。而能復(fù)歸陽明之腑者。即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所謂邪入于陰經(jīng)。其臟氣實。邪氣入而不能客。故還之于腑。中陽則溜于經(jīng)中陰則溜于腑之義也。然必驗其舌。察其脈。有不得不下之勢。方以大承氣湯下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