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本事方》 黃湯

    作者: 許叔微

    治口干煩躁生津液,不思食。

    黃 (蜜炙) 熟干地黃(酒灑九蒸九曝,焙干,秤) 白芍藥 五味子(揀) 麥門冬(各三分,水 去心) 白茯苓(一分,去皮) 甘草(炙,半兩)

    上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姜棗烏梅同煎,去滓。

    萬病散,一名無憂散。此藥凡病皆治,若諸風疾,生瘡腫,疥癬,宣轉(zhuǎn)三五行自愈。臟腑積攻

    中風

    服永

    肛者

    服,

    藥,

    輕目

    人久

    食。

    黃 (蜜炙) 木通(去粗皮,銼) 桑白皮(凈洗,蜜炙黃) 陳橘皮(凈洗) 吳白術(shù)(五物,各一兩

    牽牛子(五兩

    上每服用黃 散二錢,牽牛子末二錢,拌合令勻。候天色晴明,三更初,以生姜一塊拍碎,水一盞煎湯,先用小盞子調(diào)藥頓服,后更以生姜湯送下。至平明時快宣轉(zhuǎn)三兩行,若有蠱膿下多,不妨。應(yīng)臟腑百病諸風冷滯,悉皆出盡。宜后一日內(nèi)吃白粥且補。

    解毒雄黃丸,解毒。治纏喉風及急喉痹,或然倒仆,失音不語,或牙關(guān)緊急,不省人事雄黃(水飛,一分) 郁金(一分) 巴豆(去皮、膜、心、油,二七粒)

    上為末,醋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用熱茶清下七丸,吐出頑涎,立便蘇醒,未吐再服。

    如至死者心頭猶熱,灌藥不下,即以刀尺鐵匙斡開口灌之,但藥下喉嚨,無有不活。吐瀉些小無妨。又治上膈壅熱,痰涎不利,咽喉腫痛,赤眼癰腫。一切毒熱,并宜服之。如小兒患喉咽赤腫,及驚熱痰涎壅塞,服二丸或三丸,量兒大小加減。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