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虛勞潮熱(附論)

    作者: 朱梓

    夫虛勞潮熱者。潮作有時(shí)也。此由陰陽(yáng)不和。氣有偏勝,其候頭目赤,體熱潮

    燥。臥寐

    鱉甲湯

    治虛勞潮熱。羸瘦咳嗽。骨節(jié)酸疼。面紅頰赤。

    鱉甲(去裙醋炙)柴胡甘草(炙銼)楝實(shí)(麩炒去核)黃(銼)半夏(生姜半兩同搗黑皮)桔梅(取肉同煎

    柴胡鱉甲湯

    治虛勞潮熱。心神煩躁??人员I汗。肢節(jié)酸痛。夜臥不安。

    柴胡(去苗一兩)鱉甲(小便浸三日逐日換小便炙黃去裙脊骨用一兩半)秦艽桔梗(炒)菀(去苗土)桑根白皮地骨皮生干地黃(焙)白術(shù)知母(焙)芍藥(各二兩)甘草(炙銼三分)上一

    羚羊角湯

    治虛勞。時(shí)發(fā)潮熱。五心煩躁??诟伞Q屎聿焕?。

    羚羊角人參白茯苓(去黑皮)地骨皮柴胡(去苗)鱉甲(去裙醋炙)黃(銼)焙)麥門冬(去心入生姜半

    人參湯

    治虛勞潮熱??人员I汗。進(jìn)飲食。退肌熱。

    人參(半兩)柴胡(去苗)白術(shù)黃(銼)知母(各一兩)檳榔(一枚銼)桔梗(炒半兩)各一兩)山芋

    牛膝湯

    治虛勞潮熱。骨節(jié)酸痛。面赤口干。夜多盜汗。

    牛膝(酒浸切焙)青蒿子羌活(去蘆頭各半兩)柴胡(去苗)當(dāng)歸(切焙)秦艽(去苗土)本(去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柴胡煮散

    (一名柴胡散)

    治虛勞潮熱。肢節(jié)煩疼。肌膚枯燥。面赤咽干。

    人參柴胡(去苗)白茯苓(去黑皮)當(dāng)歸(切焙)桔梗(銼炒)青橘皮(去白炒)芍藥每服二錢

    人參湯

    治虛勞。潮熱咳嗽。心妨悶。肢體疼痛。飲食減少。

    人參鱉甲(去裙醋炙)澤瀉柴胡(去苗)防風(fēng)(去叉)枳殼(去瓤麩炒)生干地黃(服二錢。

    羚羊角湯

    治虛勞。潮熱不食。及傷寒后不食。

    秦艽人參湯

    治虛勞發(fā)熱。三焦不順。飲食減少。肢節(jié)疼痛。

    秦艽(去苗土)人參柴胡(去苗)鱉甲(去裙醋炙)玄參菖根(銼)附子(炮制去皮上銼如麻豆

    常山湯

    治虛勞潮熱。肌瘦減食。煩躁頰赤。夜多盜汗。

    常山鱉甲(去裙醋炙)柴胡(去苗)甘草(炙銼)石膏(研)人參牽牛子(炒)干篩。每服三

    柳枝湯

    治虛勞肌熱。煩躁少力。不食痰嗽。頰赤潮熱。夜多虛汗。飲食無(wú)味。日漸羸瘦。

    柳枝(銼半兩)柴胡(去苗)鱉甲(去裙頭醋炙各二兩)大黃(煨)青橘皮(湯浸去白焙)麥二百粒。

    地骨皮湯

    治虛勞。陰陽(yáng)不和有偏勝。早晚潮熱。面赤煩躁。肢體疼痛。

    地骨皮鱉甲(去裙醋炙)當(dāng)歸(切焙)秦艽(去苗土)柴胡(去苗)知母(切焙)貝母煎至七

    鱉甲豬肚丸

    (出王氏博濟(jì)方)

    治虛勞潮熱。唇紅頰赤。氣粗口干。睡多盜汗。大小腸秘澀。

    鱉甲(去裙醋炙)柴胡(去苗)木香青蒿生干地黃(焙各一兩)黃連(去須二兩)青冷和忌

    柴胡湯

    (出王氏博濟(jì)方)

    治虛勞。營(yíng)衛(wèi)不順。潮熱黃瘦。筋骨疼痛。多困少力。飲食進(jìn)退。

    柴胡(去苗二兩)鱉甲(去裙醋炙)甘草(炙銼一兩)秦艽(去苗土一兩半)知母(一兩)時(shí)。

    秦艽湯

    治虛勞。潮熱咳嗽。盜汗不止。

    柴胡湯

    治虛勞發(fā)熱。肢體煩痛。

    柴胡(去苗)麻黃(去根節(jié)湯煮掠沫各一兩)上粗搗篩。用童子小便五盞。同煎至兩盞。

    黃飲子

    (出醫(yī)方大成方)

    治諸虛勞氣。四肢倦怠。骨節(jié)酸疼。潮熱乏力。自汗盜汗。日漸黃瘦。胸膈痞塞。

    不思飲食??人蕴刀?。甚則唾血。

    黃(蜜炙一兩半)當(dāng)歸(去蘆酒浸)紫菀(洗去土)石斛(去根)地骨皮人參桑白皮(半兩)上銼止

    人參黃散

    (出濟(jì)生拔粹方)

    治虛勞客熱。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煩熱。咽干頰赤。心忪潮熱。盜汗減食。

    咳嗽膿血。

    人參(去蘆一兩)秦艽茯苓(各二兩)知母(二兩半)桑白皮紫菀(各一兩半)桔梗(一兩)柴胡(二兩半)黃(三兩半)生地黃(二兩)半夏(湯浸七次一兩半)鱉甲(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煎去滓服。一方用地骨皮、赤

    人參柴胡散

    (出濟(jì)生拔粹方)

    治邪熱客于經(jīng)絡(luò)。肌熱痰嗽。五心煩躁。頭目昏痛。夜有盜汗。此藥補(bǔ)和真氣。解

    勞倦。婦人虛勞骨蒸。

    白茯苓人參白術(shù)柴胡當(dāng)歸半夏曲干葛甘草(炙)赤芍藥(各一兩)上為細(xì)末渴。

    治虛勞。下焦虛。骨節(jié)煩疼。肌肉急。小便不利。大便數(shù)少。吸吸口燥少氣。淋石

    熱。

    用大麻子五合研。以水二升煮。去半分。服四五劑瘥。

    小鱉甲散

    (出王氏博濟(jì)方)

    治五心煩熱。吃食減少。狀似勞氣。

    小鱉甲(一兩半醋炙)常山(炙一兩)大黃(炮一兩)甘草(三分半生半熟)石膏(一兩)至五七分

    黃散

    (出楊氏家藏方)

    治氣虛蒸熱。致衛(wèi)氣消鑠。四肢羸弱無(wú)力。飲食不思。五心煩躁。久而不治。因

    證勞成。產(chǎn)后煩熱。俱治。

    黃(一兩半)吳木蒼術(shù)人參阿膠麥門冬干地黃桑寄生甘草(各一兩)上為

    人參飲子

    (出楊氏家藏方)黃五味子(各一兩)人參白術(shù)當(dāng)歸白芍藥茯苓白芷(各半兩)上為飲子。每

    小建中湯

    (出指南方)

    治勞弱胃虛。

    芍藥(六兩)官桂甘草(各三兩)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姜三片。棗三枚。

    餳少

    短劇湯

    (出衛(wèi)生家寶方)

    治血虛。潮熱往來(lái)。嘔逆自汗。渾身酸痛。咳嗽。背脾拘急。

    黃(去蘆二兩)人參(去蘆一兩)白芍藥(微炒二兩)白茯苓(去皮一兩)半夏(一兩湯上為粗末。

    每服三錢。水一盞。生姜三片。大棗一枚。去核。同煎七分。去滓。溫服。食前。

更多中醫(yī)書(shū)籍
  • 作者:
    ?
  • 作者:
    朱世杰
  • 《外科啟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極)著。十二卷。論述外科各病證治,有圖有方,敘述內(nèi)服外敷,針灸灸烙、熏點(diǎn)、刀割等法,都切實(shí)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
  • 作者:
  • 作者:祁宏源,清代醫(yī)家。浙江山陰縣人。其祖祁坤為太醫(yī)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學(xué)淵源,亦精于外科醫(yī)理,奉敕與吳謙同修《醫(yī)宗金鑒》,其中之《外科心法》多為其家之經(jīng)驗(yàn),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為藍(lán)本修訂而成。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