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附論)夫水谷痢者。由體虛腠理開。血?dú)馓摯簜陲L(fēng)。邪氣留連在肌肉之內(nèi)。后遇脾胃大腸虛弱。而邪氣乘之。故為水谷痢也。脾與胃為表里。胃者脾之腑也。為水谷之海。脾者胃之臟也。其候身之肌肉。而脾氣主消水谷。水谷消。其精化為營(yíng)衛(wèi)。以養(yǎng)臟腑。充實(shí)肌膚。大腸肺之腑也。為傳道之官?;锍鲅?。水谷之精?;癁檠?dú)庹摺P杏诮?jīng)脈。其糟粕行于大腸也。
肺與大腸為表里。而肺主氣。其候身之皮毛。春陽氣雖在表。而血?dú)馍腥?。其飲食居處。運(yùn)動(dòng)勞役。血?dú)馓撜?。則為風(fēng)邪所傷。客于肌肉之間。后因脾胃氣虛風(fēng)邪又乘虛而進(jìn)入于腸胃。
其脾氣弱者。不能克制水谷。故糟粕不結(jié)聚而變?yōu)榱∫?。又新食竟取風(fēng)。名為胃氣。其狀惡風(fēng)。頭多汗。膈下塞不通。飲食不下。腹脹形瘦。腹大。食物則脹滿。食寒則洞泄。洞泄者。痢無度也。若胃氣竭者痢絕即死。診其脈小。手足寒難療。脈大手足溫易療也。下白沫。
脈沉則生。浮則死。身不熱脈不懸絕滑大者生。懸絕者死。以藏期之也。脈絕而手足寒。
時(shí)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脈緩時(shí)小結(jié)者生。洪大數(shù)者死。懸絕而澀者死。細(xì)微而澀者生。緊大而滑者死。得大絕脈者不死。
方
廣濟(jì)療赤白水谷冷熱等痢。
地榆(六分)白術(shù)(五分)濃樸(六分炙)干姜(六分)熟艾(四分)赤石脂(七分研)龍骨(七分)甘草(四分炙)黃連(十分)烏梅(六分熬)人參(六分)當(dāng)歸(五分)上為末蜜丸。桐子大。米飲汁服三十丸。日三服。忌海藻、菘菜、肉、生冷等物。
濃樸散
(出圣惠方)
治水谷痢。腹內(nèi)疼痛。兩脅虛脹。不思飲食。
濃樸(一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熟)木香(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訶黎勒(三分煨用皮)干姜(半兩炮)陳橘皮(一兩浸去白焙)當(dāng)歸(半兩銼炒)地榆(三分銼)附子(一兩炮去皮臍)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五分去滓。不拘時(shí)稍熱服。
藍(lán)青丸治中焦熱。水谷下痢。
藍(lán)青(汁三升)黃連(八兩)黃柏(四兩)阿膠(五兩)白術(shù)地榆地膚子烏梅肉(熬各三兩)上為散。用藍(lán)汁在微火上煎服。更可為丸如杏子大。白飲進(jìn)二丸。亦不得停留。
忌豬肉、冷水、桃李、雀肉等。
訶黎勒丸治水谷痢。腹脅虛脹。時(shí)復(fù)疼痛。不欲飲食。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干姜(三分炮銼)當(dāng)歸(一兩銼炒)黃連(去須微炒)白術(shù)(一兩)木香(三分)濃樸(一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香熟)上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
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拘時(shí)。粥飲下三十丸。
龍骨丸治水谷痢。日夜無數(shù)。腹內(nèi)疼痛。
龍骨(三分)艾葉(一兩微炒)赤石脂(三分)白礬(一兩焙令汁盡)黃連(三分去須微炒)當(dāng)歸(三分銼碎微炒)附子(一兩炮去皮臍)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瀉心湯治老小下痢。水谷不分。腸中雷鳴。心下痞滿。干嘔不安。
人參黃芩甘草(各一兩)干姜(一兩半)黃連(一兩)半夏(三兩)大棗(十二枚)上橘皮一兩。痛加當(dāng)歸一兩。渴熱以生姜代干姜。
胃風(fēng)湯治胸結(jié)。下痢。風(fēng)冷。水谷不化。
肉豆蔻散治水谷痢。心腹脹滿。不能飲食。
肉豆蔻(一兩去殼)木香(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干姜(一兩炮)濃樸(一兩去皮涂生姜汁炙香熟)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六分。不拘時(shí)稍熱服。
附子五味散治水谷痢久痢無度。食不消化。腹痛。每遇冷便發(fā)。
附子(炮)細(xì)辛白術(shù)(各五兩)干姜(四兩)神曲(一升熬)上為散。以飲下之。初服方寸匕。每服漸加。稍加至二三匕良。忌豬肉生冷、油膩、桃、李、雀肉等。
草豆蔻散治水谷痢不止。腹內(nèi)疼痛。
草豆蔻(一兩去皮)白石脂(一兩)當(dāng)歸(一兩銼微炒)干姜(一兩炮銼)上羅為散。
每服。不計(jì)時(shí)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四白丸治水谷痢。臍腹疼痛。日夜數(shù)行。
白石脂(二兩)白礬(一兩燒灰)白龍骨(二兩)胡粉(二兩炒黃)上研為末。
用粳米飯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粥飲下三十丸。
療水谷痢方
干姜(三分)雞子(二枚)小豆(二百粒炒令香中食)黃連(二分)上搗篩三物。內(nèi)雞子黃白中攪勻。微火上炒令可丸。一服五十丸。如小豆大。旦以飲服即瘥。忌食油膩生冷肉魚蒜蔥。
療熱水谷下痢方
黃連阿膠(各二兩)梔子(二十枚)上切以水七升。煮二升分為三服。忌豬肉冷水。
馬蘭散
治水谷痢。日夜百度。及水痢百起。
馬蘭(一兩微炒)干姜(一兩炮銼)黃連(一兩去須銼微炒)上為散。不拘時(shí)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一方熟煮湯取一合許。和二方寸匕。入腹即斷。冷熱皆治。常服神效。不得輕之。
忌豬肉冷水。
又方
橡斗子(五枚盛莨菪子總莆炒黑)龍骨(半兩)柿蒂(七枚)上羅為散。不拘時(shí)。
以粥飲下一錢。
神妙橡實(shí)散治水谷痢無問老小。日夜百余行。
橡實(shí)(二兩)干楮葉(一兩炙)上羅為散。每服。不計(jì)時(shí)煎烏梅湯調(diào)下。
菖蒲丸治水谷痢。及冷氣腹痛虛鳴。
菖蒲(三兩)干姜(一兩半炮銼)上羅為散。用粳米飯和丸。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粥飲下三十丸。
龍骨(末三兩)巴豆(二七枚去心皮研去油)上以粟米稠粥和丸。麻子大。每服以陳米粥下三丸。如微轉(zhuǎn)以井花水下。
豆蔻散治水谷痢久不止。腹脅妨悶。不思飲食。
治水谷痢久不止。
以糊粉二兩。棗肉和搗作餅子。急火中燒令赤。即出地上。以碗合之。勿令風(fēng)入。待冷細(xì)研。食前粥飲調(diào)下半錢。
治水谷痢。
(出肘后方)用韭作羹微炒。任食之。
用小豆一合。和蠟三兩。頓服之愈。
療水谷痢方。
用棕櫚皮燒灰研。以水和服三方寸匕。
廣濟(jì)療水痢。及霍亂。冷痢。及食不化有白膿。日夜無度。但疑是冷。悉主之。
兼治瀉痢。
白石脂干姜(各八兩)上為末。以沸湯和少許面薄糊。和藥并手捻作丸。如食法下。
不止加干姜八兩。忌如常法。一方米飲空心下?;魜y吐瀉漿水下。
療水痢腹中氣方。
茯苓(八分)白龍骨(八分研)訶黎勒(八分)黃連(八分)酸石榴皮(八分)上為末。蜜丸梧桐子大。空心以飲服。每服二十丸。日二服止。忌肉油膩生冷等。
狗骨灰(牛骨灰亦得)曲(六月六日造熬令黃)上等分為散??崭狗淮蟛璩住3G嗟?。
主水痢方
雞子(二枚)黃蠟(一兩)上熬熟食之。宜空肚食。日三服。佳。
又方主治水痢。及療熱水谷下痢。
黃連蒼術(shù)(各三兩)上作散。和雞子七枚同煮。并捻作丸。煮赤豆作漿粥服三十丸。
日三服。若渴但飲豆?jié){粥。
一方以水七升煮二升分服。忌豬肉冷水。
黃芩五味散水谷之痢。其候必腹甚痛。食無妨。但食后即痢。食皆化盡。惟變
作水。痢無期度。多食多下。少食少下。有此狀者宜服。
黃芩黃連黃柏(各五兩)黃(四兩)龍骨(六兩)上為散。以飲下之。初服一大茶匙。日二。稍加至二三匙。服瘥乃止。忌豬肉冷水等。
黃連(二兩)黃柏(二兩)阿膠(二兩炙)上為散。以苦酒蜜各半升。煎阿膠令烊。內(nèi)諸藥令可丸。飲服三丸。日四。
白蒿方治夏日暴水痢。
用白蒿葉干為末。以米和一匙。空腹食之。
療水谷下痢方
用黃連一升。金色者打碎。陳米五合。二物以水七升。煮至二升。分為二服。
安石榴湯療水痢及赤白痢。篤困欲死。腸已滑。醫(yī)不能療者。
干姜黃柏(各二兩)石榴(一枚殼小者二枚)阿膠(二兩半切炙)上以水三升。
煮一升二合。去渣內(nèi)膠令熔。頓服即瘥。未蠲更作。老小亦良。羸瘦者少服。一方無黃柏用黃連。
治水谷痢所下之痢。并無赤色。只下黃沫。忽時(shí)下白沫。飲食減少。肌體黃瘦。宜服此方。訶子(面裹炮去核用皮)舶上黃(研細(xì)各一兩)黃橘皮白術(shù)川芎(各半兩)甘草(炮四株)肉豆蔻(一枚)上件細(xì)杵羅為末。用舶上黃末相滾令勻。用薏仁杵作粉煮粥丸。如梧桐子大。急焙干。每服五十丸??招拿诇隆m毷潜焊?。莫令損藥氣。
治水谷痢久不瘥
濃樸(三兩)黃連(三兩)上銼以水三升。煎取一升??招姆?/p>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附論)夫水谷痢者。由體虛腠理開。血?dú)馓摯簜陲L(fēng)。邪氣留連在肌肉之內(nèi)。后遇脾胃大腸虛弱。而邪氣乘之。故為水谷痢也。脾與胃為表里。胃者脾之腑也。為水谷之海。脾者胃之臟也。其候身之肌肉。而脾氣主消水谷。水谷消。其精化為營(yíng)衛(wèi)。以養(yǎng)臟腑。充實(shí)肌膚。大腸肺之腑也。為傳道之官?;锍鲅?。水谷之精?;癁檠?dú)庹摺P杏诮?jīng)脈。其糟粕行于大腸也。
肺與大腸為表里。而肺主氣。其候身之皮毛。春陽氣雖在表。而血?dú)馍腥?。其飲食居處。運(yùn)動(dòng)勞役。血?dú)馓撜?。則為風(fēng)邪所傷。客于肌肉之間。后因脾胃氣虛風(fēng)邪又乘虛而進(jìn)入于腸胃。
其脾氣弱者。不能克制水谷。故糟粕不結(jié)聚而變?yōu)榱∫?。又新食竟取風(fēng)。名為胃氣。其狀惡風(fēng)。頭多汗。膈下塞不通。飲食不下。腹脹形瘦。腹大。食物則脹滿。食寒則洞泄。洞泄者。痢無度也。若胃氣竭者痢絕即死。診其脈小。手足寒難療。脈大手足溫易療也。下白沫。
脈沉則生。浮則死。身不熱脈不懸絕滑大者生。懸絕者死。以藏期之也。脈絕而手足寒。
時(shí)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脈緩時(shí)小結(jié)者生。洪大數(shù)者死。懸絕而澀者死。細(xì)微而澀者生。緊大而滑者死。得大絕脈者不死。
方
廣濟(jì)療赤白水谷冷熱等痢。
地榆(六分)白術(shù)(五分)濃樸(六分炙)干姜(六分)熟艾(四分)赤石脂(七分研)龍骨(七分)甘草(四分炙)黃連(十分)烏梅(六分熬)人參(六分)當(dāng)歸(五分)上為末蜜丸。桐子大。米飲汁服三十丸。日三服。忌海藻、菘菜、肉、生冷等物。
濃樸散
(出圣惠方)
治水谷痢。腹內(nèi)疼痛。兩脅虛脹。不思飲食。
濃樸(一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熟)木香(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訶黎勒(三分煨用皮)干姜(半兩炮)陳橘皮(一兩浸去白焙)當(dāng)歸(半兩銼炒)地榆(三分銼)附子(一兩炮去皮臍)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五分去滓。不拘時(shí)稍熱服。
藍(lán)青丸治中焦熱。水谷下痢。
藍(lán)青(汁三升)黃連(八兩)黃柏(四兩)阿膠(五兩)白術(shù)地榆地膚子烏梅肉(熬各三兩)上為散。用藍(lán)汁在微火上煎服。更可為丸如杏子大。白飲進(jìn)二丸。亦不得停留。
忌豬肉、冷水、桃李、雀肉等。
訶黎勒丸治水谷痢。腹脅虛脹。時(shí)復(fù)疼痛。不欲飲食。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干姜(三分炮銼)當(dāng)歸(一兩銼炒)黃連(去須微炒)白術(shù)(一兩)木香(三分)濃樸(一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香熟)上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
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拘時(shí)。粥飲下三十丸。
龍骨丸治水谷痢。日夜無數(shù)。腹內(nèi)疼痛。
龍骨(三分)艾葉(一兩微炒)赤石脂(三分)白礬(一兩焙令汁盡)黃連(三分去須微炒)當(dāng)歸(三分銼碎微炒)附子(一兩炮去皮臍)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瀉心湯治老小下痢。水谷不分。腸中雷鳴。心下痞滿。干嘔不安。
人參黃芩甘草(各一兩)干姜(一兩半)黃連(一兩)半夏(三兩)大棗(十二枚)上橘皮一兩。痛加當(dāng)歸一兩。渴熱以生姜代干姜。
胃風(fēng)湯治胸結(jié)。下痢。風(fēng)冷。水谷不化。
肉豆蔻散治水谷痢。心腹脹滿。不能飲食。
肉豆蔻(一兩去殼)木香(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干姜(一兩炮)濃樸(一兩去皮涂生姜汁炙香熟)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六分。不拘時(shí)稍熱服。
附子五味散治水谷痢久痢無度。食不消化。腹痛。每遇冷便發(fā)。
附子(炮)細(xì)辛白術(shù)(各五兩)干姜(四兩)神曲(一升熬)上為散。以飲下之。初服方寸匕。每服漸加。稍加至二三匕良。忌豬肉生冷、油膩、桃、李、雀肉等。
草豆蔻散治水谷痢不止。腹內(nèi)疼痛。
草豆蔻(一兩去皮)白石脂(一兩)當(dāng)歸(一兩銼微炒)干姜(一兩炮銼)上羅為散。
每服。不計(jì)時(shí)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四白丸治水谷痢。臍腹疼痛。日夜數(shù)行。
白石脂(二兩)白礬(一兩燒灰)白龍骨(二兩)胡粉(二兩炒黃)上研為末。
用粳米飯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粥飲下三十丸。
療水谷痢方
干姜(三分)雞子(二枚)小豆(二百粒炒令香中食)黃連(二分)上搗篩三物。內(nèi)雞子黃白中攪勻。微火上炒令可丸。一服五十丸。如小豆大。旦以飲服即瘥。忌食油膩生冷肉魚蒜蔥。
療熱水谷下痢方
黃連阿膠(各二兩)梔子(二十枚)上切以水七升。煮二升分為三服。忌豬肉冷水。
馬蘭散
(出圣惠方)
治水谷痢。日夜百度。及水痢百起。
馬蘭(一兩微炒)干姜(一兩炮銼)黃連(一兩去須銼微炒)上為散。不拘時(shí)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一方熟煮湯取一合許。和二方寸匕。入腹即斷。冷熱皆治。常服神效。不得輕之。
忌豬肉冷水。
又方
橡斗子(五枚盛莨菪子總莆炒黑)龍骨(半兩)柿蒂(七枚)上羅為散。不拘時(shí)。
以粥飲下一錢。
神妙橡實(shí)散治水谷痢無問老小。日夜百余行。
橡實(shí)(二兩)干楮葉(一兩炙)上羅為散。每服。不計(jì)時(shí)煎烏梅湯調(diào)下。
菖蒲丸治水谷痢。及冷氣腹痛虛鳴。
菖蒲(三兩)干姜(一兩半炮銼)上羅為散。用粳米飯和丸。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粥飲下三十丸。
又方
龍骨(末三兩)巴豆(二七枚去心皮研去油)上以粟米稠粥和丸。麻子大。每服以陳米粥下三丸。如微轉(zhuǎn)以井花水下。
豆蔻散治水谷痢久不止。腹脅妨悶。不思飲食。
治水谷痢久不止。
以糊粉二兩。棗肉和搗作餅子。急火中燒令赤。即出地上。以碗合之。勿令風(fēng)入。待冷細(xì)研。食前粥飲調(diào)下半錢。
治水谷痢。
(出肘后方)用韭作羹微炒。任食之。
又方
用小豆一合。和蠟三兩。頓服之愈。
療水谷痢方。
用棕櫚皮燒灰研。以水和服三方寸匕。
廣濟(jì)療水痢。及霍亂。冷痢。及食不化有白膿。日夜無度。但疑是冷。悉主之。
兼治瀉痢。
白石脂干姜(各八兩)上為末。以沸湯和少許面薄糊。和藥并手捻作丸。如食法下。
不止加干姜八兩。忌如常法。一方米飲空心下?;魜y吐瀉漿水下。
療水痢腹中氣方。
茯苓(八分)白龍骨(八分研)訶黎勒(八分)黃連(八分)酸石榴皮(八分)上為末。蜜丸梧桐子大。空心以飲服。每服二十丸。日二服止。忌肉油膩生冷等。
療水谷痢方
狗骨灰(牛骨灰亦得)曲(六月六日造熬令黃)上等分為散??崭狗淮蟛璩住3G嗟?。
主水痢方
雞子(二枚)黃蠟(一兩)上熬熟食之。宜空肚食。日三服。佳。
又方主治水痢。及療熱水谷下痢。
黃連蒼術(shù)(各三兩)上作散。和雞子七枚同煮。并捻作丸。煮赤豆作漿粥服三十丸。
日三服。若渴但飲豆?jié){粥。
一方以水七升煮二升分服。忌豬肉冷水。
黃芩五味散水谷之痢。其候必腹甚痛。食無妨。但食后即痢。食皆化盡。惟變
作水。痢無期度。多食多下。少食少下。有此狀者宜服。
黃芩黃連黃柏(各五兩)黃(四兩)龍骨(六兩)上為散。以飲下之。初服一大茶匙。日二。稍加至二三匙。服瘥乃止。忌豬肉冷水等。
治水谷痢。
黃連(二兩)黃柏(二兩)阿膠(二兩炙)上為散。以苦酒蜜各半升。煎阿膠令烊。內(nèi)諸藥令可丸。飲服三丸。日四。
白蒿方治夏日暴水痢。
用白蒿葉干為末。以米和一匙。空腹食之。
療水谷下痢方
用黃連一升。金色者打碎。陳米五合。二物以水七升。煮至二升。分為二服。
安石榴湯療水痢及赤白痢。篤困欲死。腸已滑。醫(yī)不能療者。
干姜黃柏(各二兩)石榴(一枚殼小者二枚)阿膠(二兩半切炙)上以水三升。
煮一升二合。去渣內(nèi)膠令熔。頓服即瘥。未蠲更作。老小亦良。羸瘦者少服。一方無黃柏用黃連。
治水谷痢所下之痢。并無赤色。只下黃沫。忽時(shí)下白沫。飲食減少。肌體黃瘦。宜服此方。訶子(面裹炮去核用皮)舶上黃(研細(xì)各一兩)黃橘皮白術(shù)川芎(各半兩)甘草(炮四株)肉豆蔻(一枚)上件細(xì)杵羅為末。用舶上黃末相滾令勻。用薏仁杵作粉煮粥丸。如梧桐子大。急焙干。每服五十丸??招拿诇隆m毷潜焊?。莫令損藥氣。
治水谷痢久不瘥
濃樸(三兩)黃連(三兩)上銼以水三升。煎取一升??招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