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quán)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查古籍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quán)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kuò)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公元 1808 年)清.錢秀昌著。六卷。首繪各種體表,骨度和傷科器具圖,次敘金瘡論治、治傷法論、跌打損傷內(nèi)治癥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 秘方。
夫膈者。胸中氣結(jié)。津液不通。飲食不下。羸瘦短氣。名曰憂膈。中脘實(shí)滿。噫輒醋心。
飲名名名圣惠方云。夫五膈癥者。謂憂膈。恚膈。氣膈。寒膈。熱膈也。憂膈之為病。胸中氣結(jié)。煩悶。津液不通。飲食不消。羸瘦。全無力氣。恚膈之為病。心下實(shí)滿。噫輒醋心。飲食不消。心下痞澀。積結(jié)在于胃中。大小便不利。氣膈之為病。胸脅逆滿。咽塞不通。噫聞食氣。
寒膈之為病。心腹脹滿??人詺饽?。膈冷。腹若雷鳴。食不生肌。熱膈之為病。臟有熱氣。
五心中熱??跔€生瘡。胸?zé)?。四肢重。唇口干燥。身體。頭面。手足或熱。腰背疼痛。胸痹引背。水谷不消。不能多食。羸瘦少氣力。此是五膈形證也。經(jīng)云。三陽(yáng)脈結(jié)謂之膈。言憂恚寒熱。動(dòng)氣傷神。而氣之與神。并為陽(yáng)也。傷動(dòng)陽(yáng)氣。致陰陽(yáng)不和。而臟腑生病。結(jié)于胸膈之間。故稱為膈氣。眾方說。五膈亦有不同。但陽(yáng)動(dòng)之由有五。故云五膈氣也。
五噎者。即氣噎。憂噎。勞噎。思噎。食噎。雖五種不同。皆以氣為主。所謂氣噎者。
心悸上沖膈。脅食無多少。覺胸中與氣之膈傷感于咽痞悶法。
膈。
不動(dòng)則諸證悉見。靜則疾候稍平。治之不得疾之所在。視之不知色之所因。聽之不知音之所發(fā)故針灸服藥皆難效。此乃奇異之病也。
方
嘉禾散
(一名谷神嘉禾散出德生堂)
治中滿下虛。五膈五噎。脾胃不和。胸
膈
痞悶。肋脅脹
面色痿黃。如中焦
稟受怯弱。不能多食。
枇杷葉(去毛盡涂姜汁炙令香熟為度)人參(去蘆)白茯苓(去皮)縮砂(去皮各一兩)白桑皮(微炒各半兩)斛(細(xì)銼酒浸微炒)藿香葉炒)一分切作片子與半夏同搗爛作餅炙黃一兩)丁香甘草(各一兩半)水一盞。入生姜三片。肥棗三枚。同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shí)候。及療四時(shí)傷寒。能調(diào)陽(yáng)。使無變動(dòng)??巳盏冒?。如療五噎。入干柿一枚。同煎七分。服見效。如療膈氣。吐困。入薤白三寸。棗五枚。同煎。婦人亦可服。一方無木香。
沉香開膈散
(出仁齋直指方)
治五膈五噎。痞滿嘔吐。心腹痛刺。兩脅肋
脹。
沉香京三棱蓬莪術(shù)白豆蔻仁人參縮砂仁丁皮蓽澄茄草果仁益智仁丁香一兩)甘一盞。食前服
沉香散
(出永類鈐方)
治五膈五噎。胸中久寒。諸氣結(jié)聚。嘔逆噎塞。飲食
不
化。結(jié)氣不消白術(shù)茯苓(各半兩)木通當(dāng)歸橘皮青皮大腹子(一作檳榔)大腹皮木香芍藥為末。每服二
奪命回生散
(出永類鈐方)
治五膈五噎。翻胃嘔吐。不進(jìn)飲食。此藥多有神
效。不可輕視。
丁香(揀凈)川芎(去土)白姜(洗凈炮)南木香(不見火)肉桂(去皮不見火)新羅參炮取仁)莪術(shù)(炮)粉別研為膏留乳缽中)上曬干為口。卻用黃蠟和松脂融。如法封二德日。至誠(chéng)修合。如地高爽處向當(dāng)風(fēng)處攤?cè)駳?。以不漏瓦瓶若?/p>
神仙更生散治男子?jì)D人。陰陽(yáng)不和。因氣滯生病。結(jié)于胸膈。則成膈氣。留于咽
嗌。則成
下。作痛。脅
吐。進(jìn)飲食。
丁香(二錢半)蓬術(shù)(二錢半)木香(一錢)官桂(一錢半)干姜(一錢一分炮)縮砂(十分)巴豆(七粒
緩氣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陰陽(yáng)不升降。痞氣膈氣。心痛腹痛。咽喉噎悶。氣
道
不勻。嘔吐痰
中散滯。
人參(二兩)桂(去粗皮半兩)阿魏(研半兩)木香(半兩)吳茱萸(炒二兩)白術(shù)(二兩)二兩)上為末。煉加大黃。黑牽牛。各
半夏丸治胸痛達(dá)背。膈中煩滿。結(jié)氣憂愁。飲食不下。藥悉主之。
半夏(一分削去皮熬)甘草(炙)遠(yuǎn)志(去心各四分)干姜桂心細(xì)辛椒(去目炒出汗)丸。日三。稍
奪命丹治五膈食噎。
馬草節(jié)(半兩炒干再用蜜炙黃色)揀丁香廣木香檳榔藿香葉(各五錢)上為末。再服
棗合丸治脾胃虛冷。干嘔惡心。嘔吐涎沫。全不思食。五膈五噎。并皆治之。
丁香(半兩)半夏曲(一兩)干姜(炮)胡椒木香(各二錢)上為末。生姜汁浸蒸餅為丸熟。去紙細(xì)嚼
半夏通氣散
(一名通氣湯)
治膈噎氣。咽喉氣堵。煩悶嘔噦。痰涎不利。咳
嗽。肋脅痞滿。
半夏(洗切二兩)桂(銼一兩半)橘皮(銼八錢)上羅勻。每服五錢。水二盞。
生姜十片同
治五噎。心膈氣滯。煩悶嘔逆。不下飲食。用蘆根五兩銼。以水三大盞。煮取二
盞。去滓。
平氣丸
(出楊氏家藏方)
治胸膈噎悶。不思飲食。傷酒嘔逆。氣脹腹痛。
巴豆(去殼)黑牽牛蘿卜子(各四兩)五靈脂(炒)丁香皮丁香胡椒肉桂(去粗皮)藥將陳粟米一升丸。胸膈下。氣脹下。不拘
縮砂丸
(出和劑方)
溫中散滯。消飲進(jìn)食。治胸膈噎悶。心腹冷痛。大能暖
化
生冷果食。夏縮砂仁(七兩)高良姜(四兩)天南星(湯浸洗去皮焙干秤四兩)上為細(xì)末。生姜自然汁。
青木香丸
(出德生堂)
寬中利膈。行滯氣。消飲食。治胸膈噎塞。腰脅脹滿
疼
痛。心下堅(jiān)痞蓽澄茄破故紙(十兩)木香(五兩)牽牛頭末(三十兩一半炒)檳榔(十兩酸陳粟米飯裹湯水五苓
檳榔散
(出王氏博濟(jì)方)
治胸膈注悶。噫塞不快。不思飲食。大便不通。
檳榔木香人參甘草干姜(炮)桂皮(去浮皮)青橘皮(去白)白術(shù)(米泔水浸一宿為末。
治冷膈。其狀胸中噎塞。飲食減少。行步無力。大腑虛冷。非時(shí)心悶。胸前如有一
條冷線。
丁香木香川芎官桂(去皮)獨(dú)活甘草(各一分)訶子(面裹火燒去核只使皮)肉豆水一盞。
煎
治噎病。膈塞不通。因怒而得。大便不通。亦先用引大便順利。令得通快。然后吃
此方
(出川芎(半兩)羌活牡丹皮(去心)木香(各一分)細(xì)辛(二銖)桔梗(熟使)防風(fēng)(各五
人參湯
(出楊子建萬(wàn)全護(hù)命方)
治喜怒膈氣。心前噎塞??諊I。
桑寄生(半兩)川芎木香沉香甘草烏藥人參枳殼(只使青各一分)上為細(x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