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著成于東漢時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見《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今有清.孫星衍等輯本若干種。 本書收藥物 365 種,分為上、中、下三品,是后漢以前藥物學(xué)的總結(jié)。
學(xué)術(shù)價值:
文獻價值:我國現(xiàn)存最早之藥學(xué)著作。
理論價值:初步奠定了藥學(xué)理論之基礎(chǔ)。
實用價值:記載之藥物,大多樸實有驗,歷用不衰。
查古籍
(約著成于東漢時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見《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今有清.孫星衍等輯本若干種。 本書收藥物 365 種,分為上、中、下三品,是后漢以前藥物學(xué)的總結(jié)。
學(xué)術(shù)價值:
文獻價值:我國現(xiàn)存最早之藥學(xué)著作。
理論價值:初步奠定了藥學(xué)理論之基礎(chǔ)。
實用價值:記載之藥物,大多樸實有驗,歷用不衰。
厥逆上氣。氣攻兩脅。心下痛滿。
上以兩手拇指壓無名指本節(jié)。作拳。按捭趺坐??埤X三十六。屏氣二十一息。咽氣三口。
再皆不必拘此法。
方
化氣湯
(出三因方)
治息積癖于腹脅之下。偏脹膨滿。不妨飲食。諸藥不能取
轉(zhuǎn)。及治心脾縮砂仁桂心木香(各一分)甘草(炙)茴香丁香皮青皮(炒)陳皮生姜(干)蓬下。
桔梗丸治息積。脅下氣逆妨悶。歲久不已。
桔梗(銼碎)枳實(麩炒)鱉甲(去裙醋炙)人參當(dāng)歸(切焙)白術(shù)干姜桂(去粗皮)吳茱萸(湯浸焙干炒)甘草(炙各三分)大麥)人參訶黎勒皮青橘皮(湯浸去白焙)白術(shù)二十丸。
白術(shù)丸
(出宣明論)
治息積。脅下妨悶。喘息氣逆。呼吸引痛不已。
白術(shù)枳實(麩炒)桂(去粗皮各一兩半)人參(二兩)桔梗(銼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拘時。日
赤茯苓湯治息積。脅下氣逆。滿悶妨脹。
赤茯苓(去黑皮一兩半)大腹(銼半兩)高良姜(一兩)吳茱萸(湯洗七次焙干炒三分)訶煎至七
理氣丸
(出仁存方)
治脅下滿。氣逆不妨于食。連年不已。由風(fēng)寒之邪。客于
衛(wèi)氣。伏留不橘紅(一兩)桔梗桂心檳榔(各半兩)木香杏仁(去皮尖各一分)上為末。
煉蜜丸。
檳榔湯治息積。脅下氣逆滿悶。
檳榔(銼)訶黎勒(煨去核各二兩)陳橘皮(浸去白焙三兩)吳茱萸(陳者淘七次焙干炒一
磨積丸
(出三因方)
治腸胃因虛。氣癖于盲膜之外。流于季脅。氣逆息難。積
日頻年。醫(yī)所胡椒(一百五十粒)木香(一分)全蝎(十枚去毒一用蝎尾)上為末。粟米飯丸如綠豆大。
陳橘皮湯治息積脅下氣逆滿悶。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干)吳茱萸(陳者水淘七次炒干各一兩半)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