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傷寒頭痛(附論)

    作者: 朱梓

    夫傷寒頭痛者。邪氣循陽脈上攻于頭也。是以傷寒、傷風、溫病、熱病、風溫病、皆有頭痛證者。蓋頭痛皆陽證也。故太陽頭痛。必發(fā)熱惡寒。陽明頭痛。不惡寒。反惡熱。少陽頭痛。脈弦細而發(fā)熱。至于三陰脈從足至胸。皆不至頭。惟厥陰脈挾胃。屬肝。絡膽。循喉嚨。上頏顙。連目出額。故仲景只有厥陰頭痛一證。治以吳茱萸湯者是也。又傷寒頭痛。謂邪氣外在經(jīng)絡。上攻于頭所致也。難經(jīng)曰。三陽經(jīng)受風寒。伏留而不去。則名厥頭痛。言三陽之經(jīng)上于頭爾。然傷寒頭痛者。太陽專主也。何者。以太陽之經(jīng)起于目內(nèi)。上額交巔。

    上入絡腦。經(jīng)所謂太陽受病者。頭項痛。腰脊強。又曰。七日病衰。頭痛少愈。雖然陽明、少陽亦有頭痛。不若太陽之專主也。蓋太陽為病屬表。而頭痛專為主表證。雖有風寒之不同。

    必待發(fā)散而后已。太陽病。頭痛發(fā)熱。身疼腰痛。骨節(jié)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傷寒也。麻黃湯主之。太陽病。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者。中風也。桂枝湯主之。雖有傷寒六七日。不大便。頭痛有熱者。而與調(diào)胃承氣湯下之者。又云。若小便清者。知熱不在里。仍在表也。當與桂枝湯。以頭痛未去。雖不大便六七日。其小便清者。猶為在表。是知頭痛屬乎表者明矣。

    頭痛一切屬三陽經(jīng)也。而陰病亦有頭痛乎。太陰、少陰二經(jīng)之脈。皆上至頸胸中而還。不上循頭則無頭痛之證。惟厥陰之脈。循喉嚨之后。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巔。

    病亦有夫頭者。精明之府也。神明居之。小小邪氣。作為頭痛者。必曰發(fā)散而可也。其或痛甚。

    入連于腦。而手足寒者。又為真痛。豈能發(fā)散而已哉。嗚呼。頭痛為外疾。猶有不可治者。

    又矧臟腑之疾乎。又傷寒頭痛者。是外中風邪。上注腦中。三陽之脈受于風寒。伏留不去。

    則流傳于心肺。故使上焦壅滯。心煩鼻塞。壯熱頭痛也。

    歌括。惡寒發(fā)熱太陽經(jīng)。惡熱頭痛胃氣蒸。脈細而弦兼發(fā)熱。少陽頭痛自分明。

    又云。三陰本沒頭痛疼。若有頭疼屬厥陰。非次頭痛涎作病。心煩鼻塞濕家尋。

    又論云。太陽惡寒發(fā)熱。頭痛無汗。麻黃湯。有汗桂枝湯。已發(fā)汗。未發(fā)汗。頭疼如破者。連須蔥白湯。不已者。葛根蔥白湯。陽明頭痛。胃氣所蒸也。調(diào)胃承氣湯。少陽頭疼。

    小柴胡湯。涎病頭疼。瓜蒂搐鼻法。濕家鼻塞頭疼。瓜蒂搐鼻法。出鼻中黃水即愈。厥陰頭痛。脈必微浮。浮者欲愈也。不愈者。小建中湯。外證發(fā)熱似瘧者。欲愈也。宜桂枝麻黃各半湯。又云。三陰無頭疼。唯厥陰有頭疼。至吳茱萸證。卻云干嘔。吐涎沫。頭疼屬少陰。

    以此論之。少陰亦有頭疼。但稀少耳。孫真人云。少陰傷寒。不壯熱。不頭疼。其稀少可知。

    少陰身雖有熱。而無頭疼。厥陰有頭疼。而無身熱。而又頭疼。屬陽證無疑矣。

    歌括。頭痛惡冷太陽先。惡熱陽明膽細弦。濕鼻塞兮痰膈滿。厥陰干嘔吐清涎。

    又頭痛屬三陽。陽明、少陽皆有之。而太陽則專主是也。太陽專主頭痛。則頭痛之屬表證者居多。陽明、少陽又次而輕耳。以陰經(jīng)絡上不至頭。故無頭痛。惟厥陰循喉嚨之后。上連目系頂巔。有頭痛。干嘔吐涎??捎脜擒镙菧R蛔C卻無身熱。亦與陰癥不同也。雖然太陰、少陰。其經(jīng)從足至胸。并無頭痛。是固然耳。然風溫病在少陰。濕溫病在太陰。而頭反痛。至于陰毒亦然。是又某病。則又有某證。脈絡相通。不可拘也。

    若夫頭痛劇甚。入連于腦。手足俱寒。此則真痛。神丹在手。其能救乎。諸頭疼無熱。

    如圣餅。用生姜蔥白煎湯下。

    頭疼脈數(shù)。發(fā)熱惡寒。而身不痛。左手脈平和。此名食積也。傷食亦令人頭痛。脈數(shù)發(fā)熱。但驗左手人迎脈平和。身不疼痛者是也。甲乙經(jīng)云。人迎盛緊。傷于寒。氣口盛緊。傷于食。左手關前一分者。人迎之位也。右手關前一分者。氣口之位也。蓋人迎主外。氣口主中。以此別之。傷食之證。由脾胃伏熱。因食不消。發(fā)熱似傷寒。卻身不疼痛。此為異耳。

    若膈實嘔吐。食在上脘。宜吐之。若心腹?jié)M痛者。宜下之。治中湯。五積散。黑神丸。可選而用也。

    石膏散

    (出圣惠方)

    治傷寒頭痛壯熱。

    石膏桂心細辛白術桔梗(去蘆頭)干姜(炮制銼)薄荷(各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赤芍藥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三兩(分)〕甘草(一兩炙微赤銼)上搗粗羅為散。

    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蔥白七寸。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黃芩散治傷寒頭痛。心神煩熱。四肢不利。

    黃芩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赤芍藥桂心細辛(各三分)麻黃(去根節(jié))前胡(去蘆頭各一兩)石膏(二兩)上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

    不計時

    治傷寒壅熱。頭痛不可忍。宜服此方。

    (出圣惠方)石膏(二兩)滑石(一兩)黃芩柴胡(去苗)赤芍藥前胡(去蘆頭)犀角屑甘草(炙微赤銼)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三分)上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

    入淡竹葉三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濃樸散治傷寒壯熱頭痛。煩躁無汗。

    濃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甘草(炙微赤銼)附子(炮裂去皮臍)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麻黃(去根節(jié))川大黃(銼碎微炒各一兩)吳茱萸(湯浸七遍焙干微炒)干姜(炮裂銼)前胡(去蘆頭各半兩)上搗羅為細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

    煎至六分。去生姜。不計時候。和滓稍熱服。以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旋復花散

    (出圣惠方)

    治傷寒頭痛。心膈痰壅。

    旋復花甘菊花芎(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皂莢樹白皮(三兩涂酥炙赤色)上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荊芥七穗。煎至六分。不計時候。和滓熱服。

    甘菊花散治傷寒痰壅頭痛。心煩。四肢拘急。不得睡臥。

    甘菊花旋復花蔓荊子細辛枳殼(麩炒微黃去瓤)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防風(去蘆)芎酸棗仁葳蕤(各一兩)上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傷寒汗后。頭痛不解。宜服此方。

    (出圣惠方)石膏太陰玄精石(各一兩)麻黃(二兩去根節(ji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上咀。

    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通頂吹鼻散

    (出圣惠方)

    治傷寒頭痛不止。

    藜蘆(一分去蘆頭)瓜蒂馬牙硝〔各二(三)分〕龍腦(研)麝香(研各半錢)上搗羅為細散。研龍腦、麝香令勻。用少許吹入鼻中。得嚏瘥。

    黃芩湯

    (出護命方)

    治傷寒頭痛不止。

    黃芩(去黑心)石膏(研)茵陳蒿柴胡(去苗)桔梗(銼炒)牡丹皮荊芥穗梔子仁(各一分)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

    食后溫

    吳茱萸湯

    (出金匱方)

    治傷寒厥陰證。干嘔吐涎沫。頭痛。

    吳茱萸〔二(三)兩洗焙〕人參(一兩半)上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中盞半。

    入生姜一棗大。拍碎。棗三枚。去核。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若急者陰毒。甘草湯。白術散。附子湯。肉桂散。回陽丹。反陰丹。至于陰盛隔陽。霹靂散?;鹧嫔?。隨經(jīng)部分。選用之。

    石膏丸

    (出圣濟總錄)

    治傷寒頭痛痰盛。

    石膏(細研水飛過四兩)烏頭(去皮臍生用一兩)硝石(研一兩半)太陰玄精石(研二兩)上搗研為末。和勻如粉。以生姜自然汁。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荊芥茶下。甚者不過三服。

    圣白散

    (出圣濟總錄)

    治傷寒頭痛壯熱?;蛋l(fā)汗。

    附子(一枚大者炮裂去皮臍)白附子(生)天南星(炮半兩)白芷(一分)半夏(洗去滑為末生姜汁和作餅焙干)麻黃(去根節(jié)各五兩)石膏(碎研一兩)麝香(研半錢)上搗羅六味為末。入石膏、麝香末。同研令勻。每服半錢匕。熱蔥茶調(diào)下。甚者連進三服。

    太一散

    (出王氏博濟方)

    治傷寒頭痛。

    附子(大者炮裂去皮臍一兩)甘草(生)石葦(去毛各半兩)石膏(研)滑石(研各二兩)上搗羅三味為細散。入石膏、滑石末。同研勻。每服二錢匕。蔥白、薄荷茶調(diào)下。

    白蘚皮湯

    (出圣濟總錄)

    治傷寒頭痛。

    白蘚皮菊花石膏(研)荊芥穗(各一兩)桂(去粗皮一分)甘草(炙半兩)麻黃(去節(jié)二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茶調(diào)散

    (出圣濟總錄)

    治傷寒頭痛不止。

    石膏(碎研二兩)羌活(去蘆頭生用)蒼術(去皮)甘草(半生半炙)芎茵陳蒿荊芥穗(各一兩)桂(去粗皮半兩)上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用臘茶一錢匕。同蔥白湯。

    點熱服。

    麝香雙丸

    (出圣濟總錄)

    治傷寒頭痛目眩。汗出。

    麝香(研)龍腦(研各一分)丹砂(一兩半研)雄黃(研)木香赤箭(各一兩)牛黃(研)白花蛇肉烏蛇肉(各酒浸炙)干蝎(炒去土)羚羊角(鎊各半兩)天南星(炮)麻黃(去根節(jié)各二兩)白附子(生)天麻(酒浸焙)防風(去叉)零陵香葉(三分)藿香葉天大。

    每服二丸。細嚼。溫酒下。不拘時候。

    天南星丸

    (出圣濟總錄)

    治傷寒頭痛。

    天南星(末二兩)石膏〔末二(一)兩水飛過〕上填牛膽中。用薄荷包。更用荷葉外包。

    于風道中掛。以清明節(jié)候。入龍腦少許。滴雪水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嚼。薄荷湯下之。

    石膏湯

    (出王氏博濟方)

    治傷寒頭疼不可忍。

    石膏(碎)麻黃(去根節(jié)各一兩)何首烏(去黑皮半兩)葛根(銼三分)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生姜三片。水一盞。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石膏煮散

    (出圣濟總錄)

    治傷寒頭痛。

    石膏(研水飛過一兩半)旋復花(一兩)白蒺藜(炒)甘菊花山梔子仁茵陳蒿(各半兩)芎〔一(半)兩〕太陰玄精石(研半兩)上搗羅六味為細末。入石膏等研勻。

    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荊芥少許。同煎至七分。不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一字散

    (出圣濟總錄)

    治傷寒頭疼鼻塞。

    芎(一兩)草烏頭(炮裂去皮尖一兩半)石膏(研二兩)雄黃(二錢醋浸一宿焙研)上搗羅三味為散。入雄黃末。研勻。每服一字。入臘茶半錢匕。蔥白一寸。煎湯點服。

    瓜蒂散

    (出圣濟總錄)

    治傷寒頭疼。胸中滿。及發(fā)寒熱。脈緊而不大者。膈上

    有痰涎。

    用瓜蒂一兩。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溫熟水調(diào)下。吐涎愈。

    人參湯

    (出圣濟總錄)

    治傷寒頭痛。自汗。壯熱。身體拘急。喘粗。骨節(jié)酸

    疼。

    人參甘草(炙各二兩)桂(去粗皮)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白茯苓(去黑皮)防風(去叉)五味子柴胡(去苗各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夏(生姜汁浸一復時各半兩)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姜二片。棗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麻黃丸

    (出圣濟總錄)

    治傷寒。解表。止頭痛。兼治破傷風。及一切諸風。

    麻黃(去根節(jié)湯煮掠去沫焙干)烏頭(水浸三日日易曝干炮裂去皮臍各四兩)天南星(炮搗末四兩)半夏(湯洗七遍去滑四兩)白芷(三兩)石膏(泥裹火煨通赤研四兩)甘草(炙銼一兩)龍腦(研半兩)麝香(研一分)上將八味。搗研為末。水煮天南星和丸。

    如小彈子大。每服一丸。蔥茶或蔥酒嚼下。薄荷茶亦得。連二三服。此本白龍丸。后又加麻黃。

    作六兩。用寒水石。石膏末為衣。治傷寒至佳。小小傷風。服之立瘥。解表藥中。此尤神速。

    白雪丸

    (出圣濟總錄)

    治傷寒頭痛。三日以里可服。

    烏頭(去皮臍)附子(去皮臍)白附子天南星天麻麻黃(去根節(jié))甘草(并生用各等分)上搗羅為末。水浸宿炊餅和丸。如櫻桃大?;鸷蹫橐隆C糠煌?。熱酒或蔥茶嚼下。良久以熱粥投之。

    前胡湯

    (出圣濟總錄)

    治初得傷寒。頭痛壯熱。

    前胡(去蘆頭)半夏(湯浸七遍去滑生姜汁制切焙)玄參(堅者)旋復花甘草(炙銼)桂(去粗皮)黃芩(去黑心)桔梗(銼炒各一兩)生干地黃(焙二兩)上粗搗篩。

    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四白散

    (出圣濟總錄)

    治傷寒頭痛身熱。百節(jié)疼痛。

    蒺藜子(炒去角)白芷白附子(炮)白僵蠶(炒各等分)上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

    茶清或酒調(diào)下。不拘時候。

    太陽丹

    (出和劑方)

    治傷寒頭痛。感風氣積。偏正夾腦。一切頭疼。風壅痰

    盛。咽膈不利。

    腦子(二兩別研)川芎甘草白芷(各一斤)石膏(別研二斤)大川烏(炮去皮臍一斤)上為細末。蜜同面糊丸。每兩作一十八粒。朱砂為衣。每服一粒。薄荷茶嚼下。

    干葛湯

    (出經(jīng)驗良方)

    治傷寒頭痛。不可忍者。

    石膏(二兩)麻黃(去根節(jié))干葛川芎(各一兩)上為細末。每服四錢。姜三片。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

    治三陽頭痛

    (出濟生拔粹方)羌活防風荊芥升麻葛根白芷柴胡川芎芍藥細辛上以連須蔥白煎服。分兩旋加。若陰證頭痛。只用溫中藥足矣。乃理中姜附之類是也。

    石膏湯太陽病。氣逆。面赤。頭痛目疼。不可忍者。

    石膏(二兩碎綿裹)防風(二兩)葛根(一兩)芍藥(一兩)前胡(一兩)蔥白(并根三莖)生姜(二兩切)上以水七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

    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風溫相搏。身熱如火。面赤頭痛??诟缮嘣铩K闹屑?。引飲。

    葛根(三兩)防風(二兩)甘草(炙)獨活栝蔞根(各一兩)五味子(半兩)上以水五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五日三服。未愈。再作服。

    表里湯主太陽、陽明合病。中風。皆大熱。頭痛目疼。身重。煩躁不便。小便少

    者。

    桂枝麻黃(去節(jié))大黃(酒浸)甘草(炙各一兩)上水煎。熱服。

    千秋丸主少陰病頭痛。不可忍者。

    芎(三兩)天南星(三兩)草烏頭(四兩生)上搗篩。以千年韭根汁。和丸梧子大。

    白飲下三粒。

    治傷寒四五日。頭痛壯熱。胸中煩痛。

    用烏梅十四個。鹽五合。水一升。煎取一半服。吐之。

    和解湯治少陽病頭痛。面赤。身體煩疼。胸中滿。脅下痞。腹中痛。

    前胡芍藥濃樸桔梗枳實(炙)甘草黃芩半夏生姜〔各三(二)兩〕蔥白(四莖)上以水一斗二升。只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咳者。

    加五味子二兩。

    治傷寒四五日。頭痛壯熱。四肢煩疼。不得飲食。

    (出千金方)梔子仁黃連黃柏大黃(各半兩)好豉(一升)蔥白(七莖)上咀。以水八升。

    煮上四物。六七沸。后納入蔥白、豉。煮得三升。頓服一升。日三。服湯訖。溫覆令汗出。

    粉之。得汗。便止后服。勿復取汗。不得汗者。復服。重發(fā)。此藥無忌。特宜老小。神良。

    青散

    (出千金方)

    治春傷寒。頭痛發(fā)熱。

    苦參濃樸石膏(各三十銖)大黃細辛(各二兩)麻黃(五兩)烏頭(五枚)上治下篩。覺傷寒頭痛發(fā)熱。以白湯半升。和藥方寸匕。投湯中。熟訖去滓。盡服。覆取汗。汗出。溫粉粉之。良久一服。不除。宜重服之。或當微下利者。有大黃故也。

    治傷寒頭痛壯熱。百節(jié)疼痛。

    (出千金方)柴胡梔子仁芍藥知母(各四兩)升麻黃芩大青杏仁(各三兩)石膏(八兩)香豉(一升)上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溫三服。若熱盛。加大黃四兩。

    藿香正氣散治傷寒頭疼。憎寒壯熱。上喘咳嗽。五勞七傷。八般風疾。五般膈

    氣。心腹冷痛。反胃嘔逆?;魜y吐瀉。臟腑虛鳴。山嵐瘴氣。遍身虛腫。婦人胎前產(chǎn)

    后。小兒脾疳。并皆治之。

    大腹皮白芷茯苓枳殼羌活(去蘆)獨活(去蘆)川芎防風半夏荊芥薄荷桑白皮(各一兩)上咀。如法修制。每服五錢重。水盞半。生姜三片。棗一枚。同煎八分。去滓。溫服。滓再煎。不拘時。如要汗。加連須蔥白一根。同煎。

    治傷寒頭疼至甚。不解。

    (出圣惠方)藜蘆栝蔞皮(各一分)上搗羅為細散。吹少許入鼻中。滴少黃水。即愈。

    治傷寒頭痛。并太陽頭痛。及一切頭風。

    (出本事方)川芎防風羌活(各一兩)川烏(炮)草烏(各半兩)麻黃(一兩半)地龍(去土)全蝎(一個)雄黃(三錢)上為細末。每服半錢。食后。茶清調(diào)下。

    連須蔥白湯

    (出活人書)

    治傷寒已發(fā)汗。未發(fā)汗。頭痛如破。

    生姜(二兩)連須蔥白(小切半斤)上用水二升。煮令減半。去滓。分三服。

    惺惺散

    (出三因方)

    治傷寒發(fā)熱。頭疼腦痛。

    石膏甘草(生)麻黃(去根節(jié)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小盞。茶半錢。

    蔥白三寸。碎擘。煎三五沸。先嚼蔥白。細嚼下。去枕仰臥。如發(fā)熱。再投一服。出汗立愈。

    治傷寒及時氣溫病。頭痛壯熱。脈盛。

    (出肘后方)用干艾葉三升。以水一斗。煮取一升。去滓。頓服。取汗愈。不拘時候服。

    大安湯治四時傷寒。頭疼。遍身壯熱??诳嗌喔伞?/p>

    麻黃(去根節(jié)煎掠去沫)惡實(炒各三兩)甘草(炙銼二兩)人參赤茯苓(去黑皮各半兩)天門冬(去心焙)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

    生姜三片。棗二枚。同煎七分。去滓。溫服。并三服。取汗瘥。

    解表湯治初得傷寒時氣。壯熱頭痛。

    甘草〔炙銼一(二)兩〕生姜(二兩半)黑豆(二合)上咀。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

    煎至八分。去滓。頓服。濃衣蓋覆取汗。

    僧伽應夢人參散

    (出和劑方)

    治傷寒體熱頭痛。及風壅痰嗽咯血等疾。宜服。

    甘草(炙六兩)人參桔梗(微炒)青皮(去瓤)白芷干葛白術(各三兩)干姜(炮五錢半)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二片。棗二枚。煎七分。通口進。如傷寒。

    入豆豉同煎。熱進。大效。不拘時。崇寧癸未。米芾為太常博士。始造待漏。冒寒得疾。痰嗽如膠。有血。更三醫(yī)不退。一日謁太尉蔡公。取人參散一貼。并棗見授。繼歸。有客承議郎薛道至。藥熟進一服。良久痰嗽立止。而客怪曰。公氣色頓快。何藥也。為道其由。求方。

    蔡公又送一貼。越三日病全除。往見蔡公曰。此藥僧伽也。元中。泗守劉士彥。病八日不汗。女求僧伽甚確。夜夢告曰。翌日塔中取藥。遂于大圣缽中取得此藥。題印云。太平州楊家人參散。今太醫(yī)局中亦賣。無甘草、干葛。兼無分兩。疑非真方。

    和解散

    (出和劑方)

    治男女四時傷寒。頭痛。憎寒壯熱。煩躁自汗??人酝?/p>

    利。

    濃樸(去粗皮姜汁炙)陳皮(洗各四兩)本桔梗甘草(各半斤)蒼術(去皮一斤)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棗二枚。煎至七分。不拘時候。熱服。熱盛。

    加干姜四兩。頭痛甚。間以蔥白湯下。

    十味和解散

    (出楊氏家藏方)

    治頭疼發(fā)熱。散寒邪。肢體倦怠。

    白術〔一(二)兩〕桔梗(一兩)人參(去蘆)當歸(洗焙)陳皮(去白)枳殼(去瓤炒)赤芍藥防風甘草(炙各一分)濃樸(姜制半兩)上咀。每服四錢。水一盞。

    姜五片。蔥三莖。熱服。不拘時候。

    治身熱頭痛昏重。未辨陰陽。夾食傷寒暑等疾。名橘姜飲。

    (出百一選方)陳橘皮(水洗不去白二兩)生姜(捶碎不去皮四兩)上以水四碗。煎至一碗半。每服一盞。通口并服。呂侍講希哲。居和州。歲疫。服者多安。吳內(nèi)翰家。用之數(shù)效。

    崔宣武人參石膏湯

    (出宣明論方)

    治傷寒頭痛。心煩悶。風熱。并汗后余熱。

    自汗多。清頭人參(二錢三分)石膏(一兩)川芎(二兩)黃芩(二錢)茯苓(三錢)甘草(半兩)防風(三錢)上為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治傷寒初患二三日。頭痛壯熱。

    用葛根五兩。香豉一升。細銼。童子小便六升。煎取二升。分作二(三)服。取汗。避風。

    附子丸治傷寒頭痛壯熱。不問陰陽二毒。并宜服之。

    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五味子(一兩)上搗羅為末。研飯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茶清下。良久吐或汗。即瘥。

    五勝散

    (出本事方)

    治傷寒頭痛壯熱。骨節(jié)疼痛?;璩晾Ь搿?人员侨?。不思

    飲食。兼治傷甘草五味子石膏(各一兩)干姜(三兩半)白術(一兩半)上為細末。每服二錢。

    入鹽少許。煎至七分。通口服。若治陰毒。入艾葉少許同煎。

    葛根蔥白湯

    (出活人書)

    治感風熱頭疼不止。已發(fā)汗。未發(fā)汗。頭痛如破。

    葛根芍藥川芎蔥白(一把)干姜知母(各一兩)上咀。以水三升。煎至一升。

    去滓。每服一盞。一方用生姜。

    芎飲

    (出肘后方)

    治傷寒頭疼不止。

    芎(半兩)馬牙硝(研)石膏(研各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

    入生姜三片。好茶一錢匕。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傷寒及時氣溫病。頭痛壯熱。脈盛。

    取生荷根葉。合搗。絞汁。服三四升止。

    人參順氣散

    (出活人書)

    治傷寒頭痛。憎寒壯熱。四肢疼痛。

    干葛甘草(炙)白術桔梗(去蘆)香白芷人參〔各一分(兩)〕白姜(炮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一兩半)上搗羅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生姜三片。蔥白二寸。煎至八分。

    通口服。如要出汗。連進二服。

    人參敗毒方

    (出德生堂方)

    治傷寒時氣。頭疼項強。壯熱惡寒。身體煩痛。及

    痰壅咳嗽。鼻人參赤茯苓甘草前胡柴胡(去蘆)桔梗枳殼羌活(去蘆)川芎防風獨活(去蘆)半夏荊芥薄荷桑白皮(各一兩)上咀。每服五錢重。水盞半。姜三片。

    棗一枚。同煎八分。去滓。溫服。滓再煎。不拘時。如要汗。加連須蔥白一根。同煎。

    芎辛丸

    (出海上名方)

    治傷寒非時頭痛。常服清利眼目。

    大川芎(二兩)華陰細辛(半兩去葉)甘草(一分炙)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八丸。每服一丸。細嚼。用薄荷茶送下。食后服。

    太一十神散

    (出廣南衛(wèi)生方)

    治證與本類六味和解散同。

    升麻白芍藥紫蘇葉香附子干葛白芷川芎陳皮青皮甘草上等分。為銼散。每服三錢。用姜三片。蔥白三寸。煎熱服。取汗出為度。

    普救散

    (出廣南衛(wèi)生方)

    治四時傷寒。渾身發(fā)熱。四肢疼痛。頭重眼疼。不問

    陰陽二證。并蒼術(一斤米湯水浸三日切焙干)干葛(半斤切焙)甘草(四兩炙赤色切細)上為粗末。每服二大錢。水一中盞。煎至七分。去滓。熱服。如要出汗。加連根蔥白二寸。共煎。

    并兩服。滓再煎一服。不拘時候。仍用沙銚。不得犯銅鐵物。初發(fā)傷寒。亦下此藥。汗后勿服。

    麻黃湯

    (出鮑氏方)

    治傷寒脈浮緊而數(shù)。頭痛身痛。發(fā)熱惡寒。胸滿而微喘。

    無汗。用此得汗。身疼發(fā)熱。自若中滿而嘔。桂枝湯倍芍藥。入人參、茯苓、半夏、川

    樸。

    麻黃桂心(各一兩)甘草(半兩)杏仁(二十五個)上散。每服五錢匕。煎八分。食前服。覆取微汗。周匝至足。夏加知母半兩。石膏一兩。黃芩一分?;蚝钩龊?。無大熱而喘。

    去桂。加石膏。感濕兼寒。加白術二兩。得微汗。即住藥。汗多濕仍不去。腹脅氣動人。勿服。一方無杏仁。

    瓜蒂散

    (出御藥院方)

    治太陽經(jīng)頭痛。寒熱方。

    瓜蒂(十枚)穿山甲鱗(一片瓦上焙焦)上為細末。每用一剜耳許。右鼻內(nèi)搐。大有神效。

    百餅丸

    (出御藥院方)

    解內(nèi)外傷寒頭痛。壯熱憎寒。腹脹喘粗。

    辰砂(研)黃蠟(各半兩)砂(研二分)巴豆(去皮心膜油一錢)上除黃蠟外。同研令勻。次入蠟溶開。和成劑。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丸。新水送下。候少時。用熱粥投之。汗出立愈。

    八解散

    (出楊氏家藏方)

    解利傷寒。治頭痛發(fā)熱。渾身拘急。四肢疼痛。

    荊芥穗(三兩)防風(去蘆頭)人參黃芩麻黃(去根節(jié))肉桂(去皮)蒼術(米泔水浸一宿)甘草(炙各一兩半)上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大棗一枚。

    淡豆豉三十粒。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并進三服。汗出即瘥。不拘時候。

    葛根解肌湯

    (出和劑方)

    治傷寒溫病。時行寒疫。頭痛項強。發(fā)熱。肢體拘

    急。骨節(jié)煩疼。

    葛根(四兩)麻黃(去節(jié)三兩)肉桂(去粗皮一兩)甘草(炙二兩)黃芩(二兩)芍藥(二兩)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棗二枚。擘破。煎至八分。去滓。稍熱服。

    不拘

    升麻葛根湯

    (出危氏方)

    治傷寒時疫。頭疼。憎寒壯熱。肢體痛。發(fā)熱惡寒。

    鼻干。不得睡。小兒大人瘡疹。已發(fā)未發(fā)。皆可服。兼治寒暄不時。人多疾疫。乍暖脫

    衣。及暴熱之次。忽變陰寒。身體疼痛。頭重如石。及解傷酒??诏徰释础?/p>

    升麻(一兩)白芍藥(一兩)甘草(一兩)葛根(二兩)上銼散。每服四錢。

    水一盞半。

    不拘時。潮熱頭痛。生姜三片。蔥白二根。煎??人韵咽?。生姜三片。桑白皮七寸煎。上膈熱。薄荷、黃芩各少許煎。斑瘡未出。加紫草、楂根各半錢。蔥白二根煎。挾熱。酒后傷風感寒。痰盛氣促。金沸草散。合和。用生姜三片。薄荷七葉。桑白皮七寸。烏梅一個煎。小兒量度多少。老人加人參。倍芍藥。各五錢。大段寒。即熱服。熱即溫服。

    加減蔥豉湯

    (出肘后方)

    治傷寒初覺頭痛。內(nèi)熱。脈洪起。一二日便服此。

    蔥白(一虎口大)豉(一升)上用綿裹。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取汗。若不許汗。

    更作。加葛根三兩。水五升。煮取二升。

    中和湯

    (出楊氏家藏方)

    治四時傷寒。初得病。惡寒發(fā)熱。頭目昏痛。肢節(jié)酸

    疼。未分陰陽蒼術干葛桔梗碎桂白芷(各二兩)麻黃茱萸濃樸陳皮(各一兩)甘草(半兩)上為細末。酒湯任意調(diào)下。粗末。生姜蔥頭。水煎亦可。

    治吹霎傷寒。頭重。鼻多清涕。神思不快。胸中痰實。語聲不出。喉中時時生癢。

    (出楊子麻黃(去根)削術羌活川芎(各一分)甘草〔四錢(銖)〕細辛(三銖)上細羅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取八分。食后熱服。

    獨活湯

    (出濟生拔粹方)

    治傷寒汗下后。頭痛起。目眩者。

    防風獨活旋復花當歸(各七錢)上銼細。每服七錢。生姜同煎。

    石膏湯

    (出濟生拔粹方)

    治傷寒汗下后。頭痛不止。不可再發(fā)汗。

    石膏葛根麻黃(各五錢)黃芩芍藥甘草(各七錢)上銼細。每服七錢。生姜同煎。

    金沸草散

    (出王氏博濟方)

    治傷寒著熱。氣壅盛。頭目心胸不利。婦人血風朝

    發(fā)。丈夫風氣上攻。其狀如中脘有痰。令人壯熱頭痛。項筋緊急。時發(fā)寒熱。皆類傷

    風。有寒氣。則出汗。如風盛。則解利。

    荊芥穗(四兩)旋復花(三兩)麻黃(去節(jié)三兩)甘草(一兩炙)半夏(一兩凈洗姜汁略浸)赤芍藥(一兩)前胡(三兩)上為末。每服三(二)錢。水一盞。入生姜、棗。

    同煎至六分。熱服。如出汗。并三服?;钊藭?。用赤茯苓、細辛。無麻黃、赤芍藥。

    治傷寒熱毒攻心。頭痛煩躁。面赤。舌強硬。言語不快??裱酝Z。忽思狂走入

    水。煩悶。精神不定。此為傷寒病氣在心。診其脈。左手寸脈一指偏大如眾脈。即可服

    此方。若舌強硬。說話不明。急妙手針舌兩岸出惡血。即減得病勢也。切不可針舌心。

    狂言惡口者。加木通草??褡卟蛔 <酉跏?。

    (出楊子建護命方)升麻黃芩麥子(去心)玄參貝母桔梗硝石柴胡(去毛)牡丹皮(去心)連翹子荊芥穗羌活麻黃木香沉香(各一分)大黃(三分)牽牛(一兩)半夏(三銖)木通草(三銖若狂言惡口用一兩)上先將牽牛、半夏二味為末。作一處。入硝石。同研令勻。

    所候湯沸。方入姜并藥末。煎一沸。急瀉出。取汁一盞。用調(diào)牽牛、半夏等末二錢。食后和滓服。

    金屑丸治傷風寒頭痛。肌熱。大效。

    大天南星(五個)半夏(二兩洗七遍)石膏(二兩)甘草(半兩)郁金(一兩)上為末。以生姜自然汁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二丸。傷寒頭痛。荊芥茶湯下。四肢厥冷。燈焰上燒存性。四分服。小便不通。大戟湯下。大便不通。大黃湯下。破傷風。豆淋酒下。常服茶清下。并嚼咽。

    神術散治傷風寒濕。頭昏鼻塞??人浴K闹弁?。不喜飲食。

    刮皮蒼術(四兩)川芎細辛(去葉半兩)本(去蘆各一兩半)羌活(去蘆半兩)甘草(一兩半炙)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空心熱服。

    治傷寒頭疼。渾身痛。腳手厥冷。陰證者方可服。

    桂心附子椒白術(各一錢)豉(一合)蔥白(二莖)上以水一升。酒半升。

    煮藥取半升。分作二服。服了。蓋覆臥取汗。一服愈。如未瘥。加生姜。煎一分服。不拘時候。

    防風湯

    防風(二兩去蘆頭)芍藥(二兩)羌活(一兩)熟地黃(二兩切焙)甘草(炙半兩)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服。夜一服。取瘥為度。

    羌術湯

    羌活(一兩)獨活(一兩)芍藥(二兩)白術(二兩)甘草(半兩)上為粗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治傷寒頭疼。并太陽頭疼。及一切頭風。

    川芎(一兩)細辛(半兩)香附子(一兩)羌活(一兩)甘草(三錢)白芷(二兩)甘菊(一兩)蒼術(一兩泔浸)薄荷〔一(二)兩〕荊芥(二十文)茵陳(五文)上為末。每服

    解傷寒頭痛。

    以升麻一兩。細銼。水一升。煎煉。取濃汁服之。

    療傷寒熱頭痛。心下煩滿。

    柴胡茯苓桔梗大黃石膏麻子仁甘草桂(各等分)上為散。以水一斗。

    煮取四升。入硝石三方寸匕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