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病機論

    作者: 朱梓

    論曰∶察病機之要理。施品味之性用。然后明病之本焉。故治病不求其本。無以去深藏之大火。

    必行可黃帝曰∶愿聞病機何如?岐伯對曰∶諸風掉眩。皆屬于肝。少慮無怒。風勝則動。肝者。

    罷慮狀掉搖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甚則耳鳴眩轉(zhuǎn)。目不識人。善暴僵仆。里急戾。脅痛嘔泄。

    甚則掉眩癲疾。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怒也。虛則目視KTKT無所見。善恐如人將捕之。

    凡病肝木風疾者。以熱為本。以風為標。故火本不燔。遇風烈乃焰。肝本不甚熱。因金衰而王。肺金不勝心火。木來接于金。故諸病作矣。其為治也。燥勝風。王注曰∶風自木生。燥為金治辛化中則卒暴僵仆。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fā)逆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故五內(nèi)氣平則敷和太過則發(fā)生。不及則委和。

    諸痛癢瘡瘍。皆屬于心。靜則神明。熱勝則腫。心者生之本。神之象變也。其華在面。

    其充此也山川。

    旋及屋宇?;鹬疄捻蛞?。故火非同水。水智而火愚。其性暴速。其為病也。當胸中熱。嗌干。右脅滿。皮膚疼痛。寒熱咳嗽。唾血。血泄。鼽衄。嚏嘔。溺色變。甚則瘡癢腫。肩背痛。缺盆中痛。瘍疼身熱。驚惑惡寒。戰(zhàn)栗譫妄。悲忘衄蔑。語笑。瘡瘍。血流狂妄。目赤。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胸膺肩胛間痛。背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背相引而痛。

    其為治也。以寒勝熱。王注曰∶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甚熱之氣。汗以發(fā)之。發(fā)之不盡制之。制之不盡求其屬以衰之。又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經(jīng)曰∶氣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緩急。方有大小。此之謂也。是以熱淫于內(nèi)。治以咸寒。佐以甘苦。

    以酸收之。以苦發(fā)之。心欲。急食咸以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木氣之下。是故火炎威也。故燥萬物者。莫乎火。夏月火熱極。甚則先失氣熏味。而萬物反潤以水。出液林木。津流及體。熱極而反汗液出。是火極而反兼水化。俗以難辨。認是作非。不治巳極。反攻王氣。是不明標本。但隨兼化之虛象。妄為其治。反助其病。而害于生命多矣。故此藏平則升明。太過則赫曦。不及則伏明。王注曰∶百端之起。皆自心生。

    諸濕腫滿。皆屬于脾。味知氣化。濕勝則濡泄。脾者倉稟之官。本營之居也。名曰器。

    能化出焉腕。

    經(jīng)腰下飧屬為木化。土余則制之以風。脾盛治之以燥。

    濕為水。水盛則腫。水不行。肉色已消。

    若濕氣在上。以酸吐之。濕氣在下。以故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

    甘辛。以汗為散而止。濕淫于內(nèi)。治食苦以燥之。又曰∶土氣之下。木氣半身以上。濕氣有余。火氣復郁。所中?;鹩涡衅溟g。是以熱為用矣。故兼風木制其土也。若脾濕土自壅。燥積飲痞膈滿腫濕熱干涸消渴。慎不可新而惡陳。常令滋澤。無使干涸。故諸氣郁。皆屬于肺。肺氣常清利。燥勝則干。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

    其充王謂變候咳。腹中鳴。注泄溏??饶?。心脅滿。引小腹。善暴痛不可反側(cè)。嗌干面塵。色惡腰痛。丈夫疝。婦人少腹痛。浮虛鼽。尻陰股髀皆病皴揭。實則喘咳逆氣、肩背痛。

    出尻陰股膝髀。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干。其為治也。熱勝燥。燥自金生。熱為火化。

    金余則制之以火。肺勝則制之以苦。又曰∶金氣之下?;饸獬兄T镆趦?nèi)。治以苦溫。佐以苦辛。以苦下之。若肺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王注曰∶制燥之勝。必以苦溫。故受干生焉。是以金主于秋而屬陰。其氣涼。涼極。天氣清明。而萬物反燥若火。

    是金極而反兼火化也。故病血液衰也。燥金之化。極甚則煩熱氣郁。痿弱而手足無力。

    不能收持也。凡有聲之痛。應金之氣。故此臟氣平則審平。太過則堅成。不及則從革也。

    諸病寒熱。皆屬于腎。水靜養(yǎng)動耗。寒勝則堅。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fā)。其充在骨。其味咸。其色黑。為作強之官。伎巧出焉。為陰中之陰。通于冬氣。其脈石。王注曰∶腎臟有二。形如二豆相并。而曲附于膂筋。外脂里白表黑。主藏精。故仙經(jīng)曰∶心為君火。腎為相火。是言在腎屬火。而不屬水也。經(jīng)所謂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故膻中者在乳之間。下令在于腎。是火居水位。得升則喜樂出焉。雖君有二火之氣。論其五行造化之理。同為熱也。故左腎屬水。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右腎屬火。游行三焦。興之道。由于此故。七節(jié)之旁。中有小心。是言命門相火也。經(jīng)所謂其變凝冽。其清冰雹。其為病也。寒客心疼。腰腿痛。大關(guān)節(jié)不利。屈伸不便。苦厥逆痞堅。腹?jié)M寢汗。實則腹脛腫。喘咳身重。汗出憎風。虛則胸中痛∶大小腹痛。清厥意不樂。王注曰。大小腹。大小腸也。此所謂左腎水發(fā)痛也。若夫右腎命門相火之為病。少氣。瘡瘍疥癬。癰腫脅滿。胸背首面四肢浮腫。腹脹嘔逆。螈骨節(jié)痛引動注下。溫瘧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目赤心熱。

    則瞀昧暴痛。瞀悶懊。KT嘔瘡瘍。驚躁喉痹耳鳴。嘔涌暴注。螈暴死。瘤氣結(jié)核丹。皆相火熱之勝也。其為治也。寒勝熱。熱勝寒。若熱淫于內(nèi)。治以咸寒?;鹚鶆?。平以咸冷。故相火之下。水氣承之。如寒淫于內(nèi)。治以甘熱。佐以甘辛。寒淫所勝。平以辛熱。

    又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欲堅。食苦以堅之。故水本寒。寒極則冰。水如地而能載物。冰發(fā)而雹雪。是水寒亢極。反似克水之土化。是謂兼化也。所謂寒病極者。反腎滿也。

    左腎不足。濟之以水。右腎不足。濟之以火。故此臟水準則靜順。不及則涸流。太過則流衍。

    諸厥固泄。皆屬于下。厥謂氣逆。固謂禁固。氣逆則肝腎失守。失守則不能禁固。出入無時諸痿喘嘔。皆屬于上。肺者臟之長也。為心之華蓋。故肺熱葉焦發(fā)痿。是氣郁不利。

    病喘利嘔無謂火飲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于火。禁栗驚惑。如喪神守。悸動怔忡。皆熱之內(nèi)作。故治當以制諸痙項強。皆屬于濕。寒濕同性。水火同居。故足太陽膀胱經(jīng)屬水。而下所以濕可傷也。

    其中詳諸逆沖上。皆屬于火。沖攻也?;饸庋咨?。故熱甚則郁于內(nèi)也。諸脹腹大。皆屬于熱。

    肺主升明諸躁狂越。皆屬于火。胃實則四肢實而能登高也。故四肢者諸陽之本。經(jīng)所謂陽勝陰則脈流若火諸暴強直。皆屬于風。炎威而害也。強勁有力、而不能和柔也。乃厥陰風木勢甚而成此。

    王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于熱。腹脹大。而敲之有聲如鼓者。熱氣甚則然也。經(jīng)所謂熱勝何以明承氣湯諸病腫。疼酸驚駭。皆屬于火。腫。熱勝于內(nèi)。則傷氣滯故也。疼酸。由火實制金。

    不原諸轉(zhuǎn)反戾。水液混濁。皆屬于熱。熱氣燥爍于筋。故筋轉(zhuǎn)而痛應風。屬于肝也。甚則吐不止熱之氣。加之以泄。濕勝也。若三氣雜。乃為霍亂。故仲景曰∶嘔吐而利。名為霍亂。

    故撩相井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于寒。水液為病寒也。故水清凈。其氣寒冷。水谷不化而吐利。

    黃而酸。

    不化經(jīng)云諸澀枯。涸干。勁皴揭。皆屬于燥。澀枯者水液氣衰少。血不榮于皮肉。氣不通利。故皮熱故法曰。寒能收斂。收斂則燥澀皴揭。熱能縱緩。則滋榮潤澤。此皆屬燥金之化也。王注曰∶物之生滑利。物之死枯澀。其為治也。宜開通道路。養(yǎng)陰退陽。涼藥治之。榮血通流。麻木不仁。澀涸。干勁。皴揭。皆得其所。慎勿服烏附之藥。經(jīng)所謂金木水火土營運之數(shù)。寒暑燥濕火風臨御之化。則天道可見。民病可調(diào)。凡受諸病者。皆歸于五行六氣勝復盛衰之道矣。

    各而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