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zé)峤?jīng)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zé)岵≈?,以《?nèi)經(jīng)》,張仲景等之說為經(jīng),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nèi)容豐 富。
查古籍
《溫?zé)峤?jīng)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zé)岵≈?,以《?nèi)經(jīng)》,張仲景等之說為經(jīng),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nèi)容豐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病條辨》(公元 1798 年)清.吳瑭(鞠通)著。六卷。依據(jù)葉桂的溫?zé)岵W(xué)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fēng)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單方之神驗者,可為世寶,余家傳有數(shù)方,屢試屢效,濟(jì)人多矣,恐久而失傳,特志之。刀數(shù),置釜中,用水,慢火煮,以焚一柱香為度,取出松香,(取出松香入冷水中,方能凝結(jié),否則膠滯),換水再煮,如此換八次水,煮八柱香時候,松香之毒始盡,研極細(xì)末,入豬油搗爛調(diào)勻,用隔紙膏攤之,其法以長薄油紙,折成兩框,一面鑿滿針孔,一面攤藥,將兩面合攏,藥折在里面,以鑿針一面,向患處粘貼,線圍扎之,勿著水,有脂流出自愈。一切疥瘡∶用檳榔、木鱉子、穿山甲、血余、雄黃、朱砂、黑砒、大風(fēng)子肉各二錢五分,研極細(xì)末,入土硫黃七兩五錢,煮烊為錠,菜油磨搽,日三次,牙縫出血∶名牙紅,用元明粉研細(xì)末摻之。一切無名腫毒∶用鮮桑枝火 患處熏之。小兒頭爛;名染 頭,用銅青一錢,瀝青一錢,松香一錢,蓖麻子肉四錢,同搗爛,以布一方,如染 頭大,攤藥包患處。跌打損傷,用冬瓜子炒研細(xì)末,溫酒沖服三錢,日二次。(炳章)按∶松香制八次治濕瘡,《醫(yī)宗金鑒·外科類》有九制松香膏法,加蔥同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