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華氏中藏經(jīng)》 論心臟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第二十四

    作者: 華佗

    心者五臟之尊號。帝王之稱也。與小腸為表里。神之所舍。又主于血。屬于火。旺于夏。手少陰是其經(jīng)也。凡夏脈鉤。來盛去衰。故曰鉤。反此者病。來盛去亦盛。此為太過。病在外。來衰去盛。此為不及。病在內(nèi)。太過則令人身熱而骨痛??诏?。舌焦。引水不及。則令人煩躁。(一作心。)上為咳唾。下為氣泄。其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瑯。曰平。脈來累累(一本無此四字。卻作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病。來前曲后倨。如操帶鉤。曰死。又思慮過多。則怵惕。怵惕傷心。心傷則神失。神失則恐懼。又真心痛。手足寒。過節(jié)五寸。則旦得夕死。夕得旦死。又心有水氣則痹。氣滯。身腫。不得臥。煩而躁。其陰腫也。又心中風(fēng)。則翕翕(一作吸。)發(fā)熱。不能行立。心中饑而不能食。

    食則吐嘔。夏心旺。左手寸口脈。洪浮大而散曰平。反此則病。若沉而滑者。水來克火。十死不治。弦而長者。木來歸子。其病自愈。緩而大者。土來入火。為微邪相干。無所害。又心病。則胸中痛。四(一作脅。)肢滿脹。肩背臂膊皆痛。

    虛則多驚悸。惕惕然無眠。胸腹及腰背引痛。喜(一作善。)悲。時眩仆。心積氣。久不去。則苦憂煩。心中痛。實則喜笑不息。夢火發(fā)。心氣盛。則夢喜笑。及恐畏。邪氣客于心。則夢山邱煙火。心脹。則心煩短氣。夜臥不寧。心腹痛。懊。腫。氣來往上下行。痛有時休作。心腹中熱。喜水。涎出。是蛟(恐是蛔字。蛟恐是咬字。)心也。心病則曰中慧。夜半甚。平旦靜。又左手寸口脈。大甚。則手內(nèi)熱赤。(一作服。)腫太甚。則胸中滿而煩。澹澹面赤目黃也。

    又心病。則先心痛。而咳不止。關(guān)膈(一作格。)不通。身重不已。三日死。心虛則畏人。瞑目欲眠。精神不倚?;昶峭齺y。心脈。沉小而緊。浮主氣喘。若心下氣堅實不下。喜咽干。手熱。煩滿。多忘。太息。此得之思憂太過也。其脈急甚。則發(fā)狂笑。微緩則吐血。大甚則喉閉。(一作痹。)微大則心痛引背。善淚出。小甚則噦。微小則笑消癉。(一作痹。)滑甚則為渴。微滑則心疝引臍。腹(一作腸。)鳴。澀甚則喑不能言。微澀則血溢。手足厥。耳鳴。癲疾。又心脈摶堅而長。主舌強不能語。(一作言。)軟而散。當(dāng)懾怯不食也。又急甚則心疝。臍下有病形。煩悶少氣。大熱上煎。又心病??裱院钩鋈缰?。身厥冷。其脈當(dāng)浮而大。反沉濡而滑甚。色當(dāng)赤。今反黑者。水克火。十死不治。又心之積。沉之而空空然。時上下往來。無常處。病胸滿HT。腰腹中熱。頰(一作面。)赤咽干。心煩。掌中熱甚。則嘔血。夏瘥。(本作春瘥。)冬甚。宜急療之。止于旬日也。又赤黑色入口必死也。面黃目赤者亦(一作不。)死。赤如血。亦死。又憂恚思慮太過。心氣內(nèi)索。其色反和而盛者。不出十日死。扁鵲曰。心絕則一日死。色見兇多。而人雖健敏。名為行尸。一歲之中。禍必至矣。又其人語聲前寬而后急。后聲不接前聲。其聲濁惡。其口不正。冒昧喜笑。此風(fēng)入心也。又心傷則心壞。為水所乘。身體手足不遂。骨節(jié)解。舒緩不自由。下利無休息。此疾急宜治之。不過十日而亡也。

    又笑不待呻而復(fù)憂。此水乘火也。陰系于陽。陰起陽伏。伏則生熱。熱則生狂。冒昧妄亂。言語錯誤。不可采問。(一作聞。)心已損矣。扁鵲曰。其人唇口赤。即可治。青黑即死。又心瘧。則先煩(一作顫。)而后渴。翕翕發(fā)熱也。

    其脈浮緊而大者是也。心氣實。則小便不利。腹?jié)M。身熱而重。溫溫欲吐。吐而不出。喘息急。不安臥。其脈左寸口與人迎。皆實大者。是也。心虛則恐懼多驚。憂思不樂。胸腹中苦痛。言語戰(zhàn)栗。惡寒?;秀薄C娉嗄奎S。喜衄血。

    診其脈。左右寸口兩虛而微者。是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