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隱居)注。七卷。原書己佚,內(nèi)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基礎上進行整理, 又增藥 365 種, 分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類。
學術價值:
首創(chuàng)用自然屬性分類方法。確立綜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載藥物 460 種,闡發(fā)藥性較詳盡,并指出用藥要結合年齡老少、體質(zhì)強弱、疾病新久等,對辨認藥物的真?zhèn)蝺?yōu)劣亦有詳細闡述。
(公元 1564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一卷。論述脈象 27 種,對于脈的體狀、相類、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誦讀學習。并批解了高陽生的《脈訣》。
夫疹由心熱,斑由胃熱,斑乃血之余,有色點而無頭粒者也。蓋痘自臟而出,其勢迅速,血熱毒盛之痘,則血太過而氣不及衛(wèi)氣疏缺,不能密集脈絡而致太過之血,任其三焦浮游之火而發(fā)為斑,是以夾毒上浮矣。然至痘毒出齊,則內(nèi)必虛,內(nèi)虛則斑從內(nèi)解,不解當以輕劑散其火邪,兼活血解毒之藥。凡在初多用表散,在后宜用解利,伺其斑退血附,即用補藥,以防其損陷之患。然有色赤如火者,乃毒滯不能宣發(fā)也。更有或結痂而發(fā)者,是余毒熱盛,煎熬肉分,其斑必爛,當用解毒,爛處以生肌散傳之。凡紅斑易退,紫斑稍難,藍斑黑斑熱毒亢害已極,不可治也。夫瘡出而斑退者,吉。或斑退而瘡出堅實者,亦吉。否則,皮膚斑爛,瘡易瘙癢。如赤斑成槐,其肉浮腫結硬者,又名丹瘤,其毒最酷每有瘡未成,就此先潰爛,多不可治。總之,斑疹必須令退,使痘獨成為妙,否則,氣血重耗,臟腑俱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