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證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維德整理祖?zhèn)髅匦g及生平經(jīng)驗而成《外科全生集》。此書后經(jīng)清末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評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維德(l669—l749年)字洪緒,別號林屋散人,又號定定子,江蘇吳縣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學家。撰《外科證治全生集》。
查古籍
《外科證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維德整理祖?zhèn)髅匦g及生平經(jīng)驗而成《外科全生集》。此書后經(jīng)清末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評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維德(l669—l749年)字洪緒,別號林屋散人,又號定定子,江蘇吳縣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學家。撰《外科證治全生集》。
《外科啟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極)著。十二卷。論述外科各病證治,有圖有方,敘述內服外敷,針灸灸烙、熏點、刀割等法,都切實可行。
作者:祁宏源,清代醫(yī)家。浙江山陰縣人。其祖祁坤為太醫(yī)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學淵源,亦精于外科醫(yī)理,奉敕與吳謙同修《醫(yī)宗金鑒》,其中之《外科心法》多為其家之經(jīng)驗,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為藍本修訂而成。
凡鼻中隔偏離中線向一側或兩則彎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引起鼻功能障礙或產(chǎn)生癥狀者,均稱鼻中隔偏曲(deviation of nasal septum)。鼻中隔局部呈尖銳突起者稱棘突或矩狀突(spur),呈長條狀隆起者嵴突(ridge)。如中隔軟骨前緣突入鼻前庭,則稱鼻中隔軟骨前脫位。事實上鼻中隔正直者甚少,如無功能障礙,可不作診斷和處理。
【病因】
(一)外傷:外傷為本病的重要原因,多發(fā)生在兒童時期,外傷史常早已遺忘。當時因鼻中隔的各個組成部分發(fā)育未全,故不顯癥狀,以后隨年齡增長始逐漸發(fā)展成為鼻中隔偏曲,成人也可因外傷造成鼻中隔偏曲或鼻中隔軟骨脫位。
(二)發(fā)育異常:鼻中隔原由數(shù)塊軟骨組成,以后分別骨化,才出現(xiàn)骨部鼻中隔。在發(fā)育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骨和軟骨的發(fā)育不均衡,而形成畸形或偏曲,或在鼻中隔各骨或骨與軟骨之間的接縫處形成距狀突或嵴。腺樣體肥大、自幼張口呼吸、硬腭高拱者的鼻中隔發(fā)育受限,也可發(fā)生鼻中隔偏曲。
(三)壓迫因素:鼻腔內腫瘤或異物壓迫,可使鼻中隔偏向一側。
【臨床表現(xiàn)】
癥狀輕重與偏曲的程度及類型有關。
(一)鼻塞:交替性或持續(xù)性。單純“C”形偏曲或峭突,多引起同側鼻塞或交替性鼻塞。伴有對側鼻甲代償性肥大及“S”型偏曲,可能引起雙側鼻塞。
(二)頭痛:偏曲部分壓迫鼻甲,可引起同側反射性頭痛。
(三)鼻出血:偏曲的凸面或嵴與距狀突處粘膜變薄,而且常受到氣流或塵埃的刺激,故常發(fā)生干燥糜爛,導致鼻出血。
【檢查】
鼻中隔軟骨部偏曲診斷較易,高位或后段偏曲易被忽視。本病必須與鼻中隔粘膜肥厚相鑒別,以探針觸之,后者柔軟,且易壓成小凹。檢查時可見鼻中隔偏曲的各種類型(圖4-5),按偏曲形態(tài)分類,有“C”型、“S”型、嵴和距狀突等。按偏曲部位分類,則有高位、低位、前段、后段之別。
圖4-5 鼻中隔偏曲的類型
【治療】
凡有明顯的上述表現(xiàn)之一,并考慮與鼻中隔偏曲有關者,都可作為手術的適應癥。手術方法過去一直沿有鼻中隔粘膜下切除術(submucous resection of nasalseptum),但由于手術野較小,畸形復雜者難以達到治療目的。自六十年代以來,從鼻整形角度出發(fā),提倡有鼻中隔成形術(nasal septel reconstruction),效果比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