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小兒后頸正中處生瘡,名對口瘡。偏生者,名偏對口。古法內(nèi)服鮮茄蒂、生紅何首烏,煎服二三劑,未破即消,已破拔膿生肌。外用干茄蒂、燒煙頻熏瘡口,良久瘡口自開,即有一線紅絲流下,不可移動,直俟紅絲流盡自斷,則瘡毒盡矣。
〔真按〕對口瘡只用婦人頭上油垢三錢,黑背鯽魚一個,約重一兩,雄豬眼梢肉一對,同搗爛,敷之即愈。
《女科經(jīng)論》(公元 1689 年)清.蕭塤(賡六)著。八卷。分為月經(jīng)、胎前、產(chǎn)后、崩淋、帶下、雜病等門,辨別虛實寒熱,詳論治法。
(公元前五世紀? )原題戰(zhàn)國時秦越人撰。共有 81 個問答。系采摘《內(nèi)經(jīng)》的精要,設(shè)為問答,解釋疑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小兒后頸正中處生瘡,名對口瘡。偏生者,名偏對口。古法內(nèi)服鮮茄蒂、生紅何首烏,煎服二三劑,未破即消,已破拔膿生肌。外用干茄蒂、燒煙頻熏瘡口,良久瘡口自開,即有一線紅絲流下,不可移動,直俟紅絲流盡自斷,則瘡毒盡矣。
〔真按〕對口瘡只用婦人頭上油垢三錢,黑背鯽魚一個,約重一兩,雄豬眼梢肉一對,同搗爛,敷之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