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經(jīng)】味苦微寒。主風(fēng)寒濕痹,洗洗,寒氣,除熱,目中青翳白膜。久服,頭不白,輕身。生川谷。
味苦,性寒,入足厥陰肝經(jīng)。清厥陰之郁熱,止風(fēng)木之疏泄。
《傷寒》白頭翁湯方在白頭翁。用之治熱利下重者,以其清熱而止利也。
秦皮苦寒酸澀,專入厥陰,清郁蒸而收陷泄。其諸主治,通經(jīng)脈,開痹塞,洗目赤,收眼淚,去瘴翳,除驚癇,收崩帶,止泄痢。
(公元 1150 年)宋.劉昉(方明)著。四十卷。論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兒各科疾病,分為 40 門,每門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陳復(fù)正(飛霞)著。六卷。辨驚風(fēng)及對小兒勿濫用寒涼,以免傷敗脾胃等,均有較好見解。闡述小兒病的病因治療比較詳備。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本經(jīng)】味苦微寒。主風(fēng)寒濕痹,洗洗,寒氣,除熱,目中青翳白膜。久服,頭不白,輕身。生川谷。
味苦,性寒,入足厥陰肝經(jīng)。清厥陰之郁熱,止風(fēng)木之疏泄。
《傷寒》白頭翁湯方在白頭翁。用之治熱利下重者,以其清熱而止利也。
秦皮苦寒酸澀,專入厥陰,清郁蒸而收陷泄。其諸主治,通經(jīng)脈,開痹塞,洗目赤,收眼淚,去瘴翳,除驚癇,收崩帶,止泄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