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1578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時間編成, 收載藥物 1892 種,附藥圖 1000 余幅,闡發(fā)藥物的性味、主治、用藥法則、產地、形態(tài)、采集、炮制 、方劑配伍等,并載附方 10000 余。 本書有韓、日、英、法、德等多種文 字的全譯本或節(jié)譯本。
學術價值:
集我國16世紀之前藥學成就之大成。被國外學者譽為中國之百科全書。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隱居)注。七卷。原書己佚,內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農本草經(jīng)》基礎上進行整理, 又增藥 365 種, 分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類。
學術價值:
首創(chuàng)用自然屬性分類方法。確立綜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造血系統(tǒng)包括造血器官和血液。胚胎時期肝、骨髓、脾、淋巴結等都參與造血過程。出生后主要的造血器官為骨髓。在疾病或骨髓代償功能不足時,肝、脾、淋巴結可恢復胚胎時期的造血功能稱為髓外造血。傳統(tǒng)習慣常將造血器官和組織分為髓樣組織(myeloid tissue)和淋巴組織。髓樣組織包括骨髓和骨髓中所產生的各種細胞,即紅細胞、血小板、料細胞和單核細胞。淋巴組織包括胸腺、脾、淋巴結和分散的淋巴組織。實際上這兩種組織并不能截然分開,例如成熟的淋巴細胞多不在骨髓內,但淋巴干細胞則由骨髓產生;白細胞的惡性腫瘤——白血病來源于骨髓但常累及淋巴結和脾。造血系統(tǒng)功能重要,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并屬于免疫系統(tǒng),對機體有重要的防御作用。機體內外環(huán)境中的刺激因素都能引起這些細胞和組織的反應,產生相應的變化。造血系統(tǒng)的疾病種類繁多,包括造血系統(tǒng)各種成分的量和質的變化。本章重點敘述幾種常見的造血系統(tǒng)增生性疾病和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