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凡痘子,腹中常宜寬舒,為里無邪,若腹脹滿,須審其傷食否,及大小便何如,如曾傷食,微滿不痛者,木香大安丸。脹滿腹痛甚者,丁香脾積丸(俱傷食)。小便不通,百祥丸(黑陷)。大便不通者,宣風散(發(fā)熱)主之。此上諸證,皆實脹者也,故宜利之。若自利腹脹,乃虛脹也,陳氏木香散(泄利)主之。
腹脹分虛實寒熱 錢氏云∶身熱煩躁,腹?jié)M而喘,大小便澀,面赤悶亂,大吐者當利小便,不瘥者,宣風散下之。此實熱治例也。陳文中木香散治痘瘡腹脹渴瀉。此虛寒治例也。薛氏《撮要》云∶腹脹瀉渴,脾胃虛寒也,用大異功散(出不快)
參內(nèi)托散(即十補散出不快)治之。若前證而兼氣促體倦,乃脾氣虛也,用白術(shù)散(渴)加木香,煎送四神丸(泄瀉)。如腹脹作喘,大便利,小便秘,手足并冷,乃脾氣虛也,先用葶藶?zāi)鞠闵ⅲù?,次用小異功散(吐瀉)一二劑自愈。此平補例也。
初熱時腹脹痛者,由毒瓦斯與外邪相搏,欲出而不得出也,用參蘇飲加縮砂、陳皮,去參苓服之(挾有表證者、宜此)。身熱脈數(shù),大便秘而腹脹,此熱毒壅遏也,當微下之,或瘡半未出而喘息腹脹,其人大便不通,煩躁作渴,譫語不安者,當急下之,俱用紫草承氣湯(挾有里證者、宜此)?!驳は秤媒酃h讱?、二陳加枳殼湯。若虛弱自利,四肢厥冷,腹脹發(fā)噦者,里氣虛也,姜附、理中輩急救之。
紫草承氣湯
濃樸(二兩) 大黃(四兩) 枳實(一兩) 紫草(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半盞,煎二三分,溫服。以利為度,如未利加芒硝一字。
桔梗枳殼湯
枳殼 桔梗(各二兩) 甘草(五錢)
上銼。每服三錢,姜二片,水煎服。
二陳加枳殼湯
枳殼 半夏 茯苓 甘草 陳皮(各等分)
上銼。每用三錢,姜二片,水煎服。
若瘡既出而腹脹者有二證,一則陰陽不和,或因作熱煩渴,飲冷過多,或誤投涼劑,熱為冷所激,欲出不能,毒不能發(fā)越,故令腹脹。其人必不能食,二便利,腹中虛鳴,甚者氣喘發(fā)厥,瘡白無血色者多致不救。急當以溫中藥疏逐冷氣,不可又用宣瀉之藥,以重其困,如小異功散(吐瀉)木香散(痘瀉)俱可用。王中陽云∶木香散性溫平,能和表里,治腹脹瀉渴,有如神之效。一則毒瓦斯陷伏入里,必有他證相雜,或煩躁大渴,或大小便秘,或啼哭不止,但用溫平解毒快氣之劑,如人齒散(黑陷)活血散(出不快)之類。又有小便赤澀,而心腹脹滿,別無他證者,此伏熱在胃,則中有所隔,上為心氣不降,故小便澀少而赤。下為陰氣不升,故腹中脹滿。董氏用四圣散(出不快)以發(fā)出其毒,則胃熱自散矣。若出太盛而面黃,大便黑,煩躁,喘渴腹脹者,此有瘀血在里也,治法見渴條。若出太盛,至當結(jié)膿窠痂 而不結(jié),能食而喘,腹脹譫語不大便者,及靨后腹脹喘渴,大便利小便澀者,治法俱見喘條。
痘瘡起發(fā)而腹脹者二證,同前陰陽不和者,瘡痘正發(fā),熱毒方盛,必生煩渴,宜以葛根解毒湯、人參麥門冬散、人參白術(shù)散(并見痘渴)之類與之。不知此理,或飲冷過多,或誤投涼劑,熱為冷所激,欲出而不能,冷熱相搏,毒不發(fā)起,故令腹脹。且傷于冷者,急當以溫中藥疏逐冷氣,冷氣散,則腹脹自消,益黃散(脾)去甘草,加姜制濃樸。甚者氣喘發(fā)厥,瘡白而無血色,多致不救。陳氏木香散(泄利)圣方也,昧者反用峻下之藥,致令重困而死。其毒瓦斯陷伏入里者,但用溫平解毒快氣之劑紫草飲子主之(起發(fā))。若腹脹而目閉,口中如爛肉臭者,其證為大惡。
〔丹〕勉奴痘后渴,肚急,小便少,發(fā)熱。
芍藥 白術(shù) 陳皮(各五分) 川芎 干葛(各三分) 甘草(炙,一錢半) 木通(二分)
上,用水煎服。
寄子五歲,痘后肚急。
白術(shù)(一錢) 陳皮 木通(各五分) 犀角 川芎 白芷(各七分) 甘草(炙,三分)
上,水煎服。
加味透肌散
人參 黃 白術(shù) 芍藥 川芎 甘草 茯苓 木通 陳皮 糯米 濃樸 大腹皮等分,為粗散。姜棗煎服。
紫草濃樸湯治痘瘡煩悶痞滿,或堅急,或結(jié)聚不散。
紫草茸(一錢二分) 枳實 黃芩 黃連 濃樸(各一錢一分) 露蜂房 白茯苓 山豆根麥門冬 桃仁 石膏 旋復(fù)花(各二錢) 蟬蛻 升麻(各八分) 白術(shù)(五分)
上銼散。每服四五錢,水煎,食遠溫服。
溫平,能和表里,治腹脹瀉渴,有如神之效。一則毒瓦斯陷伏入里,必有他證相雜,或煩躁不渴,或大小便秘,或啼哭不止,但用溫平解毒快氣之劑,如人齒散(黑陷)活血散(出不快)之類。又有小便赤澀。而心腹脹滿,別無他證者,此伏熱在胃,則中有所隔,上為心氣不降,故小便澀少而赤。若出太盛而面黃,大便黑,煩躁,順喝腹脹者,此有瘀血在里也,治法見渴條。若出太盛,至當結(jié)膿窠痂 而不結(jié),能食而喘,腹脹譫語不大便者,及靨后腹脹喘渴,大便利小便澀者,治法俱見喘條。
痘瘡起發(fā)而腹脹者二證,同前陰陽不和者,瘡痘正發(fā),熱毒方盛,必生煩渴,宜以葛根解毒湯、人參麥門冬、人參白術(shù)散(并見痘渴)之類與之。不知此理,或飲冷過多,或誤投涼劑,熱為冷所激,欲出而不能,冷熱相搏,毒不發(fā)起,故令腹脹。且傷于冷者,急當以溫中藥疏逐冷氣,冷氣散,則腹脹自消,益黃散(脾)去甘草,加姜制濃樸,甚者氣喘發(fā)厥,瘡白而無血色,多致不救。陳氏木香散(泄利)圣方也,昧者反用峻下之藥,致冷重因而死。其毒瓦斯陷伏入里者,但用溫平解毒快氣之劑紫草飲子主之(起發(fā))。若腹脹而目閉,口中如爛肉臭者,其證為大惡。
〔丹〕 勉奴痘后渴,肚急,小便少,發(fā)熱。
紫草茸(一錢二分) 枳實 黃芩 黃連 濃樸(各一錢一分) 露蜂房 白茯苓 山豆根 麥門冬 桃仁 石膏旋復(fù)花(各二錢) 蟬蛻 升麻(各八分) 白術(shù)(五分)
上銼散。每服四五錢。水煎,食遠溫服。
紫草枳實湯治痘瘡腹脹,或熱毒,或因傷冷所致。
紫草茸 鼠粘子(各一錢二分) 濃樸 苦參(各一錢一分) 白芍藥 貝母 枳實 訶子 肉豆蔻(各一錢) 蟬蛻 桔梗 白術(shù)(各八分) 升麻(七分) 甘草(六分)
上銼散。每服四五錢,水煎,食遠服。
葶藶?zāi)鞠闵?/strong>(喘)
木通芍藥湯治痘瘡作渴腹脹,小便不利。
木通 芍藥 白術(shù)(各五分) 川芎 陳皮 干葛(各三分) 甘草(二分)
姜附湯治瘡疹半出而半不出,或出盛時卻下利支厥,嘔逆腹脹吃噫,須急與理中丸、四逆、姜附湯之類不須疑,已試之驗也。大便自利腹脹者,是熱毒被冷所搐不能出,冷甚則為下利,其毒小得出,則為腹脹,當此以理中丸、四逆、姜附湯等服之,里復(fù)溫,則利止,熱毒得復(fù)出,則腹脹自消,瘡疹亦自出矣。又有瘡疹半出半未出,或出盛時卻大便不通,小便赤澀,喘粗腹脹,而唇齒干,口燥渴引飲,譫語者,當急下之,此證是毒瓦斯壅瘀,欲出而出不辨,故腹脹,下之熱毒散,榮衛(wèi)伸則里脹消,外瘡出,合溫合下,皆得其宜,不可不述之。若下膿血而腹脹者,又非此證,宜服南金散、乳香豬血膏、理中丸、姜附湯。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令
第69號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gòu)配備使用部分)》(2009版)已于2009年8月17日衛(wèi)生部部務(wù)會議討論通過,現(xiàn)予以發(fā)布,自2009年9月21日起施行。
部長 陳 竺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彥修、丹溪)著。一卷。主張人身陽常有余,陰常不足,闡明補陰療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凡痘子,腹中常宜寬舒,為里無邪,若腹脹滿,須審其傷食否,及大小便何如,如曾傷食,微滿不痛者,木香大安丸。脹滿腹痛甚者,丁香脾積丸(俱傷食)。小便不通,百祥丸(黑陷)。大便不通者,宣風散(發(fā)熱)主之。此上諸證,皆實脹者也,故宜利之。若自利腹脹,乃虛脹也,陳氏木香散(泄利)主之。
腹脹分虛實寒熱 錢氏云∶身熱煩躁,腹?jié)M而喘,大小便澀,面赤悶亂,大吐者當利小便,不瘥者,宣風散下之。此實熱治例也。陳文中木香散治痘瘡腹脹渴瀉。此虛寒治例也。薛氏《撮要》云∶腹脹瀉渴,脾胃虛寒也,用大異功散(出不快)
參內(nèi)托散(即十補散出不快)治之。若前證而兼氣促體倦,乃脾氣虛也,用白術(shù)散(渴)加木香,煎送四神丸(泄瀉)。如腹脹作喘,大便利,小便秘,手足并冷,乃脾氣虛也,先用葶藶?zāi)鞠闵ⅲù?,次用小異功散(吐瀉)一二劑自愈。此平補例也。
初熱時腹脹痛者,由毒瓦斯與外邪相搏,欲出而不得出也,用參蘇飲加縮砂、陳皮,去參苓服之(挾有表證者、宜此)。身熱脈數(shù),大便秘而腹脹,此熱毒壅遏也,當微下之,或瘡半未出而喘息腹脹,其人大便不通,煩躁作渴,譫語不安者,當急下之,俱用紫草承氣湯(挾有里證者、宜此)?!驳は秤媒酃h讱?、二陳加枳殼湯。若虛弱自利,四肢厥冷,腹脹發(fā)噦者,里氣虛也,姜附、理中輩急救之。
紫草承氣湯
濃樸(二兩) 大黃(四兩) 枳實(一兩) 紫草(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半盞,煎二三分,溫服。以利為度,如未利加芒硝一字。
桔梗枳殼湯
枳殼 桔梗(各二兩) 甘草(五錢)
上銼。每服三錢,姜二片,水煎服。
二陳加枳殼湯
枳殼 半夏 茯苓 甘草 陳皮(各等分)
上銼。每用三錢,姜二片,水煎服。
若瘡既出而腹脹者有二證,一則陰陽不和,或因作熱煩渴,飲冷過多,或誤投涼劑,熱為冷所激,欲出不能,毒不能發(fā)越,故令腹脹。其人必不能食,二便利,腹中虛鳴,甚者氣喘發(fā)厥,瘡白無血色者多致不救。急當以溫中藥疏逐冷氣,不可又用宣瀉之藥,以重其困,如小異功散(吐瀉)木香散(痘瀉)俱可用。王中陽云∶木香散性溫平,能和表里,治腹脹瀉渴,有如神之效。一則毒瓦斯陷伏入里,必有他證相雜,或煩躁大渴,或大小便秘,或啼哭不止,但用溫平解毒快氣之劑,如人齒散(黑陷)活血散(出不快)之類。又有小便赤澀,而心腹脹滿,別無他證者,此伏熱在胃,則中有所隔,上為心氣不降,故小便澀少而赤。下為陰氣不升,故腹中脹滿。董氏用四圣散(出不快)以發(fā)出其毒,則胃熱自散矣。若出太盛而面黃,大便黑,煩躁,喘渴腹脹者,此有瘀血在里也,治法見渴條。若出太盛,至當結(jié)膿窠痂 而不結(jié),能食而喘,腹脹譫語不大便者,及靨后腹脹喘渴,大便利小便澀者,治法俱見喘條。
痘瘡起發(fā)而腹脹者二證,同前陰陽不和者,瘡痘正發(fā),熱毒方盛,必生煩渴,宜以葛根解毒湯、人參麥門冬散、人參白術(shù)散(并見痘渴)之類與之。不知此理,或飲冷過多,或誤投涼劑,熱為冷所激,欲出而不能,冷熱相搏,毒不發(fā)起,故令腹脹。且傷于冷者,急當以溫中藥疏逐冷氣,冷氣散,則腹脹自消,益黃散(脾)去甘草,加姜制濃樸。甚者氣喘發(fā)厥,瘡白而無血色,多致不救。陳氏木香散(泄利)圣方也,昧者反用峻下之藥,致令重困而死。其毒瓦斯陷伏入里者,但用溫平解毒快氣之劑紫草飲子主之(起發(fā))。若腹脹而目閉,口中如爛肉臭者,其證為大惡。
〔丹〕勉奴痘后渴,肚急,小便少,發(fā)熱。
芍藥 白術(shù) 陳皮(各五分) 川芎 干葛(各三分) 甘草(炙,一錢半) 木通(二分)
上,用水煎服。
寄子五歲,痘后肚急。
白術(shù)(一錢) 陳皮 木通(各五分) 犀角 川芎 白芷(各七分) 甘草(炙,三分)
上,水煎服。
加味透肌散
人參 黃 白術(shù) 芍藥 川芎 甘草 茯苓 木通 陳皮 糯米 濃樸 大腹皮等分,為粗散。姜棗煎服。
紫草濃樸湯治痘瘡煩悶痞滿,或堅急,或結(jié)聚不散。
紫草茸(一錢二分) 枳實 黃芩 黃連 濃樸(各一錢一分) 露蜂房 白茯苓 山豆根麥門冬 桃仁 石膏 旋復(fù)花(各二錢) 蟬蛻 升麻(各八分) 白術(shù)(五分)
上銼散。每服四五錢,水煎,食遠溫服。
溫平,能和表里,治腹脹瀉渴,有如神之效。一則毒瓦斯陷伏入里,必有他證相雜,或煩躁不渴,或大小便秘,或啼哭不止,但用溫平解毒快氣之劑,如人齒散(黑陷)活血散(出不快)之類。又有小便赤澀。而心腹脹滿,別無他證者,此伏熱在胃,則中有所隔,上為心氣不降,故小便澀少而赤。若出太盛而面黃,大便黑,煩躁,順喝腹脹者,此有瘀血在里也,治法見渴條。若出太盛,至當結(jié)膿窠痂 而不結(jié),能食而喘,腹脹譫語不大便者,及靨后腹脹喘渴,大便利小便澀者,治法俱見喘條。
痘瘡起發(fā)而腹脹者二證,同前陰陽不和者,瘡痘正發(fā),熱毒方盛,必生煩渴,宜以葛根解毒湯、人參麥門冬、人參白術(shù)散(并見痘渴)之類與之。不知此理,或飲冷過多,或誤投涼劑,熱為冷所激,欲出而不能,冷熱相搏,毒不發(fā)起,故令腹脹。且傷于冷者,急當以溫中藥疏逐冷氣,冷氣散,則腹脹自消,益黃散(脾)去甘草,加姜制濃樸,甚者氣喘發(fā)厥,瘡白而無血色,多致不救。陳氏木香散(泄利)圣方也,昧者反用峻下之藥,致冷重因而死。其毒瓦斯陷伏入里者,但用溫平解毒快氣之劑紫草飲子主之(起發(fā))。若腹脹而目閉,口中如爛肉臭者,其證為大惡。
〔丹〕 勉奴痘后渴,肚急,小便少,發(fā)熱。
芍藥 白術(shù) 陳皮(各五分) 川芎 干葛(各三分) 甘草(炙,一錢半) 木通(二分)
上,用水煎服。
寄子五歲,痘后肚急。
白術(shù)(一錢) 陳皮 木通(各五分) 犀角 川芎 白芷(各七分) 甘草(炙,三分)
上,水煎服。
加味透肌散
人參 黃 白術(shù) 芍藥 川芎 甘草 茯苓 木通 陳皮 糯米 濃樸 大腹皮等分,為粗散。姜棗煎服。
紫草濃樸湯治痘瘡煩悶痞滿,或堅急,或結(jié)聚不散。
紫草茸(一錢二分) 枳實 黃芩 黃連 濃樸(各一錢一分) 露蜂房 白茯苓 山豆根 麥門冬 桃仁 石膏旋復(fù)花(各二錢) 蟬蛻 升麻(各八分) 白術(shù)(五分)
上銼散。每服四五錢。水煎,食遠溫服。
紫草枳實湯治痘瘡腹脹,或熱毒,或因傷冷所致。
紫草茸 鼠粘子(各一錢二分) 濃樸 苦參(各一錢一分) 白芍藥 貝母 枳實 訶子 肉豆蔻(各一錢) 蟬蛻 桔梗 白術(shù)(各八分) 升麻(七分) 甘草(六分)
上銼散。每服四五錢,水煎,食遠服。
葶藶?zāi)鞠闵?/strong>(喘)
木通芍藥湯治痘瘡作渴腹脹,小便不利。
木通 芍藥 白術(shù)(各五分) 川芎 陳皮 干葛(各三分) 甘草(二分)
上,水煎服。
姜附湯治瘡疹半出而半不出,或出盛時卻下利支厥,嘔逆腹脹吃噫,須急與理中丸、四逆、姜附湯之類不須疑,已試之驗也。大便自利腹脹者,是熱毒被冷所搐不能出,冷甚則為下利,其毒小得出,則為腹脹,當此以理中丸、四逆、姜附湯等服之,里復(fù)溫,則利止,熱毒得復(fù)出,則腹脹自消,瘡疹亦自出矣。又有瘡疹半出半未出,或出盛時卻大便不通,小便赤澀,喘粗腹脹,而唇齒干,口燥渴引飲,譫語者,當急下之,此證是毒瓦斯壅瘀,欲出而出不辨,故腹脹,下之熱毒散,榮衛(wèi)伸則里脹消,外瘡出,合溫合下,皆得其宜,不可不述之。若下膿血而腹脹者,又非此證,宜服南金散、乳香豬血膏、理中丸、姜附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