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1578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時間編成, 收載藥物 1892 種,附藥圖 1000 余幅,闡發(fā)藥物的性味、主治、用藥法則、產地、形態(tài)、采集、炮制 、方劑配伍等,并載附方 10000 余。 本書有韓、日、英、法、德等多種文 字的全譯本或節(jié)譯本。
學術價值:
集我國16世紀之前藥學成就之大成。被國外學者譽為中國之百科全書。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隱居)注。七卷。原書己佚,內容尚散見于《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農本草經》基礎上進行整理, 又增藥 365 種, 分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類。
學術價值:
首創(chuàng)用自然屬性分類方法。確立綜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載藥物 460 種,闡發(fā)藥性較詳盡,并指出用藥要結合年齡老少、體質強弱、疾病新久等,對辨認藥物的真?zhèn)蝺?yōu)劣亦有詳細闡述。
《經》云:陰虛生內熱。是指邪氣旺而血衰,并非專指午后、夜間發(fā)熱為陰虛也。今人全不在陰陽至理處探取盈縮消息,一見午后、夜間發(fā)熱,便云陰虛,便云滋水。推其意,以為午后屬陰,即為陰虛,就不知午后、夜間正陰盛之時,并非陰虛之候。即有發(fā)熱,多屬陰盛隔陽于外,陽氣不得潛藏、陽浮于外,故見身熱。何也?人身真氣從子時一陽發(fā)動,歷丑寅卯辰已,陽氣旺極,至午未申酉戌亥,陽衰而下潛藏。今為陰隔拒,不得下降,故多發(fā)熱。此乃陰陽盛衰,元氣出入消息,不可不知也。
予于此證,無論夜間、午后發(fā)燒熱,或面赤,或唇赤,脈空,飲滾,無神,即以白通湯治之,屢治屢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