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醫(yī)學正傳》(公元 1515 年)明.虞摶(天民)著。八卷。分門論證,以朱震亨的學說為主,參以張仲景、孫思邈、李杲之說,并結合抒發(fā)己見。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樁(靈胎、洄溪)著。二卷。分為“經(jīng)絡臟腑”“脈”“病”“方藥”“治法”“書論”“古今”七門,論醫(yī)學的源流利弊,議論通達。但有時也不免矯枉過正。
(公元 1565 年)明.樓英(全善)著。四十卷。包括總論,臟腑疾病、傷寒、婦人、小兒、運氣等,記載病證治法,方藥,對于金元醫(yī)家的學說收載較多。
清臣曰:傷寒斑疹,由于失表;瘟疫斑疹,由于失下。傷寒出斑最險,瘟疫出斑,亦危。色紅者吉,色黑者兇;發(fā)在周身者輕,發(fā)在心窩者重。出肌膚間,如花瓣不刺手為斑;出肌膚外,如粟粒,刺手,為疹。有陰毒陽毒之分,陽毒宜舉宜化,陰毒宜溫宜散。
凡出斑疹,邪在經(jīng)而不在胃,治以正病為主,斑疹為輔。脈洪手足溫,斑點紅赤且大,為陽斑;脈微手足冷,斑點淡紅且隱,為陰斑。
陽斑,犀角地黃湯,加升麻、紫草?;螯S連解毒湯,加犀角、元參、升麻、甘草?;蛳邷獏?、麥冬各一兩、丹皮五錢、升麻、白芷各二錢、白芥、沙參各二錢。
陰斑,陽虛附子理中湯,陰虛附子理陰煎。陰陽并虛,大溫中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