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侯康
侯延年
侯延慶
侯開國
侯彭老
侯懷風(fēng)
侯承恩
侯文晟
侯文曜
侯文燈
侯文熺
侯方域
侯方曾
侯日曦
侯時見
侯昶泰
侯晰
侯氏
侯涵
侯瑾
侯用賓
侯畐
侯祖德
侯穆
侯綬
侯蒙
侯蓁宜
侯蕃
侯讓
侯運(yùn)盛
精選古詩
南鄉(xiāng)子
燭影搖紅
虞美人
琵琶仙送朱敬齋還江陰
徵招殘暑方熾,起秋一雨,園林戶箔灑然,碧池風(fēng)來,竹聲戛戛落波際,敷簟水西榭,與閏生弟夜話。依白石自制腔寫之,并拈其詩中句發(fā)端
月華清乙巳中秋,和西?
秋霽園夜臥雨,莼鱸之思益深,和梅溪
西平樂別西園作
古詩名句
知音幾處逢歌雪,問字何人識草玄
敝宅屢遷無足相,飄零還見汝家賢
當(dāng)年竹馬外家游,共看初生似阿侯
山豆種來?xiàng)钍鲜?,楚蘭滋遍女媭愁
春深豹霧薰書幌,水接鵬溟動釣舟
千古運(yùn)期更姓字,虛名知爾世情留
漫拂峨冠向曙煙,頹檐猶得拜高天
鯤溟見擊三千里,雁塞聞歸十九年
查古詩
搜索
去秋暢游蘇常,曾寫歌詞五十首,謬承胡心老嘉許有加,曉光兄?jǐn)R筆重開,賦詩寄興。轉(zhuǎn)瞬蒲節(jié),翻閱舊作,神韻嶄然,爰步元玉奉酬兩律
作者:
王益初
朝代:
近現(xiàn)代
五色繽紛滿會城,塤篪又聽奏新聲。
春風(fēng)桃李花初放,秋月氤氳水上生。
吳苑尋章傳彩筆,瑤臺摘句盡瓊瑛。
高歌義我清涼甚,惹得詩人幾醉醒。
椽筆停揮才幾月,蘇臺唱和展瓊篇。
三篙亭畔傳新調(diào),七里山塘?xí)娤伞?br>梅雨重沾連理樹,榴花再放月明天。
婆心一片誰相念,妙曲同彈分外妍。
詩句欣賞
MORE+
才名蚤已誇天目,家學(xué)遙應(yīng)接地曹
出處:
海陽柯明府挽辭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海氣侵人詩骨瘦,江城作客壯心勞
出處:
海陽柯明府挽辭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瀕歸不灑長沙淚,應(yīng)化祥云五色高
出處:
海陽柯明府挽辭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云箋何處傳青鳥,點(diǎn)點(diǎn)珠璣映碧峰
出處:
長泰方明府以雙親榮壽編見貽書此為賀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瑞氣遙瞻嚴(yán)子瀨,歡聲先動浚儀封
出處:
長泰方明府以雙親榮壽編見貽書此為賀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齊眉天錫偏難老,雙詔日邊擬再逢
出處:
長泰方明府以雙親榮壽編見貽書此為賀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知爾三公應(yīng)不換,要將忠赤報飛龍
出處:
長泰方明府以雙親榮壽編見貽書此為賀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明河隱映七香移,天上幽期祇自知
出處:
七夕承郭使君枉過于謝家池館有詩見貽依韻奉答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羽騎暗沾珠露濕,霓裳輕動彩云披
出處:
七夕承郭使君枉過于謝家池館有詩見貽依韻奉答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應(yīng)聞夜語長生殿,重見秋光太液池
出處:
七夕承郭使君枉過于謝家池館有詩見貽依韻奉答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獨(dú)有林宗愛清興,仙舟何幸此追隨
出處:
七夕承郭使君枉過于謝家池館有詩見貽依韻奉答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南海梧桐飄昨夜,西園物色近中秋
出處:
中秋前二日訪章別駕名園聽琴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長廊翠擁金城入,曲檻光生寶鏡浮
出處:
中秋前二日訪章別駕名園聽琴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門徑幾回驚客到,笑談千古訝天游
出處:
中秋前二日訪章別駕名園聽琴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薰風(fēng)忽奏虞庭曲,時見鸞凰下九州
出處:
中秋前二日訪章別駕名園聽琴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廊廟江湖志未休,清時蚤已擅名流
出處:
予適有鳳城之游辱何郡丞示以病中喜雍兒至之作依韻和之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猶懷畫省香縈袖,不信青山雪滿頭
出處:
予適有鳳城之游辱何郡丞示以病中喜雍兒至之作依韻和之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淮浦三年汲老臥,會稽今日馬遷游
出處:
予適有鳳城之游辱何郡丞示以病中喜雍兒至之作依韻和之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龍駒忽報來千里,庭訓(xùn)應(yīng)知為道謀
出處:
予適有鳳城之游辱何郡丞示以病中喜雍兒至之作依韻和之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清明宿霧點(diǎn)征衣,為感鹡鸰到海圻
出處:
送龍秀才歸江右兼寄意于乃翁廣文先生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春風(fēng)桃李花初放,秋月氤氳水上生。
吳苑尋章傳彩筆,瑤臺摘句盡瓊瑛。
高歌義我清涼甚,惹得詩人幾醉醒。
椽筆停揮才幾月,蘇臺唱和展瓊篇。
三篙亭畔傳新調(diào),七里山塘?xí)娤伞?br>梅雨重沾連理樹,榴花再放月明天。
婆心一片誰相念,妙曲同彈分外妍。